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从一盘“股权投资”大餐开始,打开你的财务小厨师帽,准备好炒菜啦!今天咱们就要聊聊“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例题”,是的,就是书架上的那些数字和会计分录的故事,不带你绕弯子,直奔主题。
简单理解:就是你用钱买了别人公司的股份,为的是长长久久,别以为只是一锤子买卖,像买个快消品,买了就扔,那可不行。长远来看,你就变成了那家公司的一部分,可能还有投票权,享受利润分红,还得帮忙“把脉”财务,真是真正的“财务养成记”。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基本框架
1. 以成本法为主:
拿钱买了股份,账面上就是“投资账”,初始投入按实际支付的价钱记——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简单直接,像给朋友转账,转完后你心里还暗自庆幸:“这次真是稳赚不赔!”
2. 投资期间的后续核算:
(1)权益法:当你拥有子公司超过20%(其实,标准是20%以上即可操控或影响)时,投资会用权益法核算。这个法子厉害了,利润分红不是按股权比例享受,还要调整你的投资账——借应收股利、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
(2)分红处理:
分红不是“你拿走的钱”,而是你投资的收益。分红到账时: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少投资账面价值)
是不是挺有趣?你吃到的红利其实是在“减仓”。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例题出炉
题目:某公司以300万元购买另一公司股权,占比22%,购买日确认投资,且被投资公司当年盈利80万元。请问怎样做会计分录?
【解题步骤一】:
购买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300万元
这次购物“实锤”到账,正式入账。
【解题步骤二】:
年度末,投资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和权益变动:
利润份额=80万元×22%=17.6万元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17.6万元(增加投资账)
贷:投资收益 17.6万元(公司盈利部分)
【解题步骤三】:
被投资公司宣布分红20万元(假设全部现金分红,全部派到你手上)
分红时:
借:银行存款 2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20万元(减少投资账)
【综合总结】:
- 初始投资投入: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
- 投资期间确认的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
- 收到的分红: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
你看,记分录就是这么欢乐的事情,像玩“会计大富翁”。不过注意: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还要考虑“投资损失、资本公积、商誉”......这可是“潜规则”。
四、怎么算“商誉”?
买公司不光看到账面上的净资产,还要考虑买的溢价。比如你花了350万元,账面净资产只有300万元,你是不是多付了50万?这笔超出部分就变成“商誉”——一块“无形的黄金”。
会计处理:
借:商誉 5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万元
当然,后续要考虑商誉减值,这是让账簿变“泥潭”的关键所在。
五、长期股权投资中的特殊情况
- 投资减值:如果发现投资价值跌破账面价值,要计提减值准备。
- 转让股权:卖出投资时,要确认盈利或亏损,分录要“有趣”一点:
借:银行存款
借:投资收益——(亏损)或贷:投资收益——(盈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六、实战演练:
假设你还以400万元买入一家公司的股权(占比30%),该公司年度净利润为200万元,宣布分红50万元。
——投资初始: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400万元
——年度盈利:
投资份额=200万×30%=60万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万
贷:投资收益 60万
——分红:
(全部现金)
借:银行存款 50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万
看吧,投资的“套路”大致就这些,能搞懂这套玩法,才算是真实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内线”。像一部连环画,贴近生活又刺激心跳,要不要试试自己做个“会计神童”?或者,偷偷给自己埋个彩蛋——会不会你手里的那份投资,暗藏着一个“隐藏的彩蛋”呢?哈哈,是不是觉得这个内容比笑话还精彩?别急,真正的“秘密”就在下一次分录里悄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