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且慢指数估值查询
今日午盘,截至14:45,钢铁行业板块拉升。马钢股份(600808.CN)涨9.98%报4.96元,西宁特钢(600117.CN)涨9.95%报4.31元,新钢股份(600782.CN)涨9.79%报7.85元,首钢股份(000959.CN)涨9.78%报7.07元,鞍钢股份(000898.CN)涨9.61%报5.02元,宝钢股份(600019.CN)涨9.54%报7.92元,华菱钢铁(000932.CN)涨8.96%报7.66元,本钢板材(000761.CN)涨8.30%报5.22元。
列表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涨跌幅(%) | *价 |
---|---|---|---|---|
1 | 600808.CN | 马钢股份 | 9.98 | 4.96 |
2 | 600117.CN | 西宁特钢 | 9.95 | 4.31 |
3 | 600782.CN | 新钢股份 | 9.79 | 7.85 |
4 | 000959.CN | 首钢股份 | 9.78 | 7.07 |
5 | 000898.CN | 鞍钢股份 | 9.61 | 5.02 |
6 | 600019.CN | 宝钢股份 | 9.54 | 7.92 |
7 | 000932.CN | 华菱钢铁 | 8.96 | 7.66 |
8 | 000761.CN | 本钢板材 | 8.30 | 5.22 |
看估值基本是A股大基民的必修课。
美股十年牛,所见即所得,虽说有水分,但指数始终坚挺向上,普通人根本没必要去学那么多指标、策略、操作。买定离手,躺着赚就行。
A股简直就像个熊孩子,天天上蹿下跳。
2020年下半年长达5个多月的高位横盘,不上不下,简直煎熬。
2021年开年,好不容易连涨几天,转眼又熄火震荡。
面对阴晴不定的A股,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稳定的标尺,作为投资依据。
都是成年人了,绝不能被熊孩子牵着鼻子走。
目前来说,A股最靠谱的投资判断依据就是估值,以及估值百分位。
它能帮我们准确地定位买入和卖出时机。
01
估值的原理
回顾过去的20年,沪深300整体是震荡上行的。毕竟A股大盘的背后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业绩的增加。
特别明显的是:大盘一边上下扑腾,底部的低点一边被抬升,越来越高。
我们千万不能刻舟求剑地看待指数点位。
最近一次大低谷是2019年初,沪深300被砸到了2935.83点。但这个数字,在2014年却是连涨了几个月才爬上去的*高位。
我们*参考估值:市盈率(PE)
市盈率 = 市值 / 净利润
它是最常用的估值指标,用来考察股票投资回报年限的指标。
假设,某公司市值10元,每年净赚2元,这家公司市盈率就是5倍。
可以理解成,买下这家公司,独占5年利润可以回本。
如果市值突然涨到20元,市盈率变成10倍。等于买下公司后10年才能回本,不划算。
我们就说这样的公司“被高估了”、“太贵了”。
所以在公司能稳定赚钱的前提下,市盈率越低,投资性价比越高,基金越值得买。
但前面说过,低点总被连年抬升,怎么算*?什么是真正的实惠呢?
以市盈率角度观察A股市场,
看似上蹿下跳的大盘,实际上不过是围绕着某一市盈率中位数,做持续地回归运动。市场情绪总是短暂的,没有什么股票会永远高估,也不会被一直低估。
指数走势的高低点,对应着历史市盈率的低点和高位。
这些年,A股的等权市盈率的下限,始终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线上,相对固定。
比指数点位更容易把握。
大盘的市盈率是高还是低,一下子就有了参照系。
市盈率百分位,建立在市盈率数值和“均值回归”逻辑之上的指标。
以历史*点作为起点,通过对比,精确量化估值高低。
如果当前市盈率百分位为20%,说明现在估值低于历史上80%的时间,很便宜,赶紧买买买。
如果市盈率百分位为60%,说明现在估值只低于历史上40%的时间,略贵,再等等看。
当市盈率百分位达到80%以上时,说明估值太高了,应该考虑卖出基金,落袋为安。
02
市盈率百分位,如何实操应用?
股票就不展开说了,单只股票市盈率很好查,各大炒股软件都有,历史市盈率也能查到。
这里主要针对基金的估值和实操运用。
前排提醒:
货币基金没有估值,根据七日年化收益,所见即所得
债券基金,根据十年期国债高低判断买卖时机,不适用市盈率百分位
1、行业基金
行业基金的估值十分好判断。
如果是集中度较高、有明显龙头企业的行业。
可以简单粗暴地把行业市值前10~15只股票市盈率加起来,计算平均值。
如果没有发展出龙头,还处于“群雄争霸”的行业,
可以把行业公司的市值相加,除以所有企业的总利润,得出行业市盈率。
如果行业还处于烧钱亏损阶段,没有正向的市盈率,
可以简单粗暴地把企业每年的主营业务增速、利润增速视为市盈率。只要后期把净利润做上去,利润增速越快,回本越速度快。(这也是不少科技公司,没盈利,却能被炒得很热的原因)
当然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还是看行业指数估值。
行业指数基金:
行业指数基金,一般分为紧贴指数的ETF、ETF联接基金,和指数增强基金。
它们都是被动跟随指数的基金,偏差基本不会超过3%。指数增强由于增加了不少策略性因素,偏差度大概在5%以内。
热门行业直接看指数估值即可。
医药行业:医药300(市值龙头)、全指医药(所有医药企)、中证医药(大小龙头)、生物医药(细分龙头)……
消费行业:中证白酒、食品饮料、中证消费(大小龙头)……
科技行业:半导体、5G通信、CS新能源汽车、中证军工……
金融行业:证券公司、中证银行、国证地产……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之间不能对比市盈率!估值只能在同行之间对比!
科技行业十年平均市盈率在50左右,60倍市盈率可能就是洒洒水的程度。但这个数字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是*的高估,因为医药行业的十年平均市盈率只有35左右。
汝之蜜糖,彼之毒药!
我们投资*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学会适应市场变化。
我常用的查询工具
①天天基金APP—指数宝—行业排名
天天基金是网的基金板块,数据完整度、专业度很不错。
APP提供的指数数据包括:板块分类、高低估评价、中短期指数走势、阶段涨幅、市盈率变化、相关指数基金……基本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其他关于基金的特色数据,如基金规模、持仓分布、收益对比、阶段涨幅、波动率、*回撤率等,都很实用。
②蛋卷基金APP—指数估值
雪球旗下的蛋卷基金也很好用。虽然指数没有天天基金的种类多,但能够覆盖市面上的热门行业,一般投资者够用。
此外还有直接的指数估值功能,提醒你当前有什么指数处于低估。
注意,别它首页推荐的基金或者指数!都是在诱惑你追高接盘!(其他平台同理)
历史收益很高,说明它已经涨到顶点,很容易踩空。把它当成工具APP就行。当然它也是一个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能直接买基金,差别和其他平台不大。
③且慢指数估值
无需下载,随时点开随时用,微信上有同款估值小程序,界面简单。
缺点是指数数量较少,只能看当天走势,不能看历史估值。
④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官方信息网站,收录了超4000条指数,国内最全、影响力*、最权威。除了中证系列指数外,还有上证指数、深证指数、三板指数等。
关于指数成份调整的公告也会第一时间在这里公布,能让投资者了解到指数的一手信息。也有指数相关基金罗列,全网最全。
缺点是市盈率数据很原始,需要自己下载表格查看。
⑤国证指数
有部分指数,如***指数、国证指数等,在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官网查不到,可以上国证指数网站查找。这是深圳证券交易指数机构的官网,收录了近1000条指数。
它的行业估值并不与指数结合,而是在独立的板块。行业分类按照证监会标准,附带短期市盈率走势图和公司明细。深证证券公司有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校准、计算市盈率,权威且宏观参考价值较高。
以上5个渠道能够满足9成以上的指数资料需求。
行业主动基金:
除了行业指数基金外,还有一类是由基金经理筛选出来的行业基金。他们的持仓集中在行业龙头,其中有不少争议很大。
例如,隔壁诺安的蔡经理,重仓半导体,化身半导体基金,短期涨跌非常刺激。
(蔡经理在基金业绩差时,被戏称“菜狗”)
在没有其他官方工具的帮助下,这些基金如何估值?
打开基金持仓,拉出前十重仓股。分别查找重仓股的估值,全部加起来取平均数、中位数。
将以上计算结果和第三方平台的行业指数市盈率作对比,还可以和更权威的国证指数官网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作对比。
缺点是基金的估值百分位很难判断,只能结合着行业指数,自行估算。
如果基金经理仓位并不纯粹集中于某行业,会出现估值跑偏。这个偏差可能会降低单一行业的波动,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但遇上能力差的基金经理,有可能行业涨而基金跌。*综合参考基金经理的行业评价、历史业绩、获奖经历等。
2、宽基指数基金
宽基指数是最常见也最常投的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创业板指……
同为宽基由于侧重点不同,千万不能机械地把不同宽基的市盈率放在一起对比。如上证50侧重于金融等蓝筹股,市盈率常年偏低,走势相对稳健;创业板指侧重于科技、医疗等新兴行业,市盈率偏高,短期波动更大。
它们的市盈率、市盈率百分位在天天基金APP、蛋卷APP、且慢、中证指数官网,甚至是支付宝都能查到。重复的话不再啰嗦。
基金估值虽然复杂,但对投资新手小白来说,不需要想得太复杂,用市盈率作参考就够了。
很多时候往往是大道至简,简单、轻松地投资策略就可以赚到市场平均收益。
新手根据平台的“估值红绿灯”进行投资。
指数绿色低估时,开始定投,每周或每月买入一定数量的基金。
转入黄色估值适中,停止定投,如果出现大跌就少量定投一两次。
变为红色可以少量卖出,但*别一次性卖出,容易卖飞,给自己添堵。
如果结合估值百分位就是:
百分位低于35%,开始定投,每周投、每月投长期收益差距不大;
百分位在35%~70%持仓不动,看情况加仓几次,不要多;
百分位在70%以上,可以根据盈利比例分批次卖出,落袋为安。逐渐把本金收回来,后续投资会变得更加从容。
买得便宜卖得贵,把握均值回归过程中的大波段收益,才是A股赚钱的本质。
千万不要追高,定下投资策略之后,认真遵守纪律,不要被短期的利益诱惑。
否则就会像物理学奠基人大佬牛顿一样,先被苹果砸,后又被大盘砸。一通操作,裤衩赔光。
3、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比较特殊,因为其持仓分散,很多既不集中在某一行业,也不和宽基贴合。
虽然也可以取重仓股的市盈率平均值作为投资参考,但不少混合基金仓位分散,排名前十的股票可能只占整个基金的40%左右。
所以我主要参考【A股全市场等权市盈率、市盈率中位数】
市盈率下方还附赠市盈率百分位,十分好用。
为什么用“等权”而不是“加权”?
A股中银行等金融股占了一多半的市值权重,而金融股的市盈率常年在个位数,导致估值失真,让人误以为估值很便宜。等权,就是所有股票比例一样,这样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要看中位数?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平均数是8,基本符合整体数据情况;第二组数据的中位数仍然是9,平均数却有78,可全部数据中大部分都在10以内,明显不符合真实情况。
平均数非常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A股市场整体又非常喜欢炒作,热门题材股/妖股动辄市盈率几千倍,几万倍,其它低市盈率、正常市盈率的股票很容易【被平均】,进而无法看到市场的真实估值。
另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工具,如乌龟量化的基金页面中,有现成的重仓股市盈率平均值,多方对比参考再下判断。
(乌龟量化需付费,但可有可无,想白嫖的,直接看A股等权市盈率也可以)
下面介绍再一下,我利用估值百分位判断混合基金买卖时机的实操细节。只是个人的投资策略,仅供参考。(思路和内容比较硬核,小白如果看得有些晕,可以跳过不读)
首先当然是保证自己买在低位,越低越好。
可实际上,A股大部分时间都是中间位置震荡,只有历史级大熊市(2018年)、疫情黑天鹅等极端事件,市盈率百分位才会触底。其次,即便跌下来,投资窗口时间也很短,转瞬即逝,导致我们很难把控“*”尺度。
经过2020年的投资实战,我发现A股等权市盈率40%百分位也可以开始买入,虽然不是极端低的位置,但也相对便宜。
一般我们买入的优质主动基金,都持有的优质股票,一般利润每年增长10%以上,所以即便以后股市继续震荡,等权市盈率百分位还是40%,我们也能赚10%利润增长的收益。
(股价= 市盈率 X利润,市盈率不变,利润增长,股价也增长)
等到百分位跌到30%以下,我们就开始加大买入力度。
等到百分位跌到20%以下,就是非常便宜的时候,一般出现在熊市。平常很贵的茅台等“白富美”会突然打6折,这时我们会下重手一次买入,保证便宜的筹码储备足够多。等百分位反弹到40%,我们就能赚估值增长20%+业绩增长10%这两部分的钱,收益能高一截。
总结下来就是:
把资金分成100份左右。
当等权市盈率百分位在30-40%之间,买入0.5份。
当等权市盈率百分位在20-30%之间,买入1份。
当等权市盈率百分位在10-20%之间,买入3份。
当等权市盈率百分位低于10%,买入5份。
简单来说就是越跌越买,跌得越便宜,买入力度就越大。紧跟A股牛短熊长,波动巨大的特点。
当然了,也不是拍脑袋买买买。
确定买入之前,必须提前做好大量调研、对比。尤其是历史收益水平和波动大小。想投资行业基金,则要看好行业的波动风险自己能否承受。想买宽基指数基金,则需要看好指数的持仓侧重、基金与指数的贴合度、历史收益。想买混合基金,要看好基金经理的资质、业绩、人品、投资风格等。
最后结合实战,对自己的策略不断优化、优化、再优化……
03
估值百分位是*的吗?
估值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不少投资大神(查理芒格、巴菲特)都称之为“估值艺术”。
我们都想通过估值精确推算出,基金或股票会怎么变,方便我们*抄底。
但未来并不是那么好预测的,基金股票的涨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拿白酒举例。
单论市盈率和市盈率百分位,中证白酒的市盈率已经比2015年大牛市还要高出一大截,市盈率百分位在95%的高空悬了小半年。
在市场狂热的时期,说市盈率估值过高,总会被反复打脸,因为它涨起来似乎看不到尽头。
实际上,不论是市盈率估值还是市盈率百分位,都只能预计一个未来的趋势。
至于精确到本月、本周、后天、明天的涨跌,这事神仙也做不来。
要是有人跟你说,他能*预测明天的涨跌,不用怀疑,他不是骗子就是疯子,赶紧拉黑。
如果你不去纠结中短期的涨跌,而是把目光放在更长远的角度。
估值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
根据正常的估值逻辑,现在白酒的估值是57,中位值是31,2015年历史顶点是40。当前*的风险是市场风口逆转,白酒估值回到40,甚至是31,那么意味着白酒会被腰斩,甚至斩到胸口。
从实际经营业务出发,白酒的业绩没有那么夸张,行业平均增速20%左右。即便白酒每年保持实现20%的复合增长,也需要4年,才能实现业绩翻倍。
这意味着,白酒需要至少4年后,业绩才能对冲掉估值的回调或腰斩。就算业绩增速拉到和茅台一个水平,年增长30%,也需要2~3年修复期。
而在估值修复之前,没人能知道白酒会涨到什么程度。有可能持续走高,也可能原地横盘。此时买入是最危险,也最提心吊胆的。
房地产、银行、保险等低估行业也是同理。虽然早已击穿底线,未来业绩必然会慢慢恢复,但什么时候会出现转机?还要在坑里蹲多久?没人能说清。
既然中短期市场无人能预测,但根据市盈率估值解释的长期趋势又基本可以确定。
因此,投资只有将目光放长远,追求长期确定性,才能有所收获。短期都是抓瞎。
*是着眼2~3年的市场,做好规划和充分的调研准备再出发!
马钢股份(600808.SH)公告,公司拟向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的控股子公司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宝武水务”)转让公司附属公司马钢(合肥)工业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供水公司”)***股权。本次转让以评估价值人民币1.04亿元作为转让价格。
根据战略定位,公司做强做精钢铁主业,有序退出非主业资产和业务,壮大主导产业,将资源配置到主业项目投资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转让合肥供水公司股权,有益于公司聚集资源,聚焦主业。
马钢股份(600808)3月24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38.51亿元,同比增长39.50%;归母净利润53.32亿元,同比增长168.95%;扣非净利润54.13亿元,同比增长264.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74亿元,同比增长505.46%;报告期内,马钢股份基本每股收益为0.692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4%。公司2021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3.5元(含税)。
数据统计显示,马钢股份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1.58%,在板材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18家公司中排名第13。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55%,排名10/18。
年报称,公司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中国*钢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生产过程主要有炼铁、炼钢、轧钢等。公司主要产品是钢材,由“优特钢、轮轴、长材、板材”四大产品系列构成,拥有汽车板、家电板、酸洗板、容器板、船板、锌铝镁、重型H型钢、铁路造车材、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中型材矿用钢、低温钢筋、能源用钢、高速车轮等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铁路、海洋、汽车、家电、造船、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及国家重点工程,市场前景广阔。
分产品来看,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板材收入522.60亿元,同比增长45.41%,占营业收入的45.90%;长材收入466.04亿元,同比增长36.81%,占营业收入的40.93%;轮轴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4.82%,占营业收入的1.89%。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3.11%,同比上升3.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26%,较上年同期上升2.11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板材、长材、轮轴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16.59%、8.69%、15.60%。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64.78亿元,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为5.69%,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34.1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5.20%。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4%,较上年同期增长10.27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0.73%,较上年同期增长5.59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7.74亿元,同比增长505.46%,主要系本年财务公司吸收存款较上年增加流入,同时钢材产品量价齐升,销售产品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增加所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9.00亿元,同比减少41.92亿元,主要原因是本年根据公司经营策略,有计划地降低有息负债规模,降低资产负债率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07.22亿元,上年同期为-60.82亿元,主要因为本年财务公司购买同业存单等金融产品及理财、信托的金额较上年增加所致。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97.73%,净现比为314.59%。从近年数据来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增速整体不及营业收入增速。
营运能力方面,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1.32次,上年同期为0.98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0.94次,公司位居同行业10/18);固定资产周转率为3.92次,上年同期为2.75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2.04次,公司位居同行业7/18);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05.87次、8.47次。
2021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为68.27亿元,较上年增加26.81亿元;期间费用率为6.00%,较上年上升0.92个百分点。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2021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45.07亿元,同比增长148.5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6%,相比上年同期上升1.74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
根据公告,截止2021年12月31日,本集团拥有有效国内外专利2186件,其中国外专利5项,发明专利908件;拥有技术秘密(非专利技术)4422项。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8.98%,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62个百分点;有息资产负债率为17.28%,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8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张武、北京国星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取代了此前的上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华商信用增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商稳定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具体持股比例上,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海富通改革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所上升,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变动比例(%) |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350646.75 | 45.53451 | 不变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171832.86 | 22.313981 | 0.0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17747.54 | 2.304672 | 0.29 |
马钢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 15828.22 | 2.055431 | 不变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13917.23 | 1.807273 | -0.04 |
海富通改革驱动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4998.44 | 0.649091 | 0.19 |
张武 | 2300 | 0.298675 | 新进 |
北京国星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2006.75 | 0.260594 | 新进 |
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1339.37 | 0.173929 | 新进 |
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123.15 | 0.145851 | 新进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0808马钢股份》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0808马钢股份、且慢指数估值查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