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消息,中国重工*消息南北船合并

2022-07-11 15:54:53 证券 xcsgjz

中国重工*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重工(601989)4月29日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5.39亿元,同比增长13.27%;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亏损15.3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7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7亿元,上年同期为92.68亿元;报告期内,中国重工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6%。公司2021年度分配预案为: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0.03元(含税)。

报告期内,公司合计非经常性损益为17.53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重工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07%,在航海装备Ⅲ行业已披露2021年数据的12家公司中排名第8。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30.62%,排名9/12。

年报称,中国重工为全产业链的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分产品来看,2021年度公司主营业务中,海洋运输装备收入159.66亿元,同比增长36.35%,占营业收入的40.38%;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收入74.43亿元,同比下降7.25%,占营业收入的18.83%;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收入72.85亿元,同比增长9.49%,占营业收入的18.43%。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7.96%,同比下降2.8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29%,较上年同期上升1.74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分产品看,海洋运输装备、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3.49%、7.69%、12.14%。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33.07亿元,占总销售金额比例为33.66%,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89.3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26.12%。

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6%,较上年同期增长0.82个百分点,长期低于行业平均;公司2021年投入资本回报率为-0.72%,较上年同期增长0.66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7.97亿元,同比减少110.6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4.03亿元,同比增加245.2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5.15亿元,上年同期为158.32亿元。

营运能力方面,2021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为0.22次,上年同期为0.20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0.29次,公司位居同行业10/12);固定资产周转率为1.25次,上年同期为1.13次(2020年行业平均值为2.19次,公司位居同行业11/12);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11次、1.36次。

2021年全年,公司期间费用为38.00亿元,较上年增加4.40亿元;但期间费用率为9.61%,较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27.57亿元,同比增长0.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7%,相比上年同期下降0.92个百分点。此外,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8.40%。

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27项。申请专利1118项,其中发明专利596项;专利授权532项,其中发明专利180项。主持或参加标准制定23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10项。

在偿债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2.21%,相比上年同期上升2.18个百分点,近年来整体高于行业均值;有息资产负债率为10.92%,相比去年同期上升3.12个百分点。

年报显示,2021年末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持股最多的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占比31.97%。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相比2021年三季报维持不变。在具体持股比例上,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本比例(%)变动比例(%)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29052.1331.973116不变
大连船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72438.027.562396不变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39028.546.097199不变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87343.013.830492不变
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51183.272.24468不变
武汉武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43685.171.915845不变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790.971.745062不变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37901.171.662183-0.03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4852.941.528501不变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26545.391.164168-0.03




渤海证券上市*进度

近期券商上市“进度条”明显加快。7月5日,华宝证券、开源证券双双披露IPO招股书。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有多家券商排队IPO,其中东莞证券、信达证券已通过发审会,渤海证券、首创证券状态为预先披露更新,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状态均为已受理。

华宝证券披露IPO招股书

华宝证券招股书显示,华宝证券由中金公司保荐,将于上交所主板挂牌,预计发行不超过13.33亿股,发行后总股本53.33亿股,发行比例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最终发行股票的数量以中国证监会等有权监管机构核准的数量为准)。

此前,华宝证券于2021年3月12日进入上市辅导期。据悉,华宝证券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宝武”)旗下证券公司,股东华宝投资和华宝信托分别持股83.07%和16.93%。公司于2021年3月5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40亿元,注册地点在上海自贸区,法定代表人为刘加海。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全国11个省、直辖市设有25家分支机构,2020年及2021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均为A级。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华宝证券2021年净资产为47.19亿元,行业排名第80位;营业收入为10.23亿元,排名第71位;净利润为1.60亿元,排名第78位。

从业务构成来看,华宝证券主营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行业务等。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是公司第一大营收板块,2021年度营收占比近六成;证券自营业务则是公司第二大收入模块,2021年度占比超三成。

华宝证券2019年至2021年主营业务情况(华宝证券招股说明书)

招股说明书显示,近年来华宝证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数量分别为28.90万户、52.82万户和86.43万户,在疫情影响下依旧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量化服务业务和互联网证券业务是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两大特色业务模式。2021年,公司在上交所ETF期权经纪交易市占率中,位列证券公司第2名。公司互联网证券业务以“华宝智投”APP 为载体,2021年“华宝智投”新开户量同比2020年增长42.31%。

此外,2020年以来,华宝证券拿下多项业务资格。2020年12月,证监会批复了华宝证券保荐业务资格;2021年1月,协会发布公告,新增华宝证券为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同年5月,证监会公布的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中,华宝证券在列;同年7月,华宝证券获批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资格。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支持公司业务发展。具体包括:促进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做大做强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展创新业务并扩大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规模,快速做大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加强科技投入并提升后台综合服务能力等5方面。

开源证券或成陕西第二家上市券商

开源证券招股说明书显示,开源证券由民生证券保荐,将于深交所主板挂牌,预计发行不超过11.53亿股,发行后总股本57.67亿股,发行比例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0%(最终发行股票的数量以中国证监会等有权监管机构核准的数量为准)。

这意味着继西部证券之后,陕西有望迎来第二家上市券商。据悉,开源证券总部位于西安,曾在2015年时挂牌新三板,三年后从新三板摘牌,旨在转向A股上市。

股东结构方面,据招股书披露,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持有公司58.80%的股权,为控股股东。陕西省国资委拥有陕煤集团、汇通投资的实际控制权,并通过陕煤集团、汇通投资间接拥有本公司59.84%的表决权,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公司股东构成多元,还有来自广东顺德的国企和民营资本,另有自然人股东。

开源证券股权结构图(开源证券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券商”和“资本市场*中介服务商”。中证协数据显示,开源证券2021年末净资产为155.76亿元,排名行业第42位;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24.95亿元,排名行业第45位;净利润为5.17亿元,排名行业第58位。

近年来,开源证券因新三板业务而被市场熟悉。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开源证券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2020年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二,2021年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新三板做市数量排名行业第一。根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度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排名第25位。

研究业务方面,开源证券研究所人数近年来快速增长,由2019年末的22人增加至2021年末的113人。研究所已经搭建包括总量、科技、消费、制造、金融、周期和新能源新材料中心、新股增发并购中心、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北交所研究中心“六大四中”的研究体系架构,覆盖近30个研究方向。

根据招股书,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增加公司营运资金,发展主营业务。资金重点使用方向包括:优化升级传统经纪业务、全面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实力、加强对公司证券自营业务的支持、继续提升研究业务竞争实力、加大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加大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等6方面。

近期券业IPO进度明显加快

从近年券商上市节奏来看,2020年,中银证券、中泰证券、国联证券、中金公司等4家券商成功登陆A股;而2021年以来券商上市节奏放缓,仅财达证券1家券商IPO。

近期,券商IPO上市进度条又明显加快。具体来看,东莞证券在今年年初已经通过发审会。信达证券的IPO申报材料在2020年12月获得受理,已于6月30日上发审会并通过。6月下旬,包括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开源证券IPO相关材料均被证监会接收。

首创证券和渤海证券分别在2021年9月、12月获得受理,目前都处于预先披露更新。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目前有多家券商排队IPO,其中东莞证券、信达证券已通过发审会,渤海证券、首创证券为预先披露更新,财信证券、华宝证券、开源证券状态均为已受理。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华金证券、申港证券、东海证券等多家券商也在筹备上市,目前处于IPO辅导备案中。




中国重工*消息南北船合并

分久必合。拆分设立20年后,有着“南北船”之称的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再度走向合体,

10月25日,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当天晚间,中船集团(南船)与中船重工(北船)旗下的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发布公告称,10月25日接到控股股东来函,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9〕100号)。

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官方尚未宣布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有说法称,原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将出任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党组书记、董事长;原中船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金成,将出任新集团的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对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尚未确认。

那么,南北船当年为何要拆分,如今又为何要合体?

“两船”缘起

199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在业内分别被称为“南船”和“北船”,主要以地域区分。

其中,长江以北包括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船舶总装、科研院所及一些非船业务)归属中船重工(北船),长江以南的船舶总装资产划归中船集团(南船)。北船偏军工生产,南船民品居多。

南北船当年分拆的大背景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目的是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同时建立适度竞争机制,以利于企业搞活等目标的实现。

据界面报道,按照当时的方案,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将逐步改组为若干个企业集团。这五家军工总公司最终全部一分为二,十大军工集团由此成立。这也促成了中国船舶工业*实现政企分开,中船总公司从一家部级国家机关变更为两家企业集团。

这场一分为二的改革,自启动之初就有一个担心:两家公司布局的交叉地带的增多,未来会不会产生内耗,尤其是在海外市场进行竞争的时候。随着南北船的发展,以及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这种担忧有所升温。

近年来,全球船舶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尤其是民品船舶业务。在这一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行业大背景下,合并清理南北船重合的业务,减少内耗,去产能,提升整体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这类考量开始占据上风。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此前在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国资委自201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船舶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推进船舶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高层表态,以及这两年来南北船高层的持续换防,也为两船重组合并添了许多预期。

今年7月1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于7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也是官方*正式确认中船集团、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标志“两船”合并正式提上日程。

对此,李锦分析,两家内部本身分别都在产业重组,有的企业是亏损的,包括上市公司比较多,所以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矛盾,应该用了比较长的时间。7月的公告说明,两家应该在主要矛盾方面已经理顺。

两大央企旗下资产梳理

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

在南北船集团层面的重组推进过程中,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层面的重组也在同时展开。

今年以来,南北船资产整合动作频频。“北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日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10月2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根据批复内容,国资委原则同意中国船舶本次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的总体方案。根据此前中国船舶发布的资产重组方案,此次资产重组主要内容为,该公司向中船集团、中船防务、中船投资等多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江南造船100%股权、外高桥造船约36.27%股权、广船国际51%股权等资产。

安信证券研报解读称,这是将中船集团旗下核心的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将作为中船工业集团的船舶总装资产上市平台,上市平台定位进一步明晰。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中国船舶与中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近年来南北船集团资本运作频繁,旗下各上市公司定位相对清晰:北船拥有28家科研院所、5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船舶总装)、中国动力(动力)、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化与电子)、中国应急(应急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南船拥有10家科研院所、3家上市公司——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中船防务(动力)、中船科技(高科技平台)。

国盛证券团队预计,南北船战略性重组后,或将按各业务板块继续推动内部整合,加快核心资产证券化进程。

合并前景

对于两船合并的前景,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李锦认为,当初分开是为了促进竞争,加快市场经营的步伐。分开这些年,市场竞争是加快了,功不可没。但另一矛盾上升了。拆分后,此前的重复建设现象加剧。如果一家船厂只造10万吨级的船,另一家造30万吨级的船,肯定是两家都造30万吨级的船才算竞争关系。这样便加重了重复建设。

“将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身处产能过剩行业,从南北船到海工装备领域,这一系列的整合至少能避免一些竞争层面上的问题,比如企业之间抢单子,互相杀价。重组后,还能降低企业背负风险的可能性,更容易协调产业发展。”

此次南北船联合重组,李锦认为也合乎世界趋势。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造船企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焕发生机。今年1月,韩国现代船厂并购韩国大宇船厂,成为世界*的造船企业。李锦表示,这起并购深深地刺激了中国造船企业,中日韩三国造船市场竞争惨烈,韩国超级巨无霸船厂的诞生将会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为了追赶对手,国内船厂也需要强强联合。”

不过,他也表示,南北船合并后,或会对国内其他船厂,如招商局和中远海运集团两家央企旗下的多家造船厂,以及民营船厂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他认为,“重组后,不能简单结束各个下属船厂之间的竞争关系,合理的要保持,也包括允许地方船企和民营船企能够与其充分竞争。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持竞争,这是改革的成果,要维护这个成果,这就要研究了。”




中国重工*消息南北船合并

分久必合。拆分设立20年后,有着“南北船”之称的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再度走向合体,

10月25日,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

当天晚间,中船集团(南船)与中船重工(北船)旗下的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发布公告称,10月25日接到控股股东来函,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19〕100号)。

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的通知实施联合重组,新设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

官方尚未宣布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有说法称,原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将出任新设立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党组书记、董事长;原中船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杨金成,将出任新集团的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对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尚未确认。

那么,南北船当年为何要拆分,如今又为何要合体?

“两船”缘起

1999年,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分拆,成立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在业内分别被称为“南船”和“北船”,主要以地域区分。

其中,长江以北包括武汉在内的造船工业(船舶总装、科研院所及一些非船业务)归属中船重工(北船),长江以南的船舶总装资产划归中船集团(南船)。北船偏军工生产,南船民品居多。

南北船当年分拆的大背景是国务院机构改革,目的是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同时建立适度竞争机制,以利于企业搞活等目标的实现。

据界面报道,按照当时的方案,五大行政性军工总公司将逐步改组为若干个企业集团。这五家军工总公司最终全部一分为二,十大军工集团由此成立。这也促成了中国船舶工业*实现政企分开,中船总公司从一家部级国家机关变更为两家企业集团。

这场一分为二的改革,自启动之初就有一个担心:两家公司布局的交叉地带的增多,未来会不会产生内耗,尤其是在海外市场进行竞争的时候。随着南北船的发展,以及在海外市场的拓展,这种担忧有所升温。

近年来,全球船舶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尤其是民品船舶业务。在这一短期内难以逆转的行业大背景下,合并清理南北船重合的业务,减少内耗,去产能,提升整体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这类考量开始占据上风。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此前在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国资委自201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船舶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持续推动海工装备等领域专业化整合。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推进船舶企业战略性重组\"的高层表态,以及这两年来南北船高层的持续换防,也为两船重组合并添了许多预期。

今年7月1日晚间,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久之洋(300516)、中国动力(600482)、中国应急(300527)、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中国船舶(600150)等8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于7月1日接到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这也是官方*正式确认中船集团、中船重工筹划战略性重组,标志“两船”合并正式提上日程。

对此,李锦分析,两家内部本身分别都在产业重组,有的企业是亏损的,包括上市公司比较多,所以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矛盾,应该用了比较长的时间。7月的公告说明,两家应该在主要矛盾方面已经理顺。

两大央企旗下资产梳理

今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

在南北船集团层面的重组推进过程中,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层面的重组也在同时展开。

今年以来,南北船资产整合动作频频。“北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国动力拟组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展中高速柴油机业务整合;而“南船”加速对内部上市资产进行专业化整合,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及中船防务日前双双披露调整后的重组方案,前者拟置入江南造船等造船总装资产,后者将置入船舶动力资产。

10月24日晚间,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根据批复内容,国资委原则同意中国船舶本次资产重组及配套融资的总体方案。根据此前中国船舶发布的资产重组方案,此次资产重组主要内容为,该公司向中船集团、中船防务、中船投资等多方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江南造船100%股权、外高桥造船约36.27%股权、广船国际51%股权等资产。

安信证券研报解读称,这是将中船集团旗下核心的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将作为中船工业集团的船舶总装资产上市平台,上市平台定位进一步明晰。同时,也解决了部分中国船舶与中船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

近年来南北船集团资本运作频繁,旗下各上市公司定位相对清晰:北船拥有28家科研院所、5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船舶总装)、中国动力(动力)、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化与电子)、中国应急(应急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南船拥有10家科研院所、3家上市公司——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中船防务(动力)、中船科技(高科技平台)。

国盛证券团队预计,南北船战略性重组后,或将按各业务板块继续推动内部整合,加快核心资产证券化进程。

合并前景

对于两船合并的前景,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李锦认为,当初分开是为了促进竞争,加快市场经营的步伐。分开这些年,市场竞争是加快了,功不可没。但另一矛盾上升了。拆分后,此前的重复建设现象加剧。如果一家船厂只造10万吨级的船,另一家造30万吨级的船,肯定是两家都造30万吨级的船才算竞争关系。这样便加重了重复建设。

“将两大集团分割开来,多年来均存在发展的短板,中国船舶工业的产品建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身处产能过剩行业,从南北船到海工装备领域,这一系列的整合至少能避免一些竞争层面上的问题,比如企业之间抢单子,互相杀价。重组后,还能降低企业背负风险的可能性,更容易协调产业发展。”

此次南北船联合重组,李锦认为也合乎世界趋势。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很多造船企业选择通过并购重组焕发生机。今年1月,韩国现代船厂并购韩国大宇船厂,成为世界*的造船企业。李锦表示,这起并购深深地刺激了中国造船企业,中日韩三国造船市场竞争惨烈,韩国超级巨无霸船厂的诞生将会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为了追赶对手,国内船厂也需要强强联合。”

不过,他也表示,南北船合并后,或会对国内其他船厂,如招商局和中远海运集团两家央企旗下的多家造船厂,以及民营船厂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他认为,“重组后,不能简单结束各个下属船厂之间的竞争关系,合理的要保持,也包括允许地方船企和民营船企能够与其充分竞争。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持竞争,这是改革的成果,要维护这个成果,这就要研究了。”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重工*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重工*消息、渤海证券上市*进度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