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银行周末上班吗
比重增长量是资料分析中比较重要的考点,很多同学看到都比较头痛,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列式复杂,一个公式中加减乘除计算全都涵盖了。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深入剖析一下,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这么难呢?
基本公式先知晓
估算方法三步走
1、第一步
结合判断比重变化原理先判断比重上升或下降,看是否可排除一些选项。
(1)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上升
(2)当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下降
(3)当部分增长率等于整体增长率时,比重不变
2、第二步
3、第三步
(一般都可以忽略右侧分母:1+部分增长率),直接估算
最终确定选项。
实战巩固再提升
例1
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555万亩,比2017年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75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2%;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408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6579亿公斤,比2017年下降0.6%;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总产量6102亿公斤,比2017年下降0.8%,全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位水平,属于丰收年量。
问题:2018 年全国谷物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较上一年约:
A.增长0.19个百分点 B.减少0.19个百分点
C.增长0.26个百分点 D.减少0.26个百分点
【中公解析】答案选B。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谷物总产量为6102亿公斤,同比下降0.8%;粮食总产量为6579亿公斤,同比下降 0.6%。谷物总产量增长率(-0.8%)小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率(-0.6%),即: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则2018年全国谷物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减少,排除 A、C。
选择小于0.2%的选项,只有 B 项符合。故本题选B。
例2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低于上年同期8.9个百分点。
2020年,东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11227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448.1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3.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497.2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47.1亿元,同比增长9.1%。
问题:与2019年相比,2020年西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占全国收入的比重约( )。
A.增加了0.2个百分点 B.增加了0.39个百分点
C.降低了0.2个百分点 D.降低了0.39个百分点
【中公解析】答案选C。根据材料可知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业务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12.5%,西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497.2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2个百分点,列式为
西部地区互联网收入增长率为6.9%小于全国收入增长率12.5%,比重下降,排除A、B选项。
C、D均小于5.6%,无法排除选项。这时候我们估算
与C选项接近,因此选择C项。
以上是中公教育介绍的比重增长量的计算技巧,希望对正在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有两种方法,①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客服电话是95599,现在多数为智能语音客服,可以说:我要转接人工客服,报出你所属的省份、城市名和哪个区,然后等待客服回复或客服会发一条短信回复。②登录手机银行,例:中国农业银行。点击"我",再点击"网点查询",就可以看到哪个网点是否正在营业,查询到的是实时信息,只能查到当天的实时信息,如果提前一天查,则查不到。
8月2日消息 随着国内疫情影响的消退及防疫政策的调整,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5月份之后国内经济活动出现触底回升迹象。为此,方正证券发布《布局国内复苏》研究报告表示,在当前实际经济增速预计继续回升、PPI大概率下降以及海外经济存在衰退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可以关注经济复苏主线以及PPI下行过程的投资机会,如受益疫后复苏的消费板块。
据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主要指数表现来看,7月份上证指数跌4.28%,创业板指同步下跌,单月跌幅为4.99%,市场整体的万得全A下跌2.67%。
值得注意的是,7月市场风格较为明显。从市值规模来看,中小盘股领先的风格仍在持续,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74%,而中证500指数、沪深300指数纷纷下跌,跌幅分别为2.48%、7.02%。7月价值成长风格均衡,创业板指相对于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冲高回落,全月并无显著的超额收益,不过上证50指数跌8.7%而创业板50仅下跌了5.47%。从行业表现来看,7月份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绝大多数下跌。具体来看,7月份环保行业领涨,累计涨幅为5.3%,机械设备行业次之,累计涨幅为5.2%。汽车行业表现突出,累计上涨5.1%。不过,消费地产相关产业7月表现较弱。其中,建筑材料跌幅*,达10.1%。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实际GDP同比增长2.5%,经济运行顶住压力,整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单季GDP同比增长0.4%。可见,随着国内疫情影响的消退以及防疫政策的调整,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前期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并逐渐取得成效,5月份之后国内经济活动已经出现了触底回升的迹象。
对此,方正证券认为,下半年经济预计还会继续回升。一方面,在更*化、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模式下,后续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拖累预计将明显减弱;另一方面,稳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基调没有变,下半年经济回升存在支撑。不过当前国内外经济周期错位,海外经济、特别是美国存在衰退的可能性,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风险。此外,我们预计PPI将持续下降,而名义经济增速相比实际经济增速对上市公司盈利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建议关注当前所处的盈利周期位置。
在当前实际经济增速预计继续回升、PPI大概率下降以及海外经济存在衰退可能的情况下,经济复苏主线如何布局?方正证券在报告中指出,一是地产及相关产业链;二是受益疫后复苏的消费板块。
方正证券指出,“稳地产”对“稳经济”十分重要,在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经济衰退后的复苏阶段,以及2012年经济超预期下滑后的稳增长阶段,都出现了很明显的地产周期高点。此外,地产相关的监管政策也有所松动。5月15日,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不低于相应期限LPR减20个基点。
为何受疫情直接影响的消费行业却恢复较快?对此,方正证券表示,一方面,“稳增长”主基调下,促进消费系列政策措施预计会持续出台落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居民收入预期回稳。疫后经济复苏与政策合力推动消费相关板块的基本面预期进一步提升,下半年消费板块的盈利有望明显改善。疫后经济复苏与政策合力推动消费相关板块的基本面预期进一步提升,下半年消费板块的盈利有望明显改善。此外,从历次PPI下行期的行业板块表现来看,消费板块及金融地产板块涨跌幅均值要好于市场整体。
下图是新加坡贸易发展部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国民经济初步统计数据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名义GDP达到了1460.572亿新元,去年同期是1320.935亿新元。
按此计算,二季度新加坡GDP提升了139.637新元,名义增长率为10.6%。增速如此之高,一方面表明新加坡经济在二季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建筑、制造、服务和对外贸易均在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则表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特别是转口贸易中“石油、煤炭、天然气、镍、棕榈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新加坡二季度经济带来了额外的加成,这就是通货膨胀。
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多家机构都曾明确表示:多国经济正走向“滞涨”,经济真实性上涨幅度,已经被通货膨胀超越了。2022年第二季度的新加坡经济,也是如此!
剔除通胀,新加坡经济实质上涨多少呢?
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的GDP,我们称之为“名义GDP”,体现的是各国的经济实力规模大小,但里面包含了通胀因素。想要获得剔除通胀因素之后的“真实性生产提升情况”,我们需要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所谓实际GDP,指的是按基期价格计算的。当前的新加坡,采用的基期价格是2015年。用这一年的价格统计2022年第二季度,得到的实际GDP为1274.057亿新元。
用同样的基期价格统计2021年第二季度,得到的实际GDP为1220.916新元(如下图)。由于都是采用同一个基期年的价格来核算,不就等于是剔除了商品和服务价格波动因素带来的影响吗?
接下来,用2022年第二季度的实际GDP与去年第二季度的实际GDP做计算,得出:新增53.141亿新元,增长率为4.4%。这个增长率,就是我们平时提到的经济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之间的差额,属于通胀的贡献。
小结:我们平时提到的各国经济规模大小,都是采用市场价格计算的,纳入了通胀因素。比如:2021年美国GDP在23万亿美元左右,我国超过了17.7万亿美元。提到的经济增速,却是采用实际GDP来计算的。
二季度新加坡GDP创新高,环比为何是下降呢?
上文提到,按市场价格计算,新加坡二季度GDP达到了1460.572亿新元,创新高;按照基期价格计算的实际GDP,也比今年第一季度更高。似乎环比增长率为正,媒体报道出来的为何却是下降0.2%呢?
这就需要引入“季调”概念了!上面提到的名义GDP、实际GDP都是未经季节调整的,属于“原始数据”。这样的数据容易被生产、消费的季节性变化干扰,比如:农业生产的春耕、秋收——生产与收获脱节。
9月是中秋节的消费旺季,但相关生产行为却可能在6月份就完成了。再加上各个季度工作日数量的不同,都会使得按“原始数据计算的环比经济增速,不能真实地体现经济发展本质”。
因此,经济学家们发明了季调的核算标准,将上述影响因素抹平,平均分配到各个季度,从而得出了“采用季调标准统计的实际GDP”——2022年第二季度为1274.847亿新元,一季度为1277.985新元(如下图)。
按此计算,采用季调标准,新加坡二季度的实际GDP环比减少了3.138亿新元,环比降幅为0.2%。现在,网友们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同比增速,环比增速计算差异,了解清楚了吗?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同比增长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同比增长是什么意思、银行周末上班吗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