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步骤一:结转工资费用 在完成本月的工资支付后,会计需通过特定的会计分录将工资费用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转移到生产成本科目中,以反映这些费用已实际发生并应计入产品成本。
乙产品应分配额=160000*0.1625=26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3000- 乙产品26000 贷:制造费用39000 核算的具体内容和程序不同:”制造费用“账户只反映车间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生产成本“归集生产的全部费用,包括了制造费用。
乙产品应分配额=160,000*0.1625=26,000元 最后,将这些分配额记录到会计分录中:借:生产成本-甲产品13,000-乙产品26,000贷:制造费用39,000 通常情况下,将制造费用从制造费用账户转入生产成本后,制造费用账户不会有余额。然而,对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可能在特定时期制造费用账户会保留一部分余额。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当制造费用发生时:借:制造费用贷:根据费用的具体来源,可能是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等。
车间制造费用到月末时需要结转成本,结转成本时,计入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具体会计分录怎么写?分配并结转本月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当制造费用发生时:借:制造费用-水电/车间人员工资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到月末结转时: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明细科目等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工时比例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具体可以参考下面例题:例: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人工资8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60000元,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390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甲乙产品成本。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首先,计算制造费用的分配率,这可以通过总制造费用除以所有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总额来得到。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例题:例: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工人工资8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60000元,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39000元,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甲乙产品成本。
在会计实践中,结转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特别是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涉及到一系列特定的会计分录操作,这些操作旨在准确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分配情况。
制造费用分配: 甲产品=10000*[6000/(6000+4000)]=6000 乙产品=10000*[4000/(6000+4000)]=4000 分录: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6000 ——乙产品 4000 贷:制造费用 10000 拓展资料: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1、员工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工资分配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这一步骤是将员工的工资按照其所属部门或业务性质分配到相应的成本费用项目中。
2、本月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计提工资费用: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确定)贷:应付职工薪酬说明:这一步是将本月应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费用按照其所属部门计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科目,同时增加“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贷方余额,表示公司应付但尚未支付的工资。
3、计提和分配员工工资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在建工程劳务成本研发支出贷: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发放的时候: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