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易方达消费精选)

2022-07-19 17:15:20 证券 xcsgjz

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



本文目录一览:



这可能是今年最强的博士后了!

博新计划,今年400人入选,入选率小于10%;

国自然青年基金,今年资助率不足18%,要想拿一个至少要pk掉4个博士;

博后面上,69批的竞争难度与青年基金已经很接近了,资助率同样不足18%。

不过,有位博士后今年一下都拿到了......

她是来自今天长江日报推送的文章《为白血病患者创造希望,这位协和医院博士后称“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中的主人公——唐露。

小编在感到惊叹之余,也很好奇这位博士后到底有和过人之处?

据长江日报介绍,下面是唐璐的个人简历:

唐露,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致力于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先后获批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第6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岗位等项目。

一般来说,能拿到博新计划的博后,合作导师大多数为学界大牛。

小编查了一下,唐露的合作导师胡豫确实也是大牛,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血液病学专家。今年,胡豫教授入围了中国工程院第二轮院士候选人名单。

除了个人情况外,小编也查了下唐博士的论文发表情况(2018-2021年):

其中总发文数为11篇,一作文章有五篇,影响因子*为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达到12.5,其余几篇在3-7不等。

总体上还是很突出的,不过没有发现cns子刊及以上的文章。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国自然还是其他基金项目,论文也只是一方面,申请书的质量等等同样也很重要。祝贺唐璐博士后!

下面是长江日报的采访稿: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为重”

“在临床中做科研,在科研中所得到的成果又要运用于临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胡豫教授的言传身教,唐露一直铭记在心。

2012年,唐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去年,又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后,在血液病研究所开展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

在人潮拥挤的协和医院,综合楼10楼的血液病研究所内,每天有多位研究员在这里开展项目研究。作为全国血液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单位之一,多年来从事恶性血液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目前在血液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培育了*的学术和医疗团队,产出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胡豫教授的教导下,唐露也坚持“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为重要”的成长理念,在研究中更多地结合具体案例,特别是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疾病方面,努力为许多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创造根治的希望。

“自己要更快成长,为团队多作一些贡献”

去年博士毕业后,是直接进临床,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后?唐露也有过犹豫。“在医院和导师的支持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做临床医学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多创造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服务。”一年多以来,唐露的博士后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入选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

从博士到博士后,唐露学习、工作的地点并没有发生改变,身份和心态却有了一些不一样。

“尽管还是跟血液打交道,但是作为博士后,需要肩负更多创新性、重难点攻关项目研究的任务,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唐露说,目前自己还需要带领几位硕士生开展一些课题和项目研究,“自己要更快成长,为团队多作一些贡献”。

“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工作,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亲切”

求学十载,唐露对武汉有着浓浓的归属感。

“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工作,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亲切。特别是科研平台的打造以及鼓励支持政策的制定,让博士后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唐露一样,正在武汉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已达数千人。

为支持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武汉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出台《武汉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发放建站资助、项目启动经费、博士后生活津贴、安家补助等,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成为吸引博士后工作站人才进站的一大“筹码”。

唐露认为,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加入博士后工作站开展更加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对于博士生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武汉市和医院都有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政策,让我们在做研究的同时,免去了后顾之忧。”

内容科教小站

达尔文的进化论,差点被开尔文“杀死”了

盗版论文上千万,被全球学子奉为“女神”?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观点,侵删;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易方达消费精选

作者|泷月岗 编辑|曹杰军

此前消费类基金曾是不少基民投资的*,而在今年不少消费基金也成为了“消费陷阱”,跌到泥潭里爬也爬不出来。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以“消费”为基金主题或基金名称的基金产品共有197只。(A/C不合并计算)。白酒等单一品类的基金产品不在我们选取的大“消费”范畴中,睿蓝财经在以下列出了2021年收益最差的十只消费类基金。

第十名

易方达消费精选股票(009265.OF)

倒数第十名的基金产品为“易方达消费精选股票”,由基金市场的巨头公司易方达贡献。


该只基金的管理人为明星经理萧楠,基金规模为71.23亿。明星公司+明星经理的稳健搭配,却诞生了本次消费类基金的倒数第十名。

今年以来,易方达消费精选股票的表现均不理想,回报率为-14.77%,亏损较高,而纵观其同类排名也是始终处于后位。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在近1年中,该基金的下行风险为22.13%,*回撤为27.9%,均大于同类平均。可以说是十足的“消费陷阱”了。

第九名

南方新兴消费增长股票(LOF)C(160144.OF)

倒数第九名的产品为南方基金旗下的“南方新兴消费增长股票(LOF)C”。

2020年11月成立,目前管理规模仅有0.13亿元。管理人为郑诗韵,2015年12月加入南方基金,2019年12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管理时间较短。

今年以来,“南方消费C”的收益率为-15.24%,在年内各个阶段中均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而基金本身规模小,经理任职时间较短都是自身的影响业绩发挥的另一部分因素。

第八名

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主题(A:005142.OF/C:005143.OF)

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主题组合A/C之间,亏损幅度差距较小,并列今年消费类基金的倒数第八名。

基金公司为中融基金,目前管理总资产为1226.04亿元,管理基金数量127只,基金经理有25人。

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主题(以C为例),成立时间不短,但目前规模不大,仅有0.41亿,管理人为冯琪与陈荔,冯琪于2019年11月开始任职基金经理,陈荔于2020年8月开始首度任职,两人管理任职时间均较短。

今年以来,中融沪港深的收益率为-15.86%,行业排名始终处于末尾,整体表现较差,即便是拉长其历史周期,近三年内收益率为19.75%,但同类型基金近三年平均收益为109.41%,依旧不如人意。

第七名

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指数(A:006786.OF/C: 006787.OF)

倒数第七名的基金组合为泰康中证港股通大消费指数,基金公司为泰康资产,资产规模甚至还低于中融基金,仅有884.56亿元。

该基金仍旧是一只迷你基金,组合A的规模有0.6亿,组合C为0.34亿,二者相加甚至仍未超过1亿。

基金经理为刘伟,2017年开始首度任职,目前管理的基金有14只,其中6只基金盈利,8只基金亏损,*亏损为-20.75%。

今年以来,泰康中证港股大消费(以C为例),收益率为-18.42%,在今年的各个阶段均保持着较大亏损。该基金成立以来,*盈利仅有25.10%,低于行业同类产品的39.19%。

第六名

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006235.OF)

倒数第六名是东方基金旗下的“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

东方基金的管理规模又更小了,仅有693.79亿元,基金经理也仅有15人,整体规模较小。

而基金公司体量如此,基金产品的规模也一样如此,该基金的管理规模仅有0.22亿。管理人为王然,任职时间已超过五年,但目前仅管理5只基金,目前均为亏损状态。

今年以来,东方城镇消费也保持着领先行业平均的亏损,整体亏损较大,在2019年成立至今,回报率为51.3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17.29%。

第五名

博时消费创新混合(A:010326.OF/C:010327.OF)

在倒数前十名的基金中,再次出现了明星基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排在倒数第五位的便是由博时基金所管理的“博时消费创新混合”。

该基金组合的管理人为王诗瑶,但今年的尴尬业绩似乎与她关系不大,因为她在2021年12月21日才上任管理博时消费创新,目前任职仅有10天。而该基金另一个管理人曾鹏接手该基金也仅有53天。

与此前几只基金产品相比,博时消费创新成功的在近三月内实现了盈利翻红,尽管没有超越平均水平,但也是一扫此前大额亏损的阴霾。但很快,咸鱼翻身但是却粘锅了。今年以来,收益率达到了-19.34%,距离20%的亏损就差一步。

第四名

长信消费升级混合(A:009778.OF/C: 009779.OF)

第四名为长信基金旗下的产品“长信消费升级混合”。尽管长信基金已是管理规模破千亿的公司,但长信消费升级仍旧是迷你基金。

管理人安昀与刘亮任职该基金的时间均没有超过1年,同时刘亮在2019年8月才开始管理自己的第一只基金,管理经验较少。而安昀目前管理了8只基金,均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达到22.58%。

今年以来,该基金收益率为-22.58%,而在行业中的排名也几乎均在垫底附近徘徊,拉长历史周期来看,该基金自2020年11月成立以来,回报为-17.89%,表现不可谓不差。

第三名

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美元现汇(006310.OF)

首个进入决赛圈的选手是汇添富基金旗下的基金产品“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美元现汇”。

管理人郑慧莲自该基金2018年9月成立便开始管理,但在2020年6月前郑慧莲为协助管理,主基金经理为胡昕炜,目前为郑慧莲独自管理。

今年以来没,该基金收益率为-23.58%,全年表现较差,但根据历史情况来看,添富全球消费混合算得上一个“好学生”。成立以来回报率为127.90%,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4.86%。之前业绩较好,今年走出如此行情,的确可谓是“消费陷阱”。

第二名

创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费精选股票(A:009733.OF/C: 009734.OF)

第二名为创金合信基金旗下基金“创金合信港股通大消费精选股票”。

创金合信管理规模为692.30亿,与东方基金规模十分接近,但创金合信管理的基金数达到了154只,东方基金仅有91只,创金合信整体管理的基金规模势必会更小。

创金合信消费精选A与C的规模均为0.06亿,比一般的迷你型基金还要更小。管理人为胡尧盛,一直为该基金的管理人,目前胡尧盛共管理着7只基金,其中6只基金亏损。

今年以来,创金合信消费精选保持着较高的亏损情况,均是远大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亏损,同时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该基金回报率为-23.09%,远远低于行业25.69%的平均水平。

第一名

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人民币(A:006308.OF/C: 006309.OF)

本次大消费类基金中,成功获得倒数第一的是汇添富基金旗下的基金产品“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人民币”。

在一众小公司的迷你型基金中,汇添富全球混合脱颖而出,成功以-26.09%的收益率获得了倒数第一。

该基金的管理人仍旧是郑慧莲,与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美元现汇一样,该基金的近三年的历史表现也可谓是十分优异,整体收益水平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今年以来,添富全球消费混合(QDII)人民币却一下掉到谷底,由行业前列一路下滑至末尾。

小基金公司的小产品,获得的关注度更低,说起来是陷阱,但更像是个坑。但大公司与其明星经理在市场上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也会有更多的投资人进行“*式投资法”,这样一来便结结实实的掉进了“陷阱”当中。

没想到市场排名前列的汇添富基金不仅是出现产品最多的基金公司,更是包揽了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三的位置,属实是2021年度“消费陷阱”了。

注:文章内的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睿蓝财经(ID:ruilan808)




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难不难

原标题:如何对待基金评审负面意见?

科学网博客

在每年的基金放榜季,由于资助名额所限,大部分申请人会名落孙山,只有少数申请人会金榜题名。后者自然喜气洋洋、奔走相告,而前者(尤其是多次申请未中者)难免垂头丧气、抱怨连连。

我看过多份基金项目评审意见,评论之有一定的依据。归纳起来,因负面评审意见而被吐槽的情况为:

(1)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太笼统,什么创新不明显、研究方案不具体、前期研究积累较少,如此等等,这让人无所适从;

(2)评审意见可能“张冠李戴”,我的一位博士后申请青年基金项目曾遇到过;

(3)评审专家没太看懂本子,提的意见“牛头不对马嘴”;

(4)申请人的工作创新性太强,但因评审专家的认知局限和(或)利益冲突,而未获支持;

(5)评审专家指出了本子存在的“硬伤”,但因申请人的洞察力不够而误认为故意找茬。

自从基金委推出“负责任+计贡献” 为核心的分类评审机制以来,绝大多数评审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已渐趋具体明确,即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会越来越小。

对第二种情况,可以向基金委有关部门申诉,但几乎徒劳无功。

对第三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申请人没表达清楚,即凝练的科学问题不到位、自己的绝活没说清等;二是评审专家的知识面不够,或对某一问题的理解程度较浅,或学术鉴赏力较低,或没认真看本子。

对第四种情况,如是分享性工作,可能超越了同行的认知水平,无论本子写的多么好,走常规的青年、面上基金申请渠道等,很难被评审专家认可,不如申请基金委刚推出不久的“分享探索”项目,能增加中标概率。

对第五种情况,申请人应感谢评审专家。这对于推动自己的科研健康发展和来年再战中标,大有裨益。

一看到负面评审意见,申请人难免上火而暂时失去理智,不分场合说一些过头的话儿。这虽然过了嘴瘾,但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对来年申请可能不利。与其这样,不如冷静下来请几位高手对评审意见会诊,客观分析负面意见,以找到问题的症结与应对之法。例如,主要假说和科学问题没表达清楚,那就下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自己的绝活不够闪亮,那就花时间打磨;可能被专家误解之处,那就通过和前人工作、实验/观测结果等的对比,阐明自己认识的科学性;如果科研方向前景黯淡,那就改弦易辙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

胜败乃兵家常事。科研人员无论是攻坚克难,还是申请项目,常遇到各种挫折乃至失败,而一直成功则较为鲜见。因此,科研人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功夫放在平时深度思考科学问题、厘清研究脉络、打通关键节点与多和高手交流上,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创造力与表述能力,则道路越走越通达,毕竟天道酬勤嘛。

我觉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是相对公正的,世界上也没有*公正、公平的事儿。对于非“大牛”学者,自己能做到的是壮大自己,而不是怨天尤人。当你比别人“高半头”的时候,申请基金有可能“被灭”;当你比别人“高一头”的时候,评审专家很难“灭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觉得基金中标的正能量途径是用强劲的创新实力“征服”评审专家。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正如“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所反映的道理一样。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01363.html




青年基金与博士后基金一样

这可能是今年最强的博士后了!

博新计划,今年400人入选,入选率小于10%;

国自然青年基金,今年资助率不足18%,要想拿一个至少要pk掉4个博士;

博后面上,69批的竞争难度与青年基金已经很接近了,资助率同样不足18%。

不过,有位博士后今年一下都拿到了......

她是来自今天长江日报推送的文章《为白血病患者创造希望,这位协和医院博士后称“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中的主人公——唐露。

小编在感到惊叹之余,也很好奇这位博士后到底有和过人之处?

据长江日报介绍,下面是唐璐的个人简历:

唐露,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致力于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先后获批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第6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年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岗位等项目。

一般来说,能拿到博新计划的博后,合作导师大多数为学界大牛。

小编查了一下,唐露的合作导师胡豫确实也是大牛,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血液病学专家。今年,胡豫教授入围了中国工程院第二轮院士候选人名单。

除了个人情况外,小编也查了下唐博士的论文发表情况(2018-2021年):

其中总发文数为11篇,一作文章有五篇,影响因子*为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达到12.5,其余几篇在3-7不等。

总体上还是很突出的,不过没有发现cns子刊及以上的文章。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国自然还是其他基金项目,论文也只是一方面,申请书的质量等等同样也很重要。祝贺唐璐博士后!

下面是长江日报的采访稿: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为重”

“在临床中做科研,在科研中所得到的成果又要运用于临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胡豫教授的言传身教,唐露一直铭记在心。

2012年,唐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去年,又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后,在血液病研究所开展血液肿瘤及免疫治疗研究。

在人潮拥挤的协和医院,综合楼10楼的血液病研究所内,每天有多位研究员在这里开展项目研究。作为全国血液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单位之一,多年来从事恶性血液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研究,目前在血液肿瘤免疫细胞治疗领域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培育了*的学术和医疗团队,产出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胡豫教授的教导下,唐露也坚持“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为重要”的成长理念,在研究中更多地结合具体案例,特别是在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疾病方面,努力为许多复发难治性肿瘤患者创造根治的希望。

“自己要更快成长,为团队多作一些贡献”

去年博士毕业后,是直接进临床,还是继续攻读博士后?唐露也有过犹豫。“在医院和导师的支持下,我还是选择了继续做临床医学研究,希望能够取得更多创造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服务。”一年多以来,唐露的博士后工作获得了广泛认可,先后入选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

从博士到博士后,唐露学习、工作的地点并没有发生改变,身份和心态却有了一些不一样。

“尽管还是跟血液打交道,但是作为博士后,需要肩负更多创新性、重难点攻关项目研究的任务,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唐露说,目前自己还需要带领几位硕士生开展一些课题和项目研究,“自己要更快成长,为团队多作一些贡献”。

“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工作,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亲切”

求学十载,唐露对武汉有着浓浓的归属感。

“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工作,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非常亲切。特别是科研平台的打造以及鼓励支持政策的制定,让博士后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唐露一样,正在武汉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已达数千人。

为支持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武汉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出台《武汉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发放建站资助、项目启动经费、博士后生活津贴、安家补助等,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成为吸引博士后工作站人才进站的一大“筹码”。

唐露认为,在进入临床工作前,加入博士后工作站开展更加深入的理论+实践研究,对于博士生而言是更好的选择。“武汉市和医院都有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政策,让我们在做研究的同时,免去了后顾之忧。”

内容科教小站

达尔文的进化论,差点被开尔文“杀死”了

盗版论文上千万,被全球学子奉为“女神”?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观点,侵删;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易方达消费精选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