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期货(粮食期货平台)

2022-07-21 13:24:59 股票 xcsgjz

粮食期货



本文目录一览:



财联社(郑州,

随着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宣战,俄乌战争正式爆发,今日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红”,其中菜油封涨停,豆二涨近8%,菜粕、棕榈油涨超6%,豆油涨超5%,玉米涨超1%。

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财联社

据悉,乌克兰是全球*葵籽粕出口国,其次是菜籽类产品,除了油脂油粕,乌克兰还是全球重要谷物出口市场,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占全球比重为16.45%,小麦出口占比11.61%。其中我国进口葵油基本都来源于俄乌两国,菜籽菜粕等主要来源于加拿大,乌克兰是除美国外我国第二大玉米进口来源国,俄乌冲突对我国而言主要影响产品是葵油和玉米。

此前多位葵油分析人士向财联社

乌克兰一线贸易商向财联社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玉米进口总量为2836万吨,同比增加1711万吨,增幅152%。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分析师刘栋向财联社

冯永辉表示:“近年来由于畜牧业发展,饲用粮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和进口量逐年攀升,但玉米整体对外依存度不高,三大主粮自供率较高。”

此外,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是购销形式影响。刘栋表示,春节之后,农户对于玉米价格预期较高,挺价意愿较强,春节之后并未出现集中售粮的情况。随着供应压力缓解,市场看涨情绪增多,大型粮贸企业和基层中小贸易商建库意愿增强,积极收粮建立中长期玉米库存。对于下游深加工企业而言,在当前玉米供需紧平衡的情况,东北地区下游深加工企业更愿意在农户余粮尚存的情况下建立更长时间的库存,因此提价售粮意愿较强。短期来看,东北低趴粮销售进入末期,季节性供应压力逐渐缓解,需求因素逐渐占据主导,价格或会维持偏强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俄乌战争推高粮价亦引发投资者对养殖企业的担忧,温氏股份(300498.SZ)在互动平台回应:“目前看暂时没什么影响,公司从欧洲进口玉米较少,主要是从巴西等地进口,且并非直接进口。”




粮食期货平台

***-***海外版

近读李文明新作《读懂中国粮食》(***出版社),该书将中国粮食问题置于古今中外大视野中进行考量,从各个侧面扣住了粮食安全问题,这也是大国粮食的永恒课题。

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国家三大安全,且粮食安全更具有不可替代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一整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理念、战略、政策和做法:

一、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粮食安全方针。中国是世界上*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农业资源禀赋欠佳,但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寄望于国际市场。中国一旦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势必引起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影响我国与一些缺粮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立足国内有没有潜力?解答是肯定的。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分别是单产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增产仍有潜力可挖。中共十八大后,中央进一步明确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优先序,要求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安全。

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藏粮于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加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最近18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打破了以往“两增一减一平”的怪圈,主要得益于此。二是藏粮于技。相比1978年,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5700万亩,产量却翻了一番多,主要靠良种良法促成单产提高。三是优化区域布局。不同农产品往往在某些区域具有比较优势,优化布局,是降成本、提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保护和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一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继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逐步建立、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实施生产者补贴,建立*价收购制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搭建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强化公益性职能的同时,放活经营性服务,允许科研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自主创业、持股兼职。三是调动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即建立粮食省长负责制。为了解决“产粮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问题,中央财政从2005年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四、健全粮食储备制度,畅通粮食市场流通。中国粮食流通经历了从统购统销、调拨包干到多渠道流通,再到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历史性转变,目前从购销到加工转化基本实现了市场调节,建立了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批发市场到线上交易,市场类型齐全、交易方式多样的市场体系和四通八达的粮食物流体系。

五、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调剂品种和丰歉余缺,中国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农产品,也有利于集中力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安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农业“走出去”后,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海外农业合作、投资、并购日趋活跃,合作领域从种养业拓展到农业全产业链。

近年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玉米价格上扬,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问题格外关注。总的判断可以讲两句话:一是总量基本平衡,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作为口粮,小麦、稻谷产需平衡有余。

2013年,我受聘为国务院参事,就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等,多次带队到农业大省实地调研,在国务院参事室工作的李文明,几乎每次都参加了调研。当时只是而立之年的他知识储备较丰富,善于思考,有不错的写作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阅读,让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的新作较好地处理了专业与通俗的关系,不失为一部很有可读性的专著,对了解或研究中国粮食问题,确有裨益。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




粮食期货交易平台

粮食批发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显著提高。一方面,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粮食*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托市政策,掌握了大量用于宏观调控的优质政策性粮源,部分区域性大型商流粮食批发市场受国家有关部门的委托从事国家政策性粮食的公开竞价销售业务,经营效益有了较大改善。另一方面,粮食批发市场主要面向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用粮人口和市场辐射范围相对固定。随着城乡居民对粮油产品消费的多样化需求日增,粮食市场的销售交易量稳步增长,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的大型专业粮食批发市场的交易量已占到了当地口粮的 5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成为当地口粮市场供应的重要“稳定器”。


二,主体多元化发展,布局结构趋于合理。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粮食批发市场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类粮食批发市场 440余家,投资主体包括国有、民营、股份制,其中国有和非国有批发市场各占约 50%,基本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发展良好格局。另一方面,目前 440 多家粮食批发市场中,商流批发市场逐步减少,约为 140家;成品粮市场有所增加,约为 280家;综合性市场快速发展,约有 20家。这种增减趋势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整体布局结构趋于合理。

三,市场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建设投入,重点用于改善商流粮食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和质量检验检测系统条件。地方政府也积极予以配套资金支持本地大型商流批发市场建设粮油竞价交易大厅,开展远期竞价交易,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加工原粮的买卖。安徽、吉林、湖北、河南、山东等地还积极支持商流批发市场开展粮食物流园区建设,把经营范围向粮食收购、加工和仓储物流方面延伸。成品粮市场积极筹集资金实施市场改造升级,扩建交易场所,市场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使商流和成品粮批发市场的价格信息服务、质量检验监测、物流配送等功能逐步完善。

四,相关规划制度陆续出台,市场秩序总体良好。国家相关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市场建设和交易秩序的规划制度,具体包括:全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暂行办法、竞价交易细则等。这些规划、办法的颁布实施,规范了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效维护了粮食市场良好秩序,加强了对市场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指导,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促进了粮食批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未来粮食批发有很大的发展趋势,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展:功能和交易方式。

首先是功能的发展趋势。实物集散功能将分化。由于信息产业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粮食交易和运输将更易于实现,为粮食批发市场商流和物流的分离创造了条件,为以信息流和商流为主的市场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将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促进粮食批发市场集散功能的转变;价格形成功能将增强。随着粮食批发业务的发展及其信息功能的增强,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粮食现货市场价格。当然,随着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将承担形成粮食基准价格的功能,这有利于粮食产销的衔接和市场的稳定,但并不能完全取代批发市场形成现货价格的功能;信息中心功能将拓展。目前不少粮食批发市场越来越重视粮食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每天通过自己的网站等媒体及时公布上市品种及其数量、成交数量及其价格,不仅为市场的会员或经营单位服务,也为社会服务,批发市场的信息功能将大大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将提升。当前粮食批发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粮油质量监督检测和协调仲裁,撮合交易、代购代销,代储代运、物流配送,货款结算,运输、税务、工商、银行、城管等协调,以及食宿等后勤服务。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其中的质量检测、物流配送、货款结算等服务功能是影响市场整体功能的重要因素,将会普遍得到提升;新生的功能将增加。一些粮食批发市场为适应粮食流通的新形势和各类客户的需求, 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发展途径,开拓新的市场功能。如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栈单交易,就体现了一种新的功能,即衔接现货和期货的作用。

其次是交易方式的发展模式及创新。以商流为主的交易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现阶段,中国以商流为主的交易方式的批发市场有20多家。这种模式对于开展政策性粮食交易,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的新陈轮换、吞吐调节。 因此,这种交易模式今后仍是一种基本的交易形式,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以物流为主的商物结合的交易方式可能发展迅速。这种模式*特点是粮食批发市场从事物流服务,为买卖双方提供运输、加工、储存、

配送服务。从粮食物流活动看,如由粮食交易者自行组织,成本较高,如由某个实体统一组织,则成本较低,有助于提高粮食商品竞争力。由于中国粮食物流现代化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因此粮食批发市场在粮食物流中仍可以发挥

重要作用;粮食电子商务发展潜力较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一些全国性和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抓住契机,大力发展粮食电子商务。粮食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一般是依托互联网,或由粮食批发市场直接投资建立自己的交易网络,或利用已经形成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活动。这种模式一般实行交易会员制或网员制、交易保证金制、结算准备金制、履约保证机制。随着粮食电子商务的发展, 有可能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电子商务平台。




粮食期货*价格走势图

“世界第二小麦生产国印度突然禁止小麦出口”、“二战后全球*粮食危机”......近阶段随着俄、乌局势继续胶着,粮食话题成为国内外媒体界的一大热点。

从农产品期货市场走势看,大商所豆一(以食用品质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从1月14日低位5773元/吨一路上涨到撰稿时(5月18日下午13时)的6252元/吨,上涨幅度约8.3%;同期,大商所玉米价格更是比今年初上涨约12.8%。

从经济和社会角度上讲,粮食大幅上涨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1)内部通货膨胀提升。粮食除了是人们主食支出项以外,也是家禽肉制品和其他副食品的重要原料,粮食的上涨将极大带动这些商品的价格,严重削弱老百姓的购买力,造成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拿美国来说,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最近表示,如果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上升,全球粮食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即使再紧恐怕也很难达到抑制其对美国通胀的冲击。

(2)世界最贫困国家饥荒危机上升,人道主义灾难风险显著上升。最贫穷国家往往对粮食价格最敏感。5月4日,联合国和欧盟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53个国家或地区的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不安全”危机。这与2020年的数字相比,增加了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南部、南苏丹和也门的约57万民众经历了被列为最严重的“急性粮食不安全”灾难,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避免广泛的崩溃和死亡。

那么,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何?国际粮价近期的走势又将如何呢?

国际粮价上涨的底层驱动因素

截至5月中旬,据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世界小麦价格已经飙升超过40%;大米价格也已经飙升超过15%。小麦、玉米和植物油等主要食品市场的价格正不断创新高,并推动世界范围内通胀的不断蔓延。

令人担忧的粮食上涨趋势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大致上可以把这些成因归类成:地区冲突、极端气候和环境危机、经济危机三大类型。

据联合国“抗击粮食危机全球网络”的报告数据显示,地区冲突仍然是粮食不安全的最主要驱动因素。我们须注意,这个结论是从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之前的数据中得出的。

该报告发现,战争已经凸显了全球粮食系统的相互关联性和脆弱性,对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造成了严重后果。报告指出,2021年世界上发生最严重饥荒的国家特别容易受到东欧战争风险造成的粮食短缺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这些国家高度依赖粮食和农产品的进口,非常容易受到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冲击。

在世界范围内调研了所有相关国家后,该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导致2021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在部分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的底层驱动因素为:

(1)地区冲突。2021年这项驱动因素使24个国家/地区的约1.39亿人陷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境地,这比2020年23个国家/地区的约9900万人的数据显著增加。

(2)极端气候。2021年这项驱动因素使8个国家/地区的约2300多万人受到粮食不安全或危机的影响。

(3)经济恶化的冲击。2021年,有21个国家/地区的约3000多万人受到此项因素带来的粮食不安全或危机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今年2月底,俄罗斯和乌克兰、北约国家之间出现了二战后罕见的大规模战争冲突和金融、经济交锋。综合世界多家主流投研机构的数据,这些冲突和战争对今年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摩根大通研究部的一篇研报,俄罗斯和乌克兰战前约占世界市场30%的小麦,以及80%的葵花籽油产量;此外,乌克兰单独供应全世界市场上约20%的玉米。

战争对乌克兰的农业物流的阻碍可能会使该国农业贸易的流通性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混乱状态。每年上半年一般是黑海地区小麦出口的季节性淡期,但是目前预先承诺的俄罗斯小麦供货正在离开俄罗斯的港口。

因为战争和制裁,全世界粮食进口商对价格还有产地(比如对俄罗斯出口商)是否持有更谨慎的态度?对此,隔壁老邢还无法找到精确结论。

而每年上半年通常又是黑海地区玉米和葵花籽油比较活跃的出产时期,然而今年产自乌克兰的玉米和葵花籽油的出口并没有顺利展开。

综合外媒报道,目前乌克兰的主要海港仍然关闭,阻碍了其货物出口;而国内继续胶着的战争也将使得乌克兰即将到来的玉米和向日葵种植季处于巨大不确定风险中。

根据乌克兰农业政策和食品部的数据,截至5月2日,春季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470万公顷,占预定面积的约30%以上。乌克兰民间的农业合作组织则估计,目前乌克兰国内有70%的耕地面积可以种植,且主要春季作物玉米和向日葵的种植量可能最终接近和平时期的一半左右。

据报道,截至5月2日,乌克兰440万公顷种植玉米和向日葵的土地上仅完成了37%的种植。

乌克兰官方最近发表了一份关于冲突前线地带农业现状的说明报告,展现了战争状态下乌克兰农民的实际情况。该报告指出,虽然不乏需要克服的各种经济挑战,但农业耕种是国家优先事项之一。

此刻,一个乌克兰农民可能正冒着生命危险种植粮食,但目前用于农耕的柴油供应短缺可能对他来说是一个大难题。此外,乌农业面临的*困难是农民在国内农业库存上升背景下无法获得农业信贷。而国内农业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还是乌克兰海港仍然关闭,无限期地阻碍了出口销售。

战争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非同小可。观察者网*报道,俄乌双方同时表示两国之间的和平谈判已被“无限期搁置”,不见好转的局势或将继续抬高世界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综合国际投研机构报告,到明年上半年,国家粮食价格将依然维持高位,首要原因是俄、乌冲突继续影响世界粮食供应端的风险因素。摩根大通研究部预计,玉米仍然是农产品中最易受到俄、乌冲突影响的品种,由于乌克兰的玉米春播(4月-5月)面临挑战,玉米市场将在中长期面临短缺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特别是拉尼娜现象将使农业市场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供应端挑战变得更加复杂。今年,“拉尼娜现象”(海面温度持续偏冷现象)持续的时间比原先预计的要长,在早些时候已经对南美谷物和油菜籽生产造成破坏,现在又威胁到美国的春季作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近表示,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不见消退的季节性气候模式,已经推动了整个太平洋热带地区的降雨和温度异常,并将持续到今年北半球的夏季。

*的气候模型表明,“拉尼娜现象”将可能在上述地区出现并影响到秋季,从而对拉美新作物产生危害。在季节性拉尼娜模式下,化肥价格的升高与施肥率的不确定性相结合,将对以上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降低和放弃率上升提出重要挑战。

就美国来说,冬季平原地区的干旱已经根深蒂固,这是典型的“拉尼娜现象”的表现。根据美国政府气象学家的展望,干旱情况可能会在初夏加剧,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平原部分地区和德克萨斯州,特别是对冬小麦、棉花和玉米的产量造成压力。摩根大通近期表示,在美国持续严峻的农作物生长条件下,市场将继续看到制粉小麦的价格进一步上扬的风险。

摩根大通还预计未来几个月小麦价格将是所有农产品市场中上涨幅度*的,有可能再上涨40%以上。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远期合约保障有限,而且在小麦产量前景恶化的预测下,人们都在买入。

同样,在印度尼西亚决定从4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包括棕榈油出口之后,植物油市场更加看涨,因为这项政策将连锁引起全球豆油和菜籽成为替代品出口量飙升。这使乌克兰葵花籽油的出口损失在世界市场上更显得雪上加霜。

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前几天突然宣布由于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立即禁止小麦出口。

此前,印度利用全球俄、乌紧张局势导致的小麦价格的反弹,在截至3月份的财政年度里出口了创纪录的700万吨小麦,同比增长250%以上。4月份,印度出口了创纪录的140万吨小麦,5月份已经签订了出口约150万吨的协议。

印度小麦的故事还没完,援引路透社新德里消息,印度政府当地时间17日宣布,将放宽14日颁布的小麦出口禁令,允许等待清关的小麦出口。准予于5月13日或之前交海关查验并在海关系统备案的小麦出口。据报,印度政府还将允许向埃及出口小麦。

受此消息,17日,芝加哥小麦期货应声跳水。在15日印度禁止出口消息放出时,芝加哥小麦主力合约曾开盘涨停,市场对粮食消息的嗅觉极其灵敏。

如果印度后续还是执行相当严格的出口政策,那么小麦的这个大窟窿谁来填?估计也只有通过价格上涨。

玉米的情况要稍好点,摩根大通研究部目前仍然维持其对2021/2022年度乌克兰玉米出口量2300万吨的预测。不过该机构也表示要谨慎行事,因为随着播种季节在4月至5月开启后,新作物种植是否被战争所阻碍仍然是主要风险。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5月全球农产品预测报告显示,2022/2023年相比2021/2022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和库存预减,全球期末库存分别为3.05亿吨以及2.67亿吨;全球大豆产量、库存预增,全球期末库存为9960万吨;全球稻谷产量预增,库存预减,全球期末库存为1.86亿吨。

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状况,据红星新闻报道,5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情况趋于改善,粮食供给保持稳定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夏粮生产持续转好;二是春播春管进展顺利;三是疫情影响总体有限;四是全年粮食生产稳定有较好条件。

尾声:如何应对粮食价格飙升?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麦肯锡发布的一份题为“正在上升的世界食品危机”的报告提及了几个应对之道,我摘要其中部分关键点供各位参考:

主要产粮国应该避免采用禁止出口的政策来加剧世界粮食短缺和价格暴涨。因为禁止出口粮食即使对本国也会有很多副作用,国内农业将损失外汇收入,国内进口也将受受限。

目前世界18%的玉米农作物被用作生产燃料和生物化学制剂,我们是否可以在粮食危危机出现时考虑减少这方面比例呢?

目前欧洲将退耕地中10%-15%的土地用作保持物种多样性之用,如果世界粮食价格格失控,全世界这部分土地能否被临时征用?

在全世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消费模式。农民能否使用更少的化肥和投投入来节约粮食成本?老百姓能否更加节约粮食不浪费?

在科技创新领域,我们应该期待投资界、科创界能合力为我们带来更多可替代粮食的的食品,以及诸如垂直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的大发展。

从更本质层面上讲,各国应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努力,以减少因气候变化导致的粮食问题。

各位读者对于粮食价格飙升有何想法吗?欢迎留言。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粮食期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粮食期货、粮食期货平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