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27华谊兄弟(经纪人协理证报名)

2022-07-15 11:28:02 证券 xcsgjz

300027华谊兄弟



本文目录一览:



作者|赵炯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

从2009年被誉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到2019年巨亏40亿,面临退市风险,华谊兄弟(300027,股吧)经历了一场十年大败局。在这场大败局的开端,踏入资本市场后的华谊兄弟对于规模扩张非常渴望,但其自身并没有打好电影业务的基础。随后,华谊兄弟用多元化的战略开启扩张之路,然而其逐渐被路上的资本所诱惑,并在资本的迷雾中迷失了方向.

1

高光时刻

放眼望去,好莱坞的几大影视娱乐公司,如华纳兄弟、迪士尼、哥伦比亚、环球等均已接近百年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些影视公司通过一大批优质的电影作品,以及*的商业模式,为世界贡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自己筑造起一条极深的护城河。

比如,华纳兄弟主打乐高大电影、DC 宇宙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圈住了一大批影迷。同时,其在影视的基础上,向外发展游戏、漫画等多元化业务,打通文娱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了多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

又比如,迪士尼逐渐建立起经典动画、漫威宇宙等多条电影产品线,并将电影IP与线下园区和衍生品开发相结合,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赢利模式。

不管是华纳兄弟连接产业上下游的模式,还是迪士尼结合线上线下的模式,本质上深耕主业、做到*后进行多元化发展,是此类影视娱乐公司屹立百年的重要法宝。

在国内,有一家诞生仅二十余载的电影公司。最初,它的名字看起来像华纳兄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发现它的心里却装着一个迪士尼。

它便是华谊兄弟。

1994年,海外留学归来的王中军和弟弟王中磊一起买下了一家广告公司,取名为“华谊兄弟”,开始了创业之路,启动资金为王中军在美国留学时打工攒下的10万美金。

两兄弟在商业经营上显露出深厚的内功,到了1997年,华谊兄弟已经跻身中国十大广告公司行列。

此时的王中军,也许不会想到自己将会与电影事业结缘。

1998年,王中军偶然遇见了自己的老同事刘晓玲。刘晓玲在影视圈工作,给王中军讲解了电影投资盈利模式。

虽然王中军自幼学画画,热爱艺术,也喜欢看电影,但对影视剧的盈利模式并不熟悉。在听完刘晓玲的一番解释后,王中军萌生了进军影视圈的念头。

经过一番筹备,王中军很快便投资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心理诊所》。这部英达导演的电视剧投入仅500万元,最终凭借中国银行和VISA的植入式广告盈利近500万元,回报率达***。

第一次出手就大获全胜,这给了王中军极大的信心。其后,华谊兄弟又接连拍摄了《没完没了》《一声叹息》《鬼子来了》等热门电影作品,在影视圈内占据了一方天地。

在布局电影作品的同时,华谊兄弟还在产业运作上开始发力。2003年,民营资本被允许进入影视发行领域,并且电影制作环节面向民资和外资开放。

市场嗅觉敏锐的王中军果断抓住机遇,随即增持西影发行股份公司股份,推动华谊兄弟在电影制作、发行上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

随后,华谊兄弟凭借一系列出色的电影作品和产业运作,逐渐奠定在中国电影(600977,股吧)公司队伍里龙头选手的地位。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从而被外界誉为“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王中军和王中磊两兄弟的身价也随之暴涨,分别达到10.98亿和3.97亿元人民币。

此时,华谊兄弟的名气和财富达到了新世纪(002280,股吧)前十年的最顶峰。

不过,当时华谊兄弟并不满足于此。在多个场合,王中军都表露出自己打造“东方迪士尼”的梦想,并推出“去电影化”的战略,试图进军多个领域来进行规模扩张。

有梦想,是好事。对于每一家公司而言,梦想都是推动自身进阶的核心源动力之一,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华谊兄弟却没有走出如同华纳兄弟和迪士尼般稳健的足迹。在资本的诱惑下,华谊兄弟的步子越迈越大,逐渐偏离原来的轨迹,最终使得自己的电影根基摇摇欲坠,从而陷入一场大败局。

2019年,华谊兄弟极为糟糕的业绩表现,已经表明其在追逐资本的道路上,跌入了这场十年大败局的谷底。

透过纷繁错杂的市场现象可以发现,资本只是这场大败局明面上的助推者。人性上的好大喜功,才是其背后的真正祸首。

2

危机四伏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依然火热,全年票房达到642.7亿元,同比增长5.4%,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17.27亿,二者皆创下新纪录。

不过在火热的市场氛围中,华谊兄弟却交出了一份令投资者失望的成绩单。

4月29日,华谊兄弟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及2020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华谊兄弟的营业总收入为21.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39.6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2.32%。华谊兄弟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约2.2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38%,归属净利润约为-1.43亿元,同比下降262.32%。

单纯看数字,可能无法感触到华谊兄弟的危机感,比较来看更加直观。

首先,纵向比较来看,2019年是华谊兄弟上市以来亏损*的一年,同时也是其连续亏损的第二年:从2009年上市到2017年,华谊兄弟从未亏损过。2018年其*出现亏损,达到11亿元。2019年,华谊兄弟亏损再次扩大至40亿元,成为2019年亏损最多的影视公司。

亏损在华谊兄弟身上,显然已经出现失控的迹象,并且影响到华谊兄弟的现金流。在去年8月举办的2019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王中军表示自己卖掉了一批自己珍藏的画,换取一些现金来解决公司流动性的问题。

横向比较来看,2019年光线传媒(300251,股吧)、华策影视(300133,股吧)、芒果传媒等影视传媒公司的营收和净利均超过华谊兄弟。在国内电影公司的头部行列中,华谊兄弟正在逐渐掉队。

事实上,不管是从自身的发展脚步来看,还是从与竞争者之间的差距来看,华谊兄弟的危机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那么危机的根源在哪里?

首先从财务数字上看,华谊兄弟内部全线业务均出现大幅下滑,是其危机的直接来源。目前,华谊兄弟拥有四大业务板块:一是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板块;二是以电影城、电影小镇、文化城等业务为代表的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三是以游戏、新媒体、粉丝社区等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四是产业投资板块。

四大板块,无一逃过业绩大幅下滑的魔咒:财报显示,2019年华谊兄弟影视娱乐业务营收为20.9亿元,占总营收的97%,同比下滑43.81%;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业务营收为3467.8万元,同比减少76.81%;互联网娱乐业务营收为3026.55万元,同比下滑42.47% ;投资收益为亏损19597.23万元,相比下降192.13%。

暂且不论其他三大业务,影视业务本是华谊兄弟的拿手强项,也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但却在去年近乎腰斩,着实令市场感到担忧。

目前来看,华谊兄弟电影业绩之所以大幅下滑,主要还是在于爆款电影的失灵。华谊兄弟2019年收入排名前五的影视剧分别为《只有芸知道》《火王》《绝密者》《云南虫谷》《生活对我下手了第二季》,合计实现收入3.14亿元。而在2015~2018年,华谊兄弟前五影视剧收入为5.5亿元、3.9亿元、6.6亿元、11亿元。

相比2018年,2019年华谊兄弟的爆款影视收入减少近8亿元。

虽然影视“失灵”也存在客观因素,比如,华谊兄弟投资超过7亿元的电影《八佰》,因为部分原因被撤档,上映时期至今仍是个迷。另外,冯小刚执导的《只有芸知道》仅获1.56亿元票房,源于其本身风格偏小众而文艺,难以带来如同商业片一般的流量。王中军自己也坦言,愈发看不明白现在的电影市场。不过,业务与财务上的萎靡只是表象,战略失误才是其真正的内因。

华谊战略上的失误,主要还是与其十一年前定下的“去电影化”战略密切相关。

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后,王中军开始大力推行“去电影化”战略。当时他表示,“未来如果只做票房的话,我觉得这个企业就走偏了。华谊一定不能只做电影”。

此后,华谊兄弟开始四面开花,进军电影小镇、游戏、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并逐步形成影视娱乐、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产业投资四大业务板块。

在王中军的脑海里,华谊兄弟通往“东方迪士尼”的道路已经成形。

事实上,华谊兄弟进行多元化战略的初心是正确的。要知道影视投资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几部大投资、大制作电影的票房,就足以影响一家影视公司的业绩稳定。另外,前面提到的华纳兄弟、迪士尼等影视公司,其实也都是通过多元化战略加固自己的护城河。

但华谊兄弟忽略的一点是,这些影视公司都是在自己的电影主业上做到足够*后,才逐步开启多元化战略,进而一层层加固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华谊兄弟而言,其在上市之际并没有在电影主业上做到足够*,彼时进行多元化战略其实已经暴露出它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随后,在这条过早开启的多元化之路上,华谊兄弟逐渐被资本暖风吹醉了心,其一方面疏忽了自己手中辛苦打下的电影根基,另一方面也没有在多元化的扩张上站稳脚跟。

一场十年大败局,彼时,已经缓缓拉开了序幕。

3

游戏提款机

这场大败局的第一幕,乃为华谊兄弟进军游戏领域。

在华谊兄弟实行多元化战略的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渐露疲态:其市场规模为271亿元,同比增长39.5%,增速从2007年57%的高点处快速下滑。另外,据CNNIC数据统计,从2009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仅增长11.9%,创下五年来的*增幅。

在市场增速放缓的态势下,众多网游公司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和拓展盈利渠道,而进军影视领域成为一批网游公司新的战略方向。

彼时,盛大、巨人、完美、麒麟等网游公司纷纷向影视领域渗透。比如,2009年11月,盛大与湖南广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公司。2010年,麒麟游戏成立影视公司,宣布将推出四部电影作品。

在游戏公司频频向影视领域抛去橄榄枝的同时,一批影视公司也开始向游戏领域蔓延,市场上一时间出现“影游联动”的热潮。

之所以出现“影游联动”的热潮,在于影视与游戏作品之间的互相打通,一方面可以提升影视和游戏的宣传效果,挖掘双方领域的潜在用户群体,另一方面可以将两类IP进行捆绑,提升IP开发的*价值。

在这种影视与游戏密切的往来中,华谊兄弟也试图分一杯羹,开始把触角伸至游戏产业。

2010年6月,华谊兄弟以1.48亿元的价格购入手机游戏厂商掌趣科技(300315,股吧)22%的股权,吹响了进军游戏市场的前奏。

随后不到半年,2010年12月,华谊兄弟又与巨人网络(002558,股吧)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华谊巨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出资7000万元获得华谊巨人51%股权成为主要股东,而巨人网络成为少数股东,双方合作运营巨人网络的3D游戏《万王*3》。

当时华谊兄弟对于双方的合作非常看好,其预测华谊巨人2011~2013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125万元、1380万元和1819万元。

密集布局游戏业务的同时,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也在2010年创造了一波小高峰。这一年,华谊兄弟制片、发行的电影创造了15.3亿元票房,市占率达到了15%。当年票房*的四部国产电影中,华谊兄弟占据了三席。另外,华谊兄弟的电影业务收入和毛利也都在当年创下新高,分别达到5.3亿元和2.6亿元。

凭借电影业务的火热,华谊兄弟在2010年成为中国*的制片公司和民营发行公司。

此时,华谊兄弟的电影、游戏业务都朝着火热的态势前行。自信满满的华谊兄弟对外宣称,将加强电影内容与手游运营协同发展,把自己发展成集影视与手游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

不过,此后华谊兄弟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与“影游协同发展”并不太关系,反而演变成一场资本狂欢。

2012年掌趣科技在创业板上市,被外界称为“中国手游第一股”,华谊兄弟手中的掌趣科技股份市值也一度涨至15.28亿元。

面对不断升值的游戏资产,华谊兄弟的心开始痒痒。2013年,华谊兄弟三次减持掌趣科技,一共套现3.78亿元,获得投资收益3.16亿元。

资本的诱惑是巨大的,要知道2013年华谊兄弟的净利润为6.67亿元,以此计算其2013年全年近一半的净利润来自于减持掌趣科技,华谊兄弟第一次尝到了游戏投资带来的资本甜头。

有人调侃:掌趣科技是华谊兄弟的提款机,电影不赚钱,靠减持游戏公司股份来充利润。

受到减持投资掌趣带来的“资本鼓舞”,华谊兄弟的资本胃口被迅速撑大。

2013年,华谊兄弟斥资6.72亿元收购游戏公司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当时银汉科技的名气正旺,它旗下的《时空猎人》是国内*月流水过亿元的手游。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银汉科技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度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300万元、18590万元以及18565万元。华谊兄弟对于这份协议相当有信心,它预估2014年银汉科技的净利润将达到3.6亿元,到2015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6亿元。

在巨大利益前景的牵引下,华谊兄弟为银汉科技输送了许多资源。比如,华谊兄弟旗下杜淳、冯绍峰等明星纷纷为银汉科技的游戏新品代言,王中军和王中磊也曾多次为银汉科技站台。

看起来,华谊兄弟的游戏之路风风火火,其心目中的“下一个掌趣科技”似乎很快就会出现。

但结果却尝到了苦头。

首先在2013年,华谊巨人不仅未达到利润目标,反而还产生了亏损。最终,巨人出资7710万元回购华谊兄弟持有的51%股权,华谊兄弟黯然退场。

对于此次合作的失败,华谊兄弟也做出自我反思,其表示因为自己不了解游戏公司的运营管理机制,以及产品判断标准。

如果说,游戏业务折戟还可以归结于华谊兄弟的经验不足,那么电影业务上的倒退,只能源自于它的不专注。

由于花费诸多精力在游戏投资上,华谊兄弟的主业影视剧开始发生震荡。2014年,华谊兄弟在2012年、2013年后*让出票房*宝座,光线传媒以31亿元票房成为国产片年度票房*。

另外,华谊兄弟的整体票房收入还出现断崖式下滑。其票房收入由2013年的约30亿元下降至2014年的约20亿元,只占国产电影全年票房的7%,排在了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乐视影业之后。

然而,在自己的根基业务出现裂痕时,华谊兄弟仍然沉浸在游戏带来的资本快感中。王中军对外表示,“在2014年,我们游戏收入已经超越电视剧,电影我们也没有放弃”,并且他认为“如果只赚票房就亏了,游戏和电影是华谊兄弟的两大引擎,这使得公司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此时,市场中已经出现批评华谊兄弟不务正业的声音,但王中军认为,“自己非但没有不务正业,还为华谊兄弟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于是,华谊兄弟又开始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加速前行。2014年11月,王中军在ChinaJoy上宣布,银汉科技的游戏作品《神魔》将改编为同名电影。2015年,华谊兄弟先是斥资19亿元成为游戏公司英雄互娱第二大股东,随后又参与了咸鱼游戏的A轮融资。

可以说,从2010年到2015年,华谊兄弟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布局游戏业务上,对电影业务的打磨和专注度一降再降。它试图用游戏的资本红利,代替电影推动自我规模的扩张。

不过,这种游戏资本红利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掌趣科技与银汉科技的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掌趣科技的业绩便开始显露颓势,2017年1~9月,掌趣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更是分别下降5.56%和29.54%。另外一边,2016年银汉科技当年净利润仅为11789.33万元,比2013年承诺的18565.11万元相差6775.78万元,业绩完成率仅为63.50%。

压力倍增的华谊兄弟深感不妙,于是便开启了“卖卖卖”的节奏。

2017年,华谊兄弟先后减持掌趣科技股份二十多次,套现共24.74亿元。多次减持后,华谊兄弟在掌趣科技的持股仅剩0.42%,可以说基本完成了清仓。同一年,华谊兄弟又将银汉科技25.88%的股份转让给腾讯的关联公司林芝家兴信息科技,实现套现6.47亿元。

一系列的套现操作,让外界以为华谊兄弟能大赚一笔。然而,数据显示,华谊兄弟2015~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9.76亿元、8.08亿元、8.28亿元,其净利润不增反降。

也就是说,在2010~2015年完成多项游戏业务布局后,华谊兄弟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华谊兄弟提出的“影游联动”模式也没有成形:距今为止,华谊兄弟还没有推出一部合格的影游互动作品,用以发挥影音娱乐和互联网娱乐板块的协同效应。

如今来看,所谓的“影游联动”,更像是华谊兄弟在手游市场进行资本操作的背书。

只是,这种资本操作并没有让它的腰包鼓起来,反而还让它丢掉了对根基业务的专注。

4

小镇IP乏力

在疯狂加码线上的手游业务时,华谊兄弟还将多元化视线转移至线下,瞄准了实景娱乐产业。

所谓实景娱乐,本质上是一种场景消费,即项目方把动漫、电影等虚拟IP,转化为实景建筑给予大众娱乐消费体验。目前,实景娱乐里比较成功的模式有“电影小镇”、“主题乐园”等线下实体。

迪士尼可谓是将实景娱乐运作得最为成功的娱乐公司。在迪士尼的盈利模式中,其通过电影票房获取第一轮收入,其后随着电影陆续上映后,迪士尼会在线下主题乐园中增加新的电影IP,刺激线下消费完成第二轮收入。最后,迪士尼会通过特许授权进行衍生品开发,又完成第三轮收入。

经过三轮创收,迪士尼把自家的电影IP价值利用到了*,并且其第二轮主题乐园的收入远超过第一轮影视部门的收入。

2014年,迪士尼影视部门的营收和利润分别为72.8亿美元和15.5亿美元,分别只占总营收和利润的15%和12%,而主题公园部门的营收和利润分别达到150.9亿美元和26.6亿美元 。

看着自己心目中的标杆企业从实景娱乐业务中不断积累资本,华谊兄弟也开始跃跃欲试。

2014年,华谊兄弟开始发力“去电影化”的多元化战略后,实景娱乐正式成为华谊兄弟的独立板块。

此后,华谊兄弟斥资55亿元在海口建设了首个实景娱乐项目——“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这是一个以《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等冯氏电影里的场景为基础,打造而成的电影小镇。

迈出第一步后,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目标愈发激进。其提出要在2016年底前建成20个小镇。这些小镇将分布在北京、海南、成都等地,每一个小镇的面积都在几百亩左右。

此时,外界传来一片质疑声,毕竟华谊兄弟只是一家影视公司,其能否运作实景娱乐这种重资产项目备受质疑。

对此,华谊兄弟提出了自己的“轻资产”理念。

所谓“轻资产”,其实是华谊兄弟通过品牌授权和知识产权入股实景娱乐项目。盈利模式方面,则包括前期的品牌授权费,运营过程中的经营性收入分成,以及项目股权收益。

关于实景娱乐收入,王中军曾经算了一笔账,“每个小镇起码有三轮收入,第一轮就是品牌商标使用费,起价1亿元, 20个小镇光是‘华谊兄弟’这四个字就能卖20亿元”。

针对经营性收入分成,王中军称每个小镇保守有300万游客流量,20个项目意味着6000万游客流量,门票餐饮等人均消费300-500元,如此算下来20个小镇一年收入能有180亿元。

按照王中军的规划,到2016年建成20个小镇后,华谊兄弟每年将至少获得上百亿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股权上的收益。

然而,梦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2014~2016年,华谊兄弟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的收入分别为2.34亿元、0.56亿元、2.56亿元。跟巨量的资金投入相比,这点收入如同毛毛雨一般,跟王中军的预期也相差甚远。

事实上,华谊兄弟实景娱乐项目收益不达预期,与两大因素有关:其一是项目推进缓慢,其二是IP实力不足。

首先,当年华谊兄弟提出到2016年底将建成20个小镇。然而据公开资料显示,至今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只签约6个项目,已开业的仅有华谊兄弟苏州电影世界、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和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4个项目。

即便是已经开业的项目,表现也不算良好。拿苏州华谊电影世界来说,其在2018年7月开业后游客量远不如王中军预期的300万人次。随着业绩的惨淡,华谊兄弟实景娱乐业务的部分经理人相继离职,比如2019年1月华谊兄弟苏州电影世界苏州原总经理刘育政离职,2019年5月华谊兄弟副总经理、实景娱乐事业部总经理秦开宇离职。

总之,4个落地项目难以承接华谊兄弟的大量电影IP,实现规模效应,也难以撑起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雄心,即便是已经开业的项目。

除了项目扩展缓慢外,华谊兄弟的IP实力难以吸引到足够大的客流量和消费力,也是其实景娱乐业绩惨淡的重要原因。

从商业模式上看,实景娱乐业务要想产生持续变现,必须要有优质的IP内容来吸引游客,但并不是每个IP都适合做成实景项目。

迪士尼是“乐园+IP”赛道里的头部玩家,其在电影IP与线下实景的结合上拥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这恰恰是华谊兄弟所缺失的。

比如,通过比较迪士尼和华谊兄弟的电影,可以发现二者在风格上存在较大区别。迪士尼的许多电影为温馨的“合家欢”电影,适合儿童观看。而华谊兄弟的电影较为多元化,比如《芳华》《前任攻略》《老炮儿》等等。

迪士尼之所以形成如今的电影风格,里面其实暗藏着一个“小心机”——“合家欢”电影,有助于帮助主题乐园打造温馨而愉悦的氛围,从而吸引观众游玩和刺激IP衍生品消费。

很多时候,迪士尼的电影甚至是为线下乐园服务的。比如,迪士尼电影《明日世界》质量非常一般,票房更是亏损约1亿美元,然而迪士尼的明日世界园区却受到热捧,许多儿童都被明日世界园区里未来世界的奇观所吸引,其实《明日世界》的制作中更多考虑了线下收益。

反观华谊兄弟的电影IP,其与线下实景之间存在割裂。其很多电影在立项时并未考虑到线下IP衍生的需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导致华谊兄弟在布局线下实景娱乐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阻力。

可以说,华谊兄弟只看到了迪士尼主题乐园业务带来的丰厚回报,却没有领悟到其电影IP与主题乐园之间的产业逻辑。

5

艺人绑定隐患

当华谊兄弟“建成20个小镇”的愿望破灭之时,它又使出了另一大动作,即用资本绑定艺人。

2016年,华谊兄弟以7.56亿元买下了郑恺、李晨等人共同持股的浙江东阳浩翰影视公司70%的股份。随后,其又收购了冯小刚旗下浙江东阳美拉传媒公司70%的股权,作价10.5亿元。

如此大手笔,换来的其实都是刚成立不久的“空壳”公司:东阳浩瀚在被华谊兄弟收购时成立才一天,东阳美拉也是在2015年9月份才成立。

华谊兄弟的目的自然不是买几个空壳公司,其真实用意是用资本来绑定艺人。比如,收购完成后,东阳美拉负有一项业绩对du承诺:2016年的业绩目标为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此后每年以15%的比例增长,承诺期限5年,未实现目标的差额部分由冯小刚方以现金的方式补足。

实际上,这份协议对于冯小刚方而言有失也有得。一方面,即便东阳美拉5年利润全部为零,冯小刚方需要补偿华谊兄弟的利润也只有5亿元左右,远远低于收购价。

不过另一方面,冯小刚也失去了5年的“自由”。

实际上,华谊兄弟需要的正是冯小刚这5年的“自由”。毕竟,艺人对于华谊兄弟而言实在是一项宝贵的资本。

回头来看,华谊兄弟与艺人之间的资本往来,在2000年就埋下最初的种子。

2000年,华谊兄弟挖来“内地第一经纪人”王京花,以求扩张明星资源。随后,王京花将众多当红艺人带入华谊兄弟,比如范冰冰、李冰冰、任泉等人。

不得不说,此后明星艺人为华谊兄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华谊兄弟2009年招股书显示,其主营业务电影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31%,而艺人经纪及相关业务收入占比高达31.1%,且远高于排名第三的电视剧业务。

同时,相比较电影业务的高投入和高风险,华谊兄弟经纪业务的利润率更为可观而稳定,基本保持在60%以上。

然而,华谊兄弟与艺人之间的往来,在2010年进入了分水岭。

2010年,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各路明星开始蠢蠢欲动,纷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其中同样包括华谊兄弟旗下的艺人。比如2010年,黄晓明、许晴等大批明星纷纷离开华谊兄弟,成立了个人工作室。

艺人的出走让华谊兄弟经受了惨痛的损失。比如2011年葛优出走华谊兄弟签约英皇,华谊兄弟的股价在其后五个交易日里直接累计下跌11.4%。

眼瞅着明星资源大量流失,于是华谊兄弟便试图通过“并购”这种方式,用资本来绑定与艺人之间的关系。

从数量上看,2015年华谊兄弟全资或控股公司只有87家,而到了2018年则变成了117家,其间华谊兄弟并购了上百家影视公司,东阳浩翰和东阳美拉只是其中的两个典型。

然而,大量的高价收购并没有为华谊兄弟带来资产价值的提升,反而加重了其亏损。

对于2019年的亏损,华谊兄弟解释除了各业务板块表现未达预期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也是主要原因。去年,华谊兄弟的资产减值损失达13.82亿元,仅商誉减值损失一项就达9.73亿元,而这些损失又主要源于超高溢价收购东阳美拉等公司。

不停的收购,寄希望于用资本绑定艺人来稳定业绩,其实源自于华谊兄弟内在的不自信。事实上,电影业务是项高风险的投资,需要对内容、市场进行细致地打磨和调研,仅仅通过绑定艺人显然无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6

结语

回过头来看,华谊兄弟推出的多元化战略,并没有与主营业务,即影视剧形成协同效应,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资本的泥沼而乱了阵脚,比如:

布局互联网娱乐,被游戏投资带来资本升值所吸引,忘记了“影游联动”的初心;

布局实景娱乐,被“前辈”迪士尼主题乐园业务的收益所吸引,却忽略了电影IP与显现实体的产业逻辑;

布局产业投资,希望通过并购用资本来绑定艺人,却陷入了“商誉减值”困境。

资本,既美妙又危险。可惜,华谊兄弟只看到了美妙的一面,放大了自己欲望,而忘记了自己克制。

事实上,许多表现优异、能够实现长远发展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极为克制。而部分企业最初表现优异,最终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在于管理者取得一些成绩后好大喜功。

王中军自己也坦承,“前几年太狂妄了,我们华谊才做到一百多亿美元市值的时候,就觉着,哇我成了”。

如今,伴随着业绩下滑,华谊兄弟的股价也跌入谷底:从最*时的30多块算起,华谊兄弟的股价已经跌至3块多,跌去了近99%。

资本市场已经对华谊兄弟发出了最后警告。根据创业板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会被直接退市。这意味着,在2018年、2019年连续亏损后华谊兄弟如果不能在2020年实现盈利,其将被直接退市。

从曾经的“中国影视娱乐第一股”,到如今徘徊在退市的边缘,华谊兄弟遭受着从峰顶到谷底的打击。

面对当下的危机,王中军表示,“文旅加内容制造”是公司发展的双引擎,聚焦“影视+实景”新商业模式、重建主营优势,是今年华谊冲破逆境的关键所在。

然而,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还未消散。电影院的开业日期仍未定,主题乐园客流量也大幅下滑。

2020年的华谊兄弟,能否冲破逆境仍很难说。




经纪人协理证报名

最近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开启报名了,但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报名时间与报名条件,于是老师整理相关的内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报名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高等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可以申请参加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试报名官网

考生统一登录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网站(http://www.creva.org.cn),点击“信息服务”中“资格考试”进入“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考试报名网站”(以下简称“报名网站”)报名。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报名时间

考试报名时间自2022年4月15日起至5月15日止。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报名流程

进入报名网站 → 注册用户(用户登录)→填写基本信息 → 上传证明材料 → 选择报名考区 → 选择参考科目 → 确认信息 → 提交等待审核。

审核通过后方可缴费。缴费成功后视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后,除个人联系方式外,原则上所报个人基本信息、报考科目、考点等信息不可修改。

报名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进行高效率的备考,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备考神器“聚题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面的图片即可进入查看!

报名所需证明材料

请按提示如实、完整填写报名信息,上传完整、清晰的报名材料原件扫描件或照片。

1.近期免冠二寸证件照,背景为白色。

2.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书;持国外学历证书的考生另需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书并录入编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香港、***和台湾地区居民须分别提供《香港*性居民身份证》《***特别行政区*性居民身份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信息,请看下面。

↓↓↓

关注且回复关键字【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试】即可获取

如没有自动回复就是消息被吞了,请耐心等待人工回复或者留言,看到必回!

更多干货不要错过!


房产经纪人与房产经纪人协理的区别有哪些?


消防设施操作员证怎么考?消防设施操作员证要多少钱?


消防设施操作员好考么?消防设施操作员答题考试技巧分享


消防设施操作员证有什么用途?消防设施操作员证有效期是几年?


消防设施操作员补贴去哪里领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补贴网上申请流程




300027华谊兄弟股吧

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和营商者而言,近两年经历得大多是跌宕起伏的艰难时光。受疫情持续冲击,宏观经济、市场波动加剧,加之各国监管层博弈加剧,诸多行业步入调整阶段,其中影视行业更是几经“烈火淬炼”,“收缩”、“资本退潮”、“亏损”、寒冬”等成为近年来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

在疫情、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影视行业发展逐渐回归理性和本源,其中老牌影企也继续通过主动收缩战线,聚焦主业,并积极地调整和优化商业模式,以达到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

2021年影企“喜忧参半”,华谊兄弟年亏损大幅收窄

尽管行业再艰难,一年一度的年报大考终究还是如期而至。这也为我们更近距离地观察行业的生存现状以及破局之道提供了有利的窗口。

透过对24家A股上市影企2021年业绩预告数据整理发现,去年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可谓是“喜忧参半”。其中,有8家预计实现扭亏,相比2020年普遍巨亏的局面有明显改善。

如果说《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和《唐探3》等多部国产热门影片是助推去年国内电影市场复苏的外部主力;那么各家自身的底子及变革成效,则是决定各自业绩韧劲的核心内生变量。

比如刚于4月27日晚公布2021年年报的老牌影企——华谊兄弟(300027.SZ)。据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3.99亿元;归母净亏2.46亿元;相比此前披露的盈利(约2252万元—3371万元)向下修正,这主要是由于自去年底以来,疫情再度突发并在全国范围内扩散持续至今,对诸如实景娱乐等线下项目经营形成实质性的冲击,导致项目收入骤降,因此影响到相关资产交易对价及收益。当然,这在当前整个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融资环境严峻等多重背景下,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这在业内也较为普遍。

尽管如此,华谊兄弟此次业绩还是有明显改善的迹象,主要在于相比去年同期大幅缩窄近八成,相比2019年疫前更是收窄超九成。这主要归功于两方面:一手抓内容主业;一手完善轻资产模式。

具体而言,公司不断强化内容源头,持续孵化优质内容,以分享电影内容为基础,完善并加速文化创新运营能力,以提高内容变现能力。更重要的是,公司也通过逐步退出部分与主营业务整合度较低、与公司产业链协同度较弱的投资项目,尤其是进一步优化实景娱乐业务板块的股权结构,完善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据此前公告及财报披露数据大致测算,2021年华谊兄弟通过处置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及金融资产等所获得非经常性损益净额约为6.73亿元,其中通过出售实景娱乐板块的部分股权取得收益就达到4.11亿元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本次交易,西藏景源取代公司成为天津实景娱乐的实际控制方。而公司持有39%的股权,作为天津实景娱乐的第二大股东,并不再将其财务业绩并表。

众所周知,尽管华谊兄弟参与实景娱乐的方式是轻资产的IP输出,但实景娱乐本身涉及实体项目建设,是典型的重资产生意,所以或多或少还是会对做惯了影视项目的华谊兄弟构成资产压力,也一度拖累了其业绩,如今出让部分股权实现“出表”,改善业绩的同时,也可补充一定的流动性,降低自身经营压力,同时引入外部优势资源,提升经营杠杆效应。

当然,这也不免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猜疑。要知道,不论是传统影企,还是游戏厂商,几乎都怀抱着一个“迪士尼梦”。而对于影企而言,实景娱乐则被视作那条通向罗马的可行之路,吸引了众多影企纷纷走上跨界“破圈”的探索之旅,华谊兄弟更可以说是老炮了。作为国内首家上市影企,早在上市初期,华谊兄弟就开始了以影视娱乐为核心,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实景娱乐和互联网娱乐为两翼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因此,有人不禁会问:华谊兄弟是否要放弃这片深耕已久的实景娱乐领域?甚至是追逐已久的“迪士尼梦”?显然不是。

华谊兄弟在去年八月披露的交易公告中,其实就已给出较为明确的答案。公告称,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影视+实景”商业模式、深耕实景娱乐业务和文旅融合业态不会发生实质性影响。

“迪士尼梦”的“甜蜜”与负担

由此来看,公司的战略大方向依然没有变,通过优化实景业务的股权结构,策略性地调整业务重心,进一步深化轻资产运营,这显然是公司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与行业环境之下的权宜之计。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实景娱乐导致公司业绩受累,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也给公司带来了一段“甜蜜期”。

自2011年起,华谊兄弟提出实际娱乐战略,并设立天津实景娱乐公司,陆续参与多个项目的投资、开发、及运营,涵盖影视文化城、电影主题公园、外景地等,并授权使用“华谊兄弟”品牌、影视作品的相关知识产权及提供相关业务服务来取得品牌授权费,从而创造营收。

2014年,华谊兄弟开启“去电影单一化”之路,并*将主营业务划分为影视娱乐、互联网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三大板块,正式进军实景娱乐领域;2015年进入项目开发与落地的快速推进阶段,苏州、长沙、郑州园区也陆续开业。自此,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板块业绩也驶入了快车道。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该板块营收同比飙涨463.66%至2.34亿元,得益于多个项目集中于第四季度签约、获得品牌授权费。2016年,营收增至2.57亿元,同比大增约362%。再从毛利率来看,2015-2017年,华谊娱乐的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毛利率最少都在98%以上。

但好景不长,自2018年起,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板块营收开始下滑,同时不再披露累计签约项目数量。华谊兄弟认为,原因在于各项目推进进度存在时间性差异,导致收款进度在各年之间有所差异。2019年起,华谊兄弟主动求变,从项目开拓转向深耕运营。

若自2011年提出实景娱乐战略算起,华谊兄弟耕耘实景娱乐这片土壤已经超过十年,要说没有任何收获那必然也是不现实的,比如在项目开发与经营能力及经验、品牌积淀,华谊兄弟也累积了一系列的有形与无形资产。这不仅不能说明华谊兄弟的实景娱乐之路打一开始就是战略性失误,反而显现出其积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市场空间。

客观地讲,华谊实景娱乐发展十余年起承转合背后,既有收获,也有负担。近几年来,由于产业布局调整、影视行业市场环境变化及项目推进不达预期影响,致使华谊兄弟的业绩一直处于波谷阶段,但在经历“寒冬”后,公司及时调整,重新聚焦“影视+实景”优势板块,逐步剥离主业相关性较弱资产,并从2018年起释放高风险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减值,虽然对当年造成亏损的压力,但使得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这些变化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公司依然坚持“影视+实景”的“初心”不变,逐步剥离一系列资产显然是公司为了适应挑战重重的外部环境,极力扭转不利局面的必要举措。对于实景娱乐板块而言,公司主动出让部分股权,控制权发生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独立发展。另外,华谊兄弟现在作为第二大股东,未来也将继续分享到其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收益。

这也就是说,华谊兄弟只是阶段性地撤离实景娱乐领域,“迪士尼梦”也只是暂时搁浅。卷土重来,料想也只是早晚之事。一旦时机成熟,这十余年来的耕耘、沉淀与积累,将会成为华谊兄弟迅速重归本土影视实景娱乐赛道并实现领跑的底气。

华谊兄弟转型启示录:降本增效,回归本源

不论是优化实景娱乐的股权结构,还是其他一系列退出举措,根本导向都在于降本增效,从而在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之间找到一个*的平衡点。华谊兄弟的做法,可看作是现阶段整个影视行业“融资趋冷”及规范化化发展背景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除此之外,公司聚焦影视内容主业,其实也可看作是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体现,“内容为王”的逻辑依然不变,尤其是拥有优质内容的持续生产能力,将在产业中掌握更高的话语权。华谊作为国内的老牌影视内容制作公司之一,在这方面显然有其天然的优势。以下多为公司近几年来主控发行的电影,多为彼时的爆款,当然这里并不算公司参投的影片。

2015-2020年华谊兄弟收入前五名影视作品

(资料公司财报)

相比过往,华谊兄弟去年在影视内容方面的成绩显然并不算出彩。但公司还在不断强化内容源头,并完善及加速文创运营能力,以提高内容变现能力。

尽管受疫情影响,行业洗牌及转型提速,势必会伴随阵痛,但影视行业长期走向与趋势终究不会被改变。去年11月以来,《“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相继出炉,为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蓝图。像华谊兄弟这样长期活跃在影视领域的老牌公司,本身有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通过主动变革来不断适应变化,也是为迈入新阶段做好的必要准备。

正所谓“沧海横流显本色,烈火淬炼始成钢”,面对复杂严酷的外部环境,唯有“内功”不断精进的强者才能存活,并迎来新曙光。




300027华谊兄弟走势图

6月27日盘中消息,14点49分华谊兄弟(300027)封涨停板。目前价格3.04,上涨20.16%。其所属行业影视院线目前上涨。领涨股为华谊兄弟。该股为影视,大消费,电竞概念热股,当日影视概念上涨2.28%,大消费概念上涨2.13%,电竞概念上涨2.07%。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672.2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27.9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44.23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华谊兄弟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华谊兄弟(300027)个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300027华谊兄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300027华谊兄弟、经纪人协理证报名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