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哪种基金让股神巴菲特,以及股神巴菲特变“du神”这是个什么样的基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让股神巴菲特变du神的是指数基金。
2007年,巴菲特曾经跟投资者打过这样一个du:
“没有一位专业的投资人士,可以挑选出至少五档的对冲基金组合,其10年报酬率能够比得上标普500指数基金。”
巴菲特以50万美金作为du注,当时仅有1名经理人接受了巴菲特的挑战。而9年后,标普500指数基金的年化回报率达到7.1%,而5档对冲基金的年化回报率平均只有2.2%。在du约即将到期之际,显然,股神巴菲特已经稳操胜券。
在对du开始之前,巴菲特就知道自己必赢无疑。他说:“我经常推荐的就是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但是只有极少数谦虚的朋友才会相信我的话。如果我和芒格只有30岁,只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想我们会把所有的钱都投到像约翰·博格尔管理的先锋500指数基金那样的低成本费率基金上。”
指数基金是以指数成份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以获取与指数大致相同收益率为投资目标的被动型基金。举个例子,如果您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就如同拥有了沪深两市300只股票。而指数涨了,指数基金就会涨。所以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指数基金表现优异,颇受投资者追捧。
反观主动型偏股基金,基金经理要时不时对股票进行调仓,这里就有跑慢指数的可能。另外,普通股票基金有仓位限制,而指数基金是满仓在跑,所以尽管普通股票型基金涨幅大概率会落后于指数型基金,但在抗风险上却优于指数型基金。
(基金投资需谨慎)
巴菲特的du局注定是赢的,因为任何投资大师包括巴菲特没能力长期在市场找到肯定强与指数的股票。也许有人不服气,但是每一波行情的热点都是不一样的\热点不一样不可你能每次都是满仓热点。而且股票持仓不可能仓位太重,二股指*仓位敢重于股票仓位,一旦遇到行情即使获利比例一样,但是因为指数仓位重于股票仓位所以总的获利肯定会超过股票。
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基金,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指数型基金的优势有哪些呢
费率低
与那些主动选股的基金相比,指数基金被动追踪股票指数,投资于大部分甚至所有股票,不用研究选股,因此管理成本明显低于其他主动选股型基金。主动选股基金的收益扣除管理费托管费等成本,收益率不一定能赶超指数型基金。作为中小投资者,不如安静地坐下来,通过持有指数基金轻松进行投资。
市面上,普通的股票型基金(主动管理)的管理费率在1.5%左右,而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的管理费率在1%甚至更低,相比低了50%左右。
2. 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如果仅买入一只股票,波动会很大。指数基金被动跟踪,且有跟踪误差的要求,因此会持有很多成分股,能达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作用。买入指数基金,就相当于间接投资了基金经理购买的一揽子股票,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上证50,买入的股票数量很多,就实现了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作用。
3. 透明度高,人为因素少
指数基金试图跟踪指数的走势,以获得与市场指数收益相同的回报为目标,透明度高且人为因素少。而主动管理基金易受到人为因素、市场情绪的影响,也许会受到小道消息和市场潮流的干扰,盲目跟随市场追涨杀跌,在错误的时间进入或退出股市,徒增交易成本,却并未取得超额收益。
1、经过岁月打磨的,才是*的;我们往往买股票是搏大小,du我们能跑赢大盘,实际上股市也是二八原则,只有少数人能du赢,大部分人是当炮灰的;
与其搏,不如顺势而为,拥抱大盘,普通人就跟着股指走就好了;
2、不管多么明星的产品,都是人在操作,只要是人操作的,就有可能有失误,即使只是十万分之一的几率那也是致命性的,所以能将人为因素降到*的,恐怕也只有指数基金了。
小者非专业人士,受邀 题,只是阐述下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对哈,以上也是之前看到专业人士是这样分析的,所以现在小者不再买股票型基金,只定投指数型基金,从长远来看,跟随大盘走就好了,不指望一夜暴富, ,仅供参考!
谢谢邀请,以下为我整理的的零零散散一些算是笔记吧,可以参考一下。
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以指数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基金,即根据投资标的—市场指数的采样成分股及比重,来决定基金投资组合中个股的成分和比重。只要指数成分股发生变更,基金经理人就会随之变更持股比重。由于此种基金投资完全不必考虑策略,因此是当下投资者比较青睐的投资方式。
指数基金,是按照特定的指数为跟踪标的,比如沪深300、上证50,以指数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的一种基金,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期获得于指数类似的收益。如果按照投资理念,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式基金,就是对基金经理的依赖程度较低,目标是试图复制跟踪指数的市场表现,而不求超越市场。
指数基金:是一种以拟和目标指数、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实现与市场同步成长的基金品种。
指数基金最适合忙碌的上班族了,因为指数基金是跟踪指数的,而指数本身就是由多种不同的股票组成,也就是说买了一只指基就能实现配置多种股票的目标,不过指数基金也有好几种类型。
一句话:想投资覆盖大盘,就选沪深300;想投资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就选中证500;相投资质优的蓝筹股,就选上证50;想投资稳定的大公司,就选中证100。
2007年,巴菲特接受电视采访时建议投资者定期投资指数基金:“我认为,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就是买入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并在一段时间里保持持续定期买入。因为这样你将会买入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种,事实上你买入一只指数基金就相当于同时买入了美国所有的行业。”“如果你坚持长期持续定期买入指数基金,你可能不会买在*点,但你同样也不会买在*点。”巴菲特在1993年致股东的信中说:“如果投资人对任何行业和企业都一无所知,但对美国整体经济前景很有信心,愿意长期投资,这种情况下这类投资人应该进行广泛的分散投资。这类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业的公司股份,并且分期分批购买。例如,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投资专家。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是,当'愚笨'的金钱了解到自己的缺陷之后,就再也不愚笨了。”
“作为一名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仅仅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一家有所了解的公司的部分股权,从现在开始的5年,10年和20年里,这家公司的收益实际上肯定可以大幅增长。在时间的长河中,你会发现只有几家公司符合这些标准——所以一旦看到一家合格的,就应当买入相当数量的股票。你还必须忍受偏离你指导方针的诱惑,如果不愿意拥有一家股票10年,那就甚至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把总的盈利会在未来几年中不断增长的公司聚集到一个投资组合中,那么这个投资组合的市场价值也会不断增加。”巴菲特总结说:“尽管很少被人认知,这正是为伯克希尔的股东产生无数利润的方法。”
据说有个英国投资者,购买了五家他认为*秀的公司股票,持有几十年打败了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投资收益率。这正像巴菲特所说:“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尽管说它容易也远不现实。”建立一个聪明的投资组合尽管不容易,但是,比一天到晚在不怎么样的股票堆里打转、猜涨跌、频繁买卖股票赚钱可容易多了。要么在股市低迷的时候购买指数基金,要么怀着浓厚的兴趣,向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们学习,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投资组合。除此之外不会有其它通往成功的路可走了。
巴菲特认为,另外一种需要分散风险的特殊情况是,“当投资人并没有对任何单一产业有特别的熟悉,却对美国整体产业前景有信心,则这类的投资人应该分散持有许多公司的股份,同时将投入的时点拉长。例如,透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通常都能打败大部分的专业投资经理。”
在投资的集中度上,巴菲特最多允许“将净资产的 40%都投入到一支股票上去”。而且,前提是“我们认为该投资意味着巨大的回报,同时该投资标的价值发生剧烈改变的可能性很小。”
所以,普通投资者将资金全部重仓或全仓一只股票,是相当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将资金聚焦集中于自己了解和熟悉的行业,然后多寻找几家自己有深刻理解的企业作为投资标的。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投资绩效*化,降低风险,跑赢市场。
现在的股民实在也是太忙碌了: 信息多,会议多,研究报告多,证券种类多, 应接不暇。 有的人抱怨, 一天12个小时坐在电脑面前, 甚至连处理电邮和阅读上市公司公告的时间都不够。华尔街日报的*
指数型、积极的股票型基金是最适合做定投的基金,债券基金做定投效率很差。如果投资一只很平稳的基金,过程很舒服,也许其间不会出现负收益,但结果也会比较一般。如果追求结果就要忍受过程。
“彼得林奇说:“如果人们长期在股市赔钱,其实该怪的不是股票,而是自己。一般而言,股票的价格长期是看涨的,但是100个人中有99个人却老是成为慢性输家。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没有计划,他们买在高位,然后失去耐心或者心生恐惧,急着把赔钱的股票杀出。他们的投资哲学是‘买高卖低’。”
回到A股市场,大多数投资者无法长期坚持的原因主要在自己,具体表现:错误的以为频繁的交易更能带来利润。有很多投资者认为高点卖出,低点买入可以挣的比长期持有更多。而实际的理论研究和美国股市的实践证明,这是个完全错误的想法。频繁交易并试图通过交易获利的投资者,从来没有超越过长期持有者,也从来没有跑赢大盘,这是一个铁的事实。靠交易挣钱的投资基金,无法长久打败大盘指数。这个结论是美国众多基金管理师经验的总结,也是金融领域几十年实证研究的一致结论。在A股市场,同样的理论和实践也证明这一点。虽然确实也有那么万分之一的短线高手存在,但是各位读者也显然明白你自己是不是这万分之一。”
巴菲特在很多场合下都认为“指数基金是最适合普通散户的投资渠道”。在他看来,普通人在长期的投资生涯中战胜指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与其打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仗,那为何不干脆从容地投资指数基金,搭顺风车呢。
说实话,除了巴菲特先生,几乎所有在国内外家喻户晓的投资大神无一例外都推荐过指数基金,但可惜的是,多半人认为自己的资历跟这些大牛们相匹配,想完成IMPOSSIBLEMISSION。
指数基金分几类:
1、代表大盘蓝筹的沪深300
2、代表中小板的中证500
3、代表创业板的指数基金
沪深300和中证500几乎家家基金公司都有,创业板的指数基金就比较少了,目前有:易方达创业板ETF(或者易方达创业板ETF联接基金)、融通创业板指数、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基金、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基金。
我们总说中国股市不好,实际上从中国股市成立以来的收益,放在全世界所有股票市场里都是很不错的。只不过股票波动很大,很多人都是在股市火热的时候才入市开始投资,买在了高估的位置。如果我们在投资的时候,稍微关注一下股票市场的整体估值,在股票市场低估的时候再进行投资,那就可以避免像2007/2015年牛市入市遭遇大幅亏损的尴尬局面了。这样可以化解股票资产的短期波动风险。从表面上看,短期里股票的风险*,波动率也*,但是实际上从保持购买力的角度,股票的风险是最小的。投资的时间越长,股票这类资产的优势就越大。不过确实股票类资产的短期波动比较剧烈,如果寄希望于投资股票资产后短期里一定获取高收益,这是不现实的。往往抱着这样的心理去投资,遭遇亏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我们投资股票市场,买入估值是低估的,能*化的保证开始的较短持有期里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再加上长期持有,坚持投资一个多样化的包含低估的股票投资组合,例如长期坚持投资指数基金。这样的投资才是最安全的长期投资,并且能长期的提升我们的购买力。
投资有风险,要说稳赚不赔的生意,那十有八九是骗子。但如果你知道“股神”巴菲特倡导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如果你知道巴菲特在过去十六年中曾经八次公开推荐指数基金定投,如果你相信分散风险比冒险博取高收益更重要,如果你相信盯紧大盘的“傻瓜投资者”只要盯得足够多,就可能跑赢大盘和大多数投资专家——因为事实上大多数自诩专家的投资者因为太过贪婪和冒险,最后是输给大盘的。
巴菲特的东西在实战中也遭到不少批评,有人说巴菲特买进的股票往往规模大,他能够进入上市公司,影响公司决策,并且对公司未来的走向比普通投资者更清楚,具有信息优势,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并不具备巴菲特所拥有的这个优势,并不容易找出那些业绩持续增长的伟大的公司,即使找到,当股价出现巨大波动时,也不会因为掌握公司更多信息而保持足够的信心。长期投资的结果可能比短线交易的结果更差。A股市场很多人会举出当年一大批绩优蓝筹股的例子,如果一直持有到现在不但没有收益反而损失惨重。结论是普通投资者并不适用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当然有道理,所以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实际上也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投资方式,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做跟踪研究,提前做出预判,并且要根据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一劳永逸的持股并不会成功。有没有更简单,成功率更高的办法,分享经济发展的成功并且低于长期通货膨胀的股市投资方法 有。美国先锋基金管理公司创业人约翰博格认为: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挑出*上市公司的难度好比在“一大堆柴草中找到一根针”,与其这么艰辛,不如买下一整堆柴草。全部都买下,任何*的上市公司都不会遗漏。虽然平庸的上市公司会拖累*上市公司的表现,但还是比买债券存银行强的多,甚至比三分之二的基金经理人的收益还好。于是他创立了指数基金,把构成指数的所有股票都按比例买下来。只要美国经济长期看好,投资者就会取得不错的收益。约翰博格从这个理念出发,1974年创立了先锋基金管理公司,从起家的1100万美元资产,如今发展到4000亿美元规模,位居美国所有基金管理公司规模的前两位。
先锋基金管理公司长期股票投资收益接近美国整体市场的表现,虽不及巴菲特那么突出,但胜在可复制性强,门槛低,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巴菲特也知道自己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他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就是买进先锋基金公司管理的覆盖广泛的指数型基金。
人们对于巴菲特一些行为的质疑之处,例如他曾说不买航空股,结果去年买了航空股;他说不买科技股,结果买了IBM、苹果;他建议人们买指数基金,但自己从来不买;他的导师格雷厄姆建议“以0.4美元买1美元的东西”,他却以3倍PB买了禧诗糖果......如此种种,令人迷惑不已。
但,所有这些恰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巴菲特,真正的巴菲特是与时俱进的巴菲特。所以,投资中最难的事是“因势而化、与时俱进”。面对繁复万千的现实世界,“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才是投资最终成功的要旨。“此心”的“心”就是原则,“此心不动”就是要坚持原则;“随机而行”就是要灵活应变、见机行事、不认死理。
在解 投资者关于为什么巴菲特更推荐投资指数基金,而不是投资伯克希尔的股票的问题时。巴菲特解 说:“她会拥有比实际需要更多的财富。” 对于完全不想在投资方面操太多心的人来说,这是*的投资。巴菲特还提到,他所有的伯克希尔股份都将捐给慈善机构,因而他的妻子并不会得到任何。芒格先生则表示,他希望其家人能够持有伯克希尔,并相信它将胜过标准普尔500指数。
以上内容是我平时的整理,仅供参考。
今天关于《股神巴菲特变“du神”这是个什么样的基金》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