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是纺织服装大国,运动服饰是纺织服装领域中的最强细分赛道,可见其商业价值之高。但不可忽略的是,服装行业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总碳排放量占据全球碳排放量的10%,可持续发展转型是整个行业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换言之,运动品牌的商业价值之外,ESG(环境、社会及管治)实践同样值得重视。
谈到运动品牌,绕不过本土一哥安踏体育(2020.HK,统称“安踏集团”)。作为中国*的体育用品公司,以及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先行者安踏集团,在ESG实践上又走到哪一步了?
5月18日,安踏集团发布2021年ESG报告,至此其已连续7年披露ESG实践与成效,整体来看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同时,安踏已制定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旨在创造共生价值。
“来路”:ESG实践“面面俱到”,彰显大国品牌担当
1) 承诺2050年碳中和,多方位致力环境友好
为响应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安踏集团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总目标。2021年,安踏集团致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全年收益增长38.9%的背景下,实现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按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计算)仅上升12.2%,至2.9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安踏集团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减少整体包装材料和引入自动化设备等,减少资源浪费。
对外,安踏集团的环境友好亦又诸多体现,例如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保护东北虎与江豚两大濒危物种;开展北京“安踏林”的森林及景观恢复项目,在区内多个林场进行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作。
结合宏观背景来看,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全面转型升级,也正如开篇提到服装领域的现状,其势必需要改变以往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特征。安踏集团作为运动服饰本土一哥,一则发挥出示范效应引领行业转型升级,二则继续深化大国品牌定位,品牌势能或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2) 持续回馈,支持乡村振兴、体育强国
安踏集团同样致力探索自身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2021年,安踏捐赠投入超3.3亿元,并已持续5年推行“茁壮成长公益计划”支持乡村振兴,以及体育强国建设,累计捐赠投入已超5.5亿元,捐建150家“安踏梦想中心”,培训2817名体育教师,中国9137间学校的超350万名学生因此受益。
2021年,企业的社会价值也是市场提及最多的话题之一,可以说是上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也导致市场基于此对企业的发展预期出现分化,包括经营预期、投资预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想必无需赘述,只明确一点,安踏集团相关投入居于行业前列。
另外,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于,安踏集团关注下一代成长支持体育强国,市场化角度下也是与下一代消费者主力建立深度链接,强化安踏第一运动品牌的认知。
3) 深化管治,赋能消费者、产业链
安踏集团还在2021年完善了ESG管理架构,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将ESG成体系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并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的签署成员,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
消费者端,安踏集团通过品质创新提供负责任的产品。过去10年,其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0亿元,拥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超200名设计研发专家团队。产业链而言,对内,安踏集团为超5.2万名员工提供广阔、健康的事业平台,2021年员工培训覆盖率达79.7%,女性高管占比达34.7%。对外,作为行业龙头,其加强与在中国的357个供应商及22个海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并带动产业链升级。
即安踏集团通过组织管理架构深化ESG管治能力,并主动链接零售的两端(消费者、供应链),为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的赋能。这也是其共生价值创造的必经之路,或者说初步框架已成形。
“前路”:推进“1+3+5”,实现共生目标及价值
关于未来,安踏集团亦在发展规划中透露,继续深化ESG能力,并基于此推动多品牌发展、全球化布局,创造共生价值。
更具体的,安踏集团将推进“1+3+5”环境共生目标,即一个总目标: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三个“零”:在2030年前实现自有生产废弃物零填埋,自有营运设施原生塑料零使用及零碳排放,把营运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五个“50%”:2030年前将可持续产品的比例提高到50%;战略合作伙伴能耗的50%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50%的产品使用可持续包装;自有运输设备能耗的50%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产品中使用50%可持续原材料。
同时,安踏集团计划推动社会面的共生,包括吸纳超10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年轻人才;将总监级及以上管理者中的女性占比提升至40%以上;为残障及家庭困难人士提供就业;带动超过3000家生态伙伴及30万从业人员共同成长;到2030年,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推动自主创新研发。安踏集团创始人家族还宣布将投入100亿元现金及股票,成立“和敏基金会”,以实现社会共生。
从上述宏大目标中,可以看到安踏集团将以自身管治为基石,逐步实现与环境、社会的共生,推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基于较大的业务规模和投入力度,安踏集团后续ESG探索的效能亦是值得期待的。
写在最后
ESG在国际层面已发展为主流投资策略,随着“双碳”、共同富裕等目标的提出,ESG亦在中国市场取得快速发展。如今,ESG已被视为更好呈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框架的投资工具,即作为基本面补充,投资者衡量企业价值的一把新标尺。
在这把新标尺下,安踏集团再获高分,展露“面面俱到”的ESG实践及面向未来的宏大目标。若是参考决心与能力,并以各项投入金额计,安踏集团在ESG方面亦可谓是运动服装领域的本土一哥。
新股申购,就是我们俗称的打新股,是股票投资中常见的一种操作。
当投资者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就可以获得新股申购的资格,一旦成功中签,就可以按发行价,购买新上市的股票了。
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下,新股申购的条件有哪些?
资产方面的要求
目前,新股申购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在申购日前的20个交易日中,投资者个人账户内持仓股票的日均市值达到1万元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要求的是日均市值,而非某一日的市值。也就相当于是要求近20个交易日,每天账户中的股票市值都在1万元以上。
市场方面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A股市场是分为沪市和深市的,上市公司会在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板块上市,而申购新股也同样是分市场的。
如果要申购的新股,是在沪市的主板、科创板上市,则需要投资者持仓的沪市股票市值达标日均一万元。
如果要申购的新股,是在深市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则需要投资者持仓的深市股票市值达标日均一万元。
申购数量的要求
新股申购的数量是采取配号的形式计算的,投资者的持仓市值每满一万元,就可以获得一个配号(深市为两个配号),相当于可以申购1000股新股。
好了,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了解新股申购的条件有哪些了吧。
每天分享一点金融基础知识,我是@杂谈金融,更多的金融基础知识请移步我的主页,感谢各位的阅读和支持。
说好的价值投资,在大幅浮亏后,“快手一哥”辛巴(辛有志)也坐不住了。
ST起步7月8日晚披露,广州辛选(辛巴旗下公司)于2021年7月7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477.0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本次权益变动后,广州辛选持有公司股份1882.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
消息公布后,ST起步次日便迎来跌停板。这还没完,ST起步7月9日晚披露,广州辛选在未来12个月内将继续减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1882.71万股。
Wind
去年9月,ST起步公布,辛选投资拟以9.1620元/股的价格,斥资约2.16亿元,以协议转让的方式,从ST起步控股股东香港起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手中取得ST起步约2359.8万股。股份过户已于10月完成。辛巴曾在直播间放言:“我后边的公司如果有300亿元的能力,我就拿这个支撑上市公司,会让它越来越好。”上述愿景并未实现。
去年11月以来,辛巴自身遭遇两大舆情风波,ST起步的股价亦随之震荡,截至7月9日,辛巴介入后,ST起步股价下跌达41%。公司*收盘价为6元,而辛选投资的受让价为9.162元,浮亏约34.5%。辛巴自己拿出的2.16亿元“真金白银”,如今账面浮亏超7000万元。
网红加持 股价坐上“过山车”
与辛巴的牵手,对于ST起步而言是“五味杂陈”。
ST起步控股股东香港起步国际集团(简称“香港起步”)与广州辛选于2020年9月15日签署了转让协议, 香港起步同意依法将其持有的公司2359.8万股股份(占公司2020年9月15日的总股本5%)以9.16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给广州辛选,转让总对价为人民币2.16亿元。
消息一出,ST起步股价随即上涨,2020年9月17日、18日、21日、22日、23日连续5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达61.14%。
同时,ST起步被作为网红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引来大量机构竞相调研。公司去年9月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当月线上和线下接待机构人数超过200多人。
ST起步调研纪要
双方借助股权关系“趁热打铁”。2020年9月25日,公司与广东辛选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浙江辛起新零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有51%的股份,辛选控股持有49%的股份。ST起步去年9月曾披露,双方后续会在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就母婴儿童的供应链、直播零售、主播培养、直播新零售基地建设等展开合作。
但辛巴也不时给ST起步的投资者带来烦恼。去年11月,辛巴旗下主播带货燕窝遭遇“打假”,ST起步在去年11月19日、20日股价连续跌停。3月27日,刚刚解禁的辛巴在复出后首场直播期间再度卷入“堵路”风波,被央媒痛批。辛巴直播后的两个交易日(3月29日、30日),ST起步连续跌停。
辛巴介入ST起步后,公司股价表现堪称“过山车”。截至*收盘日,ST起步自去年9月15日官宣引入辛巴合作后,公司股价累计下跌41%。
结合减持价格区间的粗略计算,辛选投资7月7日减持规模或超3000万元,而以ST起步7月9日收盘价(6元/股)估算,辛选投资所持公司剩余1882.71万股股份市值约1.13亿元。而辛选投资去年的受让成本为2.16亿元,若股价后续下挫,辛巴的这笔投资有可能面临“腰斩”风险。
对于拟清仓ST起步的动作,接近辛选公司人士透露,作为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有买有卖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至于相关的业务层面的合作,双方仍在继续。
因内控违规而“戴帽”
辛巴的大幅浮亏,也与ST起步自身的基本面恶化密切相关。
资料显示,起步股份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童鞋、童装和儿童服饰配饰等的设计、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产品主要定位于中端市场,面向3-13岁儿童。童鞋方面,起步股份在青田和泉州等地设立童鞋研发基地,采取自主生产与外协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童装及儿童服饰配饰方面,起步股份采用外协生产方式。
ST起步去年业绩大幅下滑,2020年营收约7.73亿元,同比下降49.23%,归母净利润为-2.80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44亿元,由盈转亏。
此外,公司被查出内控缺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控出具了否定意见,认为公司违反了《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未按要求对关联方资金往来和对外担保事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或及时发现并纠正上述违规行为,存在重大缺陷。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3.9.1条规定,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4月30日起,公司股票简称改名为“ST起步”。
不久前,中新融媒(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新融媒)与浙江一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浙江一哥)名誉权纠纷一案终于落下帷幕。经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法院裁定立即解除对被申请人中新融媒(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银行存款 550000 元或其他相应价值财产的查封或冻结。另外一则(2021)浙 0481 民初 6377 号显示,原告浙江一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11 月 30 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显然,该民事诉讼并未到正是开庭就结束了,中新融媒公司“兵不血刃”。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新融媒平白无故就被冻结3个月的公司账户,浙江一哥公司委托的律师却一直拖延,进行“拉扯”,我司的损失也无法进行反诉。
时间回到今年8月,中新融媒(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接到浙江一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来的传票,然而与以往民事诉讼不同的是,浙江一哥公司委托律师费5万元、押金10万元给当地法院申请冻结中新融媒公司55万元,为期是一年。究竟是多大的怨恨?让浙江一哥公司如此出手阔绰呢?
随后,中新融媒也委托律师并提交证据进行诉讼,然而在未开庭时,当地法院以及多人致电公司法人、委托律师进行协商并要求撤稿。对此,中新融媒不接受任何诉前调解,官司必须打下去。据中新融媒的高层表示:“该名誉侵权官司关乎传媒公司的尊严,我们对自己编辑写的内容客观事实坚信不疑,必须站得住,立得稳,经得起司法的推敲以及读者的信任!”
今年7月14日,融媒新发现报道了题为《浙江一哥更名“四季秀”再被冻结账户8000多万元:成立“秀省”欲金蝉脱壳?》一文,文中对于浙江四季秀服饰有限公司、浙江一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传销被邹平市人民法院冻结账户以及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进行了客观阐述。
然而,接到传票时,对方律师对于中新融媒写的内容断章取义、咬文嚼字的反击,令人可笑至极。明知不可能赢,浙江一哥却毫无企业家责任之心以及对我国法律的敬畏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浙江一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05月30日因利用互联网团队计酬传销被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1882682.9元。目前该公司已经注销。
此外,融媒新发现近日还注意到,浙江一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11月12日申请简易注销。从以上注销的公司来看,一旦出现问题就申请注销公司,这波操作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今年6月29日,浙江四季秀服饰有限公司等人因涉嫌传销被冻结80705000元外,去年12月,浙江一哥以及相关公司此前也因涉嫌传销被邹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冻结421132000元。面对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信息,铁证如山的事实依然能我行我素,还扬言“媒体是敲诈他们,报警送他们进去”。
“正义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企业不以身作则,不坚守我国法律的底线,不切身维护消费者的利益,那么,这样的企业会走远吗?相信时间会给我们答案。此外,据相关人士透露,浙江一哥对于涉嫌传销的行为已经认罚。处于罚款金额多少,融媒新发现将持续关注!
除了浙江一哥公司名誉侵权官司打赢之外,中新融媒公司曾经还被广州微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以名誉侵权为由被起诉,最终也是未开庭对方就主动撤诉。
时间回到2020年10月26日,中新融媒、反传联盟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披露广州微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云货优选"因涉嫌传销,湖南相关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文章通过"云货优选"拉人头、发展下线、奖金制度及受害者投诉等事实,介绍了"云货优选"因涉嫌传销,湖南的市场监督管理执法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的经过。文章发出后激起一片涟漪,"云货优选"的会员及一些准备加入的会员信心出现动摇。在此情况下,云货优选在自己的平台发表《严正声明》,希望其会员莫被虚假信息扰乱判断。微革网络公司则通过广东知明律师事务所向中新融媒等多家自媒体发出律师函。
据知明律师事务所在律师函中称:《"云货优选涉嫌传销,相关执法部门已介入调查"》一文未找微革网络公司核实求证,也未经过相关部门认定,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给微革网络公司商业信誉以及企业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在行业内产生了不良影响,给微革网络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要求*或转发的多家传媒公司立即删除《"云货优选涉嫌传销,相关执法部门已介入调查"》这篇文章,并采取或协助相关平台采取技术手段禁止传播,否则将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随后,微革网络公司以网络侵权(名誉权纠纷)向广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他们接到律师函及法院的《诉讼通知书》后十分重视,先后找到了负责调查‘云货优选’涉嫌传销案的湖南省祁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文章内容所列举的事实进行核实。经过核实,文章内容未有与客观事实相违背之处。”相关知情人士透露。
2020年11月10日,微革网络公司已经主动到法院提出撤诉。作为新晋的财经类媒体,中新融媒不忘初心,遵纪守法,以事实为依据,坚决杜绝制造假消息以及传播谣言。一直以来,中新融媒揭露多起传销骗局,配合执法部门传播正能量,减少消费者损失。虽然得到了各地方监管部门的认可,但也惹怒了违法组织,甚至部分违法企业私刻中新融媒公章四处洗白以及撤稿。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每位媒体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以及职责,前路虽然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我们相信唯有坚守发布事实依据的信息才能对得起网友的关注以及信任,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以及信任才是中新融媒存在的意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一哥服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一哥服饰、新股申购的条件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