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去年差点“联姻”成功的国金证券近日公布了2020年的成绩单,在券商大年之际,其营收和净利润也实现双增长。据了解,近年来,国金证券的营收陷入增长瓶颈,2016-2019年,国金证券的营收均围绕在40亿元附近波动,净利润2015年登顶后也迅速下滑。
2020年业绩仅次于2015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63亿元,同比增长39.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43.44%。其中,投行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大增超88%。
4月7日,国金证券召开了2020年业绩网上说明会,公司董事长冉云、总经理金鹏以及董秘周洪刚就公司的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发展以及公众关注的并购问题进行了回应。
冉云表示,未来证券行业将面临如下竞争格局及趋势: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并加速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挑战与机遇并存;金融行业做大做强,业务转型是关键;数字化运营成常态,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
在此背景格局下,国金证券作为中型券商如何避免市场份额向头部券商集中的趋势?
冉云介绍,国金证券的战略定位为“差异化增值服务商”,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坚持以研究咨询为驱动,以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为基础,以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和创新业务为重点突破,以自营和其他业务为重要补充的业务发展模式。
“未来将坚持合规风险管理与业务创新发展并重,努力成为‘治理健全、管理规范、业务精湛、资质齐备、技术领先’的国内证券行业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上市券商。”金鹏强调。
具体从2021年的规划来看,就资管业务而言,金鹏表示,未来国金证券将推动资管业务平稳转型,专注主动管理水平提升,创设落地投融资结合的特色化配置型产品,在结构融资业务上关注市场趋势,结合企业需求匹配开发新的产品模式,并积极开展跨业务体系联动,促进协同增效。
从经纪业务来看,2020年国金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收18.21亿元,同比增长38.72%。金鹏表示,金融科技赋能业务转型升级,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全面财富管理服务;通过量化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应用,进一步做深客户-产品-服务的*匹配,提升平台+人工联动效率。
金鹏强调,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发展必须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客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必须高度重视。
从投行业务来看,金鹏介绍,截至2020年12月末,公司共有注册保荐代表人216名,在全部保荐机构中排名第 9 位。2020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较上年增长88.67%。
“未来公司将开拓与增加科创板、创业板优质项目储备,扩大在医疗健康、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重点产业内的专业优势与行业影响,并在承销定价、发行销售等重要业务环节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综合实力。”金鹏表示,同时也将继续推进债券业务发展,丰富债券业务资质,审慎严格把控项目风险。
此外,国金证券一直是行业并购的“香饽饽”。去年9月,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曾上演“蛇吞象”一幕。不过时隔不到一月,这一并购就公告“流产”。双方纷纷发布公告称,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今年3月,国金证券与京东再传“绯闻”,有消息人士称,京东欲以15亿美元收购国金证券部分或全部股权,不过这一消息后续被辟谣。
如今,国金证券是否还有并购重组计划依然备受关注,在今日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中,董事长冉云对此回应称,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4月24日,小编了解到,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披露旗下91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的*一期季报(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
根据数据显示,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3日,报告期内(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有26只产品的净值增长率为正。
其中,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基金产品为国联安安心成长混合,数值达4.90%,该基金的相对业绩基准为德盛安心成长线:在基金合同生效时的值为0.90元,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上涨,在任意一天的斜率为同时期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税后)除以*,现任基金经理是杨子江、薛琳。
报告期内上述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固定收益部分:国家统计局通报数据显示,中国3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48.4,前值51.6,非制造业景气度降至收缩区间;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8,前值51.6,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有所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房地产、租赁及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该基金在一季度采取稳健的投资风格。主要投资标的为高等级中票以及利率债等优质资产,维持组合久期较短期限,努力为投资人创造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 权益投资部分:一季度,俄乌冲突、大宗暴涨、疫情加剧、国际货币环境收紧、国内增长压力仍大的综合作用下,市场震荡向下。过去一年,代表实体经济景气的沪深300走势疲弱,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估值处于偏低历史分位。近期的不确定性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新能源、半导体等景气板块的偏高估值和交易拥挤;二是消费板块,在疫情煎熬、居民收入波动的情况下,如何化解现金流和成本的压力。我们一季度和近期的投资方向:1)政策发力受益方向:地产、基建、银行等;2)关注大宗原材料涨价;3)关注高分红避险等。中期投资方向:各行业优质公司,尤其是在已经大幅调整的中下游消费和制造成长板块中寻找机会。
附表: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基金净值变动比例(%) |
---|---|---|
011599 | 国联安匠心科技1个月滚动持有混合 | -24.41 |
007305 | 国联安新科技混合 | -24.21 |
501096 | 国联安科技创新3年混合 | -23.04 |
588180 | 国联安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 -21.60 |
512480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 | -21.40 |
257070 | 国联安优选行业混合 | -21.12 |
001956 | 国联安科技动力股票 | -20.94 |
159777 | 国联安创业板科技ETF | -20.39 |
006864 | 国联安核心资产混合 | -19.99 |
007301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C | -19.98 |
007300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 | -19.93 |
257020 | 国联安精选混合 | -19.19 |
159848 | 国联安证券ETF | -18.15 |
162510 | 国联安中小综指(LOF) | -16.15 |
008878 | 国联安新蓝筹红利一年定开混合 | -16.11 |
516480 | 国联安中证新材料主题ETF | -15.77 |
257050 | 国联安主题驱动混合 | -14.35 |
515660 | 国联安沪深300ETF | -13.99 |
006863 | 国联安智能制造混合 | -13.62 |
008391 | 国联安沪深300ETF联接C | -13.34 |
005708 | 国联安远见成长混合 | -13.28 |
008390 | 国联安沪深300ETF联接A | -13.28 |
162509 | 国联安中证100指数(LOF) | -13.09 |
014326 | 国联安核心趋势一年持有混合C | -12.69 |
006569 | 国联安中证医药100C | -12.65 |
000059 | 国联安中证医药100A | -12.56 |
014325 | 国联安核心趋势一年持有混合A | -12.51 |
006568 | 国联安行业领先混合 | -12.50 |
011994 | 国联安核心优势混合 | -12.06 |
257030 | 国联安优势混合 | -10.81 |
001654 | 国联安添鑫灵活配置混合C | -10.65 |
001359 | 国联安添鑫灵活配置混合A | -10.63 |
004076 | 国联安锐意混合 | -9.22 |
001007 | 国联安鑫安灵活配置混合 | -9.09 |
255010 | 国联安稳健混合 | -8.49 |
257010 | 国联安小盘精选混合 | -5.91 |
006138 | 国联安价值优选股票 | -5.68 |
010932 | 国联安鑫元1个月持有混合C | -5.08 |
010931 | 国联安鑫元1个月持有混合A | -5.04 |
004130 | 国联安鑫汇混合C | -5.03 |
004129 | 国联安鑫汇混合A | -4.94 |
000058 | 国联安安泰灵活配置混合 | -3.85 |
004084 | 国联安鑫隆混合C | -3.45 |
004083 | 国联安鑫隆混合A | -3.35 |
002367 | 国联安安稳灵活配置混合 | -3.28 |
006918 | 国联安安享养老目标一年(FOF) | -3.16 |
002485 | 国联安通盈混合C | -2.41 |
000664 | 国联安通盈混合A | -2.39 |
002186 | 国联安鑫享灵活配置混合C | -2.36 |
004132 | 国联安鑫发混合C | -2.35 |
001228 | 国联安鑫享灵活配置混合A | -2.34 |
004131 | 国联安鑫发混合A | -2.26 |
000417 | 国联安新精选混合 | -2.25 |
004082 | 国联安鑫乾混合C | -2.15 |
257040 | 国联安红利混合 | -2.14 |
004081 | 国联安鑫乾混合A | -2.05 |
001157 | 国联安睿祺灵活配置混合 | -2.02 |
253061 | 国联安信心增长债券B | -1.57 |
253060 | 国联安信心增长债券A | -1.50 |
010818 | 国联安鑫稳3个月持有混合C | -0.95 |
010817 | 国联安鑫稳3个月持有混合A | -0.86 |
003276 | 国联安添利增长债C | -0.70 |
003275 | 国联安添利增长债A | -0.59 |
006509 | 国联安增盈纯债A | -0.02 |
006510 | 国联安增盈纯债C | -0.01 |
008877 | 国联安增盛一年定开债发起式 | 0.26 |
006495 | 国联安增富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 | 0.26 |
008900 | 国联安增泰一年定开债发起式 | 0.26 |
006508 | 国联安增裕一年定开债券发起式 | 0.30 |
510170 | 国联安上证商品ETF | 0.37 |
253021 | 国联安增利债券B | 0.43 |
008881 | 国联安增顺纯债债券C | 0.46 |
008882 | 国联安增祺纯债A | 0.48 |
008879 | 国联安中债1-3年政策性金融债 | 0.48 |
008883 | 国联安增祺纯债C | 0.48 |
012807 | 国联安恒鑫3个月定开债券 | 0.50 |
253050 | 国联安货币A | 0.51 |
006153 | 国联安增鑫纯债C | 0.52 |
253020 | 国联安增利债券A | 0.54 |
008880 | 国联安增顺纯债债券A | 0.55 |
006152 | 国联安增鑫纯债A | 0.55 |
007372 | 国联安增瑞政策性金融债纯债C | 0.56 |
253051 | 国联安货币B | 0.57 |
007371 | 国联安增瑞政策性金融债纯债A | 0.59 |
257060 | 国联安上证商品ETF联接 | 0.62 |
162511 | 国联安双佳信用债券(LOF) | 0.72 |
008109 | 国联安短债债券C | 0.89 |
008000 | 国联安恒利63个月定开债券C | 0.93 |
008108 | 国联安短债债券A | 0.93 |
007999 | 国联安恒利63个月定开债券A | 1.00 |
253010 | 国联安安心成长混合 | 4.90 |
7月12日晚,国金证券(600109.SH)公告,证监会近日批准公司设立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金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国金资管成为第22家券商资管子公司。
国金资管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3亿元,由国金证券现金出资,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证监会还核准国金资管作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从事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
2021年4月,公司公布其关于设立资管子公司的议案;当年6月,国金证券向证监会递交《设立证券公司专业子公司》的申请,于今年4月获得受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其申请已获得监管批准。
值得一提的是,新近提出设立资管子公司的多家券商一并申请了公募牌照,国金证券此次并未获得公募牌照,往后拟开展该业务还需继续申请。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1269.82亿元,同比增长48.15%。中基协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证券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显示,国金证券以1356.71亿元的月均规模排在第13位。
国金证券2019-2021年资管业务收入为0.96亿元、1.14亿元和1.15亿元,该项业务对公司营业总收入的贡献度分别为2.21%、1.88%和1.61%。根据中证协的数据口径,2021年国金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7857万元,排在行业第47位。
目前,券商旗下已开门营业的资管子公司已达21家,其中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君资管、山证资管等9家券商资管子公司具备公募牌照。
2013-2016年,监管核准了一批资管子公司,但近年申请与批复皆陷入冰点,直至2020年,安信资管、德邦资管、天风资管、甬兴资管陆续获批并开业,券商资管子公司的队伍不断扩容。
2021年初至今,券商资管子公司申请掀起了一批小高潮,目前,包括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创证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国联证券、华安证券、东兴证券、国海证券、万联证券等11家券商均在排队等待证监会审批。
目前进度稍快的为中金公司,其设立申请已于6月中旬获得证监会反馈意见。
据业内人士分析,券商申请资管子公司主要是发力公募业务,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房住不炒等大背景下,居民财富从存款和不动产转向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投资产品,财富管理将成为券商发力的重点。
此外,券商申请资管子公司也有政策加持,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照,从事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5月20日,证监会又进一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放开“一参一控一牌”,即同一主体在参股一家基金、控股一家基金的基础上,还可以再申请一块公募牌照。
IPO市场高歌猛进浪潮中,2022年券商的投行座次将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
界面新闻通过整理公开数据发现,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等IPO项目储备充足的券商,在行业洗牌过程中或取得先发优势。
此外,华泰联合、中金公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国信证券等也有迎头赶上趋势。不过,相较于申报速度,近期券商会更注重项目材料的质量,并不热衷于抢“头筹”。
近期,不少投行广招人马、跑项目、增储备。毋庸置疑的是,全面注册制下的投行大战将更加白热化。
中信、中信建投、海通项目储备*优势
2021年,A股IPO募资超4900亿元创历史新高,自2019年以来两市IPO实际募资金额已连续三年增长,券商投行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数据显示,2021年资本市场IPO通过率较2020的96.23%稍有下降,为90.56%,但也超过2019年84.66%的IPO通过率,依旧处于历史高位。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业内投行人士普遍认为,2022年IPO的发行家数还会增长,再融资规模也将保持稳定增长。从结构来看,2022年主板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占比将上升,此外北交所热度也将延续,数量占比将会明显提高。
IPO审核维持高速发展之际,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将率先获益。从各家券商项目储备来看,共有100家券商将为1936家企业提供IPO服务。
投行IPO储备项目体现了券商的后劲,具体到各家券商数量的排名,中信证券在审家数居首,共153家,市占率高达7.90%。第二位是中信建投,在审项目共131家,市占率6.77%。海通证券以95个在审项目紧随其后,市占率4.91%。
同时,项目储备排在前十名的券商还有国泰君安证券(92家,市场占比4.75%)、中金公司(83家、市场占比4.29%)、华泰联合(79家,市场占比4.08%)、民生证券(72家、市场占比3.72%)、国金证券(67家、市场占比3.46%)、招商证券(63家、市场占比3.25%)、申万宏源承销保荐(62家、市场占比3.20%)。
能够看出,头部券商在储备项目方面集中度更高,前十名券商手握五成项目。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体量不同的券商来说,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投行人士何南野表示:“未来投行业务资源将向大型券商集中,加剧马太效应,一线投行市占率有望继续做大,龙头券商投行有望实现百亿收入。”
有行业人士表示,IPO项目能够为券商投行带来的不仅是一次性的网友分享承销收入,更为关键的是,“优质项目意味着持续性的综合融资需求。”
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年A股资本市场风起云涌,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各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举措迅速落地实施,保荐机构迎来IPO承销盛宴。
Wind数据显示,2021年A股共有524只新股上市,募资总额5437.73亿元,逾七成公司以注册制方式发行。
在IPO承销数量方面,2021年共20家券商保荐的项目数量不低于10家。其中,中信证券保荐67家夺魁,中信建投(44家)、海通证券(36家)、华泰联合(32家)、民生证券(30家)、国泰君安(23家)等位居前十。
过会项目数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券商IPO项目的承销金额和收入。
在IPO承销规模方面,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网友分享承销金额位居第一梯队,分别承销了849.56亿元和805.08亿元。
中信建投、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分别承销了539.57亿元、352.12亿元、298.79亿元和262.75亿元。此外,招商证券、民生证券、国信证券等8家券商网友分享承销金额也超过百亿元。
在IPO承销收入方面,还有9家券商超过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网友分享承销收入达到37.06亿元,其次是中信建投证券和中金公司,网友分享承销收入也超过20亿元。
除了上述券商,IPO承销收入超过10亿元的还有海通证券(19.97亿元)、华泰联合(19.31亿元)、民生证券(15.65亿元)、国泰君安(12.36亿元)、招商证券(11.62亿元)和国金证券(10.41亿元)。
2020、2021年虽然是投行大年,但市场分化也很明显。
注册制、再融资新规等政策红利带来了巨大机会,头部券商无疑是这些机会的*受益者。在行业分化的历史进程中,制度改革按下“加速键”,资源的“天平”愈加向头部券商倾斜,而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
具体来看,行业竞争格局呈现两大特征:一是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前五家券商投行收入占行业五成之多,前十家券商占比达七成,已呈现“三七分化”态势;二是头部券商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而排名后三分之一的券商正在被加速出清。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尽管证监会对券商投行项目实行从严监管,在压实券商责任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但并未改变券商投行业务稳步发展的局面。”
光大证券统计显示,从投行业务收入来看,2021上半年有28家券商实现投行业务同比增长。从投行业务市场格局来看,与2020年相比,排名前五公司仍保持领先地位,仅相对排名小幅变动,且投行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1上半年CR5达到49%,连续五年提升,因此预计2022年随着监管的引导和头部效应的加强,投行业务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头部券商凭借强大的内部协同、稳健的风控能力等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参与度,预计投行业务的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头部券商强者恒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金证券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金证券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