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在6月17-22日期间买入955万股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买入的价格介于每股54.96-56.42美元。IEF秘书长乔·麦克莫尼格表示,2022年下半年,原油市场价格将走高,波动性也将增加。在全球海外出行持续超预期或推动油价持续回归基本面情景下,国金证券分析师持续看好低估值中国油气优质资产。
*监管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在6月17-22日期间买入955万股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买入的价格介于每股54.96-56.42美元,使得直接持股规模达到1.527亿股。
根据华尔街股票分析机构SeekingAlpha追踪的数据来看,巴菲特在3月到5月间持续“扫货”,截至5月12日,伯克希尔已经持有西方石油公司约15.28%的普通股,持股数量已经超过1.4亿股。
自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油价加速上涨,西方石油股价也因此水涨船高。今年5月底,西方石油股价一度在盘中升至73.9美元的四年新高。尽管6月以来西方石油股价从峰值跌落回55元左右,但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仍然有94.12%。
IEF秘书长乔·麦克莫尼格表示,2022年下半年,原油市场价格将走高,波动性也将增加。随着亚洲国家恢复疫情封锁,同时航空燃料需求复苏,供应可能会紧张。当目前的增产计划在8月份到期时,欧佩克+可能会增加产量。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旺季原油终端需求或持续增加:通过对欧美重要经济体出行指数以及美国油品库存数据追踪,分析师发现当前海外出行强度在欧美成品油价格持续维持高位情景下并未受到抑制,持续推动美国汽油和燃料油库存在淡季处于去库存状态,而欧美原油消费中超65%主要集中于交通相关消费,伴随夏季终端消费旺季的临近,原油终端消费边际需求或持续增加。
通过卫星大数据对中海油全球600个油气资产的建模分析显示,中海油近10年来新发现资源量和证实储量均逆势大增,中海油在手资源稀缺性显著提升。2022年一季度,中国海油净利率为39.56%,创下近10年新高,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国金证券认为,无论通过全球投资者普遍采用的PV10估值法、或者国内投资者较多采用PE估值法还是PB估值法,在综合考虑油气企业资产质地,负债率以及股息率的情况下,中国海油和中国石油估值相较于全球可比油气企业的估值处于显著低位。在全球海外出行持续超预期或推动油价持续回归基本面情景下,分析师持续看好低估值中国油气优质资产:中国海洋石油(00883),中国石油股份(00857)。
相关概念股:
中国海洋石油(00883):集团为中国*之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也是全球*之独立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近日,中国中检新加坡公司分别与中国航油(新加坡)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在新加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石油股份(00857):公司是中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是中国销售收入*的公司之一。据中国石油消息,6月22日,中国石油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签署新能源战略合作协议。
都知道如今科创板的新股容易破发。
但或许很多人还没注意到,其实科创板指数也已经破发了!
2019年12月,科创板指数上线时,定值为1000,而即便今日大涨4%,也只剩906点。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抄底科创板的时候已经到了呢?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白,科创板指数是怎么得来的。
其实看全称——科创50就知道,指数是由50只符合要求的科创板样本股决定的。
换句话说,只要这50只股票中的大部分到底了,那毫无疑问科创50也就到底了。
但显然,要统计50只股票不太现实,而且每股的权重大小也不一样,比如前十的权重占比,就已经达到将近50%。
所以,我们不妨就持仓前三的三只股票(中芯国际、天合光能、容百科技),来看一看科创板指数离底到底还有多远。
(前排提示,本文分析的重点在容百科技)
1、中芯国际(占9.92%)
分析股价看市盈率(PE)以及平均市净率(PB),相信这个大家都知道。
通常来说,PE按照百分位可以分为七档,低于20%的即为低估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底部,PB同理。
以此为基础,我们来看中芯国际。
目前,无论是PE还是PB,中芯国际都已经处于0%的分位点,也就是理论上的极度低估区域。
但是有个问题,中芯国际虽然在科创板上市没多久,但却是港股市场的“老客户”了。
当前,中芯国际科创板的价格为38.57元,而在港股的价格仅为15.3港元,即12.8元。
从同股同权的角度来看,中芯国际科创板的价格是偏高的。
以A股、港股20%的平均溢价率计算,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价格得到15.36元才算正常。
换句话说,中芯国际还是存在腰斩的可能。
那么对科创50来说,就会带来5%(9.92%*50%)左右的下跌空间。
2、天合光能(占6.61%)
同样,我们来看天合光能的PE于PB。
两者均为60%以上,属于偏高区域,就算股价腰斩,也到不了低估区。
我们就以腰斩来算,那么将给科创50带来3.3%的下跌空间。
3、容百科技(4.72%)
之所以要将容百科技作为分析的重点,是因为它的PE于PB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
先来看PE,0.6%的分位点,明显处于极度低估的区间。
很多人到这里,就下结论说容百科技已经到底了。
但是我们来看PB,当前分位点高达66.12%,与PE形成强烈的反差。
既然两个数据打架,我们应该相信哪个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PB在高位,说明市场对容百科技的净资产估值较高。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ROE,即净资产收益率,他将决定PB这个数值是否有效。
给大家换个比较好理解的说法,如果PB是本金,ROE就相当于利息,显然ROE/PB即利率,或者说我们拿钱去炒股,所期望获得的投资回报率。
那么,什么样的投资回报率才有足够的吸引力呢?
我们来看看国债的收益率,目前十年期的为2.86%。
买国债没什么风险吧?人家还能给到3%的收益率,那么股票好意思不超过人家?4%不过分吧?这是底线。
再加上股票的高风险属性,收益率至少要比国债高一倍才值得冒险吧?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准,即投资股票的安全标准,ROE/PB≥6%。
现在我们来看容百科技的ROE,中位数仅为4.36%,而即便是2021年“爆种”,也只有18.41%。
反观PB,当前值高达7.4,也就是说,即便按ROE*的18.41%算,容百科技的ROE/PB也仅为2.5%。
要达到6%的水平,要么让ROE翻倍,要么让PB腰斩才行。
而从容百科技的ROE历史走势来看,翻倍的可能性显然不大,那就意味着要达到安全标准,只能让PB腰斩。
那不就基本意味着股价得腰斩嘛。如果是这样,那将给科创50带来2.4%的下跌空间。
结论
综上所述,光是列出的前三的股票合起来,就已经够让科创50再跌10%了。
当然,就算你不认同中芯国际的腰斩说法,如果你按照上述方法,逐一查看持仓前十的股票,你就会发现有超半数都存在容百科技类似的情况。
把它们加起来,对科创50造成的伤害,可绝不止5%。
这么说,虽然科创50看起来跌了挺多,但还远不到白菜价,大家不妨再耐心等等~
当地时间6月17日,国际油价双双收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3%,结算价报107.99美元/桶,上周(6月13日-6月17日,下同)累计下跌7.82%;截至当天收盘,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17%,结算价报113.12美元/桶,上周累计下跌6.88%。上述两大原油期货合约均创4月4日以来*单周跌幅。受此影响,截至6月20日15:00,上期所8月交货的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5.06%,结算价报704.6元/桶。
对此,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能源*分析师安紫薇告诉《证券日报》
东吴期货研究所*能化研究员肖彧告诉《证券日报》
当然油价大幅下挫也有地缘政治方面的因素。肖彧说:“当地时间上周五,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称该组织自2020年5月份开始削减的所有产量或将在今年8月份完全恢复,OPEC+此举是直接从供需上大幅缓解短期供应紧俏的矛盾。”
对于国际油价后续走势,广州国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权庆对《证券日报》
肖彧说:“OPEC+退出减产对原油短期价格影响很大。OPEC+可以有效释放的备用产能保守估计也能达到300万桶/日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油价下方仍有空间,布伦特原油或测试95美元——100美元区间支撑。不过,油价会随着OPEC+失去进一步增产空间等因素重新获得支撑。中长期而言,原油依然缺乏供应弹性,在世界经济不出现硬着陆的前提下,预计油价在短期调整后依然维持重心向上的偏强震荡态势。”
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截至今日15:00收盘,A股申万二级航空机场板块上涨3.13%,大幅跑赢上证指数(涨幅-0.04%)。板块内12只个股全部实现上涨。个股方面,华夏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中国国航等4只个股涨幅均超4%。
对于航空机场板块的投资机会,周权庆说:“燃油是航空公司的主要成本,所以航空机场板块是油价下跌的主要受益者。未来两年,随着需求回暖,供需缺口将显现,航司业绩有望困境反转。民航局近期部署了为期2个月的国内客班专项支持政策,也有助于缓解航司经营压力,航空机场板块基本面有望持续修复。”
表:6月20日,航空机场板块个股行情一览
(编辑 孙倩 策划 赵子强)
之前详细写了一篇关于美国加息后的全球油价走势《暴涨的原油,全球高通胀下是时候开启做空模式了》,已经明确指明了,美国为了降低国内通胀率,必然会想方设法打压全球主要原油输出国,比如欧佩克、俄罗斯等,而方式也很简单,比如特意不制裁伊朗,让伊朗大规模生产原油等等,所以美国高通胀的模式下,全球原油必然会出现规模性调整,那么国际油价暴跌,也必然会影响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业绩。
石化双雄的业绩跟国际油价强关联
上图是美国油价的走势,可以发现美国原油期货在2008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8年和2020年都发生了暴跌,年度跌幅跟每年的情况不一样,但是终归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油价都暴跌了。我们看看这些年份石化双雄的业绩:
可以发现中国石化在2012年、2014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的净利润都发生了暴跌,跌幅还是比较大的,而在2015年和2020年还发生了营收净利润同时下跌的情况,所以从财报来看中石化的业绩跟油价是呈现正相关的,再来看看中石油:
中石油的情况跟中石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还更糟糕,2012、2014、2015、2016、2019和2020年都发生了净利润暴跌的情况,当然跟国际油价的走势还是正相关的。
当然中石化和中石油几乎所有的业绩走势都跟国际油价正相关,除了2018年,201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石化双雄的股价跟业绩还算是正相关
中石化在2016、2017、2019和2021年都发生了股价上涨,而除了2021年的业绩反跌外,其他几个年份的股价跟业绩是正相关的,而中国石油就更惨了,几乎都在跌除了2021年。
2022年,国际油价必跌,否则美国将无法解决通胀压力
目前如此高的国际油价,对美国的通胀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毕竟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各类工业用品、汽车燃油等的需求量非常的大,高油价直接导致美国通胀飙升,如果没有将通胀压下去,美联储即使加息效果也很难看,因此2022年美国会想方设法的压降油价。根据以上的分析,国际油价跟石化双雄的业绩正相关、石化双雄的业绩跟股价正相关,因此2022年石化双雄的股价很可能比较难看。
当然国内降息,可能会救济石化双雄一把
美国加息周期,国内反向降息,这个操作是为了促进国内消费,提振消费,需求端如果增加,那么石化双雄反而会出现增长的情况。2021年明明国际油价暴涨,而石化双雄的业绩反跌,主要原因就是需求不足,特别是燃油车的需求不足导致,油的消费不足,那么石化双雄的业绩反而走跌了。那么2022年如果消费反涨,那么石化双雄反而可能会业绩增长,但是如果2021年的股价涨看成是2022年的提前反馈,那么2022年的股价走势应该是预期2023年的业绩了,那么你会看好2023年全国汽油等消费吗?
总体上看不太看好石化双雄的,基于以下几点:
1、刺激消费,必然需要压降油价,那么石化双雄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2、2022年国际油价必然会被美国打压,那么油价走跌,更会影响石化双雄的业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石油股份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石油股份股票、科创板指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