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股吧,中国中免股份股吧

2022-07-21 10:38:05 证券 xcsgjz

中国中免股吧



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中国中免(601888.SH)“买入”评级,预计21-23年EPS为5.81/8.65/9.78元,目标价358.35元,予22年PE41.4x,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2PE均值28.24X,龙头地位突出,海南有望迎来旅游旺季,给予溢价。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

海南所得税优惠落地,有望增厚利润

公司公告海南6家子公司在20年1月1日至24年12月31日期间可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公司预计所得税有税政策将对21年第三季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预计影响金额将达到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以上(20年归母净利润61.4亿元)。

所得税优惠政策有望增厚公司利润

根据公告,经有关部门界定,离岛免税业务符合属鼓励类产业,公司下属子公司三亚市内免税店、海免公司、海免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琼海海中免、海免(海口)免税店、中免凤凰机场免税6家子公司可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不追溯调整20年年报。

公司预计税费返还将对公司3Q21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具体金额以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的数据为准。该行预计20年和1H21返还所得税金额分别为5亿元和4亿元左右,具体返还方式暂不确定。该行预计4Q21开始执行新所得税税率,有望增厚公司利润。政策力度和时间略超该行此前预期(原预计21年底或22年落地,追溯返还不确定)。

持续巩固免税业务,催化剂丰富

公司持续提升规模采购和运营能力,巩固长期竞争力。未来催化剂较多:1)加快海口国际免税城品牌招商工作,推进海口物流基地建设,海口国际免税城有望于2022年开业;2)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2号地项目将于2023年开业,该行认为不排除引入更高端*品品牌的可能性,或进一步增强三亚免税城客户进店和转化能力;3)参考上海机场调整租金合同,不排除首都机场租金扣点调整的可能。

强者恒强,旺季催化

受益于消费回流,国内免税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红利促使公司离岛免税业务收入和利润高增长,储备项目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风险;免税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600817

宏盛科技(600817.SH)披露第一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草案,参加本次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的事业合伙人总人数不超过7人。本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分A类和B类设立,均设置业绩考核条件,总资金上限为3680万元。以“份”作为认购单位,每份份额为1元。A类由事业合伙人出资50%,公司(包括子公司)激励基金出资50%,A类的份数上限为1400万份,事业合伙人出资上限为700万元,公司(包括子公司)激励基金出资上限为700万元。B类由事业合伙人出资70%,公司(包括子公司)激励基金出资30%,B类的份数上限为2280万份,事业合伙人出资上限为1596万元,公司(包括子公司)激励基金出资上限为684万元。




中国中免股吧股吧

 两市午后冲高回落,沪指、创业板指再度翻绿。新能源车产业链持续拉升,板块内多股涨停或涨幅超10%;光伏、风电、储能等板块仍表现活跃,但个股分化明显,隆基股份(100.200, 2.51, 2.57%)、宁德时代(650.000,10.78, 1.69%)股价创历史新高,但午后涨幅回落。

  个股呈现普涨格局,3100余只个股上涨,涨幅超9%的个股约140家,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7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中国中免(241.610, -26.85,-10.00%)封住跌停,开盘破发的新股华兰股份(52.220, -5.86, -10.09%)收跌10%。

  截止收盘,沪指跌0.08%,深成指涨0.17%,创业板指跌0.56%。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11亿元,早盘一度净卖出近20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3.61亿元,深股通净卖出6.5亿元。

  三大龙头表现迥异

  11月1日早盘,免税概念龙头中国中免开盘之后,瞬间被砸跌停。中国中免闪崩的原因首先和业绩增速下滑有关。

  中国中免上周五晚公布业绩显示,第三季度营收139.73亿元,同比下降11.73%;归母净利润31.32亿元,同比增40.22%。同时,第三季度毛利率相比上年同期的38.89%,下降7.62个百分点至31.27%。

  而数据显示,受淡季叠加散点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21年三季度海口海关共检测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和购物人数分别为87.78亿元和130.8万人,仅分别同比增长2.01%和1.35%,增速明显放缓,其中8月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45.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三季报,知名牛散陈发树,卖出了中国中免的股票。

  而与中国中免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能源双雄——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这两大行业龙头在延续了上周五的强势表现,今日股价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宁德时代盘中一度报679元/股,隆基股份一度报103.30元/股。

  近来,宁德时代消息不断,上周有媒体称特斯拉计划明年向宁德时代预订45Gwh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Model 3和Model Y车型。

  不过,宁德时代对此表示不作回应;特斯拉相关人士则称,“这个信息此前我也不知道,而且目前也无法得到确认。”

  关于隆基股份,国金证券(10.780, 0.06, 0.56%)认为公司在过去一周内,连续两次打破HJT电池效率纪录,将商业尺寸(M6)HJT电池效率纪录推升至26.3%;同时,公司自今年3月底成立氢能子公司后,仅用半年时间即实现了首台制氢用碱性电解槽设备的下线。

  在N型技术领域的持续进展和新业务/新场景的快速突破,正持续展现公司在研发领域大力投入结合强大执行力的战略威力,并充分验证此前强调的“规模优势外溢”将支持公司长期保持行业领先的判断。

  北交所即将开市

  而除了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外,今日北交所概念也表现强势。创业黑马(42.240, 7.04, 20.00%)、中关村(7.240, 0.66, 10.03%)、京投发展(6.180, 0.56, 9.96%)等涨停。

  消息面上,北京证券交易所10月30日正式发布与北交所上市、审核相关的4件基本业务规则及6件配套细则、指引,意味着企业赴北交所发行上市的制度规则基本齐备。这些业务规则将自2021年11月15日起正式实施。业内普遍预期,北交所的开市时间或确定为11月15日。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是主要服务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门槛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

  而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发展状况相对于其他市场更加初期,收益将更高,但同时风险也更大。

  北交所开市后,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为开通交易权限前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50万元,同时具备2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

  在涨跌幅限制上,《交易规则》显示,北交所公司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不过,为减少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针对不设涨跌幅限制的股票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当股票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上涨或下跌达到30%、60%时,实施临时停牌,每次停牌10分钟,复牌时采取集合竞价,复牌后继续当日交易。

  而在北交所带来的相关机会上,财信证券认为可以关注财富管理优势突出、以及新三板业务量居前的券商。

  有三条主线,一是关注经营稳健、资本实力强以及政策优势明显的头部券商。如中信证券(25.980, 0.10, 0.39%)、中金公司(47.970, -0.19,-0.39%)。

  二是关注顺应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的券商。如(32.610, -0.29,-0.88%)、华泰证券(16.170, 0.30, 1.89%)、东方证券(13.590, -0.17,-1.24%)。三是关注新三板业务量居行业前列的申万宏源(5.350, 0.22,4.29%)、中信建投(28.830, 0.54, 1.91%)、东吴证券(8.630, 0.16, 1.89%)等。

  而安信证券则更看好创业黑马,认为其作为国内第一家登陆创业板的创业服务机构,立足于北京,服务于全国广大的中小企业,公司企服业务与北交所的定位具备天然契合性。

  A股后市展望

  至于A股后市,中信证券指出,11月起A股将开启中期蓝筹回归行情,相对成长的高预期和周期的高基数,低位价值板块行情趋势更明确。

  首先,总体弱于预期的A股三季报披露已结束,显示盈利修复放缓,结构上,周期板块盈利规模已经筑顶,低位价值板块景气正在筑底。

  同时,逆周期政策密集落地,奠定经济中期修复基础,国内经济四季度运行优于三季度。

  国盛证券则指出,从高频跟踪的融资数据来看,10月后段政府专项债明显发力,单周发行规模创下年内新高。自8月以来,在稳信用预期的驱动下,价值股结束单边下行趋势,低估值与高估值板块走势基本持平,消费、金融为代表的价值板块有所回暖。

  跨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下,专项债发行及相关配套融资将带动社会融资在跨年阶段继续改善,年末年初财政发力(形成实物工作量)也有望缓解经济悲观预期,随着社融拐点的确认,年末行情将随之启动。


证券之星




中国中免股份股吧

一度因疫情影响暂缓港股上市的“免税茅”中国中免(601888,SH)重启港股上市进程。

近日全球*的免税巨头中国中免发布公告,宣布正在进行申请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相关工作。其实去年6月中国中免就启动了赴港上市,但11月通过聆讯后,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公司决定暂缓H股上市进程。时隔半年,中国中免再次提交港股招股书。

中国中免业务涵盖口岸店、离岛店、市内店、邮轮店、机上店和外轮供应店,目前共有195家店铺。通过大举并购,加之海南省离岛免税政策的实施和疫情导致旅游消费回流,2021年中国中免占全球旅游零售行业市场份额的24.6%,已连续两年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不过,随着疫情的恢复,公司免未来将面临消费者外流风险以及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何对赴港上市有执念?

中国中免的前身是“中国国旅”,成立于1984年,200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20年6月,原中国国旅变更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原证券简称“中国国旅”变更为“中国中免”。

近几年公司走上了并购扩张之路。2017年3月,公司以3880万元的价格收购日上免税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2018年2月,其斥资15亿元收购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权;2020年5月,公司又以20.65亿元收购了海南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

随着规模的扩张,公司的营收也呈加速增长趋势。2019年至2021年度,公司收入分别为480.13亿元、525.98亿元及676.7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9亿元、61.40亿元及96.5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4.41%。

数据Wind

资金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仅33.48%,同时货币资金余额为147.31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21.97亿元,可以说资金量相当充裕。那么在资金充裕、利润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为何公司要重启港股上市呢?

众所周知,由于海南免税政策的实施,自2020年7月起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升为10万元,海南就此成为了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从渠道收入来看,2021年公司离岛店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由2019年的27.6%上升至69.5%,并已取代机场店跃居第一收入来源。2022年第一季度,其离岛店收入的占比更是进一步达到72%。

同时,2021年公司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占比增至93.9%,海外收入仅占6.1%,可见其海外业务较为薄弱,对境内市场过度依赖。

数据招股书

不过,因此在疫情过去后,出境游重新开放,离岛店的发展空间有多大还有待商榷。业内人士表示,“离岛免税只是在本国国土上人为地划出了一个边界,严格来讲,其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人为创造这种形式只是为了在疫情之下刺激旅游,这意味着离岛免税的市场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

招股书显示,中国中免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渠道、巩固内地渠道、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效率等。包括投资8家机场免税店、20间其他口岸免税店和20间有税旅游零售项目、开设6间海外市内免税店、11家本土市内免税店、6间邮轮免税店,以及三亚国际免税城的翻新与扩建。并且公司还计划收购2-3家海外旅游零售运营商,改善供应链效率和完善会员体系。

由此可见,本次中国中免进行香港二次上市,一方面可以直接用港元或美元进行融资,进一步向海外市场拓展,强化国际竞争力并稳固国内及海外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A+H”两地上市不仅能享受到两地融资的便利,还可以提升公司股票流动性以及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西部证券研报指出,中国中免战略意图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即国际化布局、外延并购、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是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若后续成功发行后将显著增厚公司资金规模,未来公司希望在海外渠道开拓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包括免税运营商、上游品牌商的投资并购机会等。

疫情反复,业绩承压

疫情以来,中国中免一直保持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76.76亿元,较上年增长28.67%;归母净利润96.54亿元,较上年增长57.23%。

虽然在疫情中,中国中免保持了逆势增长,但由于今年国内多地区新冠疫情反弹,导致旅游受限及公司部分店铺关闭,还是使其业绩承压。目前公司于新冠疫情后暂时关闭的门店中只有26%的门店恢复了正常运营,11%的门店以减少的容量恢复了运营,另外63%的门店依然处于暂时关闭状态。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45%至167.82亿元,归母净利润录得25.63亿元,同比下降9.99%。

此外,在近几年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公司的毛利率却在不断下滑。2019年至2021年,中国中免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51.1%、38.9%及32.9%。2021年第一季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其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9.4%及34.3%。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毛利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大促销及营销力度、增加折扣等措施导致,可见公司的增长一部分是靠牺牲利润换来的。

数据Wind

毛利率下滑的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得以增长是由于其销售费用大幅压缩导致。2019至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49.04亿元、88.47亿元和38.61亿元,2021年降幅达56.36%。据海南省文旅厅数据,2022年4、5月,全省接待游客总数分别同比下降 56.31%及 40.13%,因此预计中国中免今年二季度业绩仍将承压。

存货方面,截至2021年末,中国中免存货余额为197.25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了34.01%。同时,其存货周转率从2020年的2.74次下降至2021年的2.61次,并且呈逐年下滑态势。由于公司的经营模式决定其较难靠提价来增加利润,因此只能通过规模扩张或加快周转效率来提高业绩。目前来看,扩张和并购是公司的强项,但运营效率方面则较为薄弱。

竞争者相继出现,中国中免还能稳坐第一吗?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免税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234亿元增至2019年的5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8%。预计2022年,中国免税市场规模将达944亿元;2025年或增至18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4%。

免税市场发展前景如此广阔,自然也吸引了许多“新玩家”。尽管目前中国中免零售销售额排名世界第一,暂时处于龙头地位,但未来中国中免还能否坐稳全球第一的地位仍有待观察。

截至2021年底,中国中免是中国持有免税经营牌照的九组实体之一、持有免税经营牌照在全国经营免税口岸店的五组实体之一,并为持有经营牌照在中国经营所有种类免税店的*集团,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不过近年中国免税品市场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可以预见免税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据统计,目前内地已有8张免税店经营牌照,分别是中国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以及王府井。同时,中百集团、岭南控股、百联股份等公司均在申请免税牌照的路上。

除了国内竞争者加速布局免税业务外,国外免税巨头也纷纷开始抢夺市场。据韩联社消息,韩国新罗网上免税店的300多种化妆品和保健食品将于7月中旬起登陆中国购物网站;瑞士免税巨头Dufry也宣布将与阿里巴巴组建中国合资公司,推进国内的旅游零售业务。

据悉,Dufry、新罗从事免税业务已有69年、35年之久,更是分别有超过1000家、超1300家合作的品牌商,在海外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布局。因此,疫情之后,面对Dufry等巨头,中国中免世界第一的市场地位或将受到威胁。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中国中免仍具有其优势,未来免税赛道的空间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中国中免的行业龙头地位会受到同行业竞争压力,但是其行业龙头地位还是很难撼动。(本文网友分享钛媒体APP,作者/翟碧月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中免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中免股吧、600817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