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国内油价调整规则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如下:调整周期:依据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定价依据:汽油、柴油的...
国内油价调整规则如下:调整周期:依据国家发改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国内油价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定价依据:汽油、柴油的*零售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同时考虑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来确定。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旨在完善我国石油定价机制,适用于所有在国内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 原油价格由企业自行参照国际市场定价,中石化和中石油之间的互供原油价格则依据国内成本与国际进口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地方炼厂参照两个集团之间的价格。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附件: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由原油炼制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航空汽油等成品油。
国内成品油定价主要采取成本加成法,并受国家管控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调整。具体来说:定价组成部分:原料成本:即原油价格,约占成品油价格的30%。炼化成本利润:炼油厂的成本加利润,约占8%。政府税费:各种税费约占48%,这一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根据进口原油结构及国际市场原油贸易变化,相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后,价格其实是有降有涨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机关要逐步完善有关机制和管理办法,市场主体也要逐步适应价格上下波动的经常性情况。
国家发改委起草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旨在优化现有定价机制。新方案改变了过去允许成品油基准零售价格在*零售价格上下浮动的做法,进一步缩减了流通环节的利润。同时,新方案还提出将原来允许的企业按照政府指导价上下浮动的幅度从8%至4%左右进行调整,并对配额进行更为精细化的管理。
〖One〗国内成品油定价主要采取成本加成法,并受国家管控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调整。具体来说:定价组成部分:原料成本:即原油价格,约占成品油价格的30%。炼化成本利润:炼油厂的成本加利润,约占8%。政府税费:各种税费约占48%,这一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Two〗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不继续降低;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
〖Three〗在计算出原油变化率后,还需考虑原油的运输、生产成本、税费、企业利润等各种费用。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地方教育费附加税等。 特殊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到80美元以上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不再考虑企业的利润,即按照零利润的标准调整油价。
〖Four〗成品油价格根据不同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零售和批发价格,以及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的供应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用油价格及航空汽油出厂价则为政府定价。
〖Five〗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指每十个工作日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一次调整。这一原则体现了定价机制的灵活性,以适应国际油价的波动。该原则下的定价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将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格设定为*零售价格,同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的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