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去年从新三板退市的中科华联被曝出一起高管受贿案件。
日前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案件主角是1987年出生的林某,原系中科华联外协部代理经理、外协部经理。2016年至2018年间,林某先后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在客户结款环节拿回扣等方式,累计受贿超50万元。
其中,林某在为青岛正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安排生产订单并为其结款后,林某以结款10%的比例收取回扣,先后收取该公司好处费17.5万元。
此外,在常州市锡丹机械配件厂为中科华联供货过程中,由于货物运输途中受损的零件返厂维修需付出高昂成本,林某帮助锡丹机械配件厂将受损零件处理后避免返厂维修,后林某以维修费为名收取该公司好处费4.5万元。
期间,林某还先后以类似理由,分别收受青岛聚华共和电器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昆泰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好处费22.4万元、8.09万元。
今年11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2年,同时追缴林某违法所得人民币52.49万元,上交国库。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科华联于2011年在青岛注册成立,主营湿法锂电池隔膜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2016年挂牌新三板,但早在去年4月因其他原因被终止上市。
公告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如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程序,法院将指定管理人、债权人依法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或公司依法在规定期限内制定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会议审议表决。公司债权人根据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清偿。
从此前重整的案例来看,若上市公司顺利实施重整,将引入实力雄厚的投资人,除了能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外,同时也能帮助重整主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度体系建设等。
紫鑫药业表示,在法院受理审查期间,公司将依法配合法院对公司重整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在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债务化解方案,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稳定进行,避免重整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紫鑫药业表示,如果法院裁定公司进入重整,公司将依法主动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依法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案,实现重整工作顺利推进。这将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持续经营及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回归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
资料显示,紫鑫药业主营业务为中成药与人参产品。公司中成药以治疗风湿免疫类、耳鼻喉类、泌尿系统、心脑血管、肝胆类和消化系统类疾病为主,截至上半年末共取得药品批准文号205个,涉及172种药品;人参产品方面,公司拥有优势的人参库存,也有丰富的人参深加工产品。
此前,紫鑫药业及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面临债务危机导致的经营困境。此次重整若能顺利实施,将推动公司尽快解决流动性问题,在保持主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治理水平。
摘要:电池网从会议现场获悉,此次中科华联千亿市值高端锂电池隔膜项目规划总投资人民币130亿,以“总部+基地”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布局11个基地,新建大宽幅超高强隔膜生产线52条,预计年产能约75亿m²。
青岛市2021年第三季民营经济创意会活动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1月20日 常青 山东青岛报道)11月18日下午,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华联”)出席青岛市2021年第三季民营经济创意会,董事长郅立鹏现场公布了公司千亿市值高端锂电池隔膜项目方案,并得到了青岛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大爆发之势,销量增长显著。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5.4GWh,同比上升162.8%;1-10月,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07.5GWh,同比累计上升168.1%。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爆发,也带动了隔膜市场需求的大幅增长,相关企业也开始纷纷加速扩产,中科华联也不例外。
电池网从会议现场获悉,此次中科华联千亿市值高端锂电池隔膜项目规划总投资人民币130亿,将充分利用中科华联的装备及研发优势,采用全球*进的大宽幅、超高强隔膜装备,以“总部+基地”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布局11个基地,新建大宽幅超高强隔膜生产线52条,预计年产能约75亿m²。
具体来看,中科华联计划自建大宽幅超高强隔膜生产基地2处,产线16条,目前公司产线已投产4条,在建12条。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底建成投产生产线2条,年产量1亿m²;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蓝科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2条生产线于2021年5月份正式投产,年产量达2亿m²,二期6条及三期6条生产线已开工,计划于2022年底陆续投料试产。同时,中科华联新规划合作建设生产基地共计9处,生产线36条,目前正在积极对接中。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动力电池企业的扩产,设备与材料企业率先受益,本次中科华联斥资130亿扩产7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有着市场需求的有力支撑。”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电池网近期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竞争力TOP10企业规划产能合计已接近2.1TWh!如果按照1GWh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约1500万m²来计算,将带动隔膜新增需求超315亿m²。”
于清教同时还提醒,当下锂电行业备受资本市场追捧,头部企业更是融资不断,中科华联要加大资本市场布局,加快融资进度,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为企业赋能;此外,公司还应该加快头部企业客户的开发,为进一步拓展未来隔膜市场奠定基础。
资料显示,中科华联成立于2011年11月,总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主要从事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它高端微孔膜工艺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产品打破了日本东芝、日本制钢所、德国布鲁克纳等国外*企业对高端隔膜装备市场的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创新、进口替代,补齐了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新能源产业核心装备及核心材料的技术短板。尤其是其自主开发的大宽幅超高强隔膜装备,适用市场发展需求,为企业独有产品。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郅立鹏
中科华联董事长郅立鹏表示,公司从隔膜设备起家,向高端隔膜领域延伸,在核心装备及技术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千亿市值高端锂电池隔膜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中科华联打造锂电池隔膜装备国际新品牌,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不断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能够实现年净利润20亿。此外,公司也会通过加速企业上市进程,确保3年内为总部区域增加一个新的上市公司,且市值超千亿。
未来,锂电隔膜必将向着高品质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中科华联依托自身装备研发及工艺技术优势创建蓝科途隔膜品牌,其生产的5μm-20μm湿法锂电隔膜产品,符合未来电池技术小型化、轻量化、安全性等方面的发展需求。随着后期各地隔膜基地的产能释放,相信公司将会在锂电隔膜行业“大展身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30亿元!年产能75亿m²!中科华联拟布局11个隔膜生产基地_电池网
东南网7月5日讯 (见习
“从项目洽谈到落地,进展非常快。”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厦门大学校友潘志民说。中科华联拟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投资建设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和研发总部,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潘志民表示,厦门市政府、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对项目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金融资源、银行等政策扶持,充分感受到了厦门对投资项目的热情和温暖,被深深地吸引和打动。
已扎根于火炬高新区11年之久的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同翔高新区投资建设面积达30亩的微亚智能制造产业园。“这么多年来,政府一直很关心我们这些科技企业的发展。”厦门大学EMBA校友、公司创始人张馨月表示。
火炬高新区将校友企业作为“企业生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企业需求不断提供持续性服务保障,深入挖掘企业增资扩产的潜力,让一批校友企业在火炬高新区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科华联》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科华联、紫鑫药业*消息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