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日,
西部矿业集团是一家集矿山冶炼、盐湖化工、建筑地产、文化旅游、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为一体的企业集团,近年来,西部矿业集团企业形象不断刷新,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发展劲头逐年强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目标,为西部矿业集团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此次提出的“扛起绿色发展政治责任、扛起安全环保政治责任、扛起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扛起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政治责任”,就是坚决扛起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将各项工作放在产业报国、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持之以恒推进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围绕绿色高效开发“矿山、盐湖、生态”三大资源,持续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高度关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支持资助救助活动,坚定不移履行国企社会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不环保不生产、不合法合规不生产”理念,坚定不移做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以实际举措全面巩固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西部矿业集团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核心,全力保证复工复产,高质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奋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西矿力量”。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分享文章,第1009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现在,可能是你能找到的,*上手,也是最通俗易懂的医疗投资课程来了。课程梳理了医疗庞大的体系,并拆解为15个细分赛道,再逐一剖析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让你从此掌握医疗投资方法,对各个赛道的投资逻辑了然于心,抓紧机会学习哟。
前不久,顺丰在深圳开始试点无人机同城急送业务,大体流程是:用户下单后,快递员安排上门取件,然后交给无人机运送到目的地附近的无人机投递点,再由快递员送上门,对此,顺丰表示,一般骑士配送需要1小时的路程,无人机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完成,且一次最多能配送物件*10公斤。
顺丰用于同城急送的无人机,也被称为小飞机,载重量为5~10公斤,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支线物流无人机,载重量可以达到1~5吨,航程可以达到1000公里,能够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急用药品、生鲜等物流配送。
今年1月份,顺丰旗下的丰鸟科技成为国内首家可以开展吨级载重、长航时支线物流无人机经营许可的企业。
属于无人机物流的时代,就要来了。
也许很多对商业不敏感的人看了就看了,但所长却认为,快递企业,尤其以顺丰、京东为首的快递企业,可能逻辑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市场之所以对快递不太感冒,就是觉得重资产,投入高毛利低,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
可假设无人机物流开始普及,首先人力成本会大大降低,其次,由于物流时效大大增强甚至由于企业整体交付成本降低带来的终端价格降低,会催生出很多过往根本不存在的需求,比如,所长吃到什么东西的觉得很好吃,就可以立马下单一个顺丰同城给好盆友送过去(之前虽然也有同城快递业务,但又慢又贵总体市场并不大)。诸如此类的新需求,也会让物流行业的市场瞬间被引爆。
国内的物流航母
2021年,顺丰实现营业收入 2072 亿,增长 34.5%,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突破2000亿的超级物流巨无霸。
不过,营收强劲增长的背后,利润确实有点惨,归母净利润 42.7 亿,下滑 41.7%,当然,这和公司近期加大对场地、设备、运力等网络资源投入有关,具体的后文会讲,不过,咱们目前对顺丰的关注可以少关注利润,更关注营收以及新业务的增长,毕竟,出于类似前文所长所说的原因,后期顺丰的盈利大概率会得到快速改善。
顺丰的业务布局,是非常全面的,2021年其基石业务时效件(即根据寄递流向与距离,可实现当日达、次晨达、 次日达等,平均送达时间低于24h)实现收入 961.6 亿,增长 7.3%,时效件营收直逼千亿,体量确实很大了,再想高速增长有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
一方面,公司更积极布局高端电商快递市场,甚至还扩大到逆向物流(退换货市场),另一方面,正如本文一开头所讲,如果无人物流试点成功并开始大面积普及,那么,别看公司时效件已经近千亿营收,说不定对于未来能达到的高度而言,还是个孩子。
毕竟,更快的速度叠加更低的价格,一定会让很多曾经不是刚需的需求变成刚需。
其经济快递收入 322.7 亿,同比增长 54.7%,这块业务,就主要是和拼多多的兔子以及三通一达进行贴身肉搏的低端快递业务。既有直营模式的“顺丰速运”也有加盟品牌“丰网速运”,前者更逼近三通一达,后者则更像拼多多的兔子,定价更为优惠。
并且,公司还向京东学习,为其电商客户提供全国仓储及仓配一体服务,也就是,客户可以提前将商品寄存在顺丰分布全国的仓库里,顾客下单后,顺丰可以选择就近仓库发货,使货物可以更快到达顾客的手里。
快运业务,便类似于德邦在做的事情,搬家时大件包裹寄送不是找德邦就是顺丰,所长大学毕业时,当时就是用的顺丰快运把学校的一堆东西寄回家。2021年,其快运业务收入 232.5 亿,同比增长 25.6%。
后面几项主要业务,由于收入占比整体过低,就简单讲一下。冷运及医药业务收入78亿,增长 20.1%;同城急送业务收入50亿,增长 59.1%;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 392 亿, 增长 199.8%(剔除嘉里物流的并表则收入80多亿,同比增长10余个点,按公司的说法今年将增长20-30个点)。
可以说,目前的顺丰除了营收已经逼近千亿的时效件增长放缓外,其余的全都高速增长。
尤其是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所长认为,这块业务很可能超越经济、快运、医药冷链、同城更快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毕竟,中国是全球*的物流市场,也是对外贸易非常旺盛的一个国家,尤其近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如火如荼,国际物流作为跨境电商*的支柱之一,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顺丰去年并购嘉里,便是一次强强联合,本来嘉里就是亚洲知名国际物流企业,也于港交所独立上市,拥有丰富的国际客户资源及较强的服务能力,两者融合之后,顺丰的国内网络、客户资源便可以介绍给嘉里,黑科技团队也可以为嘉里赋能,而嘉里的客户资源,端到端服务能力也可以整合给顺丰,两者一合并,瞬间就能覆盖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不论是服务的边际和范围亦或者质量都比之前要好。
比如在近期的会议纪要中顺丰就讲:“以前顺丰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更多是跟当地的物流、电商平台公司的合作,当地的交付由合作伙伴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收购嘉里物流后,有助于提升在东南亚市场的端到端的服务能力,嘉里物流有当地的网络和配送能力,如在泰国的市占率是40%,是很好的战略协同,可以就此开发很多产品给到客户。”
此外,顺丰目前正在建设对标美国孟菲斯以及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的鄂州机场,该机场一旦建成,便是亚洲*一个 4A 级货运机场,也是亚洲*的货运枢纽平台,且这个机场是个开放型平台,一旦投入运行,便将开放给全球航空公司。
不难想象,一个包括全球民航客机、货机的重要的中转场,其周边必将诞生跨境电商产业贸易集群,然后给顺丰带来丰富的业务增长,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孟菲斯就有 40%的业务来自产业集群。
所以,随着同嘉里的整合以及鄂州机场的开通,伴随着国内愈发与世界的紧密连接,没有理由不看好顺丰的国际供应链业务,甚至,通过国际贸易的巨大市场,再造一个顺丰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
很多物流企业都只是在某一两个领域进行业务布局,只有顺丰,其业务涵盖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同城、医药冷链、国际物流等方方面面进,让客户,不论需要怎样的物流业务都可以想到使用顺丰,使其*限度的进行品牌、资源复用。
我们看,近期物流业并购案层出不穷,前有极兔并购百世快运,后有京东收购德邦快运,单一细分领域布局的玩家相继被整合,也侧面印证了未来物流行业的竞争会是综合物流实力的竞争。
虽然,目前顺丰的业务里,除了时效件外其他几乎全部处于亏损状态,但,正如本文一开始所长讲的,随着降本增效黑科技的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各条业务线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企业的利润率是一定会得到改善的。
并且,这个利润率的改善,应该不会是线性的,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夜之间,顺丰的新业务全部开始赚钱了。
最后,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价值事务所团队新鲜出炉的《从零开始学价值投资》。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已有的投资类书籍,完全基于投资新手的视角,专门挑新手必定会遇到的困惑进行内容展开。书里将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估值分析等,进行大量的精简,梳理成一个一个的分析框架,这样小白也可以很简单地跟着参照分析,就像练钢笔字时跟着描红一样。
小白看完书后,也可以学着自己做公司分析,而不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想要自己学会公司分析,学会做价值投资的朋友,一定要买一本好好学一下。
2022年4月11日,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能投商贸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天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物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重庆顺安爆破器材有限公司、重庆能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重庆云能发电有限公司、丰都县发电有限公司、重庆巴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甘洛县工棚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企业,以已具备破产原因但具有重整价值及可行性为由,分别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并同时提出预重整申请。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上市公司重庆燃气,而重庆燃气也发布相关公告。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资本市场,各方都对此事表示了极大关注。要是一般企业破产重整估计也不会起什么波澜,但令人惊讶的是重庆能投出现在了这16家企业名单中!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曾经的重庆“八大投”之一,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城投公司,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庆模式”,这种模式后续也被全国众多城市所借鉴。所以它的破产重整,影响深远。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重庆能投这个事儿。
一、重庆能投实质已转化为经营性国企
1、重庆能投前身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能投”)属于发债城投平台,由重庆市国资委***直接控股,注册资本100亿,拥有全资、控股企业20家,公司员工4.5万人,是重庆市*的煤炭生产企业,在2006年由原重庆煤炭(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组建而成,是重庆市集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能源骨干企业。
重庆能投前面提到,是*的重庆“八大投”之一,重庆“八大投”是重庆于2002年前后组建的、由市国资委控股的八家市级城投平台,包括重庆交投、重庆高速、重庆城投 、重庆地产、重庆能投、重庆水利、重庆水务和重庆旅投(均为当前公司简称)。重庆“八大投”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城投公司,开创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庆模式”,这种模式后续也被全国众多城市所借鉴。
重庆能投是重庆市政府当时出资组建的*投资煤炭、燃气、电力等能源核心产业的专业投资公司。
2、重庆能投转型
2006年起,重庆建投合并重庆煤炭集团和重庆燃气集团,组建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借助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机会,转型为经营性国企,专注煤电气等领域的经营投资。最终原“八大投”改组成为了“五大投”,分别是:
(1)重庆市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2)重庆市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3)重庆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重庆市水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5)重庆市地产集团。
再看重庆能投202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由此可见,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由公益性的发债融资平台,逐步转为了追求盈利性质的产业类国有企业。
二、重庆能投破产重整是能源改革阵痛
1、重庆能投的困境
早在2021年3月份,重庆能投集团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正在经历行业结构性转型及调整,由于短期流动性问题,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在岸信用证及银行票据已出现违约。公司仍在评估相关事件是否会引发债券项下的任何交叉违约,并正在积极寻求适当的债务解决方案,以及时履行其在债券项下义务。当时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无资金归还到期的6.85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和2.3亿元信用证,已形成违约。
同时,重庆能投尽管旗下有不少煤矿资源,但是资源禀赋不高。2020年底,重庆政府决定关停该市全部煤矿,对此,重庆能源集团专门制定了一份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关闭退出煤矿的总体实施方案,将旗下14个煤矿实施关闭退出,核定淘汰煤炭产能共计1150万吨/年,完成时间原则上为2021年6月底。
可见,重庆能投的困境由来已久,并不突然。重庆能投这次的节奏把握还是比较好的。重庆能投问题由来已久,市场其实早有预期,真的靴子落地,可能也并没有太大冲击。
2、其他公司同类事件
一家省级国企突然破产重整,虽然震惊,但是也不是个例。永煤事件、青投违约破产重整等也是类似情况。都是省级国企大平台,都曾在传统能源行业辉煌过,但随着国家能源行业深化改革,都经历着大变革时代下的阵痛。但,最后的解决方案都是积极乐观的。
(1)河南永煤事件
永煤集团是河南省“三煤一钢”之一,为河南省重要国有工业企业,控股股东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持股占比96.01%),后者为河南省国资委下属独资公司。集团主营业务包括煤炭、化工、贸易、有色、装备制造等,其中煤炭是核心业务。
2020年2月12日,永煤集团发行“20永煤SCP003”,发行总额为10亿元,利率为4.39%,期限为270天。2020年11月10日,永煤集团因未能按期兑付该超短融券到期应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
解决方案:永煤债违约善后处理,卖股还债 河南高速30亿元接盘。2020年16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告称,子公司永煤控股、焦煤公司、鹤煤公司将持有的永煤股份部分股权协议转让至河南高速,转让价格为30亿元。具体转让股份数额以经备案的转让标的评估结果为基础计算确定。截至公告日,河南高速支付的预付款30亿元已全部到账;永煤控股、焦煤公司、鹤煤公司分别将持有永煤股份的1.4亿股、0.8亿股、3.978亿股股份质押给河南高速,合计质押6.178亿股股份,占永煤股份总股数的9.54%。相关质押手续已完成。
(2)青投违约事件
资金链断裂、债务逾期,法律诉讼集中爆发、供应商不断上访,广大干部职工个人收入下降等等,这就是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海省投”)极不平凡的2019年,但最终其没能挺过2020年。
很多人误以为青海省投是一家城投公司,实际上其属于产业类国有企业,实际控制人是青海省国资委。据了解,青海省国资委和西部矿业分别持股58.40%、20.36%,位居第一、二大股东,而西部矿业也由青海省国资委控股,带有明显的国企属性;另一方面,青海省投长期致力于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房地产开发及金融等领域的投资。
6月22日,青海省投发公告称,法院裁定受理青海省投及下属16家子公司破产重整,债权申报截止8月19日。青海省投的破产重整意味着“国企信仰”被打破,而如今的局面都始于其在海外发行的3亿美元债逾期。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在全国排名居末,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整体经济实力弱。2013年以前,青海省投属于省属平台公司,之后青海省国资委对青海省投进行混改,混改为产业类国有企业之后,青海省投一方面脱离了平台属性,不再有政府托底;另一方面青海省产业结构单一,其重仓投资的产业受经济周期影响大,但其却对风险认知不足。2017年,青海省投已经表现出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但其后一直大力发行非标续命。最终,在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去杠杆背景下,2018年青海省投爆发大量非标逾期或违约事件。
解决方案:拥有750亿资产规模的青海省投破产重整方案审核通过,战投方出资43亿全权接手青海省投全部资产,省国资委、西宁开发区管委会四大原始股东权益清零。
3、破产重整是传统能源行业改革阵痛
过往,公司通过负债的方式来跑马圈地,在信贷条件宽松的情况下,尚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营,信贷条件一紧,弊端立马显现。
2021年,“双碳”目标给传统能源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油价、煤价、气价大幅上涨后逐渐回落,导致上下游产业链在震荡中前行。
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作为“降碳”的主要行业,可谓任务艰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能源“降碳”更非一日之功。投建新能源项目将是大势所趋,在新旧交替中找准自身定位,力争绿色转型,才能实现“焕然新生”。
三、重庆能投可能处理的结果及后续
1、重整并非破产
据介绍,预重整机制,即在法院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前预选辅助机构进入企业清理债权、债务,协助展开谈判,辅助企业推进重整。待受理重整的条件满足后,法院再裁定正式受理重整申请,在前期预重整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后续工作,从而为后续的重整工作赢得更多时间,加快整体的工作进度,能有效增加重整成功率。
目前,重庆能源正积极与债权人等各方协商,形成重整方案。预重整是否被法院备案登记,重整是否被法院受理尚存在不确定性。
2、重庆能投债务情况
重庆能投历史上发行24只债券,合计255亿元,目前均已到期并完成兑付。值得注意的是20渝能01,本只债券于2020年7月9日发行,期限2+1年,照理说,最早也是于2022年7月9日到期,但是却于2021年11月23日提前完成兑付,不得不让人猜想本次破产重整似乎早有计划。
就算是倒下,也要先把债券给兑付了!重庆能投就是一家这么有“骨气”的企业。在半年前的2021年11月下旬,重庆能投提前向境内外的投资者兑付和回购了本息合计超过36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彼时,重庆能投早已诉讼缠身,债务压力巨大。
现在回过头看,重庆能投当时咬牙也要兑付债券的行为,颇有悲壮之意。市场人士认为,重庆能投提前兑付债券,再申请重整之举,显示了重庆国资系统积极维护当地信用建设的良苦用心。
3、重庆能投财务分析
从公开披露信息来看,重庆能投最近两年一期为2019年至2021年半年报,其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净利润则大幅下降,并出较大幅度的亏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处于不断下降,甚至恶化的状态;而资产负债率则相对平稳,但是负债率较高,接近74%,总体来看财务情况并不理想。
4、破产重整是重庆能源集团脱困转型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
(1)从重庆推进困难企业破产重整的成功样本来看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重庆在推进困难企业重整方面向来不遗余力,每次出手均堪称样本。从国有企业破产重整来看,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曾入选全国法院十大破产典型案例,被业内较为广泛地誉为国企破产重整案的样本。民营企业破产重整方面,目前已经成功的是力帆集团破产重整,正走在成功道路上的是隆鑫集团破产重整。
重庆钢铁、力帆集团、隆鑫集团的破产重整,都有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法治化、市场化、专业化贯彻始终,通过面向市场公开选拔战略投资者,探索出一条上市公司、大型企业、传统产业等多种复杂因素叠加的企业改革新路。
我们认为,“重庆能投系”破产重整大概率也会像重庆钢铁、力帆集团等成功的案例一样,通过法治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在引入颇具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基础上实现凤凰涅槃。
(2)从重庆能源集团不断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来看
2022年1月17日,重庆能源集团召开2022年工作会披露了其深化改革的目标:努力建设新型能源企业。
2022年1月26日,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改革重组工作专题会,听取中介机构负责人介绍重组工作相关情况,安排下一步工作;
2022年2月10日,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加快转型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了深化改革工作;
2022年2月24日,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加快转型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听取转型发展项目和涉煤遗留问题移交工作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2022年3月10日,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加快转型发展领导小组专题会,研究集团深化改革相关工作。
重庆破产法庭披露重庆能源集团等企业申请破产重整三天前,即2022年4月7日,重庆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葵主持召开转型发展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深化改革相关工作。会议强调: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结合集团自身实际需要,推进深化改革势在必行,要抓住机遇改,坚定不移改,以改革促集团实现脱困转型发展。
可以看出,破产重整是重庆能源集团脱困转型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加快推进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脱困转型发展,这一步也走得坚定有力。
私人财富学堂观点:
1、重庆能投破产重组时已是国企
重庆能投破产重组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关注,还是因为它之前的城投身份。早在2006年已经开始转型,2022年4月11日申请破产重组时,重庆能投实质已转化为经营性国企。
2、提前半年兑付债券,积极维护地区信用建设
区域内某一只债券一旦出现违约,就会对该区域其他债券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新发债成本甚至再融资进展。提前半年兑付债券这件事恰恰反映了地方对于维护信用债信誉的决心,再次强化了市场对国企城投公开债的“信仰”。重庆能投作为重庆地区重要的国有企业,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前兑付存量债券,有效维护了区域良好的信用环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处理类似问题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重庆能投破产重组是行业问题
重庆能投及下属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主要原因还是经营方面的问题,也是行业变革带来的阵痛。既然已经是经营性国企,那破产重组是市场行为,和影不影响“城投信仰”没啥关系。
4、重庆能投破产重组时无债券信托产品
重庆能投历史上发行24只债券,合计255亿元,目前均已到期并完成兑付。重庆能投破产重组时已无债券信托产品,历史上发行的债券都保持了刚兑,且并无信托融资。延伸阅读:穿越牛熊的城投债基金(点击链接阅读)
城投市场转型是好还坏,读者大大您怎么看?关于产业类国企,特别是前身是城投的国企,市场目前还有YNKL等市场关注的标的,欢迎关注本*陆续解读。
END
私人财富学堂
·金融资讯·投资动态·资本运作·时事热点·
财富管理:十年从业,百亿信托城投债FOF配置经验
主营融资:城投、央企施工方业务交流
顺带搬砖:上市公司、民营医院学校、新能源、智能制造、专精特新、工业园区等项目。
随着大湾区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生工程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工程的推进,建筑业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当建材市场需求出现较大改善,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开始陆续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日前,金瑞矿业控股有限公司Jinrui Minerals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金瑞矿业控股”)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国金证券为其*保荐人。
此金瑞非彼金瑞,为花岗岩开采商
巧的是,在A股也有家金瑞矿业,但此H股金瑞矿业控股非彼金瑞矿业。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此次二度冲刺港交所的金瑞矿业和A股的金瑞矿业(600714.SH)简称同名,却并不是同一家企业,后者全称为“青海金瑞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碳酸锶系列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
当前正在冲刺港股IPO的金瑞矿业则是来自于中国广东省西部的花岗石集料生产商,其主要产品为自阳江矿场(位于中国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距中国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约20公里)的露天花岗石矿场)开采及提取的花岗石集料。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就2018年获准产能及采矿权期限而言,公司是广东省西部*的花岗石采石场,采矿权期限也为最长。公司就阳江矿场持有一项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5年。
公司于2018年4月10日自中国阳江市国土资源局取得该许可证,有效期至2038年9月10日止,许可采矿面积约0.407平方公里,获准*产量为每年90万立方米。
而根据公司披露,阳江矿场分为两个开发阶段。第一个开发阶段已获批,面积为0.1537平方公里,第二个开发阶段则为余下面积0.2533平方米。除沙塘村一项物业的林地使用同意书(中国法律顾问认为取得同意书不会有重大困难)外,公司已取得阳江矿场两期开发所需的批准。估计两个开发阶段共约需17年完成,公司将于第一个开发阶段完成后开始阳江矿场的第二个开发阶段约。阳江矿场的资源量涵盖两个开发阶段。
根据独立技术报告,按JORC准则,截至2021年3月31日,阳江矿场高于海拔30米的估计资源量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的资源量,包括控制资源量1946.1万立方米及推断资源量156.8万立方米。
自2018至2020年,阳江矿场主要处于施工状态,直至公司于2019年3月开始试生产才产生收入。近两年内,公司已分别生产41.2万立方米及83.7万立方米的花岗石集料。公司计划于2022年开始商业生产并预计将产能由2021年的90万立方米增加至2023年的2,00万立方米。
从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能够看到,公司深度依赖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其邻近地区(包括公司经营所在地中国广东省西部)的协作、协同及合作发展。事实上,大湾区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如虎门三桥、广湛高铁)的建设。而在未来五年,阳江市人民政府已承办超过100项大型基建项目。此外,城市发展的巨大市场需求导致石粉短缺,因而导致对作为替换材料的机制砂的需求增加。
在中国广东省持续的城市化及建筑楼宇发展推动下,广东省花岗石集料产量从2014年的8020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1.14亿吨,复合年增长率为7.3%,广东省西部的花岗石集料公司,及阳江市人民政府承办多项基建项目,使公司能以较低运输成本于较短时间内向客户交付产品,从而把握建材市场的增长机遇。
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需增强
财务数据方面,由于公司2018年开始搭建开采业务,直至2019年3月开始试生产,因此2018年的收益为零,2019年及2020年两个财年分别录得收益5490万元及1.53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
当生产走上正轨,金瑞矿业一改前两个财年净亏损的态势,2020年录得净利润3379.1万元,公司称,净利润是由于自2019年10月增加生产以满足客户需求且公司主要产品2020财政年度的平均售价较2019年财政年度增加。
同时,公司2019、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约为32.8%及43.5%,2020财年毛利率上升主要由于售价上升及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由细分产品结构能够看到,2020年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1-2花岗石集料、1-3花岗石集料、石粉及其他石料)的售价较2019财政年度有所上升,并为公司贡献绝大部分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由2019年约9000万元大幅改善至2020年约5720万元,主要是由于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约550万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约1900万元;及合约负债减少约2180万元。在2020年首度盈利之后,公司便向股东派息约720万元,因此负债中部分被应付股东款项的增加及应付税项增加约270万元所抵销。
尽管2020年的业绩和财务结构改善方面较以往有飞越式的增长,但从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阳江矿场是金瑞矿业*的采矿项目,在短期内,预期阳江矿场是金瑞矿业*经营的矿山,亦是其绝大部分经营收入及现金流量的来源。
由于金瑞矿业地处广东省西部,主要直接将产品售予阳江地区的混凝土搅拌站及混凝土产品生产商,故公司依赖于阳江地区的客户,收入结构比较单一。招股书显示,公司已与合共12名客户订立13份具法律约束力且仍然有效的销售合同。根据销售合同,客户一般已承诺产品每年*或预计采购量,而倘若客户业务量减少可能会降低对产品的采购订单,抗风险能力较弱。
不得不提到的是,由于工程项目对于成本项相对较为敏感,金瑞矿业的主营花岗岩为建筑工程的上游材料,其售价也跟随市场价格有所波动。因此建筑材料供应及成本变动也将成为公司下游客户采购的重要考量因素。
综合来看,在市场竞争中,金瑞矿业对下游的议价能力未见特别出众的趋势,而所在行业也并未有特别吸引,财务状况深受客户和未来售价变动的影响。公司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成长性稍显不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西部矿业*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西部矿业*消息、顺丰 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