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基金(宝盈策略增长)招行基金能买吗

2022-08-04 12:22:33 基金 xcsgjz

招行基金



本文目录一览:



上市公司年报进入密集披露季,招商银行、的年报无疑备受关注。

3月18日晚间,有着“零售*”之称的招商银行率先披露2021年年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1年市场震荡之下,招商银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亮丽业绩表。去年招商银行实现营收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创近六年新高,并在财富管理多个细分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银行也公布了去年底招商银行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达到6,080.35亿元。而同期、同花顺、好买财富等公布2021年年报,揭开了2021年四大基金代销平台销售成绩。其中天天基金网交出靓丽成绩单,单年基金销售金额*突破2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净利润1199.22亿元

同比增长23.20%

招商银行年报业新鲜出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021年是招商银行交出一份不俗业绩单,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创近六年新高,不良贷款率时隔七年再次降到1%以下。

数据显示,招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12.53亿元,同比增长14.0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0%。资产质量继续向好,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不良贷款率0.91%,拨备覆盖率483.87%。成本收入比自2016年以来首现“拐点”。

招行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各项业务呈现出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局面。招行全年实现净利息收入2039.19亿元,同比增长10.21%;非利息净收入高位增长,达1273.34亿元,同比增长20.75%。

在《行长致辞》中,招行行长田惠宇透露,2021年是招行的大财富管理元年,“让财富管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梦想逐步照进现实。“朝朝宝”打通支付主账户和财富主账户,降低财富管理门槛,开启年轻客户理财第一课;财富开放平台重新定义了行业生态和竞合辑 ;“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价值循环链高效运转,资管规模突破4万亿,托管规模接近20万亿。全年大财富管理收入在营收占比接近16%,成为我们探索新商业模式的关键少数。

所谓大财富管理收入,是包括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托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根据年报披露细项计算,招行2020年大财富管理收入为389.28亿元,2021年则同比大幅上涨33.91%至521.30亿元,在招行营业净收入中占比约16%。

此外,在2021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贡献358.41亿元,同比增长29%;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贡献108.56亿元,同比增长57.52%;托管业务佣金收入贡献54.33亿元,同比增长27.75%。

管理金葵花客户资产超8.8万亿

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达3.39万亿

零售金融业务依旧是招商银行的传统强项。

2021年,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769.49亿元,同比增长21.07%;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1,773.19 亿元,同比增长14.32%,占本公司营业收入的58.35%。

年报显示,2021年,招商银行在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框架下,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初心,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经营,打造财富开放平台,持续提升产品创设和精细化管理能力,在实现客户利益与银行利益统一的同时,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客群拓展与经营取得良好成效,零售客户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去年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1.73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9.49%,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367.2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38%。

招商银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超10万亿,达到10.7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3%,其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8.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0%。

招商银行另一大强项——私人银行业务也稳步增长。

截至去年底,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全折人民币总资产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122,064户,较上年末增长22.09% ;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33,939.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32%;户均总资产2,780.43万元,较上年末增加5.16万元。

年报还显示,招商银行已在92个境内城市和6个境外城市建立了 168家私人银行中心,构建起高净值客户的立体化服务网络。

在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背景下,招商银行围绕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变迁,由原来聚焦于向高净值客户提供零售服务转变为向私行客户及其背后企业提供更多元的“人家企社”综合服务。

招银理财旗下理财产品余额2.78万亿

实现净利润32.03亿元

作为招商银行旗下银行理财子公司,2019年11月正式开业的招银理财,短短两年时间管理规模就冲上了2万亿大关。

招商银行2021年报显示,截止报告期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7%。

报告期内,招银理财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推进业务转型方面,一是遵循监管要求,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整改计划。截至报告期末,新产品余额2.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63%,占理财产品余额的93.53%,较上年末提高25.77个百分点,剩余的老产品用于承接经监管同意的个案资产。后续,招银理财将根据处置方案做好资产的监测,采取多种方式稳妥有序完成个案资产的处理。

二是按照《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现金新规)的要求,开展现金类产品转型。合理降低资产平均久期,引导客户增加对非现金类产品的配置,预计现金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现金类产品能够实现稳妥转型。

在完善风险管理方面,招银理财加强对重点行业和大额客户的回检,完善对单一信用主体的集中度风险管控;加强对新产品、新业务策略的合规风险评估,制定理财产品市场风险应急方案,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突发事件的效率和能力。在丰富产品体系方面,招银理财聚焦客户需求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财产品,固收+、多资产、权益类产品规模稳步增长,同时与摩根资管(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sia Pacific) Limited)持续深化合作,双方各自发挥在固定收益和全球权益投资领域的优势,合作发行了4只产品。

同时,得益于招银理财产品优势的扩大、开放的平台建设及产品组织,招商银行零售理财销售规模增长较好。代销理财收入62.92亿元,同比增长53.69%。

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总资产120.97亿元,净资产106.78亿元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2.03亿元,实现净利润32.03亿元。

招商基金2021年净利润超16亿元

招商银行控股基金公司——招商基金过去一年也实现管理规模及净利润双增长。

据招行年报显示,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3.1亿元。截至去年底,招商基金总资产101.49亿元,净资产69.91亿元;2021年实现净利润16.03亿元。而2020年招商基金净利润仅9.04亿元,显然2021年招商净利润大踏步增长77.32%,招商基金也正式迈入年度净利润“10亿俱乐部”。

年报显示,招商基金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深化客户经营、丰富产品布局、强化风险合规保障,经营发展“稳中有进”,资管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483.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40%。

在强化投研体系建设方面,招商基金确立了“本分、专注、开放”的投研价值观,组建产业链小组,推动深度研究向投资转化。在多渠道服务客户方面,报告期内招商基金新发产品规模突破千亿,打造招商基金“瑞”系列固收+品牌,并通过强化在互联网平台的运营优势,培育了千万级别的招商基金客户群。

机构业务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养老金业务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在完善产品布局方面,招商基金兼顾市场需求、特色赛道和均衡策略,完善公募基金产品布局,科创创业50、公募MOM、增强型ETF等创新产品首批落地发行。

与此同时,招商基金着力推进 公募REITs业务,报告期内中标5个新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于2021年6月获批投顾业务试点资格。

招商银行与招商基金进一步加强基金代销业务合作,截至报告期末,招商基金的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行业排名跃升至第七(WIND数据),在招商银行代销合作的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的公募基金存量规模占比*。

非货基金销售额超6080.35亿元

同比下降0.44%

2021年A股市场震荡,新基金发行呈现出“起伏”状态。而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在全年市场波动的背景下,招商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变化,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加大理财产品供给力度,2021年底零售理财产品余额3.00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8%。

备受市场关注的代销非货基金,出现微幅下滑。数据显示,去年底招商银行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6,080.35亿元,同比下降0.44%。同时,代理信托类产品销售额4,151.41亿元,同比下降11.51%,主要是在加强房地产监管,以及“房住不炒”“回归金融本源”等政策背景下,主动调整业务方向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去年底,招商银行以股票+混合公募保有规模7910亿元,位居所有基金销售机构的第一。其中非货市场公募基金保有量达到8701亿元。已经具备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同时,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代理保险保费770.73亿元,同比下降8.26%,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招行积极响应监管政策号召,顺应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变化,持续深化期缴转型、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推动高价值贡献的期缴业务,而高保费贡献的趸缴业务有所放缓。

2021年,招商银行实现零售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37.50亿元,其中,代理基金收入127.95亿元,代理保险收入79.76亿元,代理信托计划收 入69.10亿元,代销理财收入58.74亿元,代理贵金属收入1.95亿元。

天天基金销售金额*突破2万亿

非货基金销售额超过1.3万亿

财富管理大时代下,互联网基金销售巨头继续跑出自己的增长“加速度”。

不仅招商银行发布了年报,同期公布2021年年报,旗下天天基金网交出靓丽成绩单,单年基金销售金额*突破2万亿,创出历史新高。

在年报中称,报告期内,天天基金深入推进业务创新和差异化发展,持续提升交易体验,提高专业化、个性化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一站式线上自助理财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共上线150家公募基金管理人12,777只基金产品,公司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共计实现基金认(申)购(含定投)交易374,555,304笔,基金销售额为22,385.71亿元,其中非货币型基金共计实现认(申)购(含定投)交易318,056,364笔,销售额为13,404.09亿元。

对比2020年末,天天基金网的的基金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49%,在最近6年时间里,这一增速仅次于2020年的大牛市。除去货币基金的销售额更是增速迅猛,天天基金网2021年的非货币基金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过90%。

2021年天天基金网的销售成绩更是实现前低后高的走势,2021年下半年,天天基金网的基金销售金额与非货币基金销售金额分别达到1.26万亿元、8067.83亿元,相比上半年环比分别增长29.53%、51.19%。

在此次年报中,天天基金网也披露了保有规模数据。截至报告期末,天天基金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6,739亿元,累计基金销售额过6万亿元。天天基金平台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314.7万,其中,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394.81万,非交易日日均活跃访问用户数为155.12万。

从整体营收上看,天天基金网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0.81亿元,净利润2.82亿元。

的金融电子商务服务业务主要通过天天基金为用户提供基金第三方销售服务。据年报披露,2021年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0.73亿元,同比大增71.23%。

好买财富私募基金销售收入创历史新高

仅高毅资产旗下产品就大卖1亿元

尽管不是所有的基金销售机构都有头部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加持,但一些销售机构通过开拓线下高端客户以及公募基金的机构用户,最近两年也实现了飞速增长。

好买财富2021年年报显示,2021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10.41 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 35%;盈利约 3.3 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 3.3 亿元,较去年增加约4636万元,涨幅约 16.34%。

截至2021年12月底,来自好买APP“储蓄罐”及“好买基金”的公募基金存量约为154 亿元,比去年年底存量上升了约59%;高端私募存量约604亿元,较去年上升约 29%;机构公募年底约690亿元,较去年年底上升约 327%。

好买财富称,总体上来说,由于报告期内二级市场行情上涨,基金的认同度得到了大幅上升。再加上公司近几年快速有效的扩大了线下高端业务投资顾问团队的人员数量,有效配合了市场上涨,2021年整体业绩达到了历史新高。

由于2021年存量上升以及基金业绩上升带来的收入上升,本期营业收入上涨约2.69亿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合计上升了1.48亿元,大部分为人工费用的上升;因受年底二级市场行情影响,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较上年度下降了2861万元;另由于累计亏损已基本弥补完毕且本年利润创新高,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了5426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了870万元。

随着公司在线下业务布局上的不断加大投入,高端私募业务的收入一直处于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高端私募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八成以上,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来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一直都是私募基金。本年度由于二级市场行情较好,私募基金收入创历史新高,较上一年度增加 34.35%,同时业绩提成金额也是历年*,达2.78亿元。

公募业务增量绝大部分来自于机构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前期积累,本年公募基金收入较去年上升了56.83%。平台业务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而基金外包服务稳中有升。总体来说,公司未来收入主要来源依然会是线下高端业务。

在好买财富的前五大主要客户中,仅高毅资产的私募基金销售就达到1亿元以上,在年度销售金额中占比超过10%。

此外,另一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同花顺基金也披露了2021年销售成绩单。

据同花顺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爱基金”平台接入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171家,代销基金产品及资管产品14,322支。

其中,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等其他业务实现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35.30%。

同花顺称,报告期内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较去年减少 35.30%,主要是由于虽然公司基金代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94%,但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其他业务代销手续费减少所致。




宝盈策略增长

4月27日奥士康(002913)涨6.71%,收盘报58.82元,换手率1.01%,成交量1.33万手,成交额7483.53万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4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36.8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45.1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55.75万元。

重仓奥士康的前十大基金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根据2022Q1季报基金重仓股数据,重仓该股的基金共4家,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宝盈策略增长混合。宝盈策略增长混合目前规模为10.28亿元,*净值0.6778(4月26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2.8%,近一年下跌27.9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朱建明。朱建明在任的公募基金包括:宝盈睿丰创新混合A/B,管理时间为2017年1月5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29.07%;宝盈泛沿海增长混合,管理时间为2020年2月4日至今,期间收益率为-8.03%。

宝盈策略增长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




招行基金能买吗

近期招商银行的股价一泻千里,高管出事后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小编我也被套在里面,和招商银行的股东们被主力按在地板上摩擦。那么今天小编和大家来仔细聊聊招商银行。

我们可以先把银行一共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1.0,2.0,3.0模式。银行1.0模式就是最传统的银行模式,多开营业网点多招人,靠着给我们普通老百姓送米送油来吸收存款,接着拿到存款后再贷给需要资金的企业。打个比方,左手存款2%,右手贷款3%,银行就能纯赚1%,真是稳赚不赔的好买卖。总结一个词就是重资产。但是看天吃饭终有时,如果遇到利率下行,左进右出将会变得毫无意义,银行收益也会大幅度地下滑。

然而支付宝却看准时机,利用线上服务覆盖全球用户,*峰时一天能吸纳全国各地十亿资金,关键像支付宝他们是没有任何营业网点,运用轻便的运营模式,让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模式,2.0模式就正式开启了,但是要注意哦。2.0模式还有一个杠杆率。打个比方,你用30万的资金去买一套100万的房子来炒,如果房价上涨10%,收益率就不止是10%,而是33%,相对的房价如果下跌10%,你也就赔了33%。杠杆的力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挥舞的时候既有可能消灭了敌人,也有可能伤到了自己。

*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就是要严格控制杠杆,回顾历史,1970年德国赫斯德特银行和纽约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居然相继倒闭,这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可把高层监管吓得不轻,当时的金融市场已经呈现国际化倾向,资本无国界的格局基本形成了。所以光靠本国的监管机构,很难对银行进行有效的监管,必须要依靠国际合作。

于是在1974年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在国际清算银行的总部巴塞尔成立一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并签署了《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我们可以理解为秦始皇最终战胜诸侯国统一度量衡这么一个作用。目前巴塞尔协议演化了三个版本,而*的3.0版本,要求严格控制杠杆。银行们如果违反规则将直接被踢出。总结一句话:1.0代表过去,2.0代表现在,那么3.0代表未来。

银行3.0模式一共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金融科技,另一个就是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就是把科技给银行赋能,提高他们效率,很容易理解。财富管理就是钱生钱,以前去银行,客户经理就会拉着你去买理财产品,收益率写得含含糊糊,关键信息总是被战略性忽略,因为对于银行和客户经理来说,他们赚的是理财产品的代佣金,客户亏损和盈利都和他们没有关系,结果就是银行永远是赢家。财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银行和客户利益绑定到一起,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银行能不尽心竭力为你理财吗。所以在3.0模式下,银行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

当你逛街的时候看到同一家银行越来越多,越说明这家银行还是停留在1.0的老模式中,1.0模式下的银行想要转变2.0模式又很难。近期国内几家银行纷纷停止房贷业务,就是受巴塞尔协议影响的,而普通用户只是买房才会用杠杆。目前我们大a一共有四十家银行上市,能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就那么几只,而招商银行涨幅超群出众。当下的房地产投资,除了一线和二线还有成长空间外,大多数地方已经不行了,这样的大环境下,老百姓的钱需要一个去处,而股市是需要一定的选股能力,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进了股市就等于自己被割韭菜了。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去服务,让他们资金保值增值,而招商银行就抓住了这次机会,孕育出3.0模式帮助老百姓财富管理,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玩的是飞轮效应,目前这套模式运用最成功的就是亚马逊。

亚马逊以更低的价格让客户买想要的东西,这样又为网站吸引更多访客,第三方卖家和品牌等竞争对手看亚马逊有好多客户,他们会自己找上门来。询问亚马逊是否能在平台上出售产品,亚马逊把别的品牌或者卖家的商品放到购物网站上,如此一来客户可选择的商品会变得更多。为客户盈利的模式就是亚马逊的飞轮效应。

而招商银行的飞轮效应我们打个比方,传统的基金销售都是赚取佣金,银行和客户之间并没有完全绑定,一旦银行基金销售能和客户利益绑定一起,比如银行给专业的投顾服务,帮助客户赚到钱,赚到钱多了银行分到的钱也多了,拿银行的业绩就会自然上升,有*的业绩做背书会让更多的客户来购买银行的基金,这就是双赢。第一步建立了,外部的基金看招商银行的客户越来越多,也想着把产品卖给招行的客户,招行评估外部基金是否*,*的就放进来,招行还能赚取一笔代销费用,对于用户来说,可选的优质产品变多了。这样的飞轮一旦建立,它的业绩也就理所当然的扶摇直上咯。去年这块业务给招行带来了将近794亿的营业收入,目前国内也只有招行一家能做到这样,所以估计也就年年涨了。

所以最后小编总结一点,大家手上持有的招商银行可以耐心等待,公司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一家好的公司值得我们可以长期持有的。




招商基金徐勇

万亿管理规模招商基金迎来新总经理。

7月30日,招商基金公告原长江养老原总经理徐勇出任公司总经理,而董事长王小青同样也“出身”保险系。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小青之前招商基金的所有董事长皆来自招行。

而王小青作为首个“市场化”的董事长,也表明招商基金意图通过市场化来“破局”此前招商基金形成的规模“困局”。

在王小青掌舵下,招商基金的规模得到大幅提升,跻身头部基金公司行业。其中债券型基金成为贡献规模的大功臣。

此次出任招商基金总经理的徐勇仍然出身保险,对于出身保险系的高管,擅长配置稳健型产品,而“王徐配”,或将给招商基金的“市场化”带来更多可能。

一、二把手均“出身”保险系

时隔一年,招商基金总经理一职尘埃落定。

7月30日,招商基金公告,保险老将徐勇出任公司总经理,任职日期为7月30日。

据悉,徐勇在保险行业深耕十几年战功赫赫。资料显示,2015年,徐勇入职中国太保旗下的长江养老,历任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等多个职位,曾分管市场条线、另类创新条线、受托条线、投研条线。

徐勇长江养老任职期间,其资产管理规模从2015年1500亿发展到2020年11000亿,并成为我国养老金和保险资管头部机构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基金现任董事长王小青也有深厚的保险背景,更是招商基金首个市场化董事长。

1992年7月至2005年4月,王小青先后在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海安支行、海通证券基金投资部、中国证监会上海专员办、天一证券工作。2005年4月至2020年3月,历任中国人保资管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兼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组合管理部总经理、总裁助理、副总裁、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投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2020年3月,金旭离任招商基金总经理,王小青在3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2021年6月5日,招商基金发布*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招商基金原董事长刘辉因工作安排于6月5日离任,同日,公司总经理王小青成为新任董事长。

令外界出乎意料的是,招商基金的总经理一般是市场化选聘,而董事长一直是由招行委任。此番王小青成为董事长,意味着招商基金正在“彻底”市场化。

招商基金从2002年成立以来的5任董事长,皆出自“招行系”。具体来看,第一任董事长牛冠兴曾任招商银行总行信贷部总经理;第二任董事长自1999年起便担任招商银行行长;第三任董事长张光华曾任招商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第四任董事长李浩在2019年4月因年龄原因卸任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财务负责人、执行董事三个职务。第五任董事长为刘辉,曾担任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王小青继任董事长,意味着招商银行只在股权上对招商基金有控制权,在人事影响、经营上似乎不再像此前一样派驻董事长,而是“全权”交给市场化选聘而来的王小青。

“市场化”王小青掌舵下,

债券基金成发力点

对于有“掌控欲”的招商银行而言,突然“放弃”招商基金董事长一职,破令外界感到意外。不过事后来看,市场化后的招商基金比以往更有竞争力。

在李浩任职董事长、金旭任招商基金总经理期间,招商基金的规模在一众同行中并不出众。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末,招商基金公募管理规模分别为2468亿 、3446亿 、3914亿、3828亿、3782亿。

从数据可以看出,借助牛市,招商基金的规模达到2500亿,此后十年,公募管理规模一直在3800亿左右徘徊,而2017/2019年对于公募而言是大年,但招商基金似乎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爆发。

或许是“沿袭”招商系市场化的基因,招商基金在2020年3月引入拥有深厚保险背景的王小青。

截至2020年3月31日,招商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为4002亿元。而在王小青任总经理后,招商基金的公募规模大涨。天天基金网显示,2020年至2022年二季度末,公募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7200亿元、7800亿元。

而总规模的大涨得益于债券基金的发力。天天基金网显示,2016年至2019年,债券基金的规模变动分别为752亿元、758亿元、1182亿元、1444亿元。而在2020年3月3日至2022年二季度末,债券基金的规模分别为1636亿、2533亿元、3157亿元。

作为拥有保险背景的王小青,擅长稳健的配置思路,而债券型基金的大增或许与其到来后的策略有关。毕竟短短2年左右的时间,债券基金翻了近一倍,增长了1500亿。

在今年的5月中旬,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2022第一季度公募规模排名,其中招商基金的非货币公募基金月均规模为5591.26亿,排名也由去年第一季度末的第九,上升到今年一季度末的第六名。

赢了规模,“输了”收益

头顶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的光环,背靠“零售*”招商银行,招商基金在基金市场上曾风光无限。

王小青的到来,并没有选择债券这条单腿走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同样表现不错,不过由债券相比,稍显逊色。

天天基金网显示,2020年3月31日到2022年二季度末,股票型基金规模分别为315亿、1082亿、1425亿、1395亿,股票型基金大增得益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该基金的规模一度达840亿,截止目前仍有686亿。

可以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一基”撑起了股票型基金半壁江山。

在股票型基金表现不错的情况下,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45亿、810亿、1306亿、1310亿,同样抓住了这两年基金牛市。

不过,今年以来,受市场拖累,招商基金权益产品收益率表现较为不佳。

从产品业绩来看,招商安泰混合基金为招商基金的代表性产品。天天基金网显示,其成立(2003年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943.79%。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颇具典型,近6个月以来的收益率为9.92%,截至今年6月底规模仅为4.66亿元。由此可见,投资者认可度并不高,。

实际上,这只是招商基金权益类产品的一个缩影。天天基金网显示,招商基金共计发行450只产品,其中股票型基金118只,近一年内仅有11只基金收益为正;混合型基金158只基金,近一年内有53中基金收益为正。

与此同时,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9日,旗下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迷你”基金达到84只。而在此之前,招商基金也有多只基金清盘。数据显示,近10年招商基金共有50只产品清盘,全行业*,其中有31只产品清盘原因是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19只产品触发合同终止条款。

如果单纯从规模来看,招商基金近几年在债券和权益产品的合力下,规模得到大幅提升。此番保险系总经理的加盟,或许意味着招商基金还将继续在稳健产品上发力。

app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招行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招行基金、宝盈策略增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