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桐昆股份(601233.SH)公告,公司于2022年7月5日收到公司监事俞林忠先生出具的《关于本人亲属买卖公司股票构成短线交易的情况说明及致歉函》。俞林忠先生于2020年6月22日起担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其配偶沈爱文女士于2021年8月23日至2022年6月28日期间存在买卖公司股票情形,上述交易构成短线交易,且部分交易行为处于公司年度报告、业绩快报披露窗口期内,构成敏感期交易。相关交易系沈爱文女士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致,俞林忠先生事先并不知晓相关情况,且未告知亲属公司经营相关情况。
原标题:连续买中多少造假股,才能当上公募基金经理?抱团躺平多久,才能苟住基金经理铁饭碗?|基金经理那些事
“吾股”基金评级倒数第二长什么样?
风云君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向各位老铁反复安利了我司“吾股”基金评级的功能,如今各位老铁终于可以自行体验这款产品的优秀。
在《四大基金经理成名记 | 基金评级系统上线预热第二篇》中,风云君给各位老铁分析的4家基金至少能在基民长期持有下带来一定的收益。
当然,其中一位基金经理已经疑似出了个人作风问题。虽然私节这事不在风云君的分析范畴内,但是风云君也得狠狠地给自己来一巴掌,吞下暴雷的苦果。
然而,大部分基金经理实际不具备持续跑赢市场的能力,交给基民的业绩不尽人意,但管理费一文不少,基民亏得哭爹喊娘。
“吾股”基金评级功能的上线将助力各位老铁查阅基金及其基金经理真实的过往业绩表现,能力高下也一目了然,从此远离长期表现不佳的基金。
今天,风云君简单分析2家业绩相当拉胯的基金,希望以小见大,给各位呈现公募基金收益率差可能存在的问题。
注意,风云君在挑选基金时,避开了管理规模太小(低于5亿)和专注投资港美股和医药医疗器械板块的基金,力图减少投资范围和管理规模限制的影响。
名曰“华夏领先股票”,业绩却一路领跌
华夏领先股票(001042.OF)在2015年5月15日,即接近牛市的更高点时成立的,由于当时市场火爆,基金募集也水涨船高,募资了50.18亿。
(一)出师不利,收益率大幅跑输指数基金
基民买入的时候有多兴奋,接下来就有多痛苦。
伴随着股灾出现,该基金的净值先短暂上升至1.135的历史更高位,然后向下“俯冲”,暴跌至0.623。截止2015年Q3,基金规模下滑至33.2亿。
(净值走势图,iFind数据)
有人说那是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好过,不能苛责我们高贵又娇贵的基金经理。那么,这只基金近些年表现怎么样呢?
依然让基民无比难受:截止2022年7月15日,该基金的净值为0.814,成立7年仍累计亏损18.6%,年化收益-2.83%,更大回撤高达60.9%。
(基金好不好,就问APP)
在“吾股”基金评级的股票型基金排名为454名,基本垫底。
(基金好不好,就问APP)
从每年收益表现看,基金在2015-2018年的收益惨不忍睹,2018年末的净值跌至0.453。在管理该基金近4年的林峰卸任后,恰逢牛市来临,该基金连续3年获得正收益,但相比其他牛基仍较逊色,因而在“吾股”的排名也一路下滑。
基金的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90%+上证国债指数×10%”,由于该基金的股票占比近年来约为93%,该业绩基准实际上较为宽松,但截止2022年Q1,自成立以来跑输业绩基准足足21.95%。
换而言之,基民即使在牛市更高位买入沪深300指数,现在也能比该基金多赚22%。
更何况,基金还要收取管理费哦。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每年收取的基金运作费达1.75%,远高于同类平均的1.02%。如果算上这笔费用,基民的亏损幅度就更大了。
(Choice数据)
(二)基金经理更换频繁
另外,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变动较为频繁,曾多达8次。
之一位基金经理林峰的表现惨不忍睹,4年任职回报为-53.9%。
而林晶幸运地在2019年初接棒,在1年半时间内创下基金更好的任职回报68.9%。因而在林晶2020年7月卸任时,许多基民都“嗷嚎大哭”,求求林经理别走。
(Choice数据)
林晶目前管理7只基金,规模达198.6亿元,根据天天基金网显示,基本是新基金,且今年的表现基本都“扑街”。
(Choice数据)
(林晶)
自2020年7月起,基金经理更换为刘平。刘平在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仅创造10.4%的回报,表现不佳。
目前在管基金有4只,业绩在同类型中基本是垫底的存在。
(Choice数据)
一群表现平庸的基金经理如击鼓传花般轮流上场,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也难为基民在股吧中哀鸣,对基民太不负责了。
基金业绩如此难看,基民自然用脚投票,前三年持有人户数下降得不多,但在牛市中相比同类型基金的表现还是拉胯,基民纷纷转身离去,持有人不增反减,规模继续缩减至目前的11.3亿。
(三)走马观花地换仓,现在选择“躺平”
为什么说基金经理频繁更换是对基民不负责?
因为每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不同,新任基金经理看上一任基金经理留下的“烂摊子”,怎么看都很碍眼,一定要把重仓股调整成自己的爱股才舒服,而这无疑会大幅增加交易和时间成本。
1 林峰踩雷神雾“兄弟”导致暴亏
在林峰管理华夏领先期间,他试图抓住每一轮投资的主线,但又执着于“均衡配置”,导致既没有在赌中主线时获取大利润,被其他表现不佳的板块拖累。
林经理又耐心不够,前十大重仓股基本每个季度都要更换5-6只,频繁换股导致交易成本相当高。
很显然,当你试图抓住每一次机会,实际上什么也抓不到。
而且,林峰在每一年报告中对基金收益不佳都给出解释,但语气中总有“甩锅”的嫌疑。
(2015年年报)
(2016年年报)
(2017年年报)
更让基民群情汹涌的是,自2017年Q1,华夏领先股票在神雾环保和神雾节能两家臭名昭著的造假公司股价升到更高位附近时大举买入,2017年Q4成前两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市值高达3.4亿,占基金净值比例达13.3%。
当然,这也是当年“勿谓言之不预”系列股票,不会有意外。
随后结局可以想象:遭遇长达半年的停牌,随后一路暴跌,林峰在2018年Q1巨亏离场,把在其他股票赚取的收益损失殆尽。
(专为注册制服务的APP)
这几笔交易体现了某些基金经理热爱追逐市场热点、却对研究公司真实质地极其外行。除了有更多的甩锅空间(毕竟亏的不是自己的钱)之外,和普通“散户”还有什么区别呢?
2 林晶的“佛系”交易策略
现任华夏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的林晶在2018年末接手后,对华夏领先股票的持仓进行大刀阔斧式调整。
她的理念相当独特,是对标中证500指数,通过中小盘成长风格获取超额回报。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华夏领先股票的持仓变得极度分散。以2019年中报为例,之一大重仓股华发股份占基金净值仅1.87%,前十大股票仅占13.5%。
(Choice数据)
而且,2019年中报总共持有203只股票,远多于林峰管理时期的60多股。
换言之,这相当于基民付远高于同类平均的管理费,请基金经理从中证500指数里挑200只股分散投资。
不过,由于2019年-2020年7月大盘走势良好,以致如此简单的策略也能取得近70%的收益。
3刘平,只会抱团?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林晶仅管理该基金约1年半就卸任了,接棒的是刘平。
刘平一改前任极度分散和均衡的风格,在持仓上贴近市场主流的“基金抱团”板块。
以2020年三季报为例,在林晶卸任仅2个月后,基金持仓巨变,买入立讯精密、广联达、宁德时代、石头科技等历来被众多基金扎堆抱紧的赛道股。
(Choice数据)
而且,前十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从此前不及20%跃升至40.8%,并在2021年H1达到近期高峰57.3%,持仓非常集中。
从2021年末的行业配置看,电子和电力设备两大板块占比就将近一半,前四大板块占比多达77.3%。
(Choice数据)
平心而论,刘平的操作至少可以帮助她保住在公募基金的相对排名,但由于她接管后的2021年市场风格极度分化,新能源板块一枝独秀,大部分公募基金的收益远低于前两年,刘平当年仅取得2.4%的收益,收益率排名在同类型基金的中下游。
3位基金经理,3种完全不同的交易风格,造就了华夏领先股票这些年来糟糕的业绩。
而在基金市场上,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但基金收益依然很差的基金有很多,譬如:
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混合(360007.OF)在2007年8月成立,基金经理变动10次,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仅26.1%,年化收益1.57%,在吾股基金评级的同类排名为3791名。
太平灵活配置(000986.OF)在2015年2月成立,基金经理变动8次,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31.1%,年化收益-4.9%,在吾股基金评级的同类排名为3804名。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590002.OF)在2007年8月成立,基金经理变动18次,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3.7%,年化收益为-0.98%,在吾股基金评级的同类排名为3242名。
中国基金市场之一只基金-华夏成长混合(000001.OF)在2001年12月成立,是王亚伟的成名之作,21年来基金经理变动17次,其中第四任基金经理童汀被曝出“老鼠仓”事件。该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5.9倍,年化收益为9.82%,在吾股基金评级的同类排名为3283名。
案例太多,风云君只能列举其中几个,但足以触目惊心,我们大A的基民这么多年被基金公司割了一茬又一茬。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各位老铁还不赶快登录“吾股”个股和基金评级,做到心里有谱。
“吾股”基金评级倒数第二长什么样?
接下来要分析的这只基金与前面案例的成因有不同之处,但结局相似。
(一)重点投“互联网主题”,但慢慢就投歪了
上投摩根智慧互联股票(001313.OF)(下称智慧互联),成立于2015年6月9日,刚出道就遇到牛市结束,出师不利,净值一路下滑至0.63。
与上述提到的基金不同,从成立至今,郭晨一直管理该基金,从未“跑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郭经理自2007年7月起先后在平安资管、东吴基金担任分析师和研究员,2009年至2014年在华富基金成为基金经理,2014年至今在上投摩根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和权益投资部动力组组长。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郭晨在华富基金管理主动型基金的收益不错,3只基金全部正收益。
随后,在上投摩根管理的6只基金里,表现更好的是上投摩根中小盘混合和上头创新商业模式,任职回报分别达1.11倍和0.95倍。
(Choice数据)
智慧互联是他表现最差的基金,同样是7年时间,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仅15.7%,年化收益仅2.07%,与中小盘混合的收益相比天差地别。
(基金好不好,就问APP)
从每年的收益率表现看,前4年智慧互联的表现相当糟糕,2016年和2018年亏损幅度较大,且大幅跑输业绩基准,净值更低跌至0.482。
(净值走势图,iFind数据)
随后,基金抓住2019-2020年牛市的机会,把净值一口气拉升至2021年7月的更高位1.544,但随即而来的大跌又几乎把基金“打回原形”,目前净值仅为1.157。
(业绩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5%+中债总指数收益率×15%)
因此,在考察诸多指标后,“吾股”基金评级系统里比该基金排名还低的基金几乎没有了。
(基金好不好,就问APP)
收益不佳让持有人长期的信任没有好果子吃,只能气得套现走人。持有人户数和基金规模基本呈持续下滑的趋势,2022年一季度基金规模仅剩5.2亿元。
(二)前期爱买暴雷股,现在还是“抱团”香
该基金成立时设立的投资目标是:自下而上优选互联网主题上市公司。
然而,众所周知,国内互联网巨头基本在港美股上市,智慧互联不是QDII,只能投资A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而根据风云君多年的研究结果,国内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大多都是讲故事、搞并购是内行,忽视长期经营,结果这几年纷纷暴雷。
在2015年末,郭晨持有的重仓股名单
从该名单看,郭晨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有拘泥于仅投资互联网公司,譬如天齐锂业(锂矿)、华斯股份(裘皮服装)、ST奥马(电器)、中茵股份(房地产)等就与互联网主题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而已经退市的东方网力、宜通世纪、顺网科技和奥飞娱乐等擅长并购然后花式作死的公司都是风云君的老朋友了,感兴趣的老铁自行在APP搜索阅读。
郭总不忙的时候,也欢迎抽空下载一个App,看看你“念兹在兹,无日或忘”的那些标的股都是什么货色。放心,我们App是免费的啦。
而从“吾股”评级可知,这些公司的财务质量没有一家是好的,基本都在三四千名左右。所以我们基本判定认为郭晨与林峰相似,同样缺乏对上市公司财务质量的研究和判断能力。
而这批股票在牛市中还能借助狂热的情绪疯狂拉股价,但在2015年下半年以后才去重仓,疯狂踩雷和净值暴跌几乎是躲不过的结局。
顺便提一句,郭晨在2016年还曾重仓过必康股份(现在叫*ST必康)、康得新(已退市)和欧菲光等大雷股。
(独立研报。专业服务注册制的App)
这选股眼光,直接把风云君都整懵圈了:现在当基金经理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必须能够连续且精准地买到多只造假股,才可以当基金经理?
那我还在给我们那个天天画大饼的老板当什么研究员啊!我靠我要辞职,我要去当基金经理啦!!!我要闭上眼睛就是天黑,我要趁着天黑去买爆雷股、造假股!!!我要赚大把大把的管理费!!!我要发财啊!!!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2019年Q1的重仓股名单,可以看出已完全偏离投资目标,买入的不是当时最火热的猪肉股,就是光伏、半导体、CXO和电力设备的细分龙头。
而在2019年初至今,郭晨的换股非常频繁,很少有股票能持有超过2个季度,一直追逐高景气度的行业,想抓住板块轮动的机会。
譬如在2019年Q2买入五粮液、泸州老窖和贵州茅台,Q4重仓股又换成长春高新、康泰生物和药明康德为主的医药生物板块,和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的电子代工板块。
随后,在2021年起重仓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至2021年Q3重仓股中大部分与新能源板块相关,并一直小仓换股,但始终维持新能源车相关个股高比例的持仓至最新一期。
从这些年的表现看,郭晨并不纠结估值高低,积极拥抱新能源板块抱团策略,除了景气度高,同行扎堆也容易保持相对排名,且能少挨基民的骂,一举多得。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既然都是抱团新能源板块,那基民直接买费用低廉的指数基金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支付主动型基金高昂的管理费。
牛市多发基金是基金公司一贯的手段,基金投资者也愿意在癫狂的牛市中为新基买单。
于是,大批投资理念未完善的生手被推上基金经理的位置,许多基金经历一 *** 跌的“创伤”后,在接下来许多年都必须为其“还债”,不管换多少个基金经理,基民一看这历史收益率就会摇头,净值和基金规模死活上不去。这也成为基金公司继续发行新基金的主要原因。
当然,从上述两个案例以小见大,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观念还是老一套的追逐概念、热点,忽视对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和财务质地的深刻研究,这恰恰是A股注册制时代投资的必备素质。
当然,能看到这篇报告,也说明了老铁对于为什么使用App心中有数。
上述两个基金经理发现自己根本没能力跑赢大市之后,最后都选择躺平“抱团”取暖。这可能就是众多能力不出众的基金经理思前想后的集体无奈选择吧?毕竟“抱团”的好处有很多。
最后说一句,基金作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长期手段,还是需要仔细挑选基金并长期持有,而不是看基金销售平台眼花缭乱的推荐。
如果不确定基金的质地如何,那必须经常上APP“吾股”基金评级查阅评分和排名。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APP分享
6月27日桐昆股份发生大宗交易,交易数据
大宗交易成交价格16.09元,成交25万股,成交金额402.25万元,买方营业部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近三个月该股共发生6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79万手,折价成交2笔。该股近期无解禁股上市。
截至2022年6月27日收盘,桐昆股份(601233)报收于16.09元,上涨0.25%,换手率1.38%,成交量31.61万手,成交额5.09亿元。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0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9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21.57。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桐昆股份(601233)好公司评级为3星,好价格评级为4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5星。(评级范围:1 ~ 5星,更高5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因涤纶长丝盈利底部回升以及浙石化投资收益丰厚,上修桐昆股份(601233.SH)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至60.47亿元、76.38亿元和85.38亿元(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前值为50.47亿元和55.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7.4、5.9和5.3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泰证券指出,自四季度以来,行业需求回升,涤纶长丝工厂产销两旺。根据CCFEI,四季度POY/FDY/DTY价差分别为1048元/吨、1263元/吨和2526元/吨,环比提升301元/吨、94元/吨和451元/吨,价差提升推动公司四季度主业盈利能力提升。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8.33亿元,同比下滑9.39%,实现归母净利润28.47亿元,同比下降1.3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滑0.99%。其中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0.13亿元,归母净利润10.4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91亿元。
1.四季度长丝景气回升,有望持续向好。受疫情影响,2020年前三季度纺织产业链需求低迷,前三季度国内纺织鞋帽零售额同比下滑12.40%、针织及钩编和非针织及钩编服装衣着出口下降18.50%和7.10%,自四季度以来,行业需求回升,涤纶长丝工厂产销两旺。根据CCFEI,四季度POY/FDY/DTY价差分别为1048元/吨、1263元/吨和2526元/吨,环比提升301元/吨、94元/吨和451元/吨,价差提升推动公司四季度主业盈利能力提升,扣除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利润4.59亿元,环比提升3.06亿元。全年看,公司涤纶长丝销量651万吨,其中POY/FDY/DTY销量分别为467万吨、109万吨和7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80万吨、-2.3万吨和-0.5万吨。POY/FDY/DTY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7.21亿元、60.29亿元和49.65亿元,毛利率6.29%、10.51%和11.88%,较上年同期下滑7.29pct、1.17pct和0.46pct。此外,公司销售PTA58.7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83.62亿元,毛利率7.68%,同比下降2.34pct,扣除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22.21亿元后,公司全年实现营业利润7.48亿元。
2.新项目稳步推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完成恒超50万吨涤纶长丝的建设,四季度聚合装置开车,后道配套长丝生产线预计将于2021年二季度全部开齐。恒翔年产15万吨表面活性剂、20万吨纺织专用助剂建设项目已完成环评、能评、安评等前期报批工作,目前项目土建已进入高峰期,六个车间单体进度完成率已达60%,主体结构已封顶,后期全面转入装饰装修阶段,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如东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聚酯纺丝及配套项目已完成报批工作并处于全面开工建设阶段,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资金为6.83亿元。江苏沭阳项目顺利启动,计划建设500台加弹机、1万台织机、配套染整及公共热能中心项目,形成年产240万吨长丝(短纤)的生产能力,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规划用地4200亩,目前项目部分子项目已完成备案,环评、能评及各项审批正在进行中。
3.浙石化一期投资收益丰厚,二期项目稳步推进。浙江石化具有规模优势明显、一体化程度高、加工能力大、化工品占比高等优势。2019年年中一期2000万吨装置投入试运行后,实际盈利能力强劲。公司拥有浙江石化20%股权,投资收益丰厚,四季度公司联营合营企业实现投资收益6.55亿元。目前,目前二期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相关装置已具备投运条件,公司于2020年11月将二期工程之一批装置(常减压及相关公用工程装置等)投入运行,投产后盈利有望更上一层楼。
风险提示:疫情导致需求持续低迷,新增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1233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1233股票、光大优势基金净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