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国内车坛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关于自动变速箱的鄙视链。手自一体鄙视无级变速和双离合不耐用、不可靠;无级变速鄙视双离合不平顺,抖动过于强烈;双离合鄙视手自一体换挡慢,传动效率低,油耗高。
不可否认,由于结构关系,不同变速箱之间的确存在较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也直接反映到驾驶感觉中。那么这几款变速箱到底有多大区别?听听老司机怎么说。
手自一体变速箱:综合性能出色,传动效率偏低
由于手自一体变速箱结构复杂、调校难度大、生产工艺及材料要求更高,因此多年前,所有的自主品牌车型想使用手自一体变速箱,只能通过国外采购获得。常见的手自一体变速箱的生产厂商有爱信、采埃孚等。根据需求不同,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被设计成不同的挡位数,例如6挡手自一体、8挡手自一体等,目前在福特F-150上,已经使用上了10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挡位数的多少对于驾驶感受有着较大影响。例如驾驶4挡手自一体的车型,在行驶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顿挫,这是因为挡位少,变速箱齿比过大所导致。而在6挡以上的手自一体车型上,你会很难察觉。另外,驾驶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正常开起来会觉得非常顺手,动力输出平顺,一踩就走。
但是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一些较为低端的手自一体变速箱,就会暴露降挡慢、传动效率低的问题。这是因为液力变矩器的存在,动力不会瞬间传递给车轮,而是需要经过一些梳理。不过,凭借出色的调校,在采埃孚8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上、可以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无级变速:传动效率高,平顺,但缺乏驾驶激情
无级变速一直是日系车型比较喜欢采用的变速箱。在先天的结构优势下,无级变速变速箱不仅重量轻,结构简单,传动效率还极其的高,这也从另一方面让车辆达到了更省油的目的。
日常驾驶无级变速变速箱的车型,你会感觉非常舒适、平顺,无论在任何速度区间或者急加速的状况下,动力都会持续,均匀的输出,如丝般顺滑的感觉非常适合家庭用户使用。但是,平顺也非*,因为在不少车型上,无级变速箱也存在着顿挫。例如飞度在20-40km/h速度下,收油门再踩油门,车辆会发生抖动。虽然无法避免,但这并不会撼动无级变速箱平顺性*的地位。
但物极必反,在极为平顺的背后,无级变速箱却要付出丢失运动性的代价。由于先天结构的影响,无级变速箱在激烈驾驶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有激情。想拉高转速,换取动力?不行,你需要等变速箱慢慢调整齿比,转速缓缓上升。但这并不是重点。由于动力的输出依靠的是钢带传递,为了避免钢带打滑损坏变速箱,无级变速箱普遍无法承受发动机大扭矩的输出。这也导致了性能强悍的发动机与无级变速箱无缘,运动性能自然也无法保证了。
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快,结构简单,耐用性一般
双离合变速箱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大众品牌。正是大众的大力宣传以及使用,让双离合变速箱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让大众品牌成为了“神车”的代名词。
不得不说,双离合变速箱的优势非常明显。相比手自一体变速箱,双离合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在换挡速度以及传动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这也直接让许多发动机参数看似不高的车型,有着强劲的加速能力。
不过,看似完美的背后,却有较为明显的缺点。那就是由于缺乏液力变矩器对于动力的管控,低速反复换挡的情况下,长期处于半结合状态下的离合器片,容易出现过热的情况,进而发生故障,久而久之,还会让车辆的顿挫加剧。虽然后期通过效仿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方式,在变速箱内部加入油液,使其润滑散热,但激烈驾驶之后,仍会出现过热保护情况。因此,在耐用性方面,双离合变速箱不如手自一体。
车叔总结
在老司机的一番解释后,相信大家对于三款变速箱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不同结构的关系,他们在产品特点上差异较大。有的耐用可靠、有的更运动、有的更家用,虽然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以及使用需求而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总之,没有*与最差,适合自己才是真的好。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8月12日,
具体施工路段如图所示:
封闭时间:2022年8月15日0时至9月25日24时。
封闭路段: G15沈海高速公路灌云北枢纽(843K)至响水互通(894K)(上海方向)、新联枢纽(1148K)至苏沪省界(1251K)(上海方向)。
施工期间,高速公路部分临近封闭路段的枢纽匝道和互通入口临时关闭,具体
(一)枢纽匝道
灌云北枢纽G25长深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新联枢纽S19通锡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南通北枢纽G40沪陕高速往上海方向
兴东枢纽S15通洋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小海枢纽G40沪陕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董浜枢纽G1522常台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董浜枢纽G4221沪武高速往上海方向
沙溪枢纽S80太仓港北疏港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太仓北枢纽S48沪宜高速转G15沈海高速上海方向匝道
(二)收费站入口匝道
G15沈海高速灌云北、灌云东、灌南东、刘桥、南通北、兴仁、先锋、小海、竹行、南通开发区、常熟开发区、沙溪、太仓新区、太仓往上海方向入口匝道。
交通运输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绕行“套餐”,提醒小伙伴们注意提前绕行。
(一)山东中、西部地区及以北地区、徐州、宿迁地区往苏州、上海、浙江等地区车辆可选择G3京台高速、G2513淮徐高速、G2京沪高速、S49新扬高速、G4011扬溧高速、G42沪蓉高速、S58沪常高速等高速公路。
(二)山东东部沿海地区、连云港地区前往盐城、南通、苏州、上海、浙江等地区的车辆可选择G1515盐靖高速、G2京沪高速、S19通锡高速、S28启扬高速等高速公路,以及G204、S326、S327、S329、S242等普通公路。
(三)徐州及以西地区前往盐城、南通、苏州、上海、浙江等地区的车辆可选择G1515盐靖高速、G2京沪高速、S19通锡高速、S28启扬高速等高速公路,以及G204、S326、S327等普通公路。
(四)前往南通市区、海门、启东的车辆可通过西亭、南通北、陈桥、平潮北、南通西收费站下高速,绕行G345、长江北路、江海大道、东方大道等地方道路。
(五)前往太仓的车辆可通过常熟、董浜收费站下高速,绕行S407、G204。
(六)南通市区前往苏州、上海等地区的车辆可通过通沙汽渡、通常汽渡、海太汽渡过江后,绕行G204、G346。
(七)太仓地区前往上海的车辆可由G204、G346进入上海。
交通科普>>>>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封闭施工吗?
目前,部分江苏高速公路面临路龄长、流量大、重载车辆多、大桥多的现状。无论从使用年限还是从交通流量、累计轴载来看,按现有的路面设计理论,部分高速公路路面都已达到或接近设计使用年限的末期,路面和桥梁的各类病害越来越多,养护需求和技术难度日益增加。
在日常养护施工监管工作中,交通执法人员发现传统养护作业模式与现阶段路网通行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传统作业主要是根据养护内容及交通量情况,分为半幅占用部分车道和半幅封闭借道行驶施工,尽管施工路段仍然能够通行,但存在几个非常大的问题:工程分散多,需要进行频繁的交通管制;安全风险大,高速公路车速都较快,频繁在多个点、段管制部分道路,存在极大的行车和施工安全风险;施工周期长,占道施工总体耗时长,路段通行效率低。
这次沈海高速路面大修施工,共需实施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面铺装等30个以上项目,按照传统作业模式,累计施工周期将达半年多,特别是沈海高速重载车辆比例较大,对安全管控、交通组织和通行能力将带来很大影响。
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交通部门选择采取集中养护路面大修模式,组织同路段、同时段、多项目、多工种同步交叉封闭施工,以达到“安全风险*、管制时间最短、交通影响最小、养护效率*、社会反响*”的目标。
为方便广大司乘人员出行,江苏交通运输部门采取措施,全力做好保通保畅工作。
目前,已联系高德、百度调整导航路线,引导广大司乘人员合理选择出行路线;
同时联合省公安交警总队和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对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制定科学分流方案及应急预案;
并向山东省相关部门发送协助实施交通诱导的函,商请在山东省境内G2京沪高速、G15沈海高速、G25长深高速等路段协调相关单位发布诱导信息。
施工期间,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将全天候关注道路通行变化,采取巡查检查、视频监控、交通诱导、交通分流等一系列措施保障相关路网安全,全力做好疏堵保畅、便民服务、应急指挥、路网调度、事故快处、执法检查等重点工作,确保公众出行安全、便捷、畅通。
请驾乘人员密切关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江苏交通、江苏交警、江苏高速96777等平台发布的管控信息,提前按照绕行路线规划好行程,在行驶途中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提示和信息预告行驶。
提醒广大司乘人员,如果在途中遇到车辆故障或轻微交通事故,严格按照“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要求,保障自身及道路通行安全。遇到任何困难,请及时求助。
新华日报·交汇点
编辑: 王建旸
ID:jrtt
一、自动挡:
这是相对于手动挡而言的,手动挡是MT,挂挡你需要自己踩离合器——别急,我知道你,来看这个帖子的,很多朋友就连离合器,换挡的基本概念都不懂,咱先把这事给你说明白了——懂的跳过。
1、变速器是干嘛用的?
先明确一个概念,变速器变的不是车速,而是发动机的转速!为什么要调整发动机的转数?因为发动机天生残疾!没错,发动机有两个先天不足,第一是低扭不足,第二是转数过低。因为有这两个残疾,所以发动机需要拄拐。
什么是低扭不足呢?就是发动机转数太低的时候没劲儿。比如说让发动机和车轮的转数一样,发动机转一圈,车轮转一圈,那车根本启动不了,换个W12发动机也带不动!所以我们就需要用不同的齿比来放大扭矩(扭矩就是力,类似于杠杆原理),发动机这边用小齿轮,车轮这边连接大齿轮,发动机转好多圈车轮才转一圈,这样才有足够的力来带动车辆。这就是起步用的一档。
不过这样的话问题来了,发动机这边1000转了,车轮还是静止的,用齿轮结合的话,那不是打齿了吗?这就需要离合器了,简单理解,离合器就是两个摩擦片,离合状态就是两个摩擦片(离合器片)分离,谁也不挨着谁。半联动的时候,两个离合器片摩擦,动力开始传递。等离合全抬起来,两者结合,就相当于硬链接了,发动机转多快车轮转多快(成正比)。
第二个残疾是转数有限,发动机一般七八千转就到红线区了,过万转的发动机已经凤毛麟角。而如果起步一档,发动机一千转,速度是5Km每小时的话,那一万转才50Km每小时,你车开不快!所以,单齿比是无法满足车辆的行驶需求的,所以就需要不同的档位。
不同档位就是不同的齿比,一档是发动机这边小齿轮,车轮那边大齿轮,而5档(*位)就是发动机这边用大齿轮,车轮那边用小齿轮。
就是因为发动机有这两项先天不足,所以才需要拄拐,变速器就是为了解决发动机的缺陷而存在的。像是电动车,很多都没有变速箱,就是单速齿轮组。因为电机没有低扭不足的问题,*转数也很高。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变速箱并非必须的,现在很多混动车是没有变速箱的,包括现在车辆的三大件的概念也在更新,像是发动机和变速箱,统称为动力总成——你挑发动机变速箱不如说选择动力总成。
变速箱变的是发动机的转数,你手动操控换挡就是自动挡,而换挡动作是电脑ECU替你完成的,就是自动挡。自动挡包括了手自一体(AT)、双离合(DCT)无级变速(CVT)以及AMT等等。而混动车型的ECVT也算自动挡,虽然它严格来说并不算变速器。
二、无级变速:
目前特指的是CVT,日系车爱用,韩系车也有,国产都是最廉价的自动挡才使用。
CVT全名叫: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译名叫无级变速。怎么理解呢?见过山地车的车链子没有?脚蹬子那边一组齿轮,后轱辘一组齿轮,中间车链子连接在一起传动。你把前后的两组齿轮想象成无限个,形成一个锥形,这就是CVT了。
为什么是无极变速?因为一个锥形轮,它的“齿比”有无穷多个。只要你把锥形面看作是无数个齿轮就好了。想要用大齿轮,两个锥形轮向中间挤压,把中间的钢带挤上来,围着锥形的底部大半径转。想要小齿轮,两个锥轮分离,让钢带滑到窄面处,这样就能实现切换不同的齿比了。
不过看图也知道,CVT是利用钢带或者链条的摩擦传动的,如果挤得不够紧的话,很容易打滑。这就是CVT的致命缺陷:无法承受大扭矩,一旦发生打滑,钢带和锥轮之间发生滑动摩擦,会进一步摩擦两者表面,使其更光滑,而越光滑就越容易打滑!进入恶性循环。
这就是我给CVT的评价:它天生孱弱,无法承受大扭矩,而且故障率会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2020年11月11日,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开幕,大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
从设计上看,CVT变速箱还是很巧妙的,因为可以无级变速,拥有无数个档位,所以CVT可以保持发动机始终在最经济转数区间内工作,所以很省油。甚至在追求动力的时候,CVT也可以让发动机始终在*扭矩和*功率转数下工作,只是它天然无法承受大扭矩,也不适合*驾驶。
总结起来,CVT变速箱也不是没有优点的,比如说省油、平顺。但是不能承受大扭矩,易出现打滑,而且打滑就会陷入不可逆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它行驶体验也非常不好。比如说在冬天,因为变速箱的流动性变差,会触发冷保护。零下20度你先要热车10分钟,才能启动。为了保护变速箱,可是发动机积碳了。还有高转数行驶,容易触发热保护,甚至两田还爆出了失速门。
目前,奥迪(已停产)、斯巴鲁的链条式CVT,从材料和结构上看,都是质量最稳定的。其次是本田,丰田基本上和国内的万里扬是一个水平了。最差的日产的加特可,包括长安用的也是同款CVT,故障率非常高!不值得推荐。
小排量车,价格低廉,CVT不是不能选择,便宜嘛,冷保护、热保护、动力弱都不是不能忍。但是对于20万还给你用CVT的那些日系品牌,我只能一个黑字奉上——太黑了!
多说一句,新款奇骏的CVT改用链条,理论上质量会有所提升,只不过它用了个三缸……
三、手自一体:
就是AT变速箱,加上了手动模式。有的没有手动模式,只有1、2、3档,也可以归为此类。AT变速箱算是比较严谨的叫法。
这是目前最成熟的变速箱,不过有句话还应该强调一下:变速箱是燃油车的拐,它只是成熟的拐。
AT变速箱可以分成两部分:行星齿轮组和液力变行星齿轮组和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我们大白话科普无需深究,你知道是不同齿比的齿轮组就好了,大小齿轮彼此相互嵌套,牵一发而动全身,区别就是你牵哪根发而已。而液力变矩器形象一点比喻,就是两个面对面的电扇,一个冲着另一个吹,另一个被吹得也跟着转了起来。只不过液力变矩器是两个叶轮是在油液中转动,油液被搅动,传动会比空气强很多,但是依然远不及直接硬链接。
这也形成了AT变速箱的特点,因为没有硬链接换挡带来的闯动,所以相对平顺,行驶体验更好。另一方面,因为传动效率低,导致同样的发动机,搭载AT变速箱的油耗会高一些。
另外,AT变速箱因为是行星齿轮结构,所以稳定性、耐久性都很强,结实耐用。不过结构复杂,而且专利都握在少数几家变速箱大鳄手里,有着很高的专利门槛,所以成本高。
看这几个特点,成本高、平顺,油耗高,耐用,所以AT变速箱往往搭载在比较高端的车型上,如8AT、9AT、10AT。而6AT变速箱已经用了几十年了,成本有所下降,而且大多数专利也过期了,也有不少低端车在使用。
四、双离合:
说双离合之前,先说两嘴AMT,这是个什么玩意呢?知道手动挡吧?缩写是MT,而AMT,就是自动的手动挡。简单说踩离合这个动作不用你做了,什么时候换挡交给电脑。
这下问题来了,电脑没有眼睛,不知道你下一步要干嘛,所以只能猜——那能猜得准吗?本来你要加速,它理解错了,给升档了,结果发现不对,再降档。顿挫什么的就别提了,你一脚油门下去,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给你换挡来了一脚离合,你觉得没动力,油门又大了一点,这时候突然结合,车往前面一蹿……
没错,AMT是不值得买的,很垃圾。
而双离合,则是相当于两套手动挡,一组负责1、3、5,一组、负责2、4、6。你挂着一档呢,那边二挡给你准备好了,换挡极其迅速,而且因为是硬链接,所以传动效率极高,很省油。动力体验也很好。
不过,毕竟电脑它比不了人脑,它一样有猜不准的时候,比如你三档给油门,油门缓一点,它认为你是正常提速,应该在转数起来之后升档。如果油门深一点,它认为你要降档超车,则会给你降档。猜对了还好,猜错了的话,从四挡摘下来挂二档,您想会不会顿挫。
双离合的顿挫是难以避免的,不过现在很多厂商已经调校得不错了,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另外,因为不够智能,所以双离合在低速蠕行的时候,为了兼顾你的继A是平顺性,会随着车速变化频繁切换档位。长时间半联动状态,也就是摩擦离合器片。这就会导致离合器片过热乃至烧毁。此前大众干式双离合频繁出现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干式双离合大部分都采用低速锁定档位的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干式双离合的故障率依然居高不下。并不值得选择。而湿式双离合,除了大众机电单元总出现故障以外,其余的湿式双离合,耐用度已经不输AT了。
和AT相比,DCT的传动效率更高,但是会有顿挫,成本更低,耐久性也不错。还是很值得选择的。目前在十万左右价位,湿式双离合可以说是*解。
五、ECVT:别纠结于变速箱
都叫CVT,可是ECVT和CVT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联系就是,它们都可以实现无级变速,有无限多个档位。
目前采用ECVT的只有两天和比亚迪的DM-i,严格来说,ECVT并不算变速箱,它应该叫做动力分配器,是通过电机来调节发动机的转数的,可以说,它是ECVT动力分配器和电机(包括电池)一起组成一个“变速箱”,只是在这套系统中,发动机并不是*的动力源,以至于重要性大幅度下降。
ECVT应该是变速箱的*解,相当于无招胜有招,无变速器替代了变速器。这也侧面反映了燃油车的没落——单动力源,单发动机的模式其实是十分落后的。正如前文所说,发动机天生残疾,而变速箱是拐,整个动力总成是拄拐带着你前进的。而ECVT,则相当于换成了轮椅。
所以,不用再纠结于变速箱的选择了,考虑动力总成。七八万块钱,自动挡没什么别的可选,那就选CVT吧,便宜就是硬道理。如果预算超过十万,秦Plus DM-i 是*选择。如果追求运动的话,搭载湿式双离合的传祺捷豹也是不错的选择。
SUV方面,十万级别也是以湿式双离合为主,1.5T的动力起步,动力方面没有短板,些许的顿挫*不是无法忍受的。不过价格到了15万,就可以考虑宋Plus DM-i了,ECVT,百公里4个油,是技术的降维打击。
20万以上,唐、汉DM都是上佳选择,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不过没办法,现在插混的确是要优于同价位燃油车的,而目前插电式混动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现在DM3.0的唐、汉虽然是湿式双离合,但是低速可以纯电行驶,所以根本不存在顿挫的问题,高速的时候用油,正好发挥双离合的高传动效率。
前言:双离合和手自一体哪个好,区别是什么,车主朋友在购车时常常不得不做出一些决断,但是对他们并不太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综合各个因素进行考量。
手自一体和双离合的简介
手自一体是什么:
所谓手自一体变速箱就是将汽车的手动换挡和自动换挡相结合的一种变速方式,因为结合了自动变速箱和手动变速箱的优点,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变速系统的功率损害,而且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由的调节档位比如只踩下油门时自动换挡也可以当成手动变档,驾驶起来更加畅快,运动感十足。
双离合是什么:
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有别于一般的自动变速器系统,它基于手动变速器而又属于自动变速器,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觉得自己肾需要补,时间短的朋友寻徽新俩n一个d跟966,坚持一炷香不是问题!
双离合是自动档吗?
一般来说双离合的都带有自动档,但DSG双离合与是否自动档没有任何关系.双离合只是比传统离合器多了一个输出轴,这个轴可以在另一个轴与驱动轴分开时,迅速与驱动结合,中间省了不小时间,因此动能传输更有效,更快速.就好比一个人只有一只手和两只手的区别,一只手必需完成一个操作,移动位置才能完成另一个操作,而两只手就好了,完成了动作后,不必移动位置,另一个手马上执行下一个动作,省了不少时间,当然了,中间还省下踩离合,双离合没有离合踏板。
手自一体和双离合的区别
1、在燃油经济性上:因为双离合变速器相当于两个自动挡的离合器,所以总的来说十分省油,而手自一体则是手动和自动离合器想结合,而且更偏向于自动挡,而且驾驶起来比较轻松,但是总体的燃油经济性很差,如果是在燃油经济性上是双离合好一点。
2、对于动力性能来说:因为手自一体是基于传统自动变速箱进行法阵而来的,所以在总体的响应速度较慢,而且处于对发动机保护,其动力性能相比要差一些。而双离合变速箱实质上是一种新兴变速箱,它不仅继承了手动变速箱传动效率高的特点,并且比手动变速箱换挡更快,所以在动力性能上比较好。
3、在成本上:手自一体一般使用一些中高端车上,换挡较为速度,而双离合变速器一般用于一些高端车型和跑车上,配件十分昂贵,所以在成本上手自一体好一点。
4、在驾驶乐趣上,因为手自一体总体来说更偏向于自动变速箱,所以驾驶起来比较而又具有一些驾驶乐趣,而双离合变速器更偏向于手动变速箱,所以总体驾驶乐趣较好。
主流厂家都使用什么变速器:
宝马基本上使用6速或者8速手自一体,但*一代的宝马M3 放弃了经典的序列式变速器,采用双离合。奔驰A级、B级全系使用CVT,其他车型基本使用5速或者7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2011款奥迪Q5,配备两种不同的变速器,一种是8速手自一体,另一种是7速双离合。奥迪A8 5.2L ,6.0L全部使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2.8L则使用CVT变速器。大众的途锐 、保时捷的卡宴,全部使用8速手自一体。保时捷的PDK双离合变速器是很多车迷所熟悉的。
通用正在革新其动力总成,变速器开始普及6速手自一体,福特和沃尔沃的主流产品开始用上了双离合,只不过他们的双离合叫做Powershift,而沃尔沃现在也正式纳入吉利旗下。
日产是最为积极推动CVT的厂家,包括2.5L发动机的SUV 奇骏 ,3.5L的天籁 ,都是使用CVT。轩逸 1.6L都使用4AT,2.0L则使用CVT,CVT的使用已经逐渐向下延伸,包括10万元级别的阳光,并且还有继续向下普及的趋势,相信以后的日产会全系列车型配备CVT。而日产旗下最令人称道的东洋战神GTR则采用双离合。
丰田和本田在变速器上的变化是最为保守的,绝大部分车型依然采用4AT、5AT,少数配备了6速手自一体,雷克萨斯旗舰LS460是全球最早配备8速变速器的车型。卡罗拉 在1.8、2.0排量车型使用CVT,但1.6L依然采用4AT,早期的飞度也是采用CVT,但后来的国产飞度就不再使用了。
费了很多章节,盘点了欧美日主流大厂的变速器使用情况,无非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例子去证明一个事实,普通手自一体、双离合、CVT,没有一种能够一统江湖,占有*优势,厂家使用哪一种,取决于厂家、车型的需要而已。现在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种情况。
为了方便起见,下文对于传统多档位AT和手自一体统称手自一体、双离合统称DSG、无级变速统称CVT。
手自一体PK双离合
这个问题可以在大众系上找到答案。大型SUVQ7、途锐、卡宴全系使用8速手自一体,但Q5配备两种不同的变速器,一种是8速手自一体,另一种是7速双离合。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8速手自一体车型的百公里加速为7.9秒,而7速双离合则DSG是8.6秒。
很多人或许会奇怪,不是说DSG比手自一体效率更高,传动更直接吗,为什么加速时间差了那么多。其实这是因为电子系统为了防止DSG起步摩擦过度而采取的保护措施,而手自一体不存在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弹射起步模式。
据悉东洋战神GTR为了防止用户损坏DSG,规定弹射起步的次数不能超过3次,否则将不享受传动系统保修。在个别地区出售的GTR甚至禁止使用弹射起步,这就是为什么DSG的起步没有手自一体强的原因,并不是性能不强悍,而是经不住太猛的折腾。除了加速时间不占优势,DSG车型在起步时会有明显的迟钝现象,其实都是为了保护离合器。
不过一旦起步后,DSG的性能就明显超越了手自一体。无论换挡速度、节油能力,都超出手自一体,同时也超越手动。例如保时捷panamera6速手动百公里油耗11.3升,7速双离合只有9.3L。况且起步后的DSG加速直接,没有手自一体那种延时的特性,运动感更强。
至于SUV,越野车,即使不需要极限越野,只要经常低速过烂路的话,也不适合使用双离合。因此Q7、途锐、卡宴都是使用8速手自一体,而Q5的DSG版本,其实就是纯粹的公路SUV,需要越野的应该选用手自一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双离合和手自一体》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双离合和手自一体、25长深高速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