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一般而言,存款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也会越高。而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这种“常识”正在被打破。
近期,不少银行三年、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6月23日,《华夏时报》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利率*能达3.15%,而五年则为2.75%。
对于倒挂现象,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不同银行对自己负债结构有不同的安排。同时也反映出银行对长期利率走势的判断,银行认为接下来利率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长期存款就会少吸收一些。
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倒挂
“3年利率上浮,5年没上浮。”6月23日,工商银行一家支行的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
除了工商银行外,在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整存整取三年存款利率*同样为3.15%,而五年则均为2.75%。例如,中国银行存款金额2万以上,三年利率就能达3.15%,五年仍为2.75%。
“利率下行,现在不鼓励存五年。”建设银行一客户经理对
目前,五大行中,仅交通银行没有出现倒挂情况。该行一名客户经理对《华夏时报》
在此现象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预期利率可能会继续下降,对于吸收长期存款的意愿并不强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天表示,利率市场化以来,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日益成为影响各银行机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的重要因素,即不仅要考虑到存贷款之间的规模匹配,还要考虑到二者在期限和定价结构上的匹配。获取五年期存款的需求不大,就没有必要为获取这部分资金来给出更高报价。
“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降低期限溢价是为了鼓励居民缩短存款期限,降低自身的长期负债成本。”一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曾表示。
上述负责人提到,理论上讲,在利率上行周期中,银行会给出较高的存款期限溢价,提前锁定整体利率较低的长期存款。相反,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为了防止居民提前锁定长期收益,会降低存款期限溢价,通过“借短放长”,降低自身的负债端成本,提升存贷款利差的整体水平。
长期存款营销动力减弱
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后,5月LPR迎来下调。
5月20日,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的4.6%下调15个基点。
这是自LPR改革以来,5年期以上LPR创下的单次*降幅,在此之前,5年期LPR*降幅为10个BP。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挤压了银行的息差空间。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中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7%,2021年全年为2.08%。
实际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在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限制部分银行的高息揽储行为。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BP左右。
央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
可以看到,大额存单曾一度被视为银行业的“揽储利器”,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中,以及净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下,如今银行对大额存单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今年4月以来,多家股份制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有所下降,甚至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其中*跌破3%,降至2.9%。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曾对《华夏时报》
目前,为了缓解息差压力,一些银行要求加大低成本存款的拓展力度,优化存款期限结构,适度控制高成本存款。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为了稳定息差,银行对长期存款的营销动力将有所减弱,并通过加大短期贷款的营销力度降低资金成本。
在此背景下,多家商业银行积极推进“大零售”“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银行加大零售业务投入是一个方向,通常零售业务中,银行对零售贷款业务议价能力较强,客户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也较低。在对公业务方面,银行也要通过支付结算的方式沉淀资金、吸收活期存款,同时在市场流动性充裕时,通过同业融入获取低成本资金。”娄飞鹏建议。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1日,北京证监局对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T邦讯,300312.SZ)采取责令公开说明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经查,邦讯技术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关于受赠资产的公告》《成都能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及《成都能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东股权价值评估报告书》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上述行为违反相关规定。根据规定,北京证监局现对公司采取责令公开说明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并要求在证券交易所网站和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媒体公开说明以下事项:
1.公司是否收到北京富泽瑞会计师事务所向公司注册地址邮寄的公函,更正相关信息、澄清事实。
2.公司是否与富泽瑞就能盾电子审计事项签订过业务约定书;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能盾电子审计报告;是否存在使用虚假报告的情形。
3.公司是否收到北京宁邦鸿合资产评估事务所发送的《关于撤销宁邦鸿合评字(2021)第VA753号成都能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评估报告声明》。本次业务收费与证券服务业务收费标准严重不符。委托人存在欺诈骗取评估报告的情形。
4.公司是否告知宁邦鸿合相关人员评估目的、提供资料、沟通情况;是否存在欺诈骗取评估报告的情形。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辽宁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
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丹东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7月3日、4日、5日连续3天实现社会面零新增。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7月6日、7日、8日暂停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7月9日再开展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若无社会面感染者,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方案进行检测。
目前尚有新冠肺炎疫情隐匿传播风险,希望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非必要不离丹,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公共场所、小区等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规定进行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边境口岸城市疫情防控的要求,请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各行业部门,既要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复工复产企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又要充分做好固定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便民核酸检测服务。
让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尽早实现我市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目标。
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7月6日
“丹东发布”
近期,我国部分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引发热议。所谓的存款利率“倒挂”,主要是指期限较长的存款利率与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持平或更低。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主要是指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或与3年期存款利率持平。导致存款利率“倒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短期看存款利率有望保持稳定,从长期看存款利率仍有下行可能。
存款利率是存款的“价格”。一般认为,存款期限越长,存款利率越高。但近期,在部分银行如一些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的确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如某行3年期存款利率为3.15%,而5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75%。还有部分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与3年期保持一致,为2.75%。除普通的定期存款之外,大额存单也出现3年期与5年期利率持平或“倒挂”现象。不过,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并非近期才出现,此前也曾时有发生。除存款之外,银行理财产品也曾出现收益率“倒挂”现象。不过,存款利率“倒挂”并非出现在所有银行,部分中小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仍然高于3年期存款利率。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存款利率也可能会有差异。
近期发生的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从内因来看,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2013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行业自律形式规定存款上浮区间,约束存款利率浮动。2015年10月份,央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形式上取消了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可与存款协商确定存款实际利率,参考基准是存款基准利率。但事实上,自2014年11月起,央行不再公布人民币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因此,银行对5年期存款定价更为市场化,更多从自身负债能力和负债结构方面去考虑。
从本质上说,近期的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反映了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即从中长期看存款利率呈现下降趋势,银行主动减少吸收当前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而且,5年期存款在银行存款中占比很低,利率“倒挂”对银行存款规模稳定的实际影响有限。
从外因来看,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一是今年市场流动相对充裕。今年以来,为更好地助力稳增长、稳就业,央行采取包括全面降准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市场流动性投放,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所以银行“不差钱”。今年1—5月,我国居民存款累计增加7.86万亿元,同比增长50.6%。但市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特别是中长期贷款需求不足,降低了银行吸收中长期存款的动力。
二是金融管理部门加强引导。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叠加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进而推动实体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今年4月,央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尤其是中长期存款利率中枢有所下移。
三是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增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反复震荡,股票、基金以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于存款。央行今年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存款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从2018年开始逐步上升,到2022年一季度已经达到45.4%。
目前,存款是银行负债的最主要来源。随着资管新规等深入实施,同业负债持续压降,存款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近年来中小银行负债成本上升明显。在存款以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直接降低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呼声一直较高。存款利率“倒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意愿。这样有助于保持利差稳定,进而提高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同时,应积极稳妥推进存款利率并轨,深化存款利率市场化。随着贷款利率并轨工作基本完成,存款利率并轨工作应提上议事日程。建议继续采取措施,压缩货币市场利率与存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利差,为存款利率并轨工作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恢复和企业融资需求回升,银行将加大信贷投放和存款吸收力度,一段时间内居民存款利率有望保持稳定。但总体而言,我国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是长期趋势。对广大居民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应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22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行情》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2022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行情、30031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