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18日讯 嘉实港股通新经济指数(LOF)C基金07月15日上涨--,现价--,成交--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9554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72%,场内价格溢价率为--。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0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1.00%,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6.54%,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34.84%,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9554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珈吟,自2019年01月1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46%。
王紫菡,自2021年09月24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5.67%。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美团-W(持仓比例9.42%)、腾讯控股(持仓比例9.10%)、小米集团-W(持仓比例7.26%)、药明生物(持仓比例7.02%)、快手-W(持仓比例6.20%)、比亚迪股份(持仓比例5.88%)、创科实业(持仓比例5.55%)、舜宇光学科技(持仓比例2.68%)、石药集团(持仓比例2.42%)、中芯国际(持仓比例2.2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日均跟踪误差为0.08%,年化跟踪误差为1.23%,本基金跟踪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基金申购赎回的影响、限制投资股票的替代选择、人民币港币的汇率变化等。
本基金作为一只投资于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的被动投资管理产品,我们秉承指数化被动投资策略,积极应对基金申购赎回等因素对指数跟踪效果带来的冲击,降低本基金的跟踪误差,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的嘉实基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证券市场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其“远见者稳进”的投资理念也深入人心,嘉实*赵学军曾经的一句“让价值投资的旗帜高高飘扬”,更是一时间让嘉实基金风光无量。
然而,今年以来嘉实旗下的一些老牌基金却表现得不尽人意。这些老牌基金运作的周期都超过10年,也都曾拥有辉煌的过往,但近些年的业绩却令持有人难言满意。
WIND数据显示:嘉实服务增值行业(070006)、嘉实主题精选(070010)、嘉实策略增长(070011)和嘉实研究精选A(070013)这四只运作周期超过10年的老牌基金,尽管成立以来的历史总回报不菲,但近些年的业绩的确乏善可陈。特别是前三只基金,无论是近1年、近2年、近3年的业绩,还是近5年的业绩既没有跑赢指数,也没有达到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标准。
尤为需要指出的是嘉实策略增长,截至6月30日的前五大重仓股启明星辰、慈文传媒、聚光科技、蓝光发展和碧水源,今年以来均表现不佳。
也许是因为业绩持续不佳,经历近12年的运作,该基金的规模从2006年12月的419.16亿,减少到2018年6月底的33.81亿,萎缩幅度高达91.93%,“远见者稳进”的理念,似乎在嘉实策略增长身上遭到了诅咒。
除了嘉实策略增长规模出现大规模萎缩外,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主题精选两只基金的规模在过去10多年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曾经辉煌,如今凋落,市场自然将焦点落在基金经理身上。从这个层面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嘉实基金为中国证券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中国基金界的扛鼎人物。
当今资本江湖中的很多大佬都是出自嘉实,如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中银基金执行总裁李道滨,私募基金淡水泉投资总经理赵军。即便现在,已经逐步淡出基金经理岗的嘉实基金副总经理邵健,也因其担任嘉实理财增长(070002)基金经理时所取得的*投资业绩在公募基金界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也许是盛极而衰,亦或是后继无人。在各位大佬离开嘉实投资一线岗位之后,如今嘉实基金的后辈们似乎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历史的传承,这一点在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主题精选、嘉实策略增长等三只老牌基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历任基金经理
嘉实主题精选历任基金经理
嘉实策略增长历任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无论是嘉实服务增值行业的现任基金经理李帅,还是嘉实主题精选的现任基金经理方晗,亦或是嘉实策略增长的现任基金经理谢泽林,其任职总回报以及任职年化回报都没有跑赢基准回报,在同类基金中均排名后1/3甚至后1/4位置。
客观而言,三只老牌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与其前辈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10多年前三只基金成立时的繁花似锦相比,如今多少有些繁华落尽的味道。
嘉实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以下简称“本基金”)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8] 1418号文核准募集,已于2018年11月28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19年1月25日。
为了更好的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做好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嘉实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合同》以及《嘉实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招募说明书》的有关规定,经本基金管理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本基金相关销售机构协商,决定提前结束本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2019年1月9日止。即本基金2019年1月9日当日的有效认购申请将全部予以确认,并自 2019 年1月10日(含当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敬请投资者留意。
投资者欲了解本基金的详细情况,请阅读2018年11月24日刊登在《证券日报》上的《嘉实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招募说明书》。投资者也可拨打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电话400-600-8800或登录网站www.jsfund.cn咨询、了解相关情况。
风险提示:
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将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关注基金特有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1月9日
随着“跨境理财通”试点的落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全面提速,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恒生银行旗下的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投资)和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前海基金)跃跃欲试,抓住内地与香港市场的发展机遇,发挥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强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业务特色,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近日,恒生投资董事兼行政总裁李佩珊、恒生前海基金总经理刘宇接受了上海证券报
积累了丰富的境内外投资经验
作为全面覆盖境内外市场的金融机构,恒生银行在香港与内地早有布局。据悉,恒生银行旗下恒生投资成立于1993年4月,紧跟市场走势和政策动向,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伴随经济发展与财富积累,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李佩珊表示,背靠母公司恒生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恒生投资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
恒生投资2003年获得QFII资格,启动A股市场投资,推出了多元化的基金产品。截至2020年底,恒生投资管理的公募基金合计46只,包括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在内的基金资产规模达1861亿港元。
从业务布局方向看,恒生投资把握先行者优势,参与了多项两地金融发展项目。目前,恒生投资布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MRF)、与内地金融机构合作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于2020年参与了深港两地交易所的ETF互挂计划等项目,并积极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开展内地投资业务。
恒生前海基金成立5年多来,充分借鉴股东在公司治理、资产管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在内地基金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实践,逐渐成长为一家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资产管理机构。整体来看,恒生前海基金在基金管理规模、投资业绩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年恒生前海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排名较2019年上升了18位。截至2021年8月底,恒生前海基金推出了12只公募基金产品。权益基金方面,布局了跨A股和港股两地市场的恒生前海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以及股票仓位可***投资港股的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指数基金方面,推出了多只Smart-Beta指数基金,包括恒生前海恒生沪深港通细分行业龙头指数基金、恒生前海中证质量成长低波动指数基金等;“固收+”基金方面,有恒生前海恒锦裕利混合基金。
刘宇表示,恒生前海基金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业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并着力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取得了优异的业绩,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积极拓展跨境业务
经过长期扎实的发展,恒生投资树立了独特的品牌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的全面提速,恒生投资把发展重点放在了跨境业务上。李佩珊表示:“跨境业务的发展,一方面,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与香港投资者带来多元化的投资机会,便于区内投资者‘走出去’;另一方面,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恒生前海基金在2021年2月获得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QDIE)资格,未来将可以发挥集团及其附属机构的境外投资能力和合作网络优势,辅助内地客户投资海外。该公司也为境外QFII及RQFII提供投资境内市场的咨询服务,并接受QFII、RQFII等机构资金投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公募基金、专户产品,积极拓展境外客户资源,发挥境内投资优势,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刘宇也表示,恒生前海基金积极联手股东相关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深港合作机会,为跨境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同时,密切关注债券南向通、深港ETF互通等跨境投资政策*动向,做好内部准备工作,积极申请各项业务资格并开展业务。
李佩珊表示,随着A股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持续提高,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合作会更加紧密。“依托母公司恒生银行的资源优势,加之恒生旗下各机构内部协同效应很强,恒生投资、恒生前海基金将与集团内其他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战略布局。”
跨境业务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招商银行发布的《2021私人财富报告》,未来中国高净值人群境内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保持稳定,资产类别将从传统的不动产逐步转向多元资产类型、综合服务需求,这对基金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港股具有中长期投资机会。”刘宇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内地居民对海外资产的配置需求将不断增长。港股市场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加上互联互通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内地居民投资港股的便利性将不断提升,为港股带来稳定的中长期增量资金。
刘宇表示,港交所的制度创新吸引了新经济、医疗、科技等领域的众多*公司前来上市,港股上市公司的结构和生态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这些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通过港股市场投资中国核心资产。
从市场来看,刘宇认为,内地与香港市场实现互联互通以来,内地资金在港股市场的持股比重不断提升,很多内地机构投资者将港股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为港股市场带来了许多增量资金,港股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上海证券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恒生投资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恒生投资通、嘉实理财增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