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7月4日全国生猪均价10.74元/斤,广东区猪价涨至12.1元/斤!猪价大涨,猪肉股也大幅拉升!截至发稿,天康生物、正邦科技、*农牧盘中涨停!温氏股份、金新农、华统股份涨超7%,牧原、傲农、唐人神、东瑞等均涨超6%。
2022年7月4日(星期一),数据监测显示: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0.74元/斤;相较昨日(7月3日)上涨0.37元/斤;相较上周(6月27日)上涨1.63元/斤;相较上月(6月4日)8元/斤,价格上涨2.75元/斤;相较去年(2021年7月4日)8.18元/公斤,价格上涨2.56元/斤。
其中,广东区三元杂接货价上调为12.1元/斤!浙江、河北、山东、福建、安徽、江苏等地生猪均价进入11元区间。
7月4日,A股猪肉板块开盘走强,截至发稿,天康生物、正邦科技、*农牧盘中涨停!温氏股份、金新农、华统股份涨超7%,牧原、傲农、唐人神、东瑞等均涨超6%。
猪价后市走向,东兴期货认为,2021年7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去化,对应的在今年下半年正是其产能去化的兑现期,预计后期生猪出栏量呈现下滑趋势,再叠加三四季度的季节性需求旺季,届时预计猪价将偏强运行。
光大证券表示,根据历史出栏系数法预测,2022年第四季度潜在出栏能力16473万头,以2021年四季度单季度生猪出栏17935万头作需求估计,供给缺口环比小幅缩窄,但仍超1000万头,根据历史经验维持猪周期景气上行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为做好生猪市场稳产保供工作,拟于7月4日开展研讨会,邀请中国畜牧业协会、肉类协会、牧原、温氏、新希望、正邦、天邦、大北农、中粮、双汇、雨润、金锣、北京二商等单位、公司参加会议。
该会议通知发给相关协会和养殖企业等。通知称,将提醒相关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提出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要求,研究保持生猪市场平稳运行的相关措施。
“其实,目前对于生猪猪肉,国家是有公开预案的,本质上是既要托底、防价格过低,也要限高、防价格过高。”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从目前母猪、肥猪、仔猪的存栏量看,都很充裕,价格没有大幅上涨基础。
广发期货提示,由于现货价格飙升后已经引发国家高层重视,后期猪价继续上涨后将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6月22日丨利亚德(300296.SZ)公布,随着控制措施的优化和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目前境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境外疫情也逐步缓和,外部社会和市场环境得以改善;
由于智能显示营收占比不断上升,2020年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创出新高,达到11亿元,年底货币资金2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0.91%,预计今年上半年会较上年同期持续向好;同时,公司长期信用等级为AA+,“16利德01”信用等级为AA+,银行综合授信及贷款额度也未受影响,额度较为充足;
境内LED显示市场自2020年底开始持续至今需求旺盛,截至目前,国内显示2021年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境外新签订单较去年同期也有所增长,预期2021年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及公司实际情况,经过充分沟通与审慎论证,公司决定取消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7月4日消息 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沪指跌0.17%,报3381.82点,深成指跌0.36%,报12813.49点,创业板指跌0.62%,报2764.62点;盘面上,数据安全、钛白粉、F5G概念、猪肉概念、痘病毒防治、工程机械等板块涨幅靠前,旅游酒店、能源金属、汽车芯片、光伏设备等板块跌幅靠前。个股方面,赣锋锂业跌7.07%,因并购江特电机期间买入该公司股票,公司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今日,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07%。香港恒生指数开盘跌0.77%。日经225指数开盘涨0.6%,报26086.78点;东证指数开盘涨0.8%,报1859.78点。韩国首尔综指开盘涨0.2%。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涨321.83点,涨幅为1.05%,报31097.26点;纳指涨99.11点,涨幅为0.90%,报11127.85点;标普500指数涨39.95点,涨幅为1.06%,报3825.33点。德国DAX30指数涨0.23%,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01%,法国CAC40指数涨0.14%,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19%。
中金公司:短期来看,考虑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增长数据逐步修复、资金面仍维持相对宽松且疫情修复预期逐步强化,市场可能整体仍处在反弹区间,后续要根据内外部政策、增长修复、疫情演绎及海外市场情况来把握节奏和结构。建议关注资金宽松与疫情修复两条主线。
中信证券:7月,A股处于本轮行情的第二阶段,政策合力推升基本面预期预计将驱动估值修复,随着欧美加息叠加和中报业绩分化等因素扰动,预计7月行情波动加大,节奏趋缓,结构上三大板块轮动重估,建议在消费、成长制造和医药保持均衡配置。
国海证券:延续对市场乐观的判断,国内基本面是弱复苏+温和通胀+流动性宽裕的组合,外部环境则是美债利率见顶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股票市场较为有利,业绩和估值都能扩张,结构上我们在7月相对看好价值板块,消费和金融有望取得超额收益。配置方面,重点关注经济复苏斜率加快驱动下的消费以及金融,包括三条主线,一是疫情防控政策边际放宽、PPI-CPI剪刀差收敛,受益于消费复苏的核心赛道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二是顺应地产后周期、且政策重点扶持与刺激的可选消费板块,包括汽车、汽车零部件、家电家居等;三是阶段性关注金融起舞。7月*行业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非银金融。
从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涨”声不断,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生猪价格从低点上涨近65%。而影响猪价运行最主要的因素是供需平衡。因此,从供给端研究生猪价格波动是比较务实和具有参考意义的。那么,当前生猪产业的供需格局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受供需格局影响,下半年猪价的运行趋势如何?本文将做重点分析和展望。#生猪价格“涨”声不断#”
从供需格局研究猪价波动主要考虑的因素
从供需格局来看,国内每年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基本保持在5500万吨左右,相对比较稳定。消费需求在年内变化主要表现在季节性淡旺季上,这也主要反映在近远月份猪价的价差上面。因此,供需变化的变量主要集中在供应端。
从供应端来看,整体上讲现在养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母猪存栏量的*递增或递减会影响到未来生猪的*产能的供应,因此,通过能分母猪存栏量来分析未来猪价的走势是比较具有参考意义的。
其次,是仔猪的存栏数量,因为仔猪意味着未来四个月生猪的供应量;另外,仔猪的生存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在养殖利润低迷的时候,养殖户会出现普遍弃养的态势;另外一个变量是近期的猪肉供应量,也就是商品猪的存栏量,而商品猪主要还是考量生猪出栏体重的变化,从去年生猪价格的行情走势,我们不难发现,生猪出栏体重对于猪价波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走势回顾
整体上来看,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运行,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月份):这一阶段可以说是2021年第四季度的延续。由于前期猪价降幅过大,导致养殖户大量弃养仔猪,至第四季度需求旺季来临之时,市场上普遍存在肥猪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肥猪价格不断走高的带动下,生猪价格也是一路上涨。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后,随着假期结束,需求旺季逐渐消退,对肥猪的需求也逐渐走弱,最终带动猪价整体季节性回调。
第二阶段(3月份):进入3月份以后,由于疫情防控升级,餐饮业的悲观预期不断发酵,从而引发市场对于生猪需求下行的顾虑。因此,养殖户加速出栏,导致猪价再度加速下行;叠加2月底俄乌危机升级,引发粮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养殖利润被双重挤压,自繁自养盈利水平一度回落至-500元/头,仔猪育肥盈利水平回落至-300元/头。
第三阶段(4月至今):进入4月份后,在情绪主导之下,猪价逐步开启回暖趋势。前期由于中小型养殖户加速出栏 ,因此开始在4月加大外购仔猪力度,来保证金九银十季节性需求旺季出栏量。仔猪价格的抬升,对生猪的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叠加上半年猪肉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以及生猪出栏体重的下行,导致猪肉*供应量在二季度呈现收缩态势,因此,猪价持续回暖。6月中下旬猪价再度快速攀升,一路突破10元/斤关口,这与农户惜售以及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生猪出栏受阻有直接联系。
生猪产业链供应端的变化情况
供应端变化情况主要包含能繁母猪存栏量,母猪、生猪存栏及猪价走势,猪肉尽量及生猪出栏均重变化情况。
能繁母猪存栏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5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量为4912万头,环比增加0.4%,同比减少4.7%。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去化周期之中,较2021年6月份的峰值4654万头累计下滑8.4%。从4月份开始,随着生猪价格的回暖,养殖户对于母猪的淘汰意愿逐步走弱,去化过程开始放缓,后期需要重点关注母猪价格及养殖利润的走势。
母猪、生猪存栏及猪价走势
能繁母猪作为养猪业的先行指标,大约领先于猪价十个月左右。根据前几轮“猪周期”来看,能繁母猪去化幅度均大于10%,而本轮猪周期到目前为止去化幅度为8.4%左右,从这点来讲,整体上来说猪价是有走弱的预期,但是由于今年粮价整体的抬升幅度较大,导致目前生猪价格的上行幅度已经超过了2015年那轮“猪周期”。
当下猪价突破20元/公斤大关,或与养殖成本抬升及前期仔猪弃养存在一定联系。母猪存栏数量主要反映明年2季度的生猪产能,因此,对于下半年而言,生猪供给或延续收缩态势。
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及生猪出栏均重变化情况
首先,从进口猪肉来看,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猪肉69万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65%。猪肉进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进口利润的抹平,其次是进口关税的恢复。2022年以来,受国内猪肉供需紧张,猪肉执行进口暂定关税,关税下降至8%,而国家发布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进口关税恢复至最惠国税率(12%),税率增加了4%。预计全年猪肉进口量将在200万吨以下。
其次,是生猪出栏体重的变化,近期我们可以看到,标肥猪价差不断走弱,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由于天气不断转热影响,肥猪需求急剧走弱。但我们也看到比较异常的现象,近期生猪出栏体重其实是在小幅上行,截止6月底,出栏体重已经上行至125公斤左右。在需求淡季,生猪出栏体重上行,主要是养殖端受生猪价格短期大幅上涨带来的情绪化压栏惜售所致,后期出栏均重大幅走高的现象预计较难出现。
生猪产业链需求端相关变化情况
尽管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不管是从白肉鸡、牛肉,还是从羊肉的比价关系来看,它们的比值还没有回到往年比值的均值。所以,对于下半年的猪肉价格,从替代品角度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从猪肉冻品库存来看,由于前期进口量比较小,其实当前冻品库存并没有得到积压,而短期内由于天气炎热叠加很多猪肉主产区受到强降雨天气影响,屠宰企业屠宰量呈现出小幅下行态势,反观猪肉鲜销率则在90%的高位运行。
猪肉需求低迷主要反应在猪肉和生猪的比价方面。从猪价的整个产业链来看,这一轮上涨主要集中在生猪价格的上涨,而终端猪肉价格的涨幅比较小。在比较低廉的猪肉价格之下,生猪的销量依然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政策端连续十三轮收储提振养殖信心
由于前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为稳定产能,2022年上半年国家已经连续启动了十三批次的冻猪肉收储工作。从收储数量来讲,相对于国内的猪肉总消费量,很难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高频次收储对于稳定养殖户信心来说,作用显现。
整体上来看,收储价格在步步抬升,但随着猪价上涨,成交率持续低迷,这主要是业界普遍看好后市所致。目前随着猪价回升,猪粮比价已经回升至6以上,预计后期收储工作将会逐渐放缓。
饲料养殖成本变化情况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当前生猪产能已经进入产能合理产能区间。因此,从养殖成本来研究猪价的运行态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依据。
全国玉米均价维持高位震荡,目前价格在2.8元/公斤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生猪饲料价格大约在3.62元/公斤,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7%,达到历史同期高位;仔猪价格为40.47元/公斤,同比增加32.8%,涨幅较为明显。综合测算,预计外购仔猪10月出栏成本约为17元/公斤。
第二种是自繁自养模式,整体来看,近期大型养殖场有缩量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前期猪价比较低迷,规模猪场的现金流比较紧张,成本主要集中在16~20元/公斤的区间,后期规模养殖场可能将通过降低出栏体重来确保养殖完全成本,养殖成本将保持在17元/公斤上下浮动。
因此,后期不管是自繁自养还是外购仔猪,养殖成本都比较接近,而不像今年上半年,外购仔猪价格比较低廉,出现了外购仔猪的养殖成本大幅低于自繁自养成本。
下半年生猪价格行情走势展望
从供应层面来看,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依然是处于产能去化进程之中;从生猪出栏体重来看,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压栏增重情况很难大面积出现,包括边际变量进口猪肉量,也将延续低位运行态势。因此,整体来讲,下半年供应压力将持续缓解,支撑下半年猪价持续向好运行。
从需求端来看,下半年猪肉鲜销率仍将维持高位走势,并且冻品猪肉也没有像去年四季度那样出现被动累库现象;同时,和其它肉类相比,猪肉在性价比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需求端对猪价的影响维持中性偏强观点。
从价格层面来看,前期生猪和仔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快,但母猪价格依然维持30~40元/公斤低位震荡运行趋势,从中反映出当前母猪淘汰速率是放缓的。如果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由负转正,将会影响明年下半年生猪供应量。而今年下半年生猪供应量主要对应的是去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的变化,而从去年七月份以来,10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是持续递减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生猪价格走势也是比较符合逻辑的。
从政策层面来看,收储和抛储对于稳定猪价和养殖心态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在猪粮比价进入二级下跌预警区间之后,国家依然在延续收储工作,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猪价的呵护态度还是比较积极。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依然会延续上行通道,但从生猪产能去化幅度来看不及前两轮,因此,生猪价格上涨幅度也将不及前期的上涨幅度。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今日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今日行情、300296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