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恒星科技业务布局金属材料(钢绞线、钢帘线和金刚石线等)和精细化工(有机硅)两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电力电缆、高速铁路、港口、光伏太阳能用硅晶片切割等行业。公司2021年拥有河南、内蒙及广西4个实体制造基地,可生产7大类4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是国内金属制品行业细分龙头企业。
传统业务:营收基石,稳步扩产。金属制品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2020年收入占比超过90%。新能源汽车及子午轮胎行业需求热度持续,核心骨架材料钢帘线需求抬升。基建规模扩大、电网建设增加,带动PC钢绞线等产品迎来新发展机遇。公司用于高速公路、广西钦州年产20万吨预应力钢绞线项目也按计划推进中。
金刚线:光伏需求景气,有望跻身头部玩家。金刚线对于太阳能行业而言,是革命性的进步,具有“高速切割、环保生产,成本低廉”诸多优点,有力推动光伏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光伏装机景气,金刚线需求猛增,我们预计2025年光伏行业金刚石线总需求量16979万公里,2021-2025金刚石线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公司扩产计划落地十分迅速,2022年二季度扩增产能所需要的场地建设已经得到确保,公司预计未来可形成年4600万KM的金刚线生产能力,有望成为行业头部玩家。公司是行业内首家推进八线机的厂家,金刚线产品新一代“十六线机”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且公司掌握了40-50微米金刚线从盘条到成品的全生产链核心工艺技术,行业内*一家拥有全产业链技术的金刚线企业(母线拉拔,金刚石微粉镀覆、分选,金刚线镀覆、设备)。
有机硅:前景广阔,纵享成本优势。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新型产业发展带动需求升级。公司全资子公司扩产后产量可达12万吨位居行业领先地位,产区内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低位能源及交通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收入34.3、80.7、97.0亿元,同比增长21%、136%、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9、10.0亿元,同比增长33%、385%、27%。考虑公司业务结构,此处选取大业股份(钢帘线等业务为主)、美畅股份(金刚线业务为主)、合盛硅业(有机硅业务利润占比较高)为可比公司,2022-2023年PE均值为16/13倍,公司2022-2023年PE为10/8倍,低于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切入高景气赛道的金刚线业务且产能增长迅速,传统业务经营稳健,故*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8月31日,三孚股份(603938.SH)继续涨停。自6月中旬至今,短短2个半月的时间,公司股价大涨230%,盘后龙虎榜显示,机构、知名游资竞相追捧。
业绩方面,8月11日盘后,三孚股份(603938.SH)公布了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35亿元,同比增长30.86%,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299.80%。
业绩爆发式增长,机构也蜂拥而至,公告显示,8月13日,三孚股份接受了来自中信证券等148家机构的调研。
曾经的化工冷门股,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
那么,三孚股份的大涨,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公司的优势何在?
受益光伏高景气度,主营产品大幅涨价
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主要产品中的三氯氢硅下游客户需求旺盛,市场价格出现较大上涨,今年以来,光伏级三氯氢硅产品价格由不到6000 元/吨大幅上涨至目前市场价格约15000-17000 元/吨,涨幅约160%,而相比去年4月中旬的近10年低点3500元/吨来说,涨幅超350%。
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在“双碳”背景下,下游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多晶硅厂商需求旺盛。而三氯氢硅正是制造多晶硅的主要原料。
今年4月以来我国多晶硅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上,2021年7月我国多晶硅产量实现4.20万吨,同比增长47.4%,多晶硅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上游的三氯氢硅价格飙涨。
根据硅业分会,202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达 160GW,到 2025/2030 年有望分别达到 350/700GW,到 2030 年光伏级别三氯氢硅需求体量有望翻四倍。
上海有色网铝硅事业部*分析师杨小婷称:“下游多晶硅厂商目前超负荷生产,冷氢化与还原的产能没有匹配,需要购买更多的三氯氢硅,且国内多个多晶硅新项目将在四季度投产,厂商提前在三季度采购原材料,市场出现短期供不应求的情况,目前三氯氢硅出厂价已涨至16000-17000元/吨。”
安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2年底前我国三氯氢硅行业产能较难满足下游多晶硅产能投放带来的新增需求,三氯氢硅作为多晶硅主要原料,未来随着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不断提高需求将快速增长,三氯氢硅行业有望在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下进入行业景气上升的周期。
三氯氢硅行业龙头
三孚股份是三氯氢硅的行业龙头,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三氯氢硅、氢氧化钾、高纯四氯化硅、硫酸钾为主要产品的“两硅两钾”格局,成为多个细分化工领域的佼佼者。
公司相比于同业其他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技术和管理优势:
光伏级三氯氢硅的生产,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及生产门槛,这方面公司具备技术优势,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根据国家标准 GB/T 28654-2018《工业三氯氢硅》,工业三氯氢硅分为Ⅰ、Ⅱ两类,其中Ⅰ类用于生产多晶硅,Ⅱ类用于生产硅烷偶联剂。总体来说用于多晶硅生产的Ⅰ类三氯氢硅对纯度和杂质要求更高,尤其在铝、磷、硼、铁等杂质和总碳上有严格控制。根据大全能源招股书,三氯氢硅除硼磷技术为其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进一步对光伏级三氯氢硅较高的技术门槛形成验证。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产品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及原材料氯化氢都是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所以进入行业需要严格的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审批,同时,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营、运输存储也需要非常强的专业性和生产管理经验。
危化品行业独特的管理壁垒,导致新企业加入行业竞争的难度较大。
2,产能优势
三氯氢硅扩产周期较长,项目启动周期一般为2年左右。
即便没有安全、环保等因素影响,在证照齐全的情况下,未达光伏级别要求的三氯氢硅新增产能从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至出货最快也需要 8 个月左右,而进一步将各项指标品质提升为光伏级别产品会需要更长时间。
较长的投产周期,使得三孚股份本身的产能比较稀缺,在目前的供需紧平衡的背景下,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的高景气度带来的红利。
3,循环经济铸就成本优势:
三孚股份布局紧紧围绕精细化工,持续向上下游延伸,打造循环经济模式,这也是很多化工行业巨头所采用的生产模式,典型的是万华化学。
比如,三氯氢硅合成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氢气,可以在氢氧化钾蒸发工序中作为燃料使用, 而在氢氧化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和氯气以及硫酸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盐酸又可分别通过合成以及解吸为三氯氢硅生产提供原材料氯化氢,实现了一定的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主营产品“两硅两钾”生产系统已经实现协同联动生产,有效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结语——
总的来说,三孚股份,作为细分化工的龙头企业,正迎来战略机遇期。其技术、产能优势,包括循环经济的布局,共同构成公司护城河。叠加下游光伏行业的爆发,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表现。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多晶硅作为光伏以及人工智能、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行业,特别是下游光伏行业中硅片的直接原料,近期随着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对三氯氢硅形成了迅速增加的刚需。受益于5G和芯片原材料的高景气,三孚股份三氯氢硅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恒星科技业务布局金属材料(钢绞线、钢帘线和金刚石线等)和精细化工(有机硅)两大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电力电缆、高速铁路、港口、光伏太阳能用硅晶片切割等行业。公司2021年拥有河南、内蒙及广西4个实体制造基地,可生产7大类4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是国内金属制品行业细分龙头企业。
传统业务:营收基石,稳步扩产。金属制品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2020年收入占比超过90%。新能源汽车及子午轮胎行业需求热度持续,核心骨架材料钢帘线需求抬升。基建规模扩大、电网建设增加,带动PC钢绞线等产品迎来新发展机遇。公司用于高速公路、广西钦州年产20万吨预应力钢绞线项目也按计划推进中。
金刚线:光伏需求景气,有望跻身头部玩家。金刚线对于太阳能行业而言,是革命性的进步,具有“高速切割、环保生产,成本低廉”诸多优点,有力推动光伏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光伏装机景气,金刚线需求猛增,我们预计2025年光伏行业金刚石线总需求量16979万公里,2021-2025金刚石线市场规模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公司扩产计划落地十分迅速,2022年二季度扩增产能所需要的场地建设已经得到确保,公司预计未来可形成年4600万KM的金刚线生产能力,有望成为行业头部玩家。公司是行业内首家推进八线机的厂家,金刚线产品新一代“十六线机”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且公司掌握了40-50微米金刚线从盘条到成品的全生产链核心工艺技术,行业内*一家拥有全产业链技术的金刚线企业(母线拉拔,金刚石微粉镀覆、分选,金刚线镀覆、设备)。
有机硅:前景广阔,纵享成本优势。有机硅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新型产业发展带动需求升级。公司全资子公司扩产后产量可达12万吨位居行业领先地位,产区内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低位能源及交通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收入34.3、80.7、97.0亿元,同比增长21%、136%、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9、10.0亿元,同比增长33%、385%、27%。考虑公司业务结构,此处选取大业股份(钢帘线等业务为主)、美畅股份(金刚线业务为主)、合盛硅业(有机硅业务利润占比较高)为可比公司,2022-2023年PE均值为16/13倍,公司2022-2023年PE为10/8倍,低于可比公司。考虑公司切入高景气赛道的金刚线业务且产能增长迅速,传统业务经营稳健,故*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龚斯闻近期对恒星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金刚线有机硅齐发力,进入业绩释放期》,本报告对恒星科技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7.31元。
恒星科技(002132)
光伏金刚线高景气,公司金刚线量利双升。2022年光伏行业随硅料产能释放进入装机大年,中性预期全球装机250GW,同比增长47%,印证全行业高景气。金刚线耗材环节,单GW线耗随薄片化及细线化从约40万千米快速提升至超50万千米,使得金刚线环节增速在光伏行业增速上进一步提升。公司金刚线业务在产能、盈利实现同步突破:产能规划4600万千米,年内达产后可一举跃居行业第二,年内预计出货3000万千米;毛利率方面,公司全面实现母线自产,突破业内*效率“单机16线”镀槽机,同时积极推进废砂复用,实现降本增效。公司金刚线业务毛利率逐季提升,2022Q1已提升至53.74%,比肩行业龙头,显著高于业内其他友商。
有机硅产能快速爬坡。公司于2018年投建“年产12万吨有机硅聚合物项目”已于近期进入投料试生产环节。2022年内产能有望上线80%,目前月产4000吨,预计2022Q3可实现满产。有机硅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内甲醇、盐酸可就近取材,同时能源成本较低、运输便利度高。项目产能上线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传统金属线材业务困境反转。公司2022Q1经营受下游开工率及疫情影响,稍有波动。未来有望实现困境反转,下游开工率前期抑制因素消退,上游成本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同时公司在广西20万吨预应力钢绞线远期放量,助力基建出口,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公司金刚线业务量利齐升,有机硅业务快速放量,叠加传统业务困境反转,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44/82.01/88.9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97/8.96/9.69亿元;对应PE倍数18.20/12.12/11.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光伏景气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财通证券龚斯闻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4.63%,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6.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4.92。
*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8。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恒星科技(002132)好公司评级为1星,好价格评级为2星,估值综合评级为1.5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恒星科技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恒星科技股票股吧、三孚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