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3月14日丨汉威科技(300007.SZ)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能斯达”)拟进行增资扩股并引进战略投资者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小米长江产业基金”)。
2022年3月11日,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与苏州能斯达、张珽、周震、秦素洁、肖延岭、苏州柔创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柔智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汉威科技共同签署了《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珽、周震、秦素洁、肖延岭、苏州柔创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柔智电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同意小米长江产业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对公司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进行增资,增资后将持有苏州能斯达5.21%的股权。
该次增资后,公司仍持有苏州能斯达52.88%股权,苏州能斯达仍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申万宏源证券的发展历程中,有两次重要的拐点。一次是1996年,原申银证券和原万国证券合并,组建了国内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即申银万国证券(下称申银万国);另一次是2014年,申万证券与国内首家上市券商宏源证券合并,重组成立了现在的申万宏源证券(下称申万宏源)。
两次合并所发生的时代背景迥然不同。申万宏源既见证过证券行业早期的激情与无序,也亲历并推动着行业的改革进程。尤其是2014年原申银万国证券与原宏源证券的重组合并,不仅创下券业截至目前*体量的“联姻”,改写行业格局,更实现了两家老牌券商的联手再出发,推进着国内券商行业市场化。用改革回应了“如何适者生存”。
而申万宏源改革的步伐还未中止。当前,金融业还在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尤其是放开外资持股比例和业务牌照限制已提上日程。这在开拓中国资本市场新格局的同时,也对提高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申万宏源这家老牌券商,在改革中得以历久弥新,也将在改革中寻到发展的密码。
改革促成两次新生
申万宏源的发展浓缩着中国券商行业的时代演变。
1996年7月16日,原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和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合并,组建了国内最早的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即原申银万国证券。那段时间,正是中国资本市场与证券行业的发展初期,迅猛却无序。彼时的证券公司竞争激烈,规范性亟待提高,“3·27”国债事件重创万国证券就是真实的时代写照。同时,这起事件也直接促成了申银和万国的合并。
在合并之前,申银证券、万国证券在多个业务领域已经遥遥领先,如全国股票发行量、交易量、纳税款、承销股票数量等。申银万国的前身还包揽了资本市场和券业的多个“第一”:在1984年代理发行了新*张A种股票上海飞乐音响股票,在1986年创建新*个股票柜台,在1992年代理发行了新*张B种股票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等等。
当时,沪上三大券商巨头中的两家实现合并,与其说是顺应,不如说是开启了中国证券业集约型、集团化发展的阶段。
重组后,申银万国很快就体现出了强强联合的优势。在传统的经纪业务上,申银万国继续领跑,重组后还与中国证券业协会举办中国证券经纪业务战略发展研讨会,正式提出了经纪业务向智能化、咨询化方向转型的发展思路。2003年,申银万国成为首家QFII境内证券投资代理商并完成首单交易,这也标志着A股市场正式对外开放。
研究咨询业务也成为申银万国的*业务。申银万国研究所1992年就成立了,是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研究咨询机构。在业内,业内号称申万研究是黄浦军校,培养了1000多名专业的投研人才。鼎盛时期,申银万国研究所的研究体系在市场上大放异彩。
除了不断巩固原有优势业务,申银万国还大力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新疆土。1998年,申银万国就完成了上海医药、申达股份、上海三毛、ST辽物资、ST南通机床等项目的资产重组和财务顾问,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在199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券商经营业绩排名中,申银万国的净资产、A股交易总额等指标名列首位。此外,申银万国此后还多次增资扩股,提高资本金实力。这一领跑优势此后持续数年。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公司已经日趋规范,资本市场制度也更加完善、开放。竞争加剧是每一家老牌券商所面临的挑战,申银万国也不例外。除了经营业绩出现波动和下滑之外,由于受制于证监会关于“一参一控”规定的限制,申银万国一直谋划A股上市但未果,一定程度影响了发展。
与宏源证券的合并,是申万宏源发展历程中第二次重要的转折点。
宏源证券是国内第一家A股上市的券商。其前身是1993 年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新疆宏源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 年整体改组为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两家券商联姻的方案对外公布。申银万国拟以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吸收合并宏源证券。这些联姻,结束了申银万国多年谋求IPO而未果的局面,也有意打破两家券商发展的瓶颈难题。2015年1 月26 日,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并进入了千亿市值的券业“巨无霸”发展新阶段。
与过去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券商行业并购不同,申银万国证券与宏源证券的并购推进了券商行业的市场化重组进程,并且在业务、资源、地域等多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合并完成后,申万证券传统的经纪业务和研究咨询业务、宏源证券的固收和资管业务相得益彰。同时,合并后的投资控股公司设立在新疆,使公司*程度推进国资改革;证券子公司设立在上海,继续借力和参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
对于未来,申万宏源有着清晰的规划:到2020年,形成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投资与金融服务全产业链,集团公司将发展成为以资本市场为依托的国内*投资控股集团和中央汇金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平台,申万宏源证券将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
扩大开放再迎新挑战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还在行进。新形势,并不比以往有所轻松。
证券业发展至今,传统业务模式亟待变革,牌照红利也不再是*优势。尤其近几年来,金融业开放趋势明确,力度不断扩大。推动证券业放开持股比例限制相关政策已落地,这对提高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一次,老牌券商选择了自我革新来迎战劲旅。目前,申万宏源制定了“做实控股集团,做强证券公司”的总体思路。具体来看,继续做大做强证券业务的同时,申万宏源还将通过发展投资业务,实现证券业务向金融服务产业链的前端延伸;通过发展多元金融业务,实现证券业务向金融服务产业链的后端延伸。最终将形成投资业务板块、证券业务板块和多元金融板块的业务布局,做实投资控股集团。
未来,申万宏源将以更详细的协同战略、一体化战略和聚焦战略,来确保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协同战略指申万宏源将进一步整合两家合并公司的优势互补资源,提高盈利能力,实现业务协同;整合东部金融资源和西部产业资源,实现东西协同;整合境内外网点资源和股东资源,实现内外协同。更重要的是,通过推进金融国资改革,进一步完善经营决策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矩阵式架构,实现管理协同。
一体化战略,将更为凸显券商的综合实力。一方面,申万宏源通过并购银行、保险、信托和租赁等金融业务,开展与移动互联和海外机构的跨界合作,发展投资业务和多元金融业务,打造以资本市场业务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金融服务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则通过加强面向全流程的运营、研究和 IT 平台建设,完善集团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作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聚焦战略对完成改革目标的影响深远。申万宏源已明确,未来将聚焦具有领先优势的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从最广大的零售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的投资和理财需求出发,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并通过发展信用交易、并购投资、机构证券和综合金融等业务,不断完善理财产品线,发展专业理财队伍,提高专业资产配置服务能力。通过优化集团分支机构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能力,推进战略聚焦。
今日汉威科技(300007)涨5.03%,收盘报19.01元。
2022年6月24日,天风证券研究员王奕红,唐海清,李鲁靖发布了对汉威科技的研报《事件催化安全仪表发展加速,车载布局持续转化订单未来可期!》,该研报对汉威科技给出“买入”评级。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该研报作者对此股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为91.29%。
此外,西南证券研究员高宇洋,安信证券研究员马良,程宇婷近期也对该股发布了研报,同样给出“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计算显示,对该股盈利预测较准的分析师团队为国海证券的任春阳、宝幼琛。
汉威科技(300007)个股
11月10日丨汉威科技(300007.SZ)公布,公司拟向控股二级子公司郑州高新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高新供水”)转让全资子公司河南省百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百隆工程”)***的股权,此次股权交易价格为11190万元。
此次交易旨在配合郑州市高新区整合供水资源,助力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建设,同时有利于公司整合公用事业板块业务资源,逐步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此次交易顺利完成后,高新供水将持有百隆工程***的股权,公司间接持有高新供水65%的股权,百隆工程将成为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高新供水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不发生变化,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汉威科技(300007)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汉威科技(300007)股吧、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