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年初,因陷“拒诊”风波,ST国医旗下两家大型医院被勒令停业整顿,上市公司也因此“戴帽”。3月8日晚间,上述两家医院尚未开诊,ST国医又图谋卖掉旗下商洛医院99%股权。
3月10日,ST国医继续开盘跌停,截至午盘报7.5元/股。3月9日,ST国医开盘三分钟后即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报7.89元/股,成交金额1.51亿元,跌停板上封单量逾17万手。
根据ST国医3月8日晚间披露的公告,上市公司拟将所持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洛医院”)99%的股权作价转让,商洛交投拟以货币资金受让公司所持上述股权。商洛交投的大股东为商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地方国资旗下的投资平台企业。
商洛医院、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是ST国医旗下三所大型三甲医院,也是目前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2015年5月,ST国医与商洛市政府、商洛职院签订合作协议,上市公司在商洛市注册新的公司,独立投资、独立经营商洛医院。商洛医院项目于2016年3月开工,由上市公司出资1.95亿元,占合资公司商洛医学中心注册资本的97.5%。
商洛医院于2021年3月才开诊。据医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商洛医院是ST国医继高新医院、中心医院后,按三级甲等标准重点建设的服务陕南地区患者的大型现代化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800张。
彼时,ST国医曾表示,商洛医院投用后,将与国际医学旗下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高新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公司还预计,该院新院区的开诊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商洛医院以及2019年全面开始运营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目前均为亏损状态,让本已摇摇欲坠的上市公司雪上加霜。2018年至2021年,商洛医院累计实现净亏损1.8亿元。其中,2021年该医院亏损额度*,在实现营收1.26亿元的同时,净亏损1.24亿元。
事实上,ST国医以往也曾屡屡通过突击交易出售资产,以求保壳。但突然将旗下核心主业资产—大型三甲医院卖掉,还是头一遭。
一位西安本地券商高层告诉界面新闻,ST国医此举属于弃车保帅,“从多次募资来看,ST国医实在是太缺钱了,其他两家医院又处停业状态,上市公司现金流问题已经非常棘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卖掉商洛医院也是上市公司盘活资产,解决流动性没办法的办法。”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上述核心主业资产出售,会带来对于公司资产价值与未来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关注,确实会引发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估值重构,但是保证公司的现金流安全以维持公司的流动性,是更显重要的问题。如果公司能够因此而渡过停业整顿危机,以公司的市场口碑与影响力而言,公司的未来价值与业绩依然非常有希望。
一位陕西私募基金负责人则对ST国医的未来估值持相对悲观态度,出售旗下核心资产,意味着ST国医所秉持的大健康战略成为机构无法按照原本的体系对ST国医进行估值,继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股价预期。此外,标的商洛医院此次交易的价值公允度也值得关注。
作为西北第一家上市公司,ST国医已经拥有近30年的上市历史,其前身为经营百货零售业务的陕解放。陕解放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营收支柱为其控股的老牌零售巨头—西安*商城。2002年,刘建申以每股2.8元的价格收购陕解放3012.90万股,占到总股本的23.11%。
本世纪初,刘建申靠西安医药民营企业一枝刘制药公司起家,彼时的“一枝刘”品牌主打保健类药物。2002年,刘建申成立西安高新医院,在之后的近10年间,西安高新医院一直与上市公司并行发展。直到2011年末,*投资(ST国医曾用名)以2.97亿元全资收购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将西安高新医院并入上市公司业务版图,上市公司亦借此切入医疗领域。
2011年后的7年内,ST国医进行“零售+医疗”双主业发展,期间业绩一直不温不火。2018年,ST国医“豪du”一场, 作价33.62亿元出售旗下现金奶牛西安*商城,全力投入兴建开设大型医院之路。ST国医迎来发展“分水岭”,称将基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医院等项目,与阿里健康共建互联网医院等机构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平台。
这些年来,ST国医在大健康产业领域进行了巨额投入,主要建设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医院等。建设大型医院属于重资产投入且资金回收缓慢的行业,为补上资金窟窿,ST国医分别在2015年和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15亿元、10亿元。也就是说,处置资产叠加二级市场募资,ST国医仅在五年间就已将60亿元收入囊中,并大手笔投入大健康产业。
业绩方面,ST国医近年主业持续亏损。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9亿元至29.5亿元,净亏损8.25亿元至7.35亿元,同比转亏。
激情“画饼”的同时,ST国医股价2020年下半年开始连涨一年,由均价4元/股左右涨至历史新高价21.66元/股,涨幅超4倍。此后,该股迅速出现回调。截至2021年年底,ST国医股价回调至11元/股左右。
在2021年9月ST国医股价回调至11元/股之际,公司实控人刘建申向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议书并承诺兜底。此举也引来深交所发函质问,兜底式增持究竟底气何在?
旗下核心主业资产三甲医院遭抛售,兜底式增持后股价断崖式下跌,投资者、员工、客户“受伤”深重,ST国医又将去往何方?
2021年10月21日,浙商中拓一客户在其山西晋南工业服务综合体中装载钢材出货。资料照片
曾经历史包袱严重步履维艰,甚至面临退市风险的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如今却充满活力,成为行业领先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连续五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9%,连续五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5.2%。这就是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下属国有上市公司——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商中拓”)。
这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为什么这家企业能持续实现高增长?背后有什么奥秘?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专访了浙商中拓董事长袁仁军。袁仁军坦言,没有什么秘诀,如果要概括这些年企业发展的心得体会,那就是十三个字、四个关键词:“选对事,用好人,分好钱,做好内控”。
选对事:
四个优化 做专做精做大做强
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089.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55亿元的浙商中拓,已连续12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位列“中国*成长性上市公司排行榜”第30位,入选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名单、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和中证浙江国资创新发展指数,同时荣获“金牛*投资价值奖”等多项荣誉。
袁仁军说,十三个字中,“选对事”无疑是最重要的。只有沿着正确的赛道,找准方向,做好自身定位,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作为一家生产资料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浙商中拓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着力点,以为客户创造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经营理念,聚焦四种盈利模式:产业金融、基差贸易、增值服务、产业投资;同时提出了服务的四个维度:服务的种类、服务的区域、服务的性价比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识别公司的能力差和空白点,不断强化、巩固、拓展自身的业务能力。
对标行业内的世界500强企业,如日本大型综合商社伊藤忠和国内头部企业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建发、厦门象屿,浙商中拓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袁仁军分析,领先的原因,是浙商中拓做了四个优化,资产结构优化、人员结构优化、业务结构优化、治理结构优化,最终实现“做专做精做大做强”。首先,公司层面做好行业取舍,判断哪些行业进,哪些行业不能进。在业务层面,每一项具体业务开展之前,主攻哪个区域,主攻哪个品种,公司都基于扎实的市场调研,最终提炼出一个适合拓展的商业模式。
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同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同样的实力,如果聚焦于一点,压强就很大,容易突破;如果没有聚焦,整个面受到的压强很小。浙商中拓正是做到了聚焦,大大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产的周转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做专做精深耕产业金融方面,浙商中拓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搭建物流金融平台,打造有公信力、权威性的“品牌仓单”,切实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存货“看得清、管得住、能变现”的核心风控需求,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难题。
袁仁军介绍,浙商中拓通过布局“数字天网”和“物流地网”,将单位内部ERP系统和银行信贷系统对接,银行端口可实时监控贷款企业存货情况,从而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最终解决了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目前,该项物流金融业务已成功对接几十家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超过60亿元,打通了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用好人:
能进能出 能上能下 能多能少
浙商中拓建立了高度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多能少”。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高水平的大锅饭,高薪酬的铁饭碗”这两个“双高”问题,通过这种市场化机制,在浙商中拓已经荡然无存。
袁仁军说,公司坚持“内培外引”的人才开发策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工作,成立中拓创享学院,定期举办导师带教培训,开展“三辅”统管人员大讲堂、社招人员和校招大学生培训,推动公司知识更好沉淀,并持续加强线上学习平台建设,推出中拓E企学平台,开设规章制度、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学习专题,定期组织学习考试,赋能员工迅速成长。
浙商中拓还实行末位淘汰机制,不断引进培养*、靠谱的员工。员工平均年龄从2008年的45岁持续下降,已连续5年稳定在32岁。据统计,公司总部及大宗板块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2%,公司现有经理助理级以上中层干部146人,其中80后中层干部99人,占比68%。
分好钱:
创新激励机制 实现“三个第一”
在浙江省国资委和浙江省交通集团的支持下,浙商中拓率先探索人才激励机制方面的改革,在浙江省国有上市公司中实现了“三个第一”:
——浙江省首家实现管理层参与定增的国有上市公司:2015年,公司通过定增引入管理团队持股,公司高管与中层团队持股1588万股。
——浙江省首家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2017年,实施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向87名董事、高管、中层等核心员工授予1148万股。
——浙江省首家推出期权激励的国有上市公司:2020年至2021年,向189名激励对象授予4343万份股票期权。
对此,袁仁军认为,激励机制同时也是约束机制,采用股权激励方式,行权期至少5年,国有企业的领导只有把经营企业当作终身事业,全心全意把企业做大做强,才会采用这种激励方式。对于下属子公司而言,管理层持有两种股权,一种是母公司浙商中拓的股权,另一种是其所在的子公司的股权,通过这种方式把下属子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和母公司进行了捆绑,激励他们为公司业绩不懈努力,进一步深化公司与管理团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做好内控:
风险是企业*的成本
袁仁军深有感触地说,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风险是企业*的成本。浙商中拓建立了全员、全面、全程、全体系的风控体系。公司对业务全过程进行360度审视,事前严格执行客户资信准入及评级制度,把关合作客户质量;事中强化货权管控、加强单据管理,注重检查核实客户实际生产情况,并开展持续的动态跟踪;事后及时处置以及进行内部培训教育,将防范风险嵌入业务发展和管理全过程。同时,公司积极探索智能风控,通过嵌入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提升风控水平。
袁仁军称,每年3月,我们要召开集成服务年会和风控年会。我们的指导方针是,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一定要并驾齐驱。风控年会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明确全年风险管控的重点和举措;二是进行风险案例警示教育,公司制作了专门的风险案例集,研究彼时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度流程上存在的漏洞以及对应的补救措施;第三,通过开会讨论的方式,解决全员上下对风险理解的分歧。
经济参考报
深交所2022年1月21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ST国医因属于S、ST、*ST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2%而登上龙虎榜。
注:文中合计数据已进行去重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今年年初,因陷“拒诊”风波,ST国医旗下两家大型医院被勒令停业整顿,上市公司也因此“戴帽”。3月8日晚间,上述两家医院尚未开诊,ST国医又图谋卖掉旗下商洛医院99%股权。
3月10日,ST国医继续开盘跌停,截至午盘报7.5元/股。3月9日,ST国医开盘三分钟后即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报7.89元/股,成交金额1.51亿元,跌停板上封单量逾17万手。
根据ST国医3月8日晚间披露的公告,上市公司拟将所持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洛医院”)99%的股权作价转让,商洛交投拟以货币资金受让公司所持上述股权。商洛交投的大股东为商洛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地方国资旗下的投资平台企业。
商洛医院、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是ST国医旗下三所大型三甲医院,也是目前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2015年5月,ST国医与商洛市政府、商洛职院签订合作协议,上市公司在商洛市注册新的公司,独立投资、独立经营商洛医院。商洛医院项目于2016年3月开工,由上市公司出资1.95亿元,占合资公司商洛医学中心注册资本的97.5%。
商洛医院于2021年3月才开诊。据医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商洛医院是ST国医继高新医院、中心医院后,按三级甲等标准重点建设的服务陕南地区患者的大型现代化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800张。
彼时,ST国医曾表示,商洛医院投用后,将与国际医学旗下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高新医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公司还预计,该院新院区的开诊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商洛医院以及2019年全面开始运营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目前均为亏损状态,让本已摇摇欲坠的上市公司雪上加霜。2018年至2021年,商洛医院累计实现净亏损1.8亿元。其中,2021年该医院亏损额度*,在实现营收1.26亿元的同时,净亏损1.24亿元。
事实上,ST国医以往也曾屡屡通过突击交易出售资产,以求保壳。但突然将旗下核心主业资产—大型三甲医院卖掉,还是头一遭。
一位西安本地券商高层告诉界面新闻,ST国医此举属于弃车保帅,“从多次募资来看,ST国医实在是太缺钱了,其他两家医院又处停业状态,上市公司现金流问题已经非常棘手。从这个角度来说,卖掉商洛医院也是上市公司盘活资产,解决流动性没办法的办法。”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上述核心主业资产出售,会带来对于公司资产价值与未来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关注,确实会引发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估值重构,但是保证公司的现金流安全以维持公司的流动性,是更显重要的问题。如果公司能够因此而渡过停业整顿危机,以公司的市场口碑与影响力而言,公司的未来价值与业绩依然非常有希望。
一位陕西私募基金负责人则对ST国医的未来估值持相对悲观态度,出售旗下核心资产,意味着ST国医所秉持的大健康战略成为机构无法按照原本的体系对ST国医进行估值,继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股价预期。此外,标的商洛医院此次交易的价值公允度也值得关注。
作为西北第一家上市公司,ST国医已经拥有近30年的上市历史,其前身为经营百货零售业务的陕解放。陕解放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营收支柱为其控股的老牌零售巨头—西安*商城。2002年,刘建申以每股2.8元的价格收购陕解放3012.90万股,占到总股本的23.11%。
本世纪初,刘建申靠西安医药民营企业一枝刘制药公司起家,彼时的“一枝刘”品牌主打保健类药物。2002年,刘建申成立西安高新医院,在之后的近10年间,西安高新医院一直与上市公司并行发展。直到2011年末,*投资(ST国医曾用名)以2.97亿元全资收购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将西安高新医院并入上市公司业务版图,上市公司亦借此切入医疗领域。
2011年后的7年内,ST国医进行“零售+医疗”双主业发展,期间业绩一直不温不火。2018年,ST国医“豪du”一场, 作价33.62亿元出售旗下现金奶牛西安*商城,全力投入兴建开设大型医院之路。ST国医迎来发展“分水岭”,称将基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医院等项目,与阿里健康共建互联网医院等机构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平台。
这些年来,ST国医在大健康产业领域进行了巨额投入,主要建设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商洛医院等。建设大型医院属于重资产投入且资金回收缓慢的行业,为补上资金窟窿,ST国医分别在2015年和2021年通过定增募资15亿元、10亿元。也就是说,处置资产叠加二级市场募资,ST国医仅在五年间就已将60亿元收入囊中,并大手笔投入大健康产业。
业绩方面,ST国医近年主业持续亏损。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9亿元至29.5亿元,净亏损8.25亿元至7.35亿元,同比转亏。
激情“画饼”的同时,ST国医股价2020年下半年开始连涨一年,由均价4元/股左右涨至历史新高价21.66元/股,涨幅超4倍。此后,该股迅速出现回调。截至2021年年底,ST国医股价回调至11元/股左右。
在2021年9月ST国医股价回调至11元/股之际,公司实控人刘建申向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议书并承诺兜底。此举也引来深交所发函质问,兜底式增持究竟底气何在?
旗下核心主业资产三甲医院遭抛售,兜底式增持后股价断崖式下跌,投资者、员工、客户“受伤”深重,ST国医又将去往何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st国医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st国医股吧、浙商证券天网200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