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央广网北京5月15日消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次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把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
执董会同时决定,把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把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新的SDR货币篮子将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并于2027年开展下一次SDR定值审查。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接受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认定人民币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决定把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成功入篮,对于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既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可,有利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向前,促进我国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参与全球经济,也有利于增强SDR自身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管涛表示:“人民币SDR篮子权重的提高,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和接受程度,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境外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提高政策和数据透明度,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
周茂华预测,从趋势来看,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SDR权重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坚实基础。二是,人民币在全球贸易支付结算、全球外汇储备、外汇交易、投融资方面的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三是,人民币跨境更加好用。我国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投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制度型对外开放,为全球投资者参与我国经济金融提供便利。”
央行表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不会动摇,将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阶段,将和各金融管理部门一道,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提升投资中国市场的便利性,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市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截至2022年7月5日收盘,正强股份(301119)报收于29.67元,下跌3.26%,换手率6.62%,成交量1.32万手,成交额3968.01万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7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9.1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85.2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84.47万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正强股份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304.36万元,融资偿还345.83万元,融资净偿还41.47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0.0万股,融券偿还0.0万股,融券余量0.0万股,融券余额0.0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208.66万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无机构评级。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新华社华盛顿4月21日电(
格奥尔基耶娃当天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的一场远程媒体发布会上解答的标志。
IMF19日发布的*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受俄乌冲突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较1月预测值大幅下调0.8个百分点。
格奥尔基耶娃说,俄乌冲突给正从疫情中恢复的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影响,通货膨胀加速上升、金融环境收紧、债务水平高企以及供应链中断是世界经济头顶上的几朵“乌云”。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危及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成果,让各国难以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她同时强调,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巨大利益,应捍卫全球合作成果,同时纠正增长红利分配不均等弊端。
SWIFT——全球金融信息安全传递服务商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成立于1973年,由来自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发起,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成立起,SWIFT就把“建立全球共享的数据处理和通信联结”“建立国际金融交易通用语言”作为自己的使命。如今,SWIFT运营着*的金融电文网络,协助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与同业机构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除此之外,它还向金融机构销售软件和服务。截至2018年,SWIFT在全球设有28个办事处。其中,中国办事处位于北京、上海、香港三地。 SWIFT实行“会员制管理”。要获得SWIFT的服务,该实体必须先成为SWIFT的“参与单位”(或者说“会员”)。SWIFT的参与单位通常包括银行、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清算中心以及负责支付结算、证券交易和国债交易的市场基础机构(market infrastructures)等。 对于申请加入SWIFT的银行参与单位,它必须事先按照SWIFT的统一标准制定属于自己的SWIFT地址代码(SWIFT Code),经SWIFT批准后正式生效。银行识别代码(Bank Identifier Code,简称为“BIC”)由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的八位或十一位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各个银行的身份证号码。 一个标准的银行识别代码的格式为“AAAA BB CC DDD”,其中,前四位为特定银行的代码,如中国银行是BKCH;其后两位是国别代码,如中国是CN;紧接着的两位是地区代码,如北京是BJ;最后可能会有3位数字或字母代码,一般是指具体的分支行,如BKCH CN BJ 110则为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下属某支行的银行识别代码。 1985年,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开通SWIFT通信的金融机构。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经有2441家银行获得银行识别代码,成为SWIFT参与单位。而且,我国SWIFT的参与单位类型也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除银行外,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公司客户等机构也陆续加入SWIFT成为其会员机构。 截至2018年底,全球已经有2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1万多个金融机构加入SWIFT。仅报文服务一项,年传送报文量即超过78亿条,增速达11.3%,平均每日传送报文3130多万条,*每日达3520多万条。 。 。 。 。 。 金融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活动是否普遍?金融国际化、全球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两个问题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国际金融法为什么存在,其调整范围和方式如何,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或者那样的特点。 PART 1 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 国际金融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看微信,提供微信服务的腾讯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中午饿了点外卖,美团外卖是一家在开曼注册的企业;晚上抽空到淘宝上逛逛,运营淘宝平台的阿里巴巴是一家在纽约上市的开曼公司。总体来讲,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并不算高,但国际金融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不过,如何衡量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如何确定国际金融活动的规模,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国际机构,类似于国家统计局或者世界银行一样,能够定期发布全面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供大家了解国际金融活动的类型和规模。不同机构会根据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某些领域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 比如,贷款、债券和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相对突出,且发展历史相对较长。由发达经济体设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和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合作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曾经对国际贷款、债券和股票发行情况提供过部分历史统计数据。 从上面两个表可以看出,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发行活动的历史相对较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一定规模,而国际股票发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从*规模来看,同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的发放或发行规模相比,国际股票(股权)发行的规模非常小。当然,两者没有直接可比性:公司发行股票,获得资金成为公司股本,公司不需要还本付息;公司发行债券,获得资金成为公司债务,需要还本付息,因此,公司会经常发行债券,借了又还、还了又借,债券发行的规模相对较大。此外,从国际贷款和国际债券两者的相对规模来看,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的四十年间,两者处于此消彼长状态,有时国际贷款发放规模更大,而有时国际债券的发行规模更大。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定期对国际资本流动(capital flow)进行监测和统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资本流动主要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投资股票带来的资本流动(portfolio equity flow)、投资债券带来的资本流动(portfolio debt flow)和其他形式资本流动。这一统计口径和上述经合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口径不同,它侧重从投资人角度看待国际资本流动,而不是从资金需求方(如股票发行人、贷款借款人)角度看待国际资本流动;同时,它包含了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资本流动,而外商直接投资通常被视为国际投资活动,而不是国际金融活动。 尽管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涵盖的国家范围广、历史长,因此,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变化情况,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国际金融活动的规模。比如,麦肯锡全球中心(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整理了一个图,显示1990年到2016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状况,既显示国际资本流动的*金额,也显示国际资本金额与全球GDP的比例。 从上述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来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资本流动开始增加。比如,1995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为1.4万亿美元(含外商直接投资,下同),而2000年就增加到3.8万亿美元;从2000年到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这段时间,国际资本流动增长迅速,2007年为历史峰值,达到12.4万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出现,国际资本流动跌入低谷。2008年之后,国际资本流动又开始回升,但一直没有回升到2007年的历史峰值水平。 从国际资本流动与全球GDP的比例来看,从1990年到2000年的这十年,国际资本流动金额占全球GDP的5.3%,而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1 5%,这十年属于国际金融活动的黄金时期。2010年以来,这个比例回落到7.1%。从相对角度来讲,国际贸易的金额要远远超过国际资本流动的金额。从图12可以看出,从2010年以来,全球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额每年都超过15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占全球GDP的比例每年都在20%以上,大大高于国际金融活动占全球GDP的比例。 在其他国际金融领域,不同机构也提供部分统计数据,用以衡量该领域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比如,在跨境支付领域,付款人要向付款银行发送指令,付款银行要向收款银行发送付款指令。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是为发送这些指令提供标准化信息服务的机构,根据SWIFT指令的数量可以大致衡量跨境支付的规模。比如,2018年,全球SWFIT指令约78亿条,相当于有78亿笔跨境资金支付交易。其中,发向美国的有17亿条,美国发出的有15亿条;而发向中国的有8000万条,从中国发出的有5000万条。 除了上述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量化统计数据之外,部分学者、国际组织也从各种角度构建衡量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指标,评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金融国际化的程度。比如,在1997年的一篇文章中,丹尼斯·奎恩(Dennis Quinn)构建了金融开放指数(financial openness index),用以衡量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从而间接衡量金融的国际化程度。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布了全球、各地区、各国的金融市场开放指数,用以衡量不同国家股市、债市、衍生品等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又比如,在国际金融领域,部分学者提出了投资者的“本土偏好”(home bias)理论,用以说明投资者投资国内证券比例大、投资国外证券比例小的现象。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有的学者发现,美国投资人投资境内证券比例接近80%;有的学者发现,主要发达市场的投资人投资境内证券的比例超过60%。不管具体比例有多高,“本土偏好”理论都认为,本土投资人主要投资境内证券,投资国外证券的比例小,因此,“本土偏好”现象说明,国际金融活动只是全球金融活动的一小部分。 PART 2 金融国际化好吗? 金融国际化的规模究竟多大,机构不同、统计口径不同,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统计数据如何,金融国际化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没有人对此加以质疑。然而,存在的并非一定合理。金融国际化究竟好还是不好、我们是否需要金融国际化、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国际化,围绕这些问题的政策和学术讨论一直存在。 01 金融国际化的好处 金融国际化的好处很多,它不仅提供了企业和政府需要的资金,也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它还提供了一个对政府进行约束的机制。 一个国家金融市场不发达,或者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某个时期发展低迷,该国企业在国内融资困难,转而去境外融资,这是金融国际化带来的直接好处。比如,本世纪初,我国互联网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国内A股上市很困难。腾讯、百度都选择去境外上市,成为我国香港或美国的上市企业,这是金融国际化给我国企业融资带来的便利。 通过金融国际化,企业获得资金、将资金投入运营,从而促进企业所在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金融国际化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好处。比如,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上市,其直接后果不仅惠及阿里巴巴本身,也支持了阿里巴巴平台上万家淘宝、天猫商户的发展,促进了物流行业的整合,也为快递小哥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讲,在金融国际化的助力下,中国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吃饭、社交、支付、购物等习惯,这都是金融国际化改变经济、社会的例子。 实际上,金融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比如,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中,爱迪生等学者采用国家之间金融融合(financial integration)指标,研究了57个国家的情况,为金融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初步的证据。在2006年的一篇工作论文中,高斯等学者采用“事实融合”(de facto integration)的概念,以区别于“法律融合”(de jure integration)的概念,发现金融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金融国际化对一国政府、监管者产生一定制约,从而促进法律规则的优化,这也是学者经常提及的金融国际化的好处。比如,一国政府去境外借款、发债,常常需要向境外投资者作出承诺,如政府发债总量不超过该国GDP的一定比例、财政支出不超过该国GDP的一定比例等,这种承诺能对国家财政政策、乃至国家行为形成约束。又如,允许一国企业到境外上市,这就形成了证券监管竞争。根据不同法域证券法规则是否便利,企业选择在本地上市,还是去境外上市。企业的选择影响不同法域监管者的行为,影响不同法域证券法规则的内容,从而对证券监管机构产生某种压力和制约。 02 金融国际化的风险 金融国际化是双刃剑。在带来上述好处的同时,它也可能会对投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而资金流入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同时,资金流动是双向的,即便资金流入是好事,同时伴随的资金流出可能就不一定是好事情。比如,本世纪初,中国企业竞相去境外上市,从美国、英国以及我国香港融入外汇资金,这些资金都需要汇入我国境内,才能用于企业发展。短时间大量外汇资金涌入境内,这对我国外汇管理制度造成了直接的冲击。 又比如,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货币贬值,泰铢或其他国家本币计价的证券随之贬值,外国投资者迅速抛售手里持有的东南亚国家企业发行的本币证券,变现获得资金后换成外汇,随即立刻汇出这些国家。短期内外资大规模退出,瞬间就用光了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形成金融危机,并演变为经济和社会危机,造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停滞、失业人数激增、社会发生动荡。实际上,权威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认识到,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国际化既有好处也有风险,容易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冲击,对发达国家也是挑战,不能一概而论。 另一方面,从资本流动的方向来看,尽管金融国际化规模可观,尽管中国、印度等国家得益于金融国际化的个案随处可见,但金融国际化偏向发达经济体,而非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国际化的不均衡问题成为质疑甚至反对金融国际化的理由之一。 传统古典经济学认为,发达国家资金过剩,资金收益率低,发展中国家资金稀缺,资金收益率高,因此,从全球来看,资金应该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是,从图13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从*金额来看,长期以来资本主要是流向发达国家,而不是流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资本金额大大高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金额。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学者卢卡斯提出了*的“卢卡斯悖论”(Lucas Paradox),试图说明的也是有关跨境资本流动的这种“反常现象”。围绕“卢卡斯悖论”的研究非常多,相当多研究都试图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无法吸引资金,法治水平、贪腐状况、利益集团等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选自《国际金融法: 跨境融资和法律规制》(第二版) 给学中国烹饪的玛丽汇钱交学费 作者简介 唐应茂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讲授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和外商投资法等课程。1997年和1999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2000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美国耶鲁法学院法律硕士(LLM)和法律科学博士(JSD)学位。曾在美国苏利文·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美国谢尔曼·斯特灵律师事务所工作,从事国际资本市场和跨国并购的法律实务。著有《电子货币与法律》《法院执行为什么难》《登陆华尔街》和《债市开放》等书。 本书是一本有特点的国际金融法教材: 强调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交易的互动,国际金融法律如何影响国际金融活动/交易,国际金融活动如何促成国际金融法律的形成。 强调从中国视角理解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教材既讨论国际金融法律和国际金融活动的一般原则、做法,更讨论相同领域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金融活动面临的法律约束,以及国际(和国内)金融法律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行为。 语言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既有正文部分的讨论,也有文献摘录、案例研究作为补充阅读材料,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正文内容,还辅之以内容提要、关键概念、复习题、问题与应用和参考文献等栏目。 本书作者的背景也可以使他更好的驾驭理论和实务问题。通过这本书,以相对轻松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国际金融法的学习框架。 图书亮点: (1)作者经历:学术和实践能力都很强。 (2)体系设计:第二版已经非常完整。 (3)内容阐述:简洁、清晰,读者代入感很强。 (4)有配套的练习,可以检测对内容的掌握,而且练习不仅针对基础知识点,也针对综合的掌握理解。 (5)二维码提供丰富的扩展阅读材料和相关规定。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编国际金融法总论 第一章金融国际化 第二章国际金融法概述 第二编国际证券业务及其监管 第三章企业跨境上市概述 第四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 第五章境外企业中国上市 第六章跨境证券发行的财务和审计 第七章企业跨境债券发行 第八章跨境债券发行的信用评级 第三编国际银行业务及监管 第九章跨境银行的监管 第十章《巴塞尔协议》和资本充足率的国际监管 第十一章跨境银团贷款 第十二章国际项目融资贷款 第十三章国际贸易融资 第十四章跨境融资租赁 第十五章中国企业跨境贷款 第四编外汇、支付和衍生品 第十六章外汇市场和外汇制度 第十七章中国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国际化 第十八章跨境支付 第十九章第三方平台跨境支付 第二十章国际远期和期货交易 第二十一章国际期权交易 词汇索引表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附录 附录1各章节/部分撰写分工表 附录2参考资料汇编清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正强股份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