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红利指数基金
截至2022年3月28日(下同),尽管沪深300今年以来下跌16.03%,但是传统周期性行业却较为抗跌,部分甚至还逆势大涨。司令以申万一级行业“四朵金花”为例,今年以来煤炭上涨21.53%,房地产上涨1.94%,银行下跌1.28%,钢铁下跌11.16%。
从历史规律看,传统周期性行业由于长期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且兼具高分红/高股息特征,熊市中往往不容易被抛售。目前A股上市公司正处于2021年报分红之际,从已经披露的情况看,不少公司预分红方案每股超过2元,还有不少公司年度拟派息规模甚至超过了全年净利润。再拉长周期看,2019年-2021年A股股息率排名前四大行业,就是以上“四朵金花”。
*基民应该知道,在上证红利、中证红利、沪深300红利三大指数中,传统周期性行业权重占比较高,在震荡下跌市场中,同样具有较好的抗跌性。以今年以来的表现为例,上证红利指数上涨5.20%,中证红利指数下跌0.44%,沪深300红利指数下跌0.33%。
考虑到A股历史“牛短熊长”现象,长期持有(或定投)“四朵金花”组合,是否能够战胜红利指数呢?如果正在纠结配置周期行业基金,还是红利指数基金的小伙伴,不妨随司令一起来看看。以下数据Wind、Choice;截至日期:2022年3月28日
近一年:“四朵金花”组合胜出
近一年以来,中证煤炭指数上涨73.45%,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4.37%,中证银行指数下跌12.78%,中证钢铁指数上涨4.98%。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近一年累计收益率为15.32%。同期上证红利指数上涨8.09%,中证红利指数上涨8.19%,沪深300红利指数下跌9.04%。
近三年:中证红利指数胜出
近三年以来,中证煤炭指数上涨69.52%,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23.60%,中证银行指数下跌1.73%,中证钢铁指数上涨0.12%。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1.08%。同期上证红利指数上涨1.93%,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1.32%,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2.16%,中证红利以微弱优势胜出。
近五年:三大红利指数完胜
近五年以来,中证煤炭指数上涨43.51%,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29.67%,中证银行指数下跌5.86%,中证钢铁指数下跌16.07%。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近五年累计收益率为-2.02%。同期上证红利指数上涨7.09%,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9.48%,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17.84%,三大红利表现都远好于“四朵金花”组合。
近十年:中证红利遥遥领先
近十年以来,中证煤炭指数下跌1%,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上涨47.40%,中证银行指数上涨67.54%,中证钢铁指数上涨3.40%。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近十年累计收益率为29.34%。同期上证红利指数上涨54.28%,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04.26%,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79.88%。三大红利表现同样远胜于“四朵金花”组合,并且中证红利指数“一马当先”。
拉长周期来看,“四朵金花”组合除了近一年表现胜出,其余周期都是三大红利指数胜出,中证红利指数表现尤其较为靓丽。
那么,如果碰到年度牛市或者年度熊市,“四朵金花”组合和三大红利指数表现情况如何?此处有MARK,为了能更好说明整体市场表现,以下司令以万得全A指数作为牛熊市场判断依据。
2017年(小牛):三大红利指数完胜
当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4.93%。中证煤炭指数上涨12%,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上涨2.11%,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4.37%,中证钢铁指数上涨9.72%。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2017年收益率为12.57%。当年上证红利指数上涨16.31%,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7.57%,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30.16%。
2018年(大熊):三大红利指数抗跌
当年万得全A指数下跌28.25%。中证煤炭指数下跌34.86%,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29.29%,中证银行指数下跌14.69%,中证钢铁指数下跌32.65%。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2018年收益率为-27.87%。当年上证红利指数下跌16.96%,中证红利指数下跌19.24%,沪深300红利指数下跌17.86%。
2019年(大牛):上证红利指数落后
当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33.02%。中证煤炭指数上涨10.86%,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上涨21.75%,中证银行指数上涨22.65%,中证钢铁指数下跌1.57%。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2019年收益率为13.42%。当年上证红利指数上涨10.67%,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5.73%,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21.28%。
2020年(大牛):上证红利指数落后
当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25.62%。中证煤炭指数上涨7.42%,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12.73%,中证银行指数下跌4.23%,中证钢铁指数上涨1.78%。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2020年收益率为-1.94%。当年上证红利指数下跌5.69%,中证红利指数上涨3.49%,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3.17%。
2021年(小牛):四朵金花组合胜出
当年万得全A指数上涨9.17%。中证煤炭指数上涨42.81%,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下跌9.91%,中证银行指数下跌4.41%,中证钢铁指数上涨34.11%。按照1:1等权重进行分配,“四朵金花”组合2021年收益率为15.65%。当年上证红利指数上涨7.62%,中证红利指数上涨13.37%,沪深300红利指数下跌4.21%。
从2017-2021五个年度看,“四朵金花”组合2021年度完胜三大红利指数,2018年熊市时表现更为落后,其余年度表现都位于中间。从三大红利指数看,中证红利指数表现要比上证红利指数和沪深300红利指数更为稳健。
综上所述,尽管今年以来传统周期行业表现较为靓丽,但是如果不擅长把握具体板块或者波段的投资者,碰到熊市年份时,红利指数也是不错的选择。
欢迎关注“SL基金圈”,基金投资不再迷茫!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深入浅出讲解各类基金投资技巧。静水流深,不疾而速!
整理数据不容易,请记得点赞支持哦。基金投资需谨慎,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基金法律文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任何问题,麦克风交给你们high起来~~
在宁德时代等权重股的带领下,创业板指成了上半年最彪悍的宽基指数(近期甚至点数超越了上证)。甚至你会发现创业板的十大权重里医药和新能源占比太大,大到都不像是个宽基,而有点像主题指数了。最近几天基金自媒体都在勤劳地分析着各类二季度报,我就不扎堆凑热闹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貌似已经有点被大家遗忘的,一年前开始陆续成立的那些创业板战配基金们。
截止今日总计有11只创业板战配基金成立,最早成立的是2020年7月14日:富国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先帮大家回忆下为什么会有这么些个创业板战配基金?去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先后实行了注册制,那么很多头部基金公司都陆续分别申报了科创板战配基金和创业板战配基金(本文暂只讨论创业板战配基金)。
这些创业板战配基金*的优势就是如它们的名字那样, 可以优先参与创业板的配售(含定增)。如果参与了战略配售,就能以比较低的成本得到相当一部分的筹码或者仓位,这种先发优势(制度红利)也是各大基金公司纷纷申报成立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创业板战配基金们被要求80%以上非现金资产需投资于创业板股票,这就保证了战配基金可以充分参与创业板,紧握中国创新成长型企业投资机会(近大半年主要是新能源和医药)。
而且这11只产品清一色是两年期定开基金,我个人一直是比较推荐普通基民尽可能优先考虑1~2年的定开基金,是帮助大家强制长期持有的一个好办法,事实也确实是赢率更大。(过往任意时间买入创业板指并持有半年、一年、两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6.39%、12.83%、29.06%)
上图就是这11家产品,其中中欧基金、大成基金、工银瑞信是同时发行了A\C类型的。我们对上面的表格做一个简单的阅读(嘉实基金和工银瑞信今年才成立,时间较短暂不参与相关排序。数据源,choice):
1、11家产品均为两年定开基金、费率均为1.5%的管理费+0.25%的托管费;
2、今年以来年化收益*为华安基金(77.82%)、最差为银华基金(7.45%),完成排序华安 > 富国 > 广发 > 博时 > 中融 > 华夏 > 中欧 > 大成 > 银华;
3、11家产品规模排序(A/C类合并计算):富国 > 大成 > 华夏 > 中欧 > 银华 > 广发 > 博时 > 华安 > 中融。(因为是定开,所以规模排名仅代表的基金公司对产品的重视度、销售渠道的能力、基金经理当初的市场认可度)
我们看到华安基金的这只华安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160425)业绩真的很彪悍,远超第二名。除了产品规模较小比较讨巧,我相信最主要的还是基金蒋璆的水平不错。然后我翻看了下蒋璆的在理产品基本上都是很迷你,在管总规模仅41.89亿元(其中30多亿还是今年刚成立的成长先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华基金的银华创业板两年定期开放混合(161838),成立快一年了,在大风口创业板的浪潮下还能把净值做到低于1块,我只能惊叹真TM牛。其实我对银华基金这家公司印象还是可以的,但这个产品能亏成这样子,我也是目瞪口呆。属实有点心疼那10亿规模持有人的钱,我粗略看了下该基金三次权重股仓位变化,默默把基金经理拉入了黑名单。也不能怪我,现在啥都内卷,*的基金经理那么多,不要怪我没有给你第二次机会,因为大家的时间都是有成本的。
为什么我会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去年7月第一批创业板战配基金出来的时候,我也抱着观察下的心态就买了两只产品,分别是:华夏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160325)和大成创业板两年定开混合C(009798) 。买入以来*收益率分别是+29.58%和+33.23%(详见下图),总得来说还是挺满意的,希望明年打开赎回之时会有更好的收益情况(虽然实验金额不大,但这种高收益率的小喜悦也是极好的)。
在给自己的实验记录下的同时,也再次建议大家:如果管不住手,那就尽量选一些靠谱的基金公司、靠谱的基金经理买他们的定开产品,总体来说收益还是不错的,但也要注意现金流管理和分散投资哈。
今天介绍的这个指数依旧很牛,是一个基于红利的策略类指数——中证红利质量指数(931468)
我们先来说以往常见的红利指数:上证红利,中证红利。
上面两个常见的红利指数,大家看看,主要行业都集中在金融、工业、能源、房地产、原材料等周期行业。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证红利和上证红利,都是以股息率排名的指数。简单的说,就是股息率从高到低排序,谁高就选谁当成分股。
所以两者的持仓风格都很相似。
而且由于他们持仓风格的原因,导致他们过往的表现一直比较一般。这是因为周期行业赶上行情好,大赚一笔,往往会高股息分红,就被纳入红利类指数。但是等周期一过,他们赚钱少了,股息率就降下来了,而且周期过了股价也会大跌。所以很多时候红利类指数的持仓股,都是在给周期股接盘……换句话说,很多周期股进入红利指数的时候,正好是他们的周期顶点。当然这句话也不是*,只是大家知道有这么个意思就行。
这就导致了中证红利,上证红利1是没有长牛趋势,2是这俩指数表现一直不怎么样。
但今天是说的红利质量指数,就非常牛。先看他的持仓行业:
消费和医药就占据了55%以上的成分。
信息技术和通信占据了18%。
他成分的70%以上都处在比较容易出大牛股和长牛股的行业里。
我们先看看他过往5年的表现。
*沪深300。
中证红利在它面前更是啥也不是。
我们来看看他的选股规则,大家不用一五一十的看懂,能大体看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行。
【样本选取方法 】
1、样本空间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
2、选样方法
(1)对样本空间内证券,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和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分别由高到低排名,剔除任一排名后 20%的证券;
(2)选取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 过去一年现金分红总额小于净利润;
➢ 过去四年现金分红总额大于再融资总额;
➢ 过去三年连续现金分红;
➢ 最近两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以及最近一年股利支付率都大于 20%;
(3)在上述待选样本中,计算以下六个财务指标由低到高的百分比排名,并将各指标百分比排名的简单加权平均值作为证券的综合得分。六个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 每股净利润=过去一年净利润/*财报总股本;
➢ 每股未分配利润=*财报未分配利润/*财报总股本;
➢ 盈利质量=(过去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过去一年营业利润)/*财报总资产;
➢ 毛利率=(过去一年营业收入-过去一年营业成本)/过去一年营业收入;➢ ROE 均值-标准差=过去三年 ROE 均值-过去三年 ROE 标准差;
➢ ROE 变化=*财报 ROE 的同比变化;
(4)选取综合得分*的 50 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大家粗略的看一看,就知道这个指数,对于公司的财务质量(净利润,毛利率,roe等)有着很高都有要求。而且很重视公司过去连续分红的能力以及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就是,比如公司赚了100万,拿出20万分红,股利支付率就是20%。
经过这么一顿挑选,那些周期股就基本都被排除了,医药和消费就占据了上风。
如果你喜欢红利类指数,那么中证红利质量指数我觉得一定得关注。
不过这个指数只有一个场内基金159758,没有场外基金。而且场内基金成立时间不久,成交量也不大。这是他*的问题。
此外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是想以吃股息为主投资指数基金,那么富国中证红利和场内的上证红利etf依旧是目前主要的选择!!因为这俩基金喜欢分红。其他的红利类基金再好,不分红也没啥用。
前面我们做了“消费+医药+科技的优选基金”、“近100位主动管理的长跑型基金经理”、“ETF和ETF联接基金大全”,本期内容我们聚焦的是指数基金,包含被动指数、指数增强基金。
同样,我们梳理了全市场指数基金(这里不含ETF/ETF联接基金了)近5-10年每年收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历史*回撤、跟踪误差/信息比例;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从业年化收益率,管理该基金年限、管理期该基金的*回撤;基金规模等等信息。最终根据大家更容易感受的统计方式,重新梳理后,跟大家一个个模块说。
上集我们说了上证50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中证500指数基金、创业板指数基金,本集我们继续梳理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行业指数,比如基本面指数、消费指数、红利指数、医药指数、金融地产、周期指数的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
5、基本面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基本面指数里面,建信***财经50、招商***财经50这两只的长期表现不错,收益可以,回撤也能控制的很好。***财经50指数,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五大院校,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评价遴选,以“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五个维度为基础,每个维度选出10家、合计50家A股公司构成样本股。成分来看,21.6%是银行、17.3%食品饮料、14.4%是医药生物、13.1%是电子,8.9%是非银金融,6.9%是家电。
而且和上期有一定规模的上证50指数基金对比,***财经50这两只要好于被动的上证50指数(如天弘上证50),但依旧差于增强型的上证50指数基金(如易方达上证50指数)。
6、红利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红利指数比较多,我们只看1亿规模以上的。
1)先看成立不满一年的,泰达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由中证800指数中挑选出的主要消费行业的股票,采取股息率加权计算来筛选,以反映主要消费行业的红利水平,相对于加入了红利因子)3月底成立,今年以来收益超30%,对比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近三月表现看,加入红利因子后,泰达宏利中证主要消费红利的收益更高、回撤更小;
建信中证红利潜力指数去年成立,今年收益16.9%,该指数不仅强调沪深两市过去三年连续分红的上市公司,还有ROE等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是分红因子和质量因子的结合,目前持仓集中在大蓝筹高股息个股,这个设计的也还不错。
2)再看成立有2年多的,华宝标普中国A股红利机会,今年收益不到10%。标普红利首先注重成长性,然后才是红利属性,比如过去12个月的净利润必须为正、过去3年盈利增长必须为正,按照股息率排名选出股息率*的100只股票,且每只股票权重不超过3%、单个行业不超过33%。现在的重仓股集中在了钢铁、房地产行业等周期行业,虽然也是个网红指数,但过往业绩真心一般。
上投摩根港股低波红利,今年直接亏损-14%。该指数的构建来源于对港股通范围内股票测算其过去一年内的股息率和波动率,并挑出股息率*的75只股票,再从中挑选波动率最小的50只股票,旨在选取低波动的高分红股票。目前持仓都是港股上市的中资银行、石油石化、水泥以及香港本地的公司。成立2年半,业绩非常的糟糕,当然这也和港股的大环境有关(港股同期跌了10%左右)。
3)最后最老的大成中证红利,近10年年化收益率只有6.6%,今年也差不多这个样子。中证红利指数选取沪深两市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历史来看,对比沪深300,控制回撤能力较强,但收益有高有低。
再看增强型指数: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增强型的红利指数基金里面,规模比较大的就是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对比历年表现(收益、回撤),其实和大成中证红利差不多,各有优势的年份。
方正富邦消费红利去年底成立,今年收益28%不错,主要受益于消费股的强势表现。中证主要消费红利指数采取股息率加权计算,旨在反映主要消费行业的红利水平。这只基金持股集中度,也相当于一只消费基金了,但规模较小。
特别说下去年、今年收益都不错的西部利得中证国有企业红利,该红利指数挑选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国有企业中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国有企业群体中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目前持仓在钢铁、煤炭、石化、地产、工业等周期板块,但规模较小。
最后关于红利这块,上证红利、中证红利、红底低波动等都在低估值区间,红利里面涉及国企、港股的,还有标的重仓周期股的红利指数,都属于我们说的低估值板块,从长期角度,后面都是有估值恢复和补涨的机会的,大家下半年可以适度关注,作为高估值科技、消费、医药资产的一个补充、卫星资产。
7、消费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消费指数基金里面,规模都比较小,稍大点的华宝中证消费龙头,今年收益24%。中证消费龙头指数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以反映沪深两市消费行业内龙头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前十大重仓股都是食品饮料、家电、农业,还有以前的国旅、现在的免税概念中国中免,都属于大消费概念。可比数据显示,华宝中证消费龙头要强于东兴中证消费50,甚至在最近3个月跑赢了另一个网红消费指数基金--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联接近10%。
中金中证沪港深消费50指数,该指数从沪港深三地的消费类上市公司中选取50只盈利能力较高且兼具成长特征的龙头公司股票作为指数样本股,以反映沪港深三地盈利能力较高且兼具成长特征的消费类龙头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目前主要持仓也是中证消费里那些,然后加上一些港股公司,但港股在消费板块也没啥公司,最后也是AH上市的公司,甚至它还加了腾讯这样的互联网股,业绩可能未必好于中证消费指数。
增强型的消费指数基金,数据库暂没有。其实替代品就是主动管理型的消费基金了。增强型有一只农业主题的: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前海开源中证大农业增强,持仓都是农业、食品饮料,近两年业绩也不错。
8、食品饮料(含白酒)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参照国证行业分类标准,选取归属于食品饮料行业的规模和流动性突出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了沪深两市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收益表现。
中证白酒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沪深两市白酒生产相关的18只样本股。
中证食品饮料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归属于饮料、包装食品与肉类两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食品饮料类相关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标的。
从历史表现看,如果是纯白酒的指数基金,招商中证白酒稍微更*一些,但规模可能有些过大、存在一定拉低收益的风险;除了白酒外,还想分散配置更多食品饮料个股的,国泰国证食品饮料、天弘中证食品饮料其实持仓差距不大,国泰的持股集中度更高、前几只个股持仓极高,导致可能会稍大些的波动。
9、家电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家电指数基金,就广发中证全指家用电器(中证全指中家用电器行业的股票组成指数样本),规模1个亿左右,这个没多少说的啦,对家电特别感兴趣的,作为行业指数去配置。
10、汽车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汽车指数基金,就广发中证全指汽车(中证全指样本股中的汽车行业股票组成),规模也比较小,对汽车板块特别感兴趣的,作为行业指数去配置。
11、医药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医药指数基金比较多,我们挑选规模3亿以上的,综合最近5年的业绩表现和波动情况,我们筛选出性价比比较高的三只,依次是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C、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汇添富中证*医疗A。
另外,我们还发现,生物科技、*医疗类的大多表现较好,比如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选取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中证*医疗主题指数,主要是选取从事疾病筛查与诊断、数据解读、个性化治疗与用药以及其他与*医疗相关的代表性沪深A股作为样本股。还有一个中证医疗指数(从沪深A股医药卫生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医疗主题的上市公司股票)也还可以,代表产品是华宝中证医疗。
而中证医药100(医药卫生和药品零售行业市值较大的100只股票)、中证医药800、中证医药卫生、互联网医疗等比较杂的医药指数,涨幅则比较一般了。中证中药的表现最差。
再看增强型指数: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这个有两只,富国中证医药主题指数增强、银华中证全指医药卫生增强,成立三四年以来的收益情况、回撤控制的都蛮好。
12、养老和健康类的主题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广发中证养老产业业绩还行,规模也有15亿,也是有点名气的养老指数了。我们知道,中证养老产业指数以中证全指为样本空间,选取涉及酒店旅游、文化传媒、医药卫生、人寿保险等养老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份股,以反映养老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所以该指数较集中持有休闲娱乐、医药健康等板块的优质龙头股。
另外一只富国中证体育产业也是类似娱乐休闲、游戏、运动品牌等,但该基金在创业板最艰难但16-18年跌幅过大,需要注意风险。
再看增强型的指数: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国寿安保养老指数增强和广发养老跟踪的是一个指数,但是增强型,所以收益更高、上半年超额收益大约8%。
另外一只富国中证娱乐主题指数增强,该指数选取涉及旅游、影视动漫、电子游戏、体育、图书、彩票等娱乐相关产业的沪深A股作为样本。这几年业绩也还算稳定。这个基和富国中证体育产业也差不多。
13、银行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银行类的指数基金,总体差异不大,它们都是跟踪中证银行指数的。规模小的,今年收益略高,但近5年看,差异非常小。仅有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是跟港股的银行股,恒指今年依旧下跌10%左右,所以业绩较惨。很多人想投港股银行,确实很低估,但要起来,这个也是蛮需要时间的。
14、证券保险类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自15年6月上轮超级牛市触顶后,证券板块2015-2018年都是跌跌不休的,19年熊转牛,板块走势才开始好起来。这也符合证券板块“牛市狂欢、熊市更熊”的一贯特色。近几年综合来看,鹏华中证证券、富国证券分级、易方达证券公司、招商中证证券公司,以及次新的国泰中证申万证券行业,在回撤控制、收益弹性上更胜一筹。另外有一些小规模的证券指数,汇添富中证全指证券公司、融通中证全指证券、华安中证全指证券也是还不错的券商指数基金。总体上作为行业指数,证券公司就那么多,长期看差异也不会特别大,大家不必过于纠结。
再看后面的证券保险部分,天弘中证证券保险在证券和保险的配比大概2:1,表现比较稳定。方正富邦中证保险全部是聚焦保险板块,今年略差于证券,但是历史上2017年白马牛市时,它也走出过独立于券商的大牛市行情。
15、地产、金融地产类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地产这边,从近5年的走势看,长盛中证金融地产“优于”鹏华中证800地产“优于”国泰国证房地产。但是中证金融地产有80%是金融,不具对比性;而鹏华中证800地产强于国泰国证房地产,其实持股差不多,优势主要源于持股集中度更高些。
16、周期类指数基金
(数据wind,时间截止2020.7.9)
建筑材料:广发中证全指建筑材料主要持有水泥建材、防水材料,这两年都表现不错。
有色:信诚中证800有色虽然规模只有1.3亿,但从近5年可比数据看,它要比22亿规模的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的表现更*,不管是回撤控制还是收益上。
钢铁:鹏华国证钢铁行业无论在收益、还是控制回撤上,都强于中融国证钢铁,两者规模也差不多大。
煤炭:招商中证煤炭、富国中证煤炭、中融中证煤炭成立时间差不多,历史年化差距也微乎其微。单从今年看,招商中证煤炭略强;历史看,富国中证煤炭在控制回撤、超额收益上更胜一筹。
资源(有色、金融、采矿):鹏华中证A股资源产业规模更大,其他都不足1个亿,另外成立近8年,在收益上、在回撤控制上都是表现*的。
大宗商品(原材料、能源、消费):就只有招商中证大宗商品了,规模只有0.4亿元。成分股是由中证800指数样本股中总市值*的100家大宗商品类公司股票组成。这两年业绩还凑合。
总结来看,在这两年牛市,建材板块表现*,其次是有色金属,还有大宗商品,钢铁和煤炭都略差些。所以赛道还是很重要,哪怕都是周期股,水泥建材、金属材料等需求端更大、想象空间更多,而钢铁、煤炭比较低端一些。
因为篇幅原因,下集我们继续说科技类的一些指数基金,以及军工、传媒、环保、工程基建、国企改革、MSCI指数基金等。和之前的ETF/ETF联接基金一样,指数基金的完整榜单,可以私信我们索取哦~~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分享,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欲知更多的精彩内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红利指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红利指数基金、创业板指数基金有哪些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