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20年美元对欧元的汇率,那可是让财经圈的小伙伴们狂欢又头疼的一年。你以为货币市场只会像坐过山车那样刺激?2020年简直就是「云霄飞车+过山车」双管齐下,刺激到飞起。先别急,咱们慢慢掰扯掰扯这美元和欧元的故事,保准你听完能秒懂,不信你看。
你闻到过啥味道?对,就是“恐慌指数”味道!疫情刚爆发时,全球资本疯狂买美元避险,美元指数一路走高,美元相对欧元也顽强着涨到1.14以上,短暂成为“金融界的超级英雄”。这就像你朋友吃饭平时省吃俭用,突然拿出一堆红包,震惊全场。
不过,感觉这个“独角兽”美元的光环没能持续多久。随着美联储疯狂放水,美指开始逐步走弱。没错,美联储那一波“印钞机开足马力”,直接带动美元走软,意味着美元兑换欧元的时候,得掏出更多美元换一个欧元。这波操作相当“豪爽”,让市场上美元变“多”,自然值钱程度下降。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奇怪,美联储放水为什么美元反而弱?这其实就是供需法则在打“怪兽”。货币供应量大,买的人不变,价格自然跌。这不,美元兑欧元从45度飙升的火箭轮流变成了下滑的滑梯,狂跌回1.07区间,简直像跳水运动员一个漂亮的入水动作,溅起惊人的水花。
与此同时,欧元区的经济反弹又给了欧元支撑。欧盟推出了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计划,向成员国“撒钱”,助力经济复苏。这就好比欧元拿到了“回血的神秘药剂”,慢慢变得精神抖擞。美元狂跌的同时,欧元像打了鸡血一样“硬气”起来,汇率自然水涨船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美债利率”和“欧洲央行政策”这俩小伙伴。美债利率走低意味着美元资产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再加上欧洲央行维持超宽松政策,欧元区保持低利率环境,促使投资者寻求更高回报的资产配置,间接影响了美元和欧元的相对强弱。
那,咱们具体看看各个月份的“汇率体态”。2020年3月,疫情最凶猛时,美元汇率飙升至约1.08,避险情绪爆棚。但是到了5、6月份,美联储量化宽松与财政刺激计划效果显现,美元汇率跌至1.12以下。7月至9月间,波动开始减缓,均值大约徘徊在1.17上下。
可别以为这波操作就完了,到了年底,美元修正上涨,纷纷扰扰的市场又稍微习惯新常态,美元兑欧元汇率重新攀回1.22左右,完美演绎了“前低后高”的走势。权威数据告诉我们,全年汇率变动范围大约在1.07到1.23之间,鸡血和毒鸡汤都喝得差不多。
了解完这些数据,来段真心话:美元和欧元这对“冤家”不仅仅是咱们钱包里的数字游戏,更是全球经济博弈的体现。每天汇率变动都像在讲一个全世界版的连续剧,每天上演新剧情,连带着我们的买买买计划也得适时调整。
话说,想要抓准美元兑欧元的汇率脉搏?当然,除了关注美联储数据、欧盟财政动态,别忘了疫情和地缘政治频发事件,每当这俩“黑天鹅”出来搅局,市场立刻炸锅——行情像洗衣机一样乱转,钱包君“求生欲”爆棚。
如果你打算旅行、跨境电商或者进口出口,2020年的汇率变动告诉咱们,敢不用心盯盘钱袋子就准备凉凉。毕竟,没谁愿意买东西时多掏钱,或者兑换时少赚差价,对吧?个人建议,时刻屏息以待,做个“汇率老司机”,走上人生*也不远。
最后,给你个脑筋急转弯撑撑场子:为什么2020年美元兑欧元汇率像坐过山车?答案是——因为它不想当“稳稳当当”的币,而是要当“刺激痛快”的币!你说,这不“币”有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