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000839中信国安股吧)

2022-07-01 13:50:07 证券 xcsgjz

汇源果汁



本文目录一览:




去年郑州的特大暴雨让大家直面了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但狼藉之后,上下一心支援河南,又让每个人都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延续。

在众多品牌的千万级捐款中,有一个知名企业的捐款数字相较而言并不起眼,只有100万,但却收获了网友的一致好评,它就是如今步履艰难、等待重组的汇源集团。

虽然捐款的国货品牌中有不少也遇到了经营问题,但是和汇源集团相比,综合情况还是好了很多。高负债率让汇源运营艰难,多次向社会招募投资人,老板朱新礼也成了被执行人。

这样艰难的局面下,汇源依然没有放弃它的社会责任,着实让人感动,热心网友也报之以琼琚,纷纷购买它的产品作为支持。

冷静之后很多人也想知道,这个曾经的国产果汁*为何到了如今这个局面?

从风光无限到愁云惨淡

别看汇源集团快经营不下去了,但是它在国内果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依然很高,消费者对它的认可从始至终都没变过。形势如此占优,为何汇源还把自己弄到了如今这个局面呢?

这一切需要从它的诞生开始讲起,1992年朱新礼接手了县里濒临倒闭的罐头厂。在充分考察了市场后,他果断放弃了罐头这个赛道,选择把所有精力放到新兴的果汁领域,还为此引进了一整套国外的先进设备。两年后,汇源成功打开了北京市场,一举站稳了脚跟。

随后它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6年汇源集团豪掷7000万买下了***5秒钟的广告权。当时这个做法风险极大,但却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汇源在全国的知名度顺势打开,它伴随着***走进了千家万户。从此,在国人心中,汇源就成了果汁饮料的国民产品。

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汇源集团也在积极“扩军”,1997年它投资6.6亿元建设了亚洲*的果汁生产线。此后,源源不断的产品从这里出发,摆上了国内每一个超市、便利店的货架。

到2007年,汇源集团已经彻底在果汁领域站稳脚跟,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占有率第一。同年,它在香港完成了上市之旅,成功募集24亿港元,成为当年港交所*的IPO项目。

似乎一切都朝*的方向发展,彼时的汇源在领域内已经孤独求败。

但是仅仅在一年后,国内饮料市场就风云突变,国际巨头可口可乐开始大力布局果汁领域。除了推出相关产品,它*的动作就是着手收购汇源,把后者纳入自己的体系。

这对于已经制霸国内的汇源来说无异于瞌睡送来了枕头,它也希望通过加入可口可乐完成公司产品的成功出海。这一场看似“双向奔赴”

收购很快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就在汇源为了收购做出大量妥协,甚至不惜举债扩张来满足可口可乐的时候,这场天作之合却因为“种种因素”被叫停。

收购虽然叫停了,但是汇源集团之前借来的债务是退不回去的,超高的借款带来了巨额的利息,甚至一度超过了汇源集团的利润获取。

可口可乐拍拍屁股走入,却把汇源打入了地狱,它的发展开始急转直下。为了维持资金链不崩盘,它在之后几年不得不继续借款,结果窟窿越来越大,完全超过了企业的承受力。

受到债务的影响,2011年汇源开始出现亏损,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根据媒体给出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汇源集团的欠债已经高达114亿元。2018年,它因为没有对外披露的42.75亿元的短期贷款直接被停牌,失去了在资本市场最后翻盘的希望。

截止到今年6月份,汇源集团已经有超过50件的终本案件,其中未履行总金额达到了17.46亿元。除了它的创始人朱新礼早早被法院判决为涉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赖”),这两年又新增了涉限制消费令案件87件。

曾经风光无限的果汁帝国沦落到如今愁云惨淡的破产边缘,汇源集团的兴与衰足够后来者认真去分析借鉴。

汇源果汁因何凋敝

大部分企业的凋敝都是从失去消费者认可开始,没有了受众的品牌无异于风中砂砾,必然湮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在果汁这个领域,汇源其实一直没被消费者放弃。除了收购失败带来的巨额债务,还有哪些因素让这个国民品牌的神话破灭?

首先,汇源集团的没落和它对果汁饮料的过分依赖有很大关系。后者是其收入的*核心,一旦出现问题会直接断绝企业的根基。

三十年前的饮料市场里,果汁饮料是可以和汽水分庭抗礼的,老一辈人对其情有独钟。但时移世易,如今消费者的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瓶装饮料的发展早就已经是地覆天翻。

根据京东给出的2021年瓶装饮料销售数据,市场占有率前三的分别是碳酸饮料、茶饮料和苏打水。碳酸饮料的强势一如既往,而茶饮料和苏打水的异军突起就是汇源逐渐没落的关键。

饮料市场的主力受众一直是年轻人,进入21世纪后,他们对果蔬饮料的认可度持续走低。京东的瓶装饮料销售中,果汁的占比连1%都不到。而且这个市场竞争激烈,但凡叫得上名字的品牌都有布局。

而且即便是果汁的忠实爱好者,汇源等厂家也很难把握住,因为奶茶的崛起让果茶成了很多年轻人新的选择。如果说高价奶茶对瓶装饮料威胁有限的话,那蜜雪冰城的强势崛起就打在了汇源的头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汇源即便在果汁饮料领域多年占据市场第一,但是所获利润也很有限。

除了市场的萎缩,汇源的没落根源还在于那场失败的收购,为了获得可口可乐的青睐,它不仅背负了巨额的债务,还做出了让创始人朱新礼后悔了很久的决定。

可口可乐当年在收购的时候有一个明确要求,汇源加入后要成为集团的果汁供应方,负责饮品的生产和品牌的建设。至于产品的销售,要全面交给可口可乐自己的营销团队。

为了尽快完成收购,汇源集团在经过多次内部讨论后,毅然放弃了努力多年搭建的专业营销团队。结果可口可乐一朝退出,让汇源满盘皆输。

它必须迅速组建营销队伍,而重建的难度可比破坏高太多了。这个失误的决断差点导致了汇源的渠道崩盘,很长时间都没缓过气来。

最后,汇源的失败还在于市场敏感度不够,长期裹足不前,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营销模式都因循守旧。进入眼球经济时代后,没有噱头十足的概念来吸引消费者,自然会逐渐被大家遗忘。

即使是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可口可乐和百事,每年都在不断推出新品,哪怕其中成功者寥寥,至少都赚到了足够的话题度。只要其中有*获得成功,就能给产品赢得很多新的受众。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接受的信息成倍爆炸,任何快销产品都需要绑定一个标签给自己,免得被消费者遗忘。比如两大可乐品牌力推的“肥宅快乐水”,元气森林主打的“零糖零卡”等等。汇源在营销上毫无建树,被年轻消费者抛弃也就成了必然。

救赎失败后的启示

面对天倾之局,汇源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他们直面市场,自然比消费者更早一步就意识到果汁饮料的颓势。因此一直在其他领域进行布局,但是转型的结果却一言难尽。

从2012年开始,汇源集团就着手布局果酒生产,无论是投资5亿在吉林建设葡萄酒庄和葡萄深加工项目,还是花费大价钱购买波尔多酒庄,都显示了它在这个领域的野心。

但是汇源的这次尝试很失败,贸然进入并不熟悉的领域,导致亏损严重。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在市场上见到汇源的葡萄酒产品。

而且它中后期试图采用的品牌兼并策略也很失败,无论是1200万收购旭日升凉茶,还是1.18亿收购三得利中国食品业务,均告失败。在茶饮料这个赛道里,汇源还是查无此人。

这些自救措施不仅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反而加剧了汇源集团的现金流问题,导致它如今近乎惨淡的收场。

汇源的失败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启发,其中的核心有两点。首先是不能寄希望于国际品牌的收购,境外资本从来都不是善男信女。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跨国企业收购本土品牌后很少有真心实意去经营的,大多抱着拖垮竞争对手的目的。

比如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收购之后,短短十几年就从曾经的*变成了如今的弃儿,市场份额已经少得可怜。而我们熟悉的北冰洋汽水,就是在和百事可乐合作后,被搞得关门停业。直到2007年被一轻回购后,才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还有很多,跨国品牌收购国货后将其雪藏已经是常规操作。崩盘的汇源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其次,汇源的失败也在提醒每一个经营者:不能适应市场新形势的企业必然会被消费者遗忘,没有任何幸免的可能。当大家都在前进的时候,墨守成规的那一个就必然掉队。

汇源本身就是靠强营销起家的,但是在拥有了足够的国民度后,却躺在了功劳簿上,没有在时代变化后及时更换营销方式,抓住年轻人的眼球。以至于很多人将它束在了记忆的高阁,多年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曾经的国民品牌只余气息奄奄。

结论

对国货品牌而言,唯有自立自强才能矗立市场之巅,期待跨国企业来盘活拯救往往只会是镜花水月。

竞争就是温情表面下的残酷争夺,虽然商业往来不能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但是防人之心依然要时时保持。即便是看上去亲密无间的合作,也*不要破坏自己原本的发展节奏。

市场是理性的旁观者,在你鲜花着锦的时候,它会为你真心喝彩;而等到人去楼空之际,它也会无情地碾压过去。汇源的辉煌与惨淡都是市场真实的反馈,告诫着后来人不要因循守旧,学会应时而变。

消费者澎湃的热情只为了曾经一起走过的美好记忆,因此他们只会为情怀买单一次。

想要凤凰涅槃,终究还要靠汇源自己。




000839中信国安股吧

中信国安(000839.SZ)发布公告,2022年4月19日,控股股东国安有限收到北京一中院通知,国安集团管理人以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中信国安投资有限公司、中信国安城市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河北国安第一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七家公司财产的成本过高、对国安集团单独重整将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公平清偿利益为由,申请将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

截至函告日,国安集团管理人提出的合并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受理、上述七家公司是否进入合并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确定性。国安集团重整方案及重整能否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北京一中院是否裁定国安集团及其六家子公司进入实质合并重整程序具有不确定性。如公司控股股东国安有限被裁定纳入实质合并重整范围,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风险。




汇源果汁是哪里的企业

汇源果汁开始进入退市程序。

2月14日,中国滙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01886,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2月14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指出由于公司证券于联交所的买卖已自2018年4月3日起暂停;及公司无法于2020年1月31日前履行复牌条件及于联交所恢复证券买卖,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条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

香港联交所(港交所)在函件中指出,如汇源果汁决定不根据上市规则第2B章申请将除牌决定提呈至联交所上市复核委员会复核,汇源果汁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为2020年2月28日,汇源果汁股份的上市地位将自2020年3月2日上午9时正起取消。

汇源果汁称,该公司正在考虑除牌决定,并将就此向其专业顾问寻求合适意见。公司可能考虑提交对除牌决定进行复核的要求。公司董事会谨此提醒公司股东及公司潜在投资者,公司可能会或可能不会进行复核;即便进行复核,其结果是不明确的。

汇源果汁股票将继续停牌。

作为曾经的国产果汁品牌代表,汇源果汁近年来的发展遭遇不少挫折。

2008年9月,可口可乐曾向风头正劲的汇源果汁提出总价约179.2亿港元的收购计划。不过,这场“联姻”最终因涉嫌垄断而夭折。

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年汇源果汁为迎合可口可乐收购条件,不惜“挥刀砍掉”了16年建立起的销售体系,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销售人员则从3926人减少到仅剩1160人。错失收购后,汇源果汁很难在短时间重新建立起销售团队,而这也给其造成了巨大影响。

2017年,由朱新礼一手创立的汇源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由此拖累了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汇源果汁。2018年4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停牌的原因是涉及汇源集团违规借贷42.82亿关联贷款。目前,汇源果汁已停牌20多个月。

汇源果汁也早已预警,如果未能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

现在便到了退市时刻。

受到冲击的还有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

2019年12月,曾报道,招商银行曾于2019年9月20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请求查封、扣押、冻结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及其他价值共计人民币41.03亿元财产。而德源资本背后的有权代表人,正是朱新礼。

2020年2月12日,汇源果汁正式宣布,为投入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事务,朱新礼已辞任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授权代表、策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职务;朱新礼之女朱圣琴已辞任执行董事;王巍已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本公司之财务管理及审核委员会成员。

汇源果汁执行董事鞠新艷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




汇源果汁老板

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在与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因未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朱新礼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收到限制消费令。



朱新礼是汇源集团董事长,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朱新礼从2018年至今已4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其名下德源资本持有的股权、银行存款及其他价值共计人民币41.03亿元财产也已经被冻结。

接手倒闭罐头厂,创立国民果汁品牌,帮助滞销果农

朱新礼,1952年5月出生于山东沂源,1974年到1988年他曾先后担任过团委书记,山东沂源县东里工业集团总经理,山东永新实业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基层的干部,他对农村和果农有着深厚的感情。80年代后期,“要致富,种果树”一度成为沂蒙山区的开发之路,但由于交通、信息、加工业的滞后,果农丰产不丰收,水果卖不出去,果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熟的苹果烂掉。

1992年6月朱新礼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决心创业,换种方法把这些滞销的水果卖出去。

他接手了一个负债千万元、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当时工人吃饭的钱都没有,去银行贷款更是困难。他想到用补偿贸易的方法,用外国人的设备去挣外国人的钱。

1993年,第一批浓缩苹果汁生产出来后,朱新礼只身一人带着样品,背着煎饼去德国参加食品展。请不起翻译,他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客串帮忙,没钱吃饭,每天在宾馆用煎饼充饥。

优质的产品连同朱新礼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外国公司。第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订单拿回来时,许多人仍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1994年,朱新礼带领不到30人的队伍来到北京顺义安营扎寨。他想得很明白,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打开销路。

在北京创业的日子里,他和工人们一起,夜间是车间工人,白天是营销人员。开着几辆老掉牙的破旧面包车,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汇源果汁”终于叩开了北京市场的大门,成为了国民果汁。不少80后的消费者,到现在依然是提到果汁,就想到汇源。

上市成魔咒,连续6年亏损,或将退市

2007年,汇源果汁(188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但上市之后,汇源果汁反而进入了困境。


2008年至2016年之间公司净利润数据要不处于微利,要不就是亏损。

再看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近六年持续亏损,亏损总金额已经高达约23.5亿元,高于公司上市之后为股东创造的净利润总和。

换句话说,汇源果汁上市之后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政府补贴以及卖资产的利润之后,不但没有为股东创造利润,而且还在亏损。

所以,公司市值一路下跌。如今,汇源果汁已经停牌20个月,目前市值仅为54亿港元,较历史高峰期市值的175亿港元已跌去121亿港元,跌掉近7成。

更加令人头疼的是,截至2017年中报,公司的负债超过115亿元无力偿还。

如果无法在2020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 汇源果汁或将退市。

过度资本运作

事实上,汇源果汁的亏损,并非是因为销量和毛利下降,相反2009年到2016年,汇源果汁的毛利润由10.21亿元增长至23.34亿元;营业收入从28.46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7.56亿元。

到2016年公司毛利率已经超过40%,也就是说,不管原材料成本增长多少,消费者都替汇源买了单。

并且,汇源的销售费用、行政开支都处于相对健康的状态。

*出现问题的就是财务费用,从2011年开始,汇源果汁的财务费用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公司的财务费用每年支出高达5.25亿元。

由于汇源果汁自身盈利能力不足,规模扩张只能依靠借款,但问题是靠借款扩张规模之后,如果利润不能提升,公司就不得不面对借新还旧这种困局。

2016年公司这5.25亿元的财务费用主要产生于公司的短期借款(37.04亿元)和长期借款(25.91亿元),这也是造成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

相信朱新礼作为董事长是知道汇源亏损的症结的,但为什么还要不断的扩张规模呢?

都是因为可口可乐。

错过可口可乐

事实上,朱新礼原本只差一步就能成功了。

2008年上市不久的汇源果汁,迅速找到了自己资本市场的买家——可口可乐。

根据2008年中银国际研报显示,可口可乐宣布拟收购汇源果汁全部股权,收购价为每股12.2港元,可口可乐愿意支付的总价为197亿港元。

按照当时的价格,如果收购成功,创始人朱新礼将进账74亿港元。

但是,2009年3月,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叫停收购案。

这是朱新礼万万没想到的,因为汇源集团为了这次收购已经破釜沉舟,为了符合可口可乐的收购要求,汇源已经将其销售渠道完全裁撤,断了后路,员工人数从2007年底的9722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4935人,裁掉的大部分都是销售人员。

收购失败对汇源果汁的影响是长期的,公司股价开始一路下跌。在此之后,汇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线下销售渠道。

为了新建工厂,重新布局线下销售渠道,汇源债台高筑。虽然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加,但资产负债率的高企。

再加上汇源果汁的产品线也出了问题,创新不力。导致原有产品在新品牌出现后一路被围剿,以至于产品在消费者当中呈现老化的趋势。

当年大包装的低价模式面对的主要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但这一定位直接影响到了一线市场的品牌及定价。

这一切都导致了汇源如今的窘境。前不久,先锋集团一纸公告还牵出了,汇源因为还不起400万欠款,就拿果汁抵债的事情,让人唏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汇源果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汇源果汁、000839中信国安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