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A股盘前迎来大利好,降息来了!
1月17日,MLF、逆回购操作利率双双下降10个基点。受此影响,早盘A股三大指数以及国债期货三个主力品种全线高开。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9%,深证成指上涨1.35%,创业板指上涨1.56%。国债期货方面,10年期、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7%、0.12%、0.06%。
人民银行17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
近两年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上次一年期MLF利率下降是2020年4月15日,操作利率从3.15%下调至2.95%。上一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则是在2020年3月30日,操作利率从2.4%降至2.2%。
天风证券研究所
不仅利率降了,此次MLF还实现了超量续做,逆回购操作也较前期有所放量。
人民银行此次开展了7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2.85%;同时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Wind数据显示,1月17日至21日当周,共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5000亿元MLF到期。
“MLF续做量增价降,力度超预期,体现人民银行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市场信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近两月的金融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另外,美联储加息可能节奏提前、力度加大,都是促成本次降息原因。
多位市场人士也表示,当前降息存在必要性。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降息有助于企业降成本,减轻微观主体负担;稳增长任重道远,疫情和地产下行决定了政策仍需要适度加码。此外,PPI见顶回落,也令降息制约因素缓解。
本月LPR料跟进下调
此前,有业内专家表示,降息有利于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提振需求。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此次降息也有一定的“抢跑”意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时点进一步提前至2022年3月,加之国内2021年12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通胀预期下降,均使得2022年一季度成为较好的降息操作窗口。同时,作为中长期政策利率,下调MLF利率将会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达到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效果。
相较上次MLF利率调降20基点,此次调降的幅度有所减小。对此,连平解释,2021年12月降准所释放的1.2万亿元长期资金尚未完全运用到实体经济,对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集中体现在2022年初。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MLF利率从而推动LPR大幅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下调10基点的幅度较为合适。
MLF利率调降意味着什么?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MLF利率是债券市场定价的锚。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市场中充盈着对MLF降息的预期,因此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2.85%左右下降至2.80%以下。MLF之所以能成为定价锚,至少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MLF利率是政策利率;第二,MLF利率影响的金融产品众多、规模庞大。市场中其余的利率很难同时满足这两点。
往后看,周茂华预计,MLF利率是LPR利率的锚,或许将导致本月LPR利率同步下调10基点。
降息利好多个板块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对A股市场地产、银行、证券、有色等板块构成利好。
梳理历次MLF降息后上证指数的表现发现,降息后上证指数多为收涨。2020年4月16日涨0.31%,2020年2月18日涨0.05%,2019年11月6日跌0.43%,2019年2月22日涨1.91%。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降息可适度缓解非稳增长链条相关行业的下行压力,后续看好股市结构性机会。一是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板块可能有突出表现,主要受益于2021年一季度天量信贷带动银行业务规模增长;二是地产及其后周期相关板块,可能受益于“租购并举”背景下的地产投资超预期;三是基建相关的建筑建材领域,可能受益于2021年一季度基建项目发力前置,此外也将受益于地产投资超预期。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降息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有色金属大部分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交易,从而会刺激有色板块的上涨。同时,降息将有效地刺激投资,提升房地产等市场需求,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从而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表示,近期人民银行可能还会推出降准等政策措施,集中火力扭转市场预期,“春季躁动”行情依然可期。
此外,对于降息后利率怎么走?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历次政策利率调降后国债利率都会有一小波下行,但能否持续下行则存在不确定性。
网友们曾说过,每个男人都绕不过一台宝马!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男人都曾梦想拥有一辆奔驰G,这也从侧面说明说奔驰G级在车迷心中的位置相当重要了。
只不过,你的梦想又涨价了。近日,2022款奔驰G级正式上市,新车价格均有上调,其中G350上调3.82万,售价为146.8万;G500上调2.2万,售价为184.2万;AMG G 63上调2万,售价为247.8万。
细节部分,整体外观内饰设计基本无变化,只是配置有所调整。其中,G350不支持选装可变悬架、后排液晶屏幕、几何多光束大灯、自适应远近光等,这些配置在老款车型上是支持选装的。G500整体配置以及可选装配置基本无变化,均可选装夜色组件哑光版、夜色组件增强版、AMG 外观组件等。
动力部分,G350搭载2.0T发动机,*马力为258Ps;G500搭载4.0T V8发动机,*马力为421Ps;AMG G 63则搭载特调的4.0T V8发动机,*马力达到585Ps。传动系统部分,均匹配9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最后:
作为*有历史的产品,奔驰G级在全球车迷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虽然,如今的汽车市场风向已经转变,新能源已经成为主流,但奔驰G级的魅力,依旧那么迷人。再者,凭借奔驰近两年的步伐来看,主要用户需要奔驰依然能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强悍的纯电版本G级,且越野性能依旧不输现款车型。那么,你会期待纯电版奔驰G级的到来么。
要点:
当前情况与今年1月降息后并不相同。受益于1月信贷开门红,市场对于春节后公布的社融信贷数据大幅好转有所预期。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住建部会议先后提及释放住房需求相关要求后,房地产调控有望松动,对宽信用担忧升温。因此1月17日降息后,一周内十债收益率下行了10个基点,随后就转入调整。但现在债市的环境显然要比当时有利得多。
操作建议:把握逢低做多机会。
风险因素:宽信用进展超预期,通胀压力超预期。
1
央行意外降息,现券期债齐涨
8月15日周一盘前央行意外宣布降息,MLF与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双降10个基点,提振债市多头情绪。市场本来预期央行会对即将到期的6000亿元MLF缩量续作以收紧资金面,因而在上周走出调整行情。但央行在缩量2000亿元的同时降息,乐观情绪升温,资金面受影响幅度不大。同时上周五公布的7月社融信贷数据与降息当天公布的主要经济数据大多走弱,债市环境顺风,降息当天十债收益率单边下行8个基点,T合约涨幅达0.70%。向后看,降息无疑是大利好,但这个利好能持续多长时间,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还有多少,显然是投资者更关注的问题。
图表1 国债收益率历史走势(单位:%)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2
社融总量结构双弱,融资需求仍是问题
之前市场对于7月社融信贷数据走弱基本是共识,但社融信贷走弱的幅度更超出市场预期,7月社融规模预期13880亿元,实际7561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预期11500亿元,实际6790亿元,均相差甚大。从结构来看,社融方面,7月信贷转为同比负增,专项债空窗期内政府债的支撑大幅减弱;信贷方面,企业短贷与企业中长贷均转为同比负增,居民中长贷负增扩大,票据冲量现象再现。
图表2 社融规模同比多增 (单位:亿元)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3 新增人民币贷款分项同比多增 (单位:亿元)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3进出口与贸易差额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一方面,房地产构成宽信用主要拖累。房企端,房企融资环境未改善,地产信用风波雪上加霜,负反馈循环难以打破。除销售与土地购置外,投资、新开工、竣工数据同比均在下探。销售与成交高频数据的修复也未能保持。房企融资问题也会向上传导至整个地产链条,拖累企业中长贷。居民端,房价下行预期叠加收入信心不足,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甚至催生了大量提前还贷,拖累居民中长贷。
另一方面,疫情反复,经济前景不甚明朗,居民负债意愿与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始终难以得到修复。6月疫情恢复后需求积压带来的短期红利结束,留抵退税等财政支持手段也降低了企业短期的流动性需要。因此无论长短端的融资需求表现均疲弱。
图表4 PMI(单位:%)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5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单位:%)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6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单位:万平)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7 百城成交土地面积(单位:万平)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回头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实体融资弱的问题或许从未得到真正解决。6月社融信贷的高增得益于专项债集中发行的支撑,以及疫情后积压的融资需求的释放,但这些都是阶段性、政策性的因素,释放后反而对7月的社融增长有所透支。当前无论是疫情反复、经济压力,还是房地产信用风波,以及高温异常天气对生产基建的影响,都在阻碍融资需求的修复。社融-M2同比增速差转负且持续下行,也能印证当前资金宽裕但融资需求不足。面对当下的挑战,央行选择降息以推动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调,促进消费、投资等修复,托底楼市,也在情理之中。
图表8 社融-M2同比增速差(单位:%)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3
资金利率低位还能持续多久?
7月底,随着隔夜资金利率降至1.0%左右的低点,市场对于资金面边际收紧的预期也在升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一路上行,8月9日一度突破7万亿元,债市加杠杆现象日益明显。资金空转引发监管层关注。
央行已将公开市场逆回购规模缩量至每日20亿元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对资金面的影响甚是微小。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当前资金宽裕近乎泛滥的局面是由财政投放造成的。财政资金大量流入银行间,但由于需求不足,这部分资金难以流入实体而淤积在银行间。由于财政资金对流动性的补充绕开了央行货币派生体系,央行相应可以使用的主动收紧工具不足。
市场本来预期央行将利用本月6000亿元MLF到期的机会进行较大幅度的缩量续作,以引导资金利率上行。但央行却意外地进行了降息,且2000亿元的缩量幅度也比较缓和,对资金面未构成冲击。
图表9 银行间资金利率(单位:%)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图表10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单位:亿元)
资料Wind,东海期货研究所整理
后续来看,央行在资金本就充裕的时点选择降息,首先就意味着央行对于资金利率保持低位的容忍度提高了,其次也侧面验证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相较于债市加杠杆和资金空转的隐患,目前央行要首先保证对稳增长和宽信用的支持。尽管央行引导资金利率回升的意图在中长期维度仍然不变,但资金面保持宽松的时间会比之前的预期进一步拉长。
4
后市判断
8月15日降息宣布后,单日内十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8个bp至2.65,已突破2022年1月意外降息后的低点2.67,次日又进一步下行。目前十债收益率已达到2020年二季度时水平,投资者对能否继续向下突破或有疑问。
总体来看,当前债市再次由利多主导,收益率总体易下难上,且向下空间应会进一步打开。央行降息释放积极信号,资金利率向上回归的拐点进一步推后,资金宽松还能维持更长时间,前期主要利空的压力缓解。7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及社融信贷数据多数转弱,同样不构成利空。至于市场对于央行态度的预期何时可能转变,至少也要看到稳增长与宽信用明显好转的信号。即使8月经济数据有大幅改善,最早也要等到8月底PMI数据公布时。
A股盘前迎来大利好,降息来了!
1月17日,MLF、逆回购操作利率双双下降10个基点。受此影响,早盘A股三大指数以及国债期货三个主力品种全线高开。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59%,深证成指上涨1.35%,创业板指上涨1.56%。国债期货方面,10年期、5年期、2年期主力合约分别上涨0.07%、0.12%、0.06%。
人民银行17日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
近两年来*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上次一年期MLF利率下降是2020年4月15日,操作利率从3.15%下调至2.95%。上一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则是在2020年3月30日,操作利率从2.4%降至2.2%。
天风证券研究所
不仅利率降了,此次MLF还实现了超量续做,逆回购操作也较前期有所放量。
人民银行此次开展了7000亿元MLF操作,中标利率2.85%;同时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Wind数据显示,1月17日至21日当周,共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5000亿元MLF到期。
“MLF续做量增价降,力度超预期,体现人民银行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市场信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近两月的金融数据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另外,美联储加息可能节奏提前、力度加大,都是促成本次降息原因。
多位市场人士也表示,当前降息存在必要性。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认为,降息有助于企业降成本,减轻微观主体负担;稳增长任重道远,疫情和地产下行决定了政策仍需要适度加码。此外,PPI见顶回落,也令降息制约因素缓解。
本月LPR料跟进下调
此前,有业内专家表示,降息有利于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提振需求。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可能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此次降息也有一定的“抢跑”意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时点进一步提前至2022年3月,加之国内2021年12月CPI与P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通胀预期下降,均使得2022年一季度成为较好的降息操作窗口。同时,作为中长期政策利率,下调MLF利率将会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达到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效果。
相较上次MLF利率调降20基点,此次调降的幅度有所减小。对此,连平解释,2021年12月降准所释放的1.2万亿元长期资金尚未完全运用到实体经济,对信贷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集中体现在2022年初。在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MLF利率从而推动LPR大幅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下调10基点的幅度较为合适。
MLF利率调降意味着什么?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MLF利率是债券市场定价的锚。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市场中充盈着对MLF降息的预期,因此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从2.85%左右下降至2.80%以下。MLF之所以能成为定价锚,至少是因为以下两点:第一,MLF利率是政策利率;第二,MLF利率影响的金融产品众多、规模庞大。市场中其余的利率很难同时满足这两点。
往后看,周茂华预计,MLF利率是LPR利率的锚,或许将导致本月LPR利率同步下调10基点。
降息利好多个板块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对A股市场地产、银行、证券、有色等板块构成利好。
梳理历次MLF降息后上证指数的表现发现,降息后上证指数多为收涨。2020年4月16日涨0.31%,2020年2月18日涨0.05%,2019年11月6日跌0.43%,2019年2月22日涨1.91%。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降息可适度缓解非稳增长链条相关行业的下行压力,后续看好股市结构性机会。一是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板块可能有突出表现,主要受益于2021年一季度天量信贷带动银行业务规模增长;二是地产及其后周期相关板块,可能受益于“租购并举”背景下的地产投资超预期;三是基建相关的建筑建材领域,可能受益于2021年一季度基建项目发力前置,此外也将受益于地产投资超预期。
也有市场人士表示,降息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有色金属大部分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交易,从而会刺激有色板块的上涨。同时,降息将有效地刺激投资,提升房地产等市场需求,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从而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表示,近期人民银行可能还会推出降准等政策措施,集中火力扭转市场预期,“春季躁动”行情依然可期。
此外,对于降息后利率怎么走?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历次政策利率调降后国债利率都会有一小波下行,但能否持续下行则存在不确定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降息利好板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降息利好板块、奔驰大g报价价格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