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7月29日讯【增聘情况】巨灵财经数据显示,富国裕利债券A(014671)、富国裕利债券C(014672)今日新增基金经理刘兴旺管理。
基金
10月13日讯 华夏大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大盘精选,代码000011)10月12日净值上涨2.5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2190元,累计净值为24.1590元。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成立以来收益3,469.79%,今年以来收益28.85%,近一月收益3.65%,近一年收益43.22%,近三年收益62.94%。
华夏大盘精选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6次,累计分红金额21.86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陈伟彦,自2017年05月0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6.9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锦江酒店(持仓比例7.25%)、福斯特(持仓比例7.03%)、海尔智家(持仓比例6.23%)、宏发股份(持仓比例5.80%)、泸州老窖(持仓比例5.45%)、古井贡酒(持仓比例5.37%)、海大集团(持仓比例5.33%)、中南建设(持仓比例5.24%)、晨光文具(持仓比例4.69%)、恒立液压(持仓比例4.6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全球经济出现*的急剧下滑。二季度海外疫情仍继续蔓延,除少数国家外,疫情整体上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对冲疫情的不利影响,全球各主要国家大都推出了规模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全球流动性泛滥,全球股市也在大幅下跌后明显反弹,尤其是美国股市。国内经济方面,由于疫情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也持续推进,国内经济逐步复苏。我们一直相信中国经济的韧性,相信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曲折、稳步前行,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消费升级红利和创新红利也仍可持续。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竞争优势,能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2020年上半年,A股波动巨大,年初受疫情影响一度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明显上涨,尤其是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创业板指数和具备长期持续增长预期的消费龙头公司。这一方面源于流动性宽松,另一方面也源于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
报告期内,虽然市场波动很大,市场风格切换很快,且部分公司的估值持续大幅提升,但本基金仍然维持了既定的投资策略,专注投资有长期成长性且低估的优质公司。在仓位策略上,上半年组合一直维持了较高的股票仓位;在行业和个股策略上,考虑到海外疫情蔓延导致部分行业的中期需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组合对行业和个股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农业和新能源产业中优质公司的配置比例,但整体仍以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为重点,同时维持了行业和个股适度集中的策略,以防止在单一行业上有过大的风险暴露,在选股时将竞争格局作为第一考量因素;在交易策略上,组合始终注重估值与长期成长性的匹配,淡化对市场风格的预判,持续减持了短期上涨过大且估值过高的公司,积极寻找有很高性价比且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质公司。
截至2020年6月30日,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4.91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0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0.67%。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0年下半年,经济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并存。风险方面,海外疫情迟迟未得到有效控制,中美关系存在短期冲突加剧的可能,这些都增加了出口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机会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政策等因素的推动,国内经济复苏可能超出预期。我们一直看好A股的长期投资机会,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强,且中国经济的增速在全球持续领先,尤其是疫情后时代;中国部分*公司的活力和成长性也在全球领先。但我们认为2020年下半年A股的波动可能会加剧,主要是今年上半年由于流动性等诸多因素的推动,部分公司的估值已非常高。我们始终认为:公司的长期价值只取决于其长期成长性和为股东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其他因素。我们会继续淡化对市场风格如何演绎的预判,始终将估值作为投资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延续年初的认知,我们会继续高度关注中美关系的演进和可能的风险。
投资策略上,本基金仍将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专注投资优质大盘股,积极寻找有长期确定成长性并低估的优质公司,坚持长期持有的理念,但会继续根据个股估值的重大变化适当调整组合。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富国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富国基金公司、000011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