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乳业股票股吧,新乳业股票股吧怎么样

2022-07-22 10:47:59 证券 xcsgjz

新乳业股票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月5日,刚上市两个多月的“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涨停,涨幅19.99%,报收59.72元,成交额7.91亿元,换手率高达53.14%。

中证君致电公司,董秘办有关负责人称,公司已于元旦前后对部分炼乳产品进行提价,但具体提价幅度不便透露。

受涨价消息影响,今日乳业股全线大涨。Wind乳业指数(884662)大幅拉升,截至收盘,该指数上涨9.67%至1687.61点。伊利股份盘中一度涨超9%,截至收盘涨7.54%至50.93元;港股上市的蒙牛乳业涨超7%。皇氏集团、三元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均涨停。

实力营业部现身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熊猫乳品买卖居前的营业部合计净买入3350.83万元。华泰证券台州中心大道营业部买入2155万元荣登买一席位。华鑫证券上海分公司位列买入榜第二位,买入1472.69万元。近三个月内该席位共计上榜555次。

业内人士指出,引燃乳业股的原因或与元旦前后的提价有关。对此,中证君致电熊猫乳品,该公司董办负责人确认了涨价的消息,并透露公司于元旦前后对部分炼乳产品进行了提价,主要是受原料成本的驱动,但具体提价幅度则不便透露。

当日,熊猫乳品还在互动易平台表示,炼乳在全球市场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国炼乳市场仍处于稳步增长期,在奶茶、烘焙、食品原料渠道等领域都有广阔和良好的增长空间,公司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未来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公司不排除会着力布局海外基地和市场,增强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能力,实现公司更大的发展目标。

互动易

公开资料显示,熊猫乳品创建于1995年,主要从事浓缩乳制品的生产、销售,2015年5月挂牌新三板。20多年间,熊猫乳品历经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最终从国有控股转变为李作恭及其两个儿子李锡安、李学军掌握的家族企业。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熊猫乳品炼乳产品销售规模仅次于雀巢,是国内市场第二大炼乳品牌,主要客户包括香飘飘、蒙牛、达能、金丝猴等。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熊猫乳品营收分别为5.34亿元、6.02亿元、6.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91.25万元、9475.26万元、6661.1万元。

在股吧里,看多熊猫乳品的股民也不在少数。有网友称“错过金龙守住熊猫”。

股吧

涨价点燃乳业板块

涨价不只熊猫乳品一家。

1月5日早间,国盛证券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伊利、蒙牛基础白奶产品元旦后涨价3%-5%。对于涨价消息,伊利董秘办回复个人投资者称,该公司基础白奶有不到5%的提价,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涨的压力,具体经营计划将在年报中披露。蒙牛方面暂无回应。

国盛证券调研称,提价产品占伊利常温奶比重约20%,预计销售收入约150亿元左右,按照提价中枢4%测算,则预计增厚收入约0.8%。但从成本端来看,按照农业部数据,行业原奶价格四季度同比增约5%,考虑到公司原奶自给率约30%,成本端预计同比增3.5-5.6%,则预计本次提价对冲成本上涨对毛利率的影响约1%。

受此影响,1月5日,乳业板块整体大涨,伊利股份盘中一度大涨超9%,截至收盘上涨7.54%至50.93元,总市值达3098亿元;而在港股上市的蒙牛乳业也大涨超7%,总市值2025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Wind乳业指数大幅上涨9.67%至1687.61点,皇氏集团、三元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均相继涨停。

安信证券分析认为,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结构、龙头乳企竞争力等方面。

华西证券1月5日研报指出,提价预期下看好2021年乳制品板块投资机会。华西证券称,根据产业调研,四季度白奶促销情况较少、部分市场阶段性缺货,近期主要品牌基础白奶提价;伊利部分低温酸奶、低温白奶产品通过包装升级、技术升级方式实现了价格提升,但这部分销售额占比不大。该机构认为随着原奶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性整体提价预期将逐步增强。




表观消费量是什么意思

编者按:日前,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版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计我国GDP增速在6%以上,将进一步促进石油市场复苏。随着炼能规模持续扩大,成品油产量将继续增长,国内资源过剩加剧。“十四五”期间,我国成品油需求有望达峰或临近达峰,国内石油消费增速将放缓,显露达峰迹象。

“十三五”回眸

“十三五”期间,我国成品油实际产量从3.67亿吨增长至4.26亿吨,年均增幅达4.1%;表观消费量从5.57亿吨增长至7亿吨,年均增长5.4%,石油市场呈现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增速转轨、出口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加快等新特征。

国内石油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表观需求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主要原因是“十三五”后期第二产业表现超预期,以及炼化产能大幅增加带来的需求增长。2016年~2020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从5.57亿吨增至7.02亿吨,年均增速5.4%,增速较“十二五”期间小幅增加。

同时,“十三五”期间,因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石油净进口增长迅速,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2016年~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64.2%增长至72.2%,年均增长1.6个百分点。

成品油产量逐年增加

“十三五”期间,在国内经济和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但化工品需求仍有一定增长的新形势下,国内多家炼厂进行结构调整来“降油增化”,成品油收率较“十二五”期间降幅明显,但由于炼油能力继续快速增长,且获原油配额的传统地方炼厂汽柴油收率较高,成品油产量仍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成品油产量*出现了负增长)。2016年~2020年,我国成品油实际产量从3.67亿吨增至4.26亿吨,年均增幅达4.1%。

成品油(汽柴煤油)消费减速

2020年,我国成品油实际消费量约为3.8亿吨,占石油消费总量的50%左右。2016年~2020年,我国成品油实际消费量从3.34亿吨升至3.8亿吨,年均增速为3.3%,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降低了2.6个百分点,其中汽柴油增速明显放缓是主要原因。

汽油消费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

2016年~2020年,我国汽油消费量由1.34亿吨增至1.56亿吨,年均增速为4.9%,远低于“十二五”期间11.5%的增速。汽油消费降速主要与乘用车销量及其结构变化有关。一方面,2009年和2015年我国针对小于1.6升排量的车型启动了两轮降税政策,推动小排量汽车销量增长快于其他车型,其占比由“十二五”之初的69.4%提高至“十三五”中后期的76.4%。另一方面,受2016年车辆购置税政策透支、宏观经济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至1.9%,2018年乘用车销量出现28年来*负增长,比上年降低4.3%,2019年比上年下降9.6%,2020年比上年下降5.9%。

柴油消费已进入峰值平台期

柴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生产资料,与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传统行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放缓,柴油消费也于2015年步入峰值平台期,官方统计柴油消费迅速达峰并呈下降趋势,2015年峰值水平约为1.73亿吨。2015年,地方炼厂取得原油进口权后,原油进口量和加工量快速增长,隐性资源大增,使得我国实际柴油消费与官方统计的表观柴油差距迅速扩大,2020年达5547万吨。“十三五”期间,柴油实际消费小幅上升,由2016年的1.7亿吨升至2020年的1.92亿吨。

煤油消费处于高速增长期

2016年~2019年,我国煤油消费从2971万吨增至3854万吨,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达9.7%(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降至3318万吨)。煤油消费高速增长主要与中国人均收入稳步提升、航空线路不断增加、商旅出行,以及旅行意愿稳步提升有关。

成品油出口规模不断攀升

我国炼油能力快速增长是成品油出口规模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炼油能力快速增长,炼厂为保持较好的效益水平,需要维持较高的开工率,进而拉动了原油需求和成品油出口增长。我国汽油、煤油、柴油净出口规模由2016年的3354万吨增至2019年的5026万吨(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降至4152万吨)。

“十四五”展望

受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动能转换、能源转型加快、能效水平提升等综合影响,未来我国石油消费增速大概率进一步放缓。“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8%、4.8%和5.4%,预计“十四五”将降为2%左右,期末总体规模将降为7.4亿吨左右,届时净进口量将达5.4亿吨,对外依存度约为73%。

石油消费将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

炼化产能继续扩张将继续拉动石油表观消费。“十四五”期间,还将有古雷石化、镇海炼化(扩建)、浙江石化(二期)、裕龙岛炼化等炼化一体化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预计炼油、乙烯和PX能力分别新增1.3亿吨/年、2000万吨/年和2150万吨/年,将继续拉动生产运行库存需求(预计在1100万吨左右),并对石化产品进口形成替代(预计在2000万吨左右),从而支撑国内石油表观消费。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下降,石油消费强度也将相应下降。“双循环”的核心在于更多地依赖国内市场,通过“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数字产业等以满足国内需求的行业将迎来更快发展,传统高耗能第二产业发展将放缓,从而拉低石油消费强度。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影响石油表观消费的重要变量。在努力争取“2030年前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指引下,我国石油需求将受到明显制约。一是在道路交通领域,石油将面临更大规模新能源汽车的替代。从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20%。届时,新能源汽车的替代规模将达1200万吨。二是在工业等领域,将继续面临电力和天然气的替代。

成品油消费将进入峰值平台期

成品油消费将进入峰值平台期,预计2025年成品油消费量为3.76亿吨。从产品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替代加剧,成品油需求将保持低速增长,且汽柴煤油需求呈分化特征。一是汽油需求维持低速增长。汽车保有量继续增加是拉动汽油销量继续增长的根本因素,而燃油效率提升和替代加剧将抑制汽油消费。预计2025年前汽油消费将达峰,峰值为1.6亿吨左右。二是柴油需求进入峰值平台期,未来将稳中趋降。在产业升级、传统行业油耗下降、运输结构调整、替代能源等影响下,柴油需求将稳中有所回落,预计2025年约1.7亿吨。三是煤油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尽管高铁对中短程远距航空需求形成替代,但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航空运输设施不断完善,我国煤油需求仍将继续较快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煤油需求将增至5200万吨。

“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何超预期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石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全年消费量仍达7亿吨,远超国家《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中2020年5.9亿吨的预期目标,即超规划1.1亿吨(18.6%)。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十三五”后期第二产业表现超预期带来的需求增长。第二产业不仅本身是能源和石油消费大户,更与交通运输业、制造服务业用油紧密相关。当前,工业相关用油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60%左右。从产业发展看,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在“十三五”初期延续了下降态势,从2015年的39.7%降至2017年的34.2%,相应的2016年和2017年我国石油消费仅分别增长1240万吨和2340万吨。“十三五”后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回升,2018年和2019年分别达34.4%和36.8%,相应地,2018年和2019年我国石油消费分别增长了3250万吨和4000万吨。

二是炼化转型升级替代了部分原料进口,变相增加了石油消费。近年来,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炼化一体化大项目相继投产,对基础化工原料进口(不被统计到石油表观消费中)形成了替代,变相增加了国内石油消费。2016年~2020年,国内乙烯能力增长了1207万吨/年,产量提高了379万吨;PX能力增长了1176万吨/年,产量提高了950万吨。“十三五”期间,仅乙烯和PX产量的增加相当于间接提升国内石油消费1329万吨。

三是石油储备及生产库存增加。当期石油表观消费量是实际消费量与储备及库存增量之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储备及生产企业库存规模增加明显,直接体现在原油表观消费量与原油加工量差值扩大。按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两者之差达6127万吨,其中,商业石油储备增加是重要原因。此外,2016年~2020年我国炼油能力由7.92亿吨/年增长至8.86亿吨/年,净增9415万吨/年,按照当前的炼厂开工率并维持30天生产运行库存测算,相当于库存规模也要扩大590万吨。

四是替代能源发展不及预期。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很小,替代量不大。2019年下半年退补政策调整后,新能源汽车销量断崖式下滑。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仅占汽车保有量的1.8%,基数过低难以对燃油车形成实质性替代。第二,天然气重卡受气源不稳定和低油价冲击影响,发展起伏较大,不稳定,同时,天然气在水运行业应用受标准规范等制约,推进速度较慢。第三,煤制油项目发展受环保、工艺技术、经济性等因素制约,产能利用率不高。第四,生物乙醇受原料供应制约,远不及预期。十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中明确2020年乙醇汽油全国覆盖,预期可替代汽油900万吨,但实际上因粮食库存不足等影响,在操作层面基本停止了推广,替代规模仅在250万吨左右。第五,生物柴油、燃料甲醇等仅在试点示范阶段,进展缓慢。

除上述原因外,政府为体现厉行节约的导向,制定规划目标相对偏保守。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政府规划目标中,石油表观消费量预期目标分别为3.9亿吨、5.1亿吨和5.9亿吨,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4.4亿吨、5.5亿吨和7亿吨,即实际规模较规划目标分别高出0.5亿吨、0.4亿吨和1.1亿吨。超预期的需求增长直接导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提升,从“十二五”末期的60.3%提升至2020年的72.2%,加剧了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压力。

中国石化报




新乳业股票股吧同花顺

新乳业2022年7月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1万户,较上期(2022年6月20日)减少30户,减幅为0.11%。

新乳业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5.83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5万~4.5万区间占比*,为23.28%,新乳业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食品饮料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22年2月18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有所增长,区间涨幅为8.72%。2022年2月18日至2022年6月30日区间股价下降8.75%。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8.67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8.43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为3.23万,较上期略有上升;户均流通股市值为42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新乳业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44.18万元。其中,25.86%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0.5万~18.5万区间内。

食品饮料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深股通持股

2022年6月30日,深股通持有新乳业的股份数量为506.9万股,占流通股本的0.58%,较上期(2022年6月20日)的476.99万股上升6.27%。

深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乳业股票股吧怎么样

三季报发布前夕,光明乳业迎来“掌舵人”变动。

10月27日晚间,光明乳业发布公告称,濮韶华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天后,光明乳业交出三季报,同时提名昔日的“光明老将”黄黎明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业绩波动,董事长之位变动亦频繁。从2015至今不过6年,光明乳业即将迎来前述范围内的第4任董事长。

6年3次换帅

将时间轴先拨回2015年,当年6月,光明乳业突然迎来董事、总经理郭本恒的辞职,此时距离其届满还有10个月。7月,郭本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最终因受贿获刑6年,堪称乳业大地震。

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推荐集团内另一家公司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航明接棒。并无乳业经验的朱航明,在光明乳业工作到2018年8月请辞,随后濮韶华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简历显示,濮韶华曾任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上海开创国际海洋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商贸行业管理处处长、外贸发展处处长、外经处处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外经处处长等职。

2019年5月,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届满,但换届选举延期进行,故高管任期相应顺延。据此计算,濮韶华已在光明乳业工作3年有余。2020年报显示,濮韶华未持有光明乳业的股份,当年薪水为税前179.27万元。

离开光明乳业后,濮韶华的下一站将是百联集团。光明乳业回复称,濮韶华目前已经履新百联集团总裁(属于职务升迁)。

至于频繁高层变动,是否会对公司稳定性造成影响?就此光明乳业表示,近年来,公司朝着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平稳运营,公司将继续拓展全国布局,深耕新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展现良好的品牌风貌。

上半年净利润减少

濮韶华上任之际,正值光明乳业的业绩动荡期。2016、2017年连续盈利后,2018年光明乳业出现大幅亏损,净利润几近腰斩。

肩负重振业绩之众望的濮韶华,在其任期内,光明乳业发布并贯彻领“鲜”战略,围绕新鲜产业全国布局。2018—2020年,光明乳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9.9亿元、225.6亿元、252.2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42亿元、4.98亿元、6.08亿元。

光明乳业在公告中表示,濮韶华任职期间勤勉尽责、恪尽职守,在促进公司战略升级、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濮韶华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值得注意的是,光明乳业今年上半年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上半年,光明乳业净利润同比减少16.81%,呈现逐步放缓。光明乳业回复称,濮韶华辞职与公司业绩并无任何关联。公司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并无任何业绩不理想的情况存在。

*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光明乳业7—9月实现营业收入77.93亿元,同比增加18.25%;

实现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加55.85%,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一定程度上遏制业绩下滑趋势。光明乳业表示,财务指标上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创新、降本增效、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以及新鲜牛奶销售规模的扩大。

掉队迹象愈发明显

但光明乳业年入双百亿元的营收规模,和蒙牛乳业数700亿元、伊利股份迫近千亿元的成绩单相比,显然并不够看。

作为“中国乳业第一股”,光明乳业和蒙牛乳业、伊利股份一度被并称为“中国乳业三巨头”,但近年来的几方差距拉大,光明乳业掉队迹象愈发明显。

发迹于上海的光明乳业,和北京特色的三元股份、植根新疆的天润乳业、布局西南的新乳业相比,净利润增速、毛利率的优势亦不显著,仅优于天润乳业。

为加快产业链整合,近年来光明乳业在资本市场频繁出手。2018年,光明乳业收购上海牛奶棚食品有限公司66.27%股权、上海益民食品一厂有限公司***股权;2019年,光明乳业7.5亿元买下辉山乳业基地和工厂;就在今年10月,光明乳业刚刚披露,将以6.12亿元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权。

此外,3月光明乳业拟定增不超过19.3亿元,其中13.55亿元用于牧场建设、5.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此番董事长更迭,是否会对上述交易造成影响?对此,光明乳业回复称,所作决策均为公司健康发展及全国化布局需要,与董事长更迭无直接影响。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费用管控,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优化牧场、工厂、物流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不断提升光明品牌力,夯实国内新鲜牛奶*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定增预案发布后,光明乳业股价一路走低。此次披露董事长辞职公告及三季报后,光明乳业连续两日上涨,并于11月1日报收14.75元/股,总市值180.61亿元,但较今年1月下旬约20元/股的高点已跌去近30%。同样时间区间内,伊利股份微跌5%、蒙牛股份涨8%、三元股份涨30%、天润乳业跌24%、新乳业跌近20%。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乳业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乳业股票股吧、表观消费量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