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据了解,在全国当中,贵州是国内电价*的省份之一,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上,将电力交易主体扩大到一般工商业用户。
二、还有云南省,在2019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的要求后,云南省通过两次降价,目前在已公示降价文件的23个省份中,云南降价幅度排*,电价水平也处于全国*。
三、在世界,中国是用电比较高的国家,而且,人口比较多的家庭用电量也是相当高的。平时大家也很关注电价调整通知的,然而,有关于2020年电价调整通知出炉了。电费收费标准仍然是原来一样,用电210度及以下的用户,电价不变。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通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导试行居民用电消费分层电力定价,调整每月用电量的住宅用户分为三个级别,和电价应增加在不同的水平。在《第一档位》:对于每月家庭用电210度及以下的用户,电价维持不变,为0.5469元/度。
第二级:每月电费210-400度的用户按第一级电价每度多收取0.05元。是0.5969元。第三级:月用电量超过400°c的用户,比第一级每度多收0.3元(0.8469元)。
此外,根据降低用电成本的通知。配备电表的家庭通常根据电网企业的抄表周期支付电费。2520度以下的年电耗为0.5469元/度。二级电价上调将从2520度提高到4800度。电网企业和居民用户使用的电表,每年购电时应执行上述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2020年电价调整通知 全国电费*的城市
国家能源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有如下的信息值得关注。
一、1-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
1至9月,全国电力消费总量达到64931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0%。
按行业划分,第一工业耗电857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8.4%;第二产业耗电42364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6%;第三产业用电1137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4.9%;城镇居民用电10331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13.5%。
九月份,全国电力消费709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加0.9%。按行业划分,第一产业用电105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4.1%;第二产业用电4676亿度,较上年同期增加3.3%。
第三产业耗电1234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4.6%;城镇居民用电1077亿度,较上年同期减少2.8%。
二、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的原因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从2002年开始逐步深化,近十年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市场得到了有序放开,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电力市场建设不断深入。
“双碳”目标的确立和推进,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出现,使我国的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确保电力安全和稳定,我国电力系统进一步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更加显著。
在我国的电力工业历史上,“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已有很长一段时间,造成了电*资的严重短缺。但自2002年厂网分离以来,电力市场的投入逐渐增加。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2021年,我国电力项目总投资达到104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变化较大,历史上有两个时期出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负增长的情况,即“二五”(1958~1962年)时期和“九五”(1996~2000年)时期,分别为-5.640和-0.016。前者是由于经济发生负增长(-2.02%)而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11.39%;后者是由于能源消费负增长(-0.13%)而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8.27%。
1979~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90,但不同时期波动较大,1981~1985年为0.461,1986~1990年为0.658,1991~1995年为0.488,1996~2000年为-0.016,2001~2004年为1.23。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是靠增加能源消耗取得的,特别是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急剧增加。
从能源资源和生产供应情况看,中国能源消费增长不可能超前和同步于经济增长。在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中,中国能源领域再次面临“以能源翻一番确保经济产值翻两番”的严峻任务,即2001~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将维持在0.5左右,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及节能工作的大力开展,预计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十五”期间为0.45,2010~2020年为0.4。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平均速度达到9.5%,这个速度高出“十五”计划确定的7%的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计划保持7.5%左右的增长速度。
依据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进行计算,中国“十一五”期间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将维持在3.375%的水平;如果设定2010~2020年的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在7%左右,则计算得出的2010~2020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为2.8%。
推测可知,201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25.47亿吨标准煤,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达到33.57亿吨标准煤,结合中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及国际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2010、2020年各种类型能源的需求量。
200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6%,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7%,一次电力占7.0%。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总计所占比重上升到9.6%,其中天然气占2.6%,水电、核电占接近7.0%左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目前仅占很小的比例。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则比较均衡,石油基本上是各国的主要能源,但其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一般在30%~40%左右,比例高一些的国家在50%左右,低一些的国家在20%左右;煤炭在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中仅占到10%或20%左右,仅有产煤大国——澳大利亚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3.4%;相比中国天然气消费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7%而言,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要高出很多,俄罗斯天然气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54.4%,相对较少的韩国也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1.4%,可见中国的天然气开发利用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次电力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法国为44%,加拿大为29.3%,其他国家一般在10%左右,相对较少的有澳大利亚占3.2%、意大利占5.5%,中国应该也属于比例较小的国家之一。
未来20年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要保证能源需求,支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优化战略为: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加速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用20年的时间,初步形成结构多元化的局面,使优质能源的比例明显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能源需求总量影响很大。有研究表明,中国天然气的平均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石油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每下降1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总量可降低2000万吨标准煤。
预计到201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61.2%,石油占25.2%,天然气占5.3%,一次电力占8.3%。预计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5.47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量分别为15.59亿吨标准煤、6.42亿吨标准煤、1.35亿吨标准煤、2.11亿吨标准煤。
预计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54%,石油占27%,天然气占9.8%,一次电力占9.2%。预计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3.57亿吨标准煤,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量分别为18.13亿吨标准煤、9.06亿吨标准煤、3.29亿吨标准煤、3.09亿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