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证券代码:002086 证券简称:ST东洋 公告编号:2022-039
股东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于2022年4月16日披露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动减持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2-035),山东东方海洋集团(以下简称“东方海洋集团”)因与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以下简称“平安银行青岛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变现东方海洋集团持有的公司 2,180 万股无限售流通股票(证券简称ST东洋,证券代码:002086),公司于 2022 年 4 月 15 日接到申请执行人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委托方国信证券通知,将于 2022 年 4 月 18 日至 2022 年 5 月 18 日之间通过在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减持7,563,499股。
2022年 4 月 21日,公司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系统查询并与本次被动减持执行方国信证券确认,获悉减持股份数量超过其计划的一半,根据《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现将具体进展情况公告
一、股东减持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
1、减持股份情况
注 :东方海洋集团本次被动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
2、股东本次减持前后持股情况
二、其他相关说明
1、本次减持非股东主观意愿的减持行为,未产生任何收益。
2、本次减持相关事项已按照规定进行了预先提示性披露,本次减持情况与此前披露的减持计划一致。截至本公告日,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公司将继续关注本次减持计划的后续实施情况,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上述减持行为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控制权可能发生变更。
特此公告。
三、备查文件
《定期持有人名册》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财联社(深圳,
7月20日,方正证券披露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方正证券实现营收40.8亿元,同比增加20%;实现归母净利13亿元,超过去年年全净利(10.96亿元),同比增102.7%,净利增速排名靠前。
对于公司业绩变化原因,方正证券表示,2021年上半年,受到本期行情及控股子公司业绩增长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平稳发展,资产结构良好,流动性较强,各项风险控制指标符合《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要求。
方正证券7月7日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提到,信息披露义务人平安人寿没有就对方正证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形成明确具体的计划,亦没有形成明确具体的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尽管如此,并不影响业界对两者合并的猜想与预期。
28家券商披露半年报业绩,24家正增长
中金财富证券同样于7月20日披露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31.43亿元,同比增8%;实现归母净利为13.55亿元,同比增17%。
对于公司业绩变化原因,中金财富证券表示,由于2021年上半年股票市场相比上年同期日均交易量上涨,日均融资规模随客户融资需求增加而上升,使得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此外,多家上市券商或母公司上周密集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或未经审计财报。其中,东财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14亿元,同比增66.39%;归母净利20.71亿元,同比增81.75%。
海通证券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33.85亿元,同比增31.47%,归母净利 81.04亿元,同比增47.8%。
安信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4.06亿元,同比增4.58%;归母净利润18.56亿元,同比增6.12%。
江海证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3亿元,同比下降31.24%;实现净利润1597.16万元,同比增23.69%。
中原证券预计2021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80亿元到2.20亿元,同比增长583.27%-712.92%。
华鑫证券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76亿元,同比减少27.8%;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减少46.6%。
国盛证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31亿元,净利润1.75亿元。
据财联社
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走向引关注
自大股东方正集团债务缠身,宣告破产后,方正证券归属一直颇受市场关注。
今年7月5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拟设立的新方正集团,后者控股股东为平安人寿,中国平安将间接控制公司。
这意味着,方正证券目前已易主中国平安。中国平安已直接和通过平安信托持有平安证券96.62%股份。
受“一参一控”政策限制,中国平安势必需要解决同时控制两家券商的局面,未来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的走向已引发市场持续关注。
方正证券7月7日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提到,信息披露义务人平安人寿没有就对方正证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形成明确具体的计划,亦没有形成明确具体的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仅管如此,并不影响业界对两者合并的猜想与预期。
中证协2020年证券公司业绩排名信息显示,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总资产分别为1049亿元和1880亿元,排名19和14名;净资本分别为248.3亿元和284.17亿元,分列行业第19位和第15位;营收分别为69.33亿元和90.99亿元,分列行业第19位和第15位;净利润分别为10.96亿元和30.64亿元,分列行业第33位和第14位。
从具体业务来看,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36.76亿元和36.60亿元,分别位列行业第12和第13位,这也是两者排名相对靠前的一项业务。
假设方正证券与平安证券整合,若不考虑抵消进行加总,两者经纪业务收入将达到73亿元,超过招商证券以及国信证券,跻身行业第3位,仅次于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两者总资产将达到近2900亿元,位列行业第11;两者营收将达到160亿元,位列行业第十;两者净利将达到近42亿元,位列行业第12。
目前,方正证券全资持有方正承销保荐、方正证券投资、方正和生投资和方正香港金控等,控股方正中期期货和方正富邦基金两家子公司。
平安证券目前拥有平安财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平安期货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平安磐海资本有限责任公司共四家子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安证券注册资本为138亿元。 财联社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14.4.1(二十五)条之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三次公开谴责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东海洋,股票代码:002086,以下简称“公司”)于2020年4月7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发布的《关于对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决定》(深证上〔2020〕270号)。因公司已于2019年6月4日收到深交所发布的《关于对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的决定》(深证上〔2019〕317号),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深交所二次公开谴责。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4.1(二十五)条之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深交所三次公开谴责的,深交所有权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票交易存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积极通过规范管理运作消除公司股票交易存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情形。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公司在上述媒体刊登的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0年4月9日
ST东海洋对海参计提大额减值一事引发持续争议。
2月28日,ST东海洋发出一份业绩变脸“公告”,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5.53亿元,此前预计盈利2000万-4000万元。根据公告,亏损主要原因为,针对养殖年限不同,公司对超过3年或5年的海参计提了大额减值,总减值金额2.57亿元。
“前有扇贝跑路,后有东方海洋海参变老”,股吧上,有投资者将ST东海洋类比做另一个“獐子岛”。
3月13日,ST东海洋董秘办工作人员否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不是说海参变老就不能吃或者营养变低,也不是5年以上海参就死了,公司只是按会计事务所要求执行新的会计标准,“我们海参和獐子岛扇贝不一样,我们海参还在。”
海参“老了”导致业绩变脸
2月28日,ST东海洋披露2019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同比下滑16.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3亿元,同比上涨29.86%。
和此前三季报中预计盈利2000万元-5000万元相比,ST东海洋这份业绩出来可谓“大变脸”。
公告中国,ST东海洋将亏损主要原因“甩给”了对海产品的计提减值。ST东海洋分别对海参计提跌价金额2.57亿元、对三文鱼计提减值7517万元、对胶原蛋白计提减值1539万元,总计金额3.47亿元。
不出意外,深交所向ST东海洋发出了关注函。3月12日,ST东海洋对关注函作出了回复。
针对海参计提减值,ST东海洋给出的理由是“养殖时间超过具体年限”。ST东海洋称,之前公司按照5年的养殖周期进行测算,对超过5年期的养殖存货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今年公司发现,不同的养殖模式受温度、底部改造、养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的减值程度有所不同,不足以支撑养殖海参存货全部按照5年期估算投入价值。
因此,ST东海洋还对旗下海参进行了细化,对开放式海区底播养殖仍然按照5年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457.68万元,对围堰式海区底播养殖按照4年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333.47万元,对精养池养殖按照3年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888.92万元,合计计提25,680万元。
除上述对海参减值外,对于三文鱼和胶原蛋白减值也是亏损的原因之一,ST东海洋表示,由于国际三文鱼养殖巨头间竞争激烈,加之三文鱼养殖过程中生长异常,无法达到商品鱼销售标准。胶原蛋白则是库存商品胶原蛋白产品库龄较长,预期短期内难以消化利用。
2019年,公司还爆发了客户大面积欠款,并因此对应收账款减值总金额约为1.37亿元。公司14位主要客户共欠公司款项1.03亿元,此次共计提了7812万元。公告中提到,客户还不上钱主要系经济下滑导致服务业不景气以及部分客户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公告未公布这14名客户公司名称及其他具体信息。
“我们和獐子岛扇贝不一样,我们海参还在”
前有獐子岛扇贝“跑路”,后有ST东海洋海参变老。有股民将两家做水产养殖上市公司联系在一起。
证监会互动易平台上,也有投资者提问:“请问满5年存货有多少亿,未满5年又有多少存货,对即将满5年海参为什么不去收获!。”
山东潍坊市一位海参养殖农户告诉
2008年,ST东海洋在一份“募投资金建设崆峒岛2万亩海底牧场项目”的投资公告中提及了海参养殖的时间表。其提到,海参生长速度受海水深度变化影响,一般海水深度越浅,饵料越丰富,生长速度越快。但海参养殖自然周期比较长,第3年进入收获期,达产率为50%,第五年才进入正常收获期,达产率***。按照公告,第五年才应该是海参正式成熟捕捞的时间。
按照上述公告结合农户说法,养殖5年以上海参似乎才达到“*期”,为何要计提减值?
3月13日上午,新京报
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否认了3-5年后海参死亡的说法。“不是说它五年以后或者三年、四年以后(海参)就不在了或者死了不要了,只是在这几年内以后,我们通过一个会计准则的方式,对它们在哲哲区间内进行具体减值,我们认为可能五年后还会继续捕捞到,也可能是五年后我们捕捞的数量没有之前那么多,也或者海参五年后卖得比之前成本价低,都有可能。”
该工作人员还澄清,公司的海参减值和獐子岛扇贝“跑路”不同。“我们的海参确实是因为计提方式不同,但它是在海底的。我们的海参不是说没有了,也不是说造假,还在海底,还有,只是因为计提方式导致了误差。”她说。
董事长多次被监管层处罚,已有律师组织维权
除业绩变脸外,ST东海洋最近还因董事长车轼违规减持一事惹上了麻烦。
3月12日,
2019年9月25日,车轼所持有的4,022,600股ST东海洋股份通过竞价交易被司法执行,减持金额合计1,545.08万元。车轼的本次股份减持行为不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及情节,深交所依据相关规定,决定对车轼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除了这次被通报批评外,深交所网站显示,ST东海洋还被证监会调查并罚款。2019年5月5日,ST东海洋收到山东证监局下发的《调查通知书》,ST东海洋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2019年9月19日,ST东海洋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山东证监局拟对车轼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90万元。
过往公告显示,车轼此前还曾挪用过公司资金8.24亿元用于填补此前质押的“窟窿”。这笔钱被占用超过3个月以上,直到2019年3月,ST东海洋才公告称其控股股东8.24亿元资金占用清偿完毕。
因为上述信披违规问题,已有律师开始组织投资者对ST东海洋进行维权,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的王智斌律师告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东方海洋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东方海洋股吧、方正证券怎么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