商鞅徙木立信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诚信(商鞅徙木立信,秦终统六国,诚信对个人和国家有多大的意义)

2022-09-04 18:40:30 基金 xcsgjz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商鞅徙木立信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诚信,以及商鞅徙木立信,秦终统六国,诚信对个人和国家有多大的意义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商鞅徙木立信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诚信





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人有"人无信不立″之训,其含义包括:

1,诚信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2,任何个人如果不讲诚信是不容于世的;

3,推而广之,下至任何企事业单位,上至国家,都必须以诚信为第一行为准则。

一些企业为什么会倒闭呢 除了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外,大多是不讲诚信的结果。企业不讲诚信主要表现为:

首先就没有长远打算,而是以捞金为目的;

其次是因为企业内部人事变动产生政策上的频繁变动,导致人心涣散,离心离德,最终破产了事。

最简单地讲,钱大家都认识。钱之所以为钱是因为有信用担保。大家相信可以用来交换价值相同的货物。所以钱又称为货币。

一个国家的货币通常是由国家来担保信用的。如果国家的信用崩溃,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也随之崩溃了。货币没有了信用,便只是一张花纸片。货币贬值乃至信用崩溃,随之而来的一定是国家政权崩溃。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崩溃时,伊拉克萨达姆时代的钱也就崩溃了,变得一钱不值。解放前,国民政府的钱没有了信用,随后国民党政府也就崩溃了。逃到台湾后,要不是有从大陆偷去的黄金、文物。恐怕也维持不了多久。

国家建立了信用,那么国家就能建立秩序。有了秩序,那么国家就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础。有了基础,那么国家就能强大。所以信用是立国之本。对于个人来说,建立个人信用,就如有了立身之本。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么在别人眼里便是一个虚拟存在。什么都不是,如果是什么,那就是欺骗。

商鞅徙木立信告诉我们什么 这说明秦国政府此前,从来没有取信于民。秦国的贵族集团,永远都在对老百姓画大饼,说一些无法实现的谎言,从而保障自己的利益。

因为一再失信,所以秦国自身并不团结。军民不团结,那么战斗力当然没办法变得强大。这也是商鞅变法的第一步,让老百姓重拾对秦国统治者的信心。

其实饼就那么大,贵族占得多了,那么老百姓就占得少。商鞅的目的是为了告诉秦国的老百姓,饼,是可以通过他们的努力,从贵族那儿夺过来的。

01变法万事俱备,商鞅却迟迟没有公布。

秦孝公与商鞅商谈了一番,觉得他是天下奇才,是变法的中坚力量。不是他的变法策略有多么高明,而是他变法的决心让秦孝公感动。

为此商鞅也没有辜负秦孝公的期望,利用手里的《法经》,参考前人李悝的经验,商鞅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变法策略,主要分为两大方面。

第一,颁布垦草令,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增加士兵来源。此后商鞅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度,有军功才能升职,给了普通人晋升的机会。此外重农抑商,鼓励老百姓垦荒,增加了耕种面积。

第二,迁徙都城到咸阳,废除贵族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以县作为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在国内统一度量衡,居民统一登记户籍,按照户征收军赋。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以此增加户籍。

这一系列的政策,分为两个时期去实行。可以说商鞅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法令,但是在实行变法之前,却迟迟没有动手。

为什么呢 因为商鞅在等一个机会,那就是树立政府可信度的机会。他想了很久,决定用徙木立信的方法来取信于民。

此前秦国的贵族和各地诸侯国的贵族是一样的,他们垄断了国家的官场,垄断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对百姓各种压榨,没有丝毫分寸。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史记》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们是*不赞同任何改变的。秦国可以灭亡,但是在灭亡的前一秒,他们也不会主张改革。

如此弊端之下,百姓对贵族失望透顶,根本不可能相信贵族会实行真正的改革。这才是改革最困难的地方。

02变法策略谁都会订立,可是变法决心却不是谁都有。

为什么自古变法,唯有商鞅最彻底干净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秦孝公和商鞅是一路人。秦孝公无条件支持变法,商鞅有决心坚持变法,所以才能使得变法得以实施。

变法的精髓不在于变法的内容,而在于变法的决心。变法的内容,早就被李悝写在了《法经》之中,任何人只需要根据《法经》结合当地情况,做出一定的修改,就能够制定出一系列变法的策略。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史记》

可是决心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因为下定变法的决心,就需要得罪很多人。这些人并不普通,他们是秦国的贵族集团。

这帮人手里有权力,有资源,有人脉。他们可以有一万种方法弄死你,商鞅如果胆怯了,那么变法就无法进行下去。

同样的道理,秦孝公是秦国的国王,跟这帮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贵族联合起来反对秦孝公执政,秦孝公的王位是坐不稳的。

秦孝公难道就不害怕吗 换做任何人都会感到害怕。可是勇敢的人,永远都是做那些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秦孝公即使再害怕,也要坚持变法。

因为秦孝公和商鞅一样,都是有决心的人。他希望把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牺牲部分贵族的利益,可以换取整个秦国的繁荣,这有何不可呢

你可以一辈子都呆在同一个地方,但是肯定会限制你的发展。如果你想要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来,但是有多少人敢呢

03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个人都需要有诚心。

商鞅以徙木立信的办法,使得秦国百姓开始信任秦国政府。可是不久以后,张仪却以行骗的方式,使得秦国政府失信于天下诸侯。

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史记》

诚信体系建立起来非常不容易,商鞅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可是张仪却将其破坏得干干净净。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从此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谎言。

秦国也失去了在诸侯国之中的诚信度,一度成为了天下公敌。张仪表面上为秦国争取了实际利益,可是却没有朝着长远角度去看。

国与国之间需要诚信,就算是放到现在也是一样。如果你订购一批材料,钱打过去了,可是货迟迟没有发过来,那两国之间的矛盾可就无法调和了。

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诚信,因为人生存在世上,就是一个以物易物的过程。如果有人不讲诚信,那么这个规则体系就会被打破,谁都可以骗人,秩序将彻底被打乱。

商鞅希望建造的,是一个有秩序有上进心的国度,要想有秩序,就必须要有诚信。只有政府率先做出诚信的表率,百姓们才能够争相效法。

而要想有上进心,就必须要实行改革变法。贵族集团毕竟占据少数,只有大多数的普通百姓认可了你的变法,从变法中获得积极性,那么整个国家才能有上进心。

总结:秦国一统江山,诚信成为了垫脚石。

诚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的稳定迫切要。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江山,其实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政府对百姓的诚信。

因为诚信,使得商鞅变法可以彻底地在秦国上下实行。只有百姓相信你真的可以做到,那么变法的法令才具有效力。

商鞅的目的不是以高压的手段迫使百姓做些什么,而是希望百姓们相信政府,在政府的号召下,切实努力,从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

很显然,商鞅的做法是成功的。即使后来张仪破坏了秦国的诚信度,可是秦国内部,政府对百姓还是非常讲信用的,完全不影响秦国自身强大,从而走上一统天下之路。

:《史记》

诚信可以说从古至今一直贯穿于我们中华民族,与其说是美德,更是做人成事之根本,立国强大之根本。

“人无信不立”。可见“诚信”,“信任”,“信誉”……“相信”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不能说是寸步难行,至少会因失去信誉度和别人对自已的不相信而一事无成!

人和人相处,来往,打交道,或是人和人之间长久的关系保持,维系等等……全都以“诚信”为基础,全凭彼此的信任和相互的信赖,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而商鞅所处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战国争雄的时代,所以他要实施推行他的新政,让人民知道新法的好处,和给秦国带来的振兴和强大,以致实现他和孝公嬴渠梁的宏图大业,第一步就必须得取信于民,让人民相信自已,从而相信新法和新政。那么“徙木立信”便是*的证明!

现实生活中,更是处处离不开诚信,所谓“诚信为本”,或是“诚信赢天下”等等……足以证明诚信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连着骗了你两次,那么第三次你还相信吗 以后还共事来往吗 肯定不会,那么反过来,说话不算数的那个人,那个团队,那个企业……他也会因为失去诚信和信誉度而付出代价遭受损失,长此以往,人将不仁,而成孤家寡人。再大一点,如果人和人都不以“诚信”为基础,那么这个社会会怎样 这个国家会怎样

所以秦能终统六国,靠地是先辈们几代不屈不挠的浴血努力,和秦孝公坚韧不拔的雄才大略,和商鞅改革新法的励精图治!而商鞅新法,新政的顺利实施便是对“诚信”*的说明!

诚信,对个人来说叫诚信,对国家,用现在的话说,叫“公信力”。

西周时期,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数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导致国家的公信力品格丧失殆尽,最终招来亡国之祸。

孔子在谈到统治者怎样才能得到老百姓信任时说:“民无信不立。”如果一个国家对老百姓不讲诚信,就必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只有对老百姓讲诚信,才能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周武王灭了殷商之后,有一天他问一老者:“殷何以亡 ”老者说:“待午时来报。”结果午时到了,老者却没有来。武王很生气,要派人抓他。这时,周公出来说,其实老人家已经作出了解 ,殷商之所以亡,便是因为不守信。

对一个人来说,信用是立身之本,守住了信用就等于塑造了自己的完美形象。对一个政府来说,公信力就是政府合法性所在,守住诚信,也就保证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个人诚信与否,只会关系到他个人的命运,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以及代表政府的官员,如果不守诚信,不仅会导致国破身死的悲剧,还可能会使社会陷入混乱和动荡。因此,执政者和政府官员应该把诚信视为生命,倍加珍视。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还可以有什么作为。就像牛车没輗,马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

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家长对孩子诚信教育的良好典型。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要想孩子长大有出息,必须做好孩子的诚信教育。

对一个企业而言,马云说,“诚信,是阿里巴巴最珍视的价值观基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源,也是获得*价值的保证。只有诚信,别人才会愿意与你合作,你也才会有机会发展。


今天关于《商鞅徙木立信,秦终统六国,诚信对个人和国家有多大的意义》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商鞅徙木立信体现的是国家治理过程中的诚信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