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随着2021年的结束,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财报,有营收大幅提升的公司,如京东;有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如工行。当然,也有亏损惨重的公司,如广田集团,受恒大拖累,亏损55亿元。
据网数据,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出炉,这份榜单按营收来排序,进入的门槛是244亿元。排在第一名的是中石化,营收达到2.74万亿元。实际上,前六名位置都没发生变化,依旧是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这6家公司。
京东上升4个名次,排在第7名,超过了中国工商银行,营收达到9516亿元,在民企中*,也就是说京东成为了第一大民企。华为由于不是上市公司,不在榜单之中,但2021年华为营收才6000多亿,远不如京东。
在前20名中,只有两家民企,除了京东,另一家就是阿里,排在第11名,营收8364亿元。腾讯营收5601亿元,跌出了前20名,排在第21名。除了这3家,民企4-10名分别为碧桂园、联想、美的、小米、龙湖、京东方、比亚迪。滴滴在去年6月底上市,*进入榜单,就排在第81名,营收达到1738亿元,只不过巨亏493亿元。
不过,营收高,并不代表赚钱能力强。在这500强公司中,大多数央企和国企都是盈利的,但民企却亏损惨重,京东营收这么高,还亏损了44亿元。而滴滴成为了2021年上市公司亏损王。美团也亏损了235亿元,华夏幸福亏损高达390亿元,蔚来汽车亏损了106亿元,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钱也不好赚。
在很多人看来,即便是华为让位,也不应该是京东成为第一大民企,一直不是说中国*的两家互联网公司是阿里和腾讯吗?为什么它们的营收还比如京东。特别是阿里,是电商老大,市场份额也多,京东反而更大了?
实际上,之前就解释过,这和京东的经营模式有关,京东就和线下的沃尔玛,华润万家这些零售商一样,销售额都算在营收里面,而阿里只是平台,营收不包括销售额,只包括服务费、广告收入这些。论实力,还是阿里更强。
京东9516亿元的营收,有8663.03亿元来自京东零售,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一块业务也是赚钱的,但是京东其它业务却造成了上百亿的亏损,特别是京喜,虽然给京东带来了不少新流量,但亏损也是实实在在的。
为此,前段时间京东也开启了裁员,涉及到各个部门,重灾区也是京喜,有些区域还是***裁掉。下沉市场竞争激烈,获客成本提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只能优化运营,才能持续发展。
除了营收第一外,京东还是员工最多的民企,有近40万的员工,这里面大部分是京东物流的员工。京东说自己不再是一家电商公司,而是一家新型实体公司,在全国拥有上千个仓库,物流员工有近30万,这些人每天在线下为客户服务。另外,京东在线下还布局了京东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东药房等数万家线下门店。所以,说京东是一家实体企业也没错。
如今,京东物流成为了京东*有优势的资产,在民企中,拥有最强的供应链和配送效率。这两年加速扩张,先后收购了跨越速运、德邦快递。在一二线城市,基本实现当天达,次日达,而在乡村地区,也能实现24小时送达。这样的效率是阿里拿下的通达系所不能比的。
京东物流除了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还能救灾救急,在这两年疫情期间,京东物流表现极其*,无论是武汉、吉林,还是这次上海,京东物流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次3000多名快递小哥,开启自杀式物流支援上海,更是令人敬佩和感动。
有人说京东为什么一直亏损,而阿里却可以盈利上千亿,主要原因是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非常大,京东电商业务本身是盈利的。但坚持投入物流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如今也在逐渐发力,成为京东最核心的竞争力。
当然,对于京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找到了合适的接班人,在4月份,刘强东正式卸任CEO职务,交给了徐雷。过去2年多来,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彻底走出低谷,业绩增长稳定,在去年四季度增速还超过了阿里。
相信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在2022年可以再创佳绩,成为*家营收突破万亿的民营企业。
有朋友私信问我为什么如此看好紫金矿业,下面我把我了解的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不一定对,纯属一家之言,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意见。因为我是单吊紫金矿业,所以潜意识当中看到的都是它好的方面,有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指正,但无理谩骂抹黑者,一律拉黑。
一、公司护城河
凡炒股的,对护城河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貌似要分析一家公司,首先就要从公司的护城河开始。我也不免落入俗套,所以先说一下紫金矿业的护城河。
我认为紫金矿业的护城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策护城河:在中国要投资开办一家矿山,安监、国土、环保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可以有可能关停一家矿山,所以矿山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尤其在环保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另外,一刀切、连坐制也不是随便一家矿业公司所能轻易承担起的。如今年(2021年)年初,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山东招远曹家洼金矿相继发生安全事故,致使山东省内矿山不得不按要求全部停产,开展安全检查,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矿山被关停个一年半载,轻则经营亏损,重者破产倒闭。
2、产能护城河: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矿山从投入资本到矿产品产出,平均需要6-8年时间。现在铜价高高在上,想投入重金开采铜矿也不能马上有产出,等矿山有产出了,说不定已经过了几年了,那时的价格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说不定又进入下一个铜价的低谷期,前期投入的真金白银,都有可能打了水漂。紫金矿业在矿山开发方面一直以来以高效著称,刚果(金)的卡莫阿铜矿2015年入股,今年(2021年)上半年一期一序列才建成投产,一期二序列明年(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前后也花了6年左右的时间。第二层含义是:紫金矿业自2021年后矿产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可以从公司去年发布的5年规划可以看出。2020年,紫金矿业矿产金40.51吨,矿产铜45.34 万吨 ,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矿产金34.5吨,矿产铜40.8万吨 ,随着今年三大*矿山的投产及达产,今年(2021年)的矿产金和矿产铜超过去年是铁板钉钉的事。第三层含义是:一家矿业公司不但要看现在的产量,而且还要看它的储量,毕竟储量不多、后备不足的话,产量再大,用不着几年矿山也会被“坐吃山空”。根据紫金矿业公司年报,2020年公司金资源储量约2334吨,相当于国内总量的16.52%;铜资源储量约6206万吨,相当于国内总量的52.56%;锌资源储量约1033万吨,相当于国内总量的5.10%。可以看出,公司金和铜的储量还是很充沛的,尤其是铜,储量超过国内的铜储量的一半以上。紫金矿业的金和铜资源储量和其他*矿业公司相比也毫不逊色,按*排名已进入全球上市矿企前五位。
二、金铜的价格和供需
这个应该是做紫金矿业股票最难把握的地方。产量、储量等指标按按计算器也能大体算得出来,八九不离十。但是金铜未来的价格如何,就连西方最专业投研机构往往给的答案也是莫衷一是。关于这方面,我不敢班门弄斧,但是从金和铜的历史价格曲线可以看出,它们的价格是逐渐上涨的,而全世界对这两种金属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天生存在稀缺性、不可再生性,金矿和铜矿的开采品味也必然随着每年的开发而不断下降。一方面需求在逐步扩大,一方面产量的有限性,这个逻辑决定了金和铜的价格不存在大跌的基础。做最坏的打算,未来若干年金铜价格横盘不涨,以紫金矿业爆发式的产量,未来几年也是大概率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进取的高管团队
如果说金铜的价格和供需是紫金矿业无法左右的命门,那么以陈董事长为核心的高层管理团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提前规划的风格就显得尤为珍贵。紫金矿业是国内最出色的矿业公司之一,甚至之一都可以去掉,在已有的成绩面前人很容易失去进取的动力,躺在过往的功劳簿上安享晚年。但紫金矿业的领导们没有选择当个安逸的小金主,而且主动选择了融入国家和世界趋势一致的碳达标碳中和万亿市场的新能源赛道。今年(2021年)紫金矿业在新能源方面就投入了一些列的大手笔:1、以近50亿元收购加拿大Neo Lithium(新锂公司);2、11月分别成立了福建紫金锂元材料有限公司和福建紫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3、与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发展绿氨产业、氢能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的紫金矿业,铜金铅锌矿提供安全垫,新能源材料越做越大,周期性越来越弱,为紫金矿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也为紫金矿业估值提供了新的依据。一家积极进取的公司才值得投资者用真金白银来支持,这也是长期持有紫金的底气和信心!
四、风险或利空
紫金矿业的风险,总结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紫金矿业海外矿山所在国的政治风险。目前,紫金矿业在海外12 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包括金矿6 座,铜矿6 座,金铜矿1 座、铜钼矿1 座以及2 座多金属矿(三种金属以上)。大部分分布在非洲或拉美第三世界动荡国家。去年波格拉金矿就是个例子,要知道波格拉金矿可是紫金矿业*的产金矿山。对这种“黑天鹅”事件,比较难防范,一旦出现,股价暴跌是必然的。但是好在紫金矿业在社区管理方面做得很到位,当地政府也比较满意。
2、美国加息。3、大宗商品价格。
昨日,财富Plus APP发布了2022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今年榜上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达62万亿元,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
今年榜单前三的格局并未改变,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国有企业第一位。两家民营上市企业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排名均有提升,其中京东升至第7位,*进入榜单前十。阿里巴巴则名列第11位。
*钱的10家上榜公司
在盈利能力方面,*钱的10家上榜公司中,除6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224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4位。今年利润榜的前十位出现了中国石油和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列该子榜的第九、第十位。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1.85万亿元,约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39%,比往年略有下降。
最亏钱的公司
与此同时,《财富》中国500强中共计有49家上市公司未能盈利,亏损总额约4363亿元。以各家公司财报显示的亏损数字为统计依据,居亏损榜首位的是快手,亏损额超过780亿元;滴滴亏损493亿元,位列亏损榜第二位;苏宁易购亏损432亿元,位列亏损榜第三位。
这49家公司,主要分布在电力、互联网服务、房地产、批发零售等行业。电力行业有9家公司亏损,数量最多。“紧随其后”的是互联网服务行业有7家。
各行业表现如何?
从行业角度上来看,在大宗涨价的背景下,金属行业共有60家公司入榜,为今年入榜公司最多的行业,上榜公司收入总额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38%。此外,在疫后复苏及稳增长政策催化下,2021年基建、建筑维持500强榜单中企业总收入体量*行业地位,收入达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
01 互联网服务
先来看看互联网服务行业,今年最亮眼的无疑是京东和阿里巴巴。作为两家民营上市企业,今年2021年,京东的净收入为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大幅超出500家上榜公司平均17.4%的增速,在今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升至第7位,*进入榜单前十,同时,在排名前10的企业中,京东成为行业内*一家民营企业。而阿里巴巴则名列第11位,相较2021年的第14名也有提升。
02 房地产
相较于互联网服务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则下降明显。2017年,绿地集团正式登陆A股后凭借2016年业绩登上榜单,并成为房地产行业*,万科紧随其后。彼时,房地产行业上榜公司总数56家,位列第一。2018年,房地产行业仍以55家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各行业首位。2019年,中国恒大进入前16名,碧桂园为19名。即使是2021年,地产行业仍然是入榜公司最多的行业,共有56家地产公司上榜,恒大位列18名。
然而今年,房地产行业上榜企业下降至39家。
03 车辆及零配件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有22家“车辆及零配件”制造企业上榜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共计创造营收2.6万亿元。比亚迪以2,161.42亿元收入位于第58位,比去年前进了15位,而其2010年的营收仅为36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两家新能源车企——蔚来和理想今年同时登上榜单,分列第346位和第429位。
部分行业榜单一览。
基建、建筑
电子和电子元器件
计算机及相关产品
家用电器
医药、生物制品、医疗保健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
数据财富Plus app
文:子衿
7月12日,《财富》杂志发布了2022年中国500强榜单,上榜公司的营收门槛从去年的174亿元提升到今年的228亿元,这意味着一家年营收200亿的公司都进不了500强。另外,这500家公司的营收总和达到了62万亿元,超过了我国当年GDP的一半。
据榜单显示,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依然位居榜单前三位。中国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国有企业第一位。或许很多人对中国平安的印象仅限于保险业务。事实上,平安集团还涉及基金、证券、银行、信托、期货等多个行业。是一家成立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综合性金融集团。
对于这样一家大型企业,大家却始终不了解他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其实在中国平安刚刚建成时,它的股东是中国工商银行以及招商局集团,所以那时候中国平安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但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其创始人接连引进外资,这也让中国平安的性质逐渐发生改变,从原有的国有企业渐渐变成了混合制企业。
作为深圳收入*的企业,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也与马云和*在中国商界被誉为“三驾马车”。但不同的是,马明哲更加神秘一些。虽然中国平安已经成为深圳收入*的企业,但其背后老板的身价至今还是个谜。更有人猜测,或许马明哲的财富一点也不亚于马云和*。
此外,在盈利能力方面,*钱的10家上榜公司中,除6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224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4位。腾讯,是与阿里巴巴齐名的互联网科技巨头,目前市值已达3.21万亿港元。
其创始人*也是我国*的富豪,目前身价已经达到了3300亿元人民币,排名我国第四。虽然腾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比阿里还差,但相比之下腾讯公司作风,在互联网企业中算是非常不错的。在去年河南暴雨之下,腾讯就是反应最快的企业,凌晨就直接宣布捐款1亿,用于紧急驰援河南。
阿里等公司都是跟随其后,虽然阿里捐款最多,却赶不上腾讯的及时。去年9月2日,阿里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预计公司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殊不知,腾讯在去年8月就发布了,继续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促进共同富裕。
并且在四个月内,腾讯已连续规划投入1000亿元资金。事实上,腾讯做出的不少行为,还是值得称赞的,基本上在国家做出决策规定后,也都是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积极响应。这也与作为创始人的*非常相似。作为我国两大互联网巨头创始人,阿里马云与腾讯*都对我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此外,在这份榜单中,庆幸的是民企也在发力,进入500强的数量越来越多。今年*进入榜单的如滴滴、科兴生物、蔚来、理想、雅迪这些民企。另外,民企的排名也在不断的上升,早在2010年,中国民企中排名*的是联想,位居第20名。
到2022年,民企中*的是京东,位列第7名
早在2003年,京东还是一家线下实体企业,做着光盘等电子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开了不少门店,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这一年的非典让京东的销售陷入了困境,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刘强东不得已把产品拿到网上来卖,通过一个论坛版主,卖了不少货。
彼时,刘强东突然发现线上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于是在2004年,关闭了线下门店,全面转型到线上,这就是京东电商的起步点,比阿里足足晚了5年。最开始的几年,京东虽然也在成长,但很慢,在整个电商行业不起眼,而且还缺钱。特别是到了2008年又遇到金融危机,刘强东为资金短缺还愁白了头。
这一年,京东的销售额才13亿元,估值被砍到3000万美元。2012年,京东和苏宁价格大战,才一举成名。在这之后,基本稳坐中国电商第二把交椅。2018年明州事件发生,京东跌入低谷。经过团队调整,业务优化,没想到迅速反弹,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就说明京东的底子很厚,并没有受到拼多多的冲击。
与此同时,刘强东的个人财富也在不断积累,成为财富榜上的常客,并娶了“奶茶妹妹”章泽天。他认为,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生态系统,必须拥有自己的体系。且京东系已经有4家上市公司:京东、达达集团、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
如果京东科技也成功登陆港交所,刘强东将收获第五个IPO,他的个人财富也将升至更高的水平。看着京东越来越好,刘强东萌生了退意。今年4月,刘强东正式卸任CEO,交给徐雷。过去两年,在徐雷的带领下,京东彻底走出低谷,业绩稳定增长。在去年第四季度,增速还超过了阿里。
原以为,卸任京东CEO后,刘强东会继续低调留在幕后。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最近刘强东却突然有了大动作。据相关报道,今年618的前一天,刘强东减持了京东集团的股份,约18.7亿元。这是刘强东卸任京东CEO后的又一次减持。
要知道,今年5月初,刘强东通过减持京东健康股份套现4.4亿港元(约合3.7亿元人民币)。短短50天,刘强东已经套现22.4亿元。虽然无法与马云的百亿套现相提并论,但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引起了一阵讨论。事实上,自1998年“京东多媒体”成立以来,“京东强”在商界辛勤耕耘了20多年,其成功绝非偶然!
此外,由于这份榜单只将上市公司列入其中,所以华为并不在榜单中,但2021年华为营收下降至6368亿元,比京东少了3000多亿,远远落后。从榜单来看,2022年中国十大民企分别是京东、阿里、腾讯、碧桂园、联想、万科、美的、小米、海尔、龙湖。
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中国企业会越来越强大,在世界舞台上也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名单、紫金矿业股票不涨原因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