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随着大盘回落到3200点的下方,原本反弹就比较弱的个股,可能让持有者更加感到痛苦。
中国平安近期的股价走势,似乎就是这样。虽然在6月中旬时有过两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最终被绵绵不断的小阴线吞噬掉了涨幅。而且,伴随着它在最近一个交易日的盘中到达40.53元的低点,它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低。
中国平安作为股民最常讨论的价值投资股之一,它在创下90.84元(前复权价格)的历史*点后,就再也没有让股民体验到价值投资的乐趣和魅力了。
针对中国平安创下的新低,在某投资论坛上,有投资者表示:“期待的三浪下跌终于破新低了,不破不立!我个人认为最近这段时间将会是中国平安未来五年的低点!”
事实上,以中国平安近期的股价走势上看,它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之中。我们知道,一只个股的股价走势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呈正相关性,而中国平安在经营层面上的数据并不理想。
在最近已披露的三个单季度数据中,它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89.80亿元、2758.15亿元、3059.40亿元,同比下滑6.32%、8.44%、10.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33亿元、199.80亿元、206.58亿元,同比下滑31.22%、50.12%、24.12%。
此外,在中国平安的近期股票交易层面上,北向资金在减仓可能也让其股价承压了。最近10个交易日以来,它的持股数量总体上处于减少的状态,由6.316亿股减少至6.112亿股。
在个股的股价下跌趋势中,中国平安的股票回购也没有将它的股价拉转向上。截止上个月底,中国平安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1.02亿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50.00亿元。但不知为何,股票回购理论上应该是利好消息才是,但市场上有回购措施的个股,如格力电器、京东方A等,它们的股价走势都比较弱。
因此,在中国平安的日K线图上看,它已经处于所有重要均线之下了。而那些以技术分析为基础的投资者可能对这样走势的个股并不“感兴趣”,因此,它潜在的多头可能只剩下价值投资者以及原本就在场的股民。
不过,原本就在场的股民,他们选择进场的时机似乎并不对。而且,从中国平安的股东总人数变化上看,不少股民正是在它创下90.84元的高点向下滑落的过程中入场的。
在*点的当季度末,中国平安的股东总人数为70.05万户,但到了*披露的2022年一季度末,这一数值变为121.48万户,增加了51.43万户。
当股民以价值投资的理念转向中国平安时,他们却忘了价值投资大师们的教诲。“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句话正来自于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它在投资界相当管用,一些热门的投资品种带给股民的往往并不是高收益。要不然,股市里为何会有“一赢二平七亏”的说法存在?
但人性天然显示的就是羊群效应!如何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大流,做到反人性,投资者离成功也就近了一步。
不知道,等到中国平安的2022年中报披露时,它的股东总人数又将是多少?
风险提示:文中的看法仅供交流,不构成你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2月1日丨国华网安(000004.SZ)公布,持有公司股份1389.05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90%)的股东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在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36.018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今日举行2021年业绩发布会。
中国平安联席CEO兼首席财务官姚波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一年平安股价的下跌受到外部因素、行业因素等多个因素影响,股价的确处于历史低位。
而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拟任)邓斌则在回应不动产风险敞口等问题时表示,平安保险集团的不动产风险敞口可控,控制在合理区间。
平安保险集团的不动产风险敞口可控
最近一年,平安保险集团的房地产投资和房地产风险敞口一直备受关注。
邓斌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平安保险集团的不动产风险敞口可控,控制在合理区间。未来,平安集团会继续坚持“坚守底线,把握机遇,穿越周期,领先价值”的投资理念,在战略资产配置的引领之下,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不动产投资,其中包括碳中和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等相关概念的优质不动产项目,优质的商业不动产,保障性廉租房,保障性租赁住宅等这类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不动产板块。
邓斌表示,平安集团的投资资产配置非常稳健,是一个双哑铃配置组合。第一个大哑铃的一端,是大量的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这使得平安集团资产负债久期差在过往十年之中明显地收缩。“目前的资产负债久期差四年多一点点,这个数字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属于一个领先的位置。”邓斌对此表示,另一端则是风险资产,包含不动产以及权益类资产等。
“在风险资产里面又有一个小哑铃配置,一个是高分红的稳健型的价值型投资,另一端是追求增长型的投资。因为有这样一个比较均衡的配置,使得我们在风险资产上的β远远低于1。”邓斌进一步表示。由于内部外部的因素,今年资本市场产生比较明显的回撤,从而亦更为体现均衡配置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如何产生超额收益的问题上,邓斌则表示,四万亿员的资产产生“α”很困难,但是平安集团仍然在稳健投资、价值投资、穿越周期、领先价值等理念之下去追求价值投资的机遇。
“过往我们的投资在α上面,通过有纪律的战术配置,通过优选投资标的,能够产生比市场指数更高的回报,这个α还是很明显的。”邓斌进一步表示,未来平安集团仍然会通过选取优质的管理人,选取优质的项目,为平安集团投资带来α。因此,整个投资价值链绝大多数的投资来源于战略资产配置的回报,而后从有纪律的战术配置和精选投资标的、精选投资管理人、产生的α也是非常重要的来源。
平安股价处于历史低位
在如何看待中国平安股价表现时,姚波表示,过去一年,管理层主要聚焦在公司经营领域,稳固公司基本面,在未来公司价值产生后,预计股价会有相应地反应。
姚波表示,过去一年,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蓝筹股遭遇比较大的压力;寿险行业的周期性的转型亦影响平安的股价。此外,平安人寿内部寿险改革的成效也在积极地推进当中,成效有待持续地显现。
“平安目前的股价处于历史的低位,我们相信市场最终会认识到平安的价值。”姚波表示,在市值管理方面,将通过持续提高分红、股票回购等方式向市场传递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首家发布业绩的上市保险集团,中国平安去年录得不错的成绩。
据财报数据披露,得益于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抗风险能力,科技及生态圈赋能金融主业成效的持续增强,中国平安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向客户、股东与社会交出了一份稳健而有温度的年度业绩答卷。2021年,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6.1%;营运ROE达18.9%;净利润1,218.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6.18亿元,同比下降29.0%。平安注重股东回报,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38元,同比增长8.2%。中国平安于2021年8月启动新一轮股票回购方案,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回购约7,777万股,共计39亿元。
采写:南都
平安已经跌了多久了,拿着手指头,我数了一下,已经8个月了吧,从二月见顶,到现在十月,93元跌到*47元,刚好腰斩,还是蛮有意思的,目前48元,被套在里面的散户说:我不知道我的未来,感觉都是黑色了。
腰斩的背后没那么简单
下跌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个股行为,一种是行业行为,平安属于两者都有。大金融行业,曾经的三剑客:平安,招商,东财,现在就也平安掉队了,所以,其实和行业无关,还是平安自身的问题。
市场之所以炒作这三个,是因为它们给我们看到了传统金融行业里面有一线希望了,太多的国字辈了,没有活力,但这三个,是金融市场里面最有朝气的公司了,但平安却忘了初心。
突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不喜欢平安这家公司了,越来越沾上了一些传统风气,比如收购方正,收购华夏,还有和花旗证券那事,总之,没一件让你感觉快乐。
这东西,就像格力一样,好好的空调做到天花板了,一天到晚想着手机,汽车,让人很不快乐。既然让投资者不快乐了,那大家就用脚投票,让你下去,市场从来不缺炒作的目标,凭什么惯着你呢。
这是企业个人行为方面的原因,让这家企业被市场抛弃,别怪行业,金融行业并没有问题,银行,证券也一样很不容易,但招商在干嘛 ,东财又在做什么,努力为了业绩而奋斗。比如:东财为了企业的活力,连董事长都换成小年轻了。
保险行业有问题了吗?
保险行业确实有问题,但市场养活一家平安,还是够的!因为疫情影响,经济大环境不好,很多消费被缩减,而保险支出,是家庭消费首先砍掉的,毕竟柴米油盐是刚需,保险是可以暂时不考虑的。
然后,因为人口层次的问题,保险行业就是年轻人交,老年人使用,现在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多了,一个平衡被打破了,所以行业逻辑有点小麻烦了。
其实,保险行业乱象丛生,越来越规范,曾经平安那一套招员工就是招客户的玩法,已经不再适用,但它却似乎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反而想着去收购一些破产的企业,如果是优质资产,那可以理解,完全就是一个扶贫公司了。
保险行业整体是下跌,其实证券,银行也是如此,但并没有影响招商,东财的上涨,或者不跌啊!*就平安,被市场抛弃了,到底是怪保险行业,还是平安自己呢?
其实,从公布的业绩来看,平安的业绩也并不太糟糕吧。只是市场并不买帐了,怪谁呢?
最后总结
当投资平安不在平安的时候,市场会用脚投票抛弃你,但是现在已经跌成这样了,大家认为它止跌了吗?腰斩后的平安,是否迎来新生呢?
我是小凡,大家一起聊聊,分享码字不易,谢谢大家点赞关注留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平安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平安股票、00000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