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已完工尚未结算应该如何入账「未结算已交付的工程款认定」

2025-05-03 13:50:42 基金 xcsgjz

本文摘要:工程已完工尚未结算应该如何入账 答案: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若没有竣工结算单,可采取暂估入账的方式处理。解释: 暂估入账的概念:暂估入账是...

工程已完工尚未结算应该如何入账

答案: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若没有竣工结算单,可采取暂估入账的方式处理。解释: 暂估入账的概念:暂估入账是指对于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工程,在缺乏竣工结算单这一关键文件时,依据合同、预算或其他可靠数据,暂时估计工程成本并进行入账处理。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已完工而未结算的情况?

〖One〗已完工未结算原因:工程计量规则的影响由于建设方与施工方在建筑市场的地位不平等,建设方在建筑工程的计量方式和计量条件上通常会有约定,这种约定的工程计量规则会导致已完工未结算的产生。

〖Two〗在工程结算中,如果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和毛利超过了甲方确认的金额,那么这个差额就会被归类为已结算未完工,类似于预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会被记录在预收账款科目下。反之,如果工程结算金额小于实际施工成本,这个差额被称为完工未结算,它类似于施工企业的存货,会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科目中体现。

〖Three〗面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迟迟不肯结算的情况,首要任务是明确其实际原因。这可能是由于条款上的异议,或是工程验收的问题。了解具体原因后,应尝试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就积极解决;若无法解决,可考虑采取其他方法绕过障碍。

〖Four〗已完工未结算与未完施工是两种不同的工程状态。已完工未结算指的是工程按照设计和合同规定的内容已经全部完成,达到了竣工验收的标准,但尚未进行工程费用的结算。这种情况下,虽然工程已经具备了竣工验收的条件,但因为未完成结算流程,导致项目资金未完全到位,可能会影响到施工单位的资金周转。

〖Five〗相反,如果工程结算金额低于已施工金额,则这种情况称为完工未结算,这类似于企业的存货,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科目中反映。工程施工指的是企业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它包含了成本和利润。工程结算则是甲方在签证后对工程量的确认,即甲方认为企业实际完成的工作量。

〖Six〗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滞后的主要原因 1.企业工程项目责任人履行职责不到 位。因企业作为建设方在技改工程多,项目投资规模大、工期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责认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项目按期投产上,对项目投产后主动收集工程结算资料、督促施工单位办理合同结算、及时审核工程量等未能兼顾。

建设工程实际交付时间如何认定

〖One〗法律分析: 建设工程已实际交付的,为交付之日; 建设工程没有交付的,为提交竣工结算文件之日; 建设工程未交付,工程价款也未结算的,为当事人起诉之日。

〖Two〗建设工程的实际竣工日期是指工程完成并达到合同约定或法定的建设标准,可以交付使用的日期。如施工合同中无明确约定竣工日期或约定模糊不清,应遵循法定原则。

〖Three〗开发商交房的时间认定主要依据项目建设完成情况及相关验收流程。具体来说:建筑主体完工及四方验收:开发商需要在建筑主体完工后,进行四方验收,并拿到竣工验收备案表。这是认定交房时间的基础条件。

〖Four〗工程竣工验收后,工程交付建设单位的时间并无明文规定,具体需依据双方合同约定而定。通常情况下,工程应在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90天内完成竣工交付手续。若在10天内仅能完成结算资料的整理,根本无法进行工程移交。

工程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结算

〖One〗答案: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若没有竣工结算单,可采取暂估入账的方式处理。解释: 暂估入账的概念:暂估入账是指对于已经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工程,在缺乏竣工结算单这一关键文件时,依据合同、预算或其他可靠数据,暂时估计工程成本并进行入账处理。

〖Two〗不合法,通常来说,工程款可以分为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和质保金四部分,在结算前,发包人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款项,如果发包人未严格执行合同的约定,承包人可以主张违约责任。此外,如果发包人拖延办理竣工结算,承包人亦可以通过诉讼方式主张工程价款。

〖Three〗从发包方或业主的角度来看,工程是否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因为判断工程的合法性通常是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依据。虽然,未结算不影响工程的合法性,但是可能存在不能竣工验收,不能交付使用,这可能会影响业主的权利。为此,发包方或业主也应该及时结算,以免产生纠纷。

〖Four〗《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29条规定:“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你可按上述规定确定房产原值计算缴纳房产税。日后结算完成后,其价值与暂估金额不符,进行多退少补 。

〖Five〗基本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工程价款结算、资产交付使用是办理转固手续的前提条件。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