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ST景谷(600265)对年报问询的回复再度“难产”。
7月5日*ST景谷发布再次延期回复的公告,这已经是公司第八次延期回复此份年报《问询函》。自5月6日收到问询函至今,*ST景谷均以“《问询函》中所涉部分问题的回复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为理由申请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ST景谷年报披露后曾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随后上交所发出年报问询,其中对*ST景谷营收数据的确认是上交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司能否“摘星”的关键。而上交所将在*ST景谷回复相关公告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
年报后摘帽申请
*ST景谷原为景谷林业,2012年9月27日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改名ST景谷。而后由于2011年、2012年两年连续亏损,2013年5月3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改名*ST景谷。此后公司在“*ST”与“ST”之间多次改名。
*ST景谷今年4月27日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70.39%;净利润为-2698.3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955.6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
获聘为*ST景谷2021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的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份*年报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22年是退市新规发布后集中落地的年,其中有三条财务退市指标最为致命。第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第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第三,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规定,2020年年报*适应退市新规,如果上市公司第一次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ST;如果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在2021年继续触及退市指标,则将直接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ST景谷去年净利润为负,但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即有望摘帽。4月26日*ST景谷公告,公司对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并逐项排查,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为此,公司向上交所提出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申请。
多次延期回复
5月7日*ST景谷披露收到上交所年报《问询函》。
但这份包含4个问题的《问询函》,*ST景谷却一再延迟回复。从5月14日至今,*ST景谷已经八次公告延迟回复年报问询函。
*一份延迟公告7月5日发布,*ST景谷表示,公司积极组织有关方对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逐项落实,由于问询函涉及的内容仍需进一步查证、核实并需相关中介机构发表意见或说明,公司预计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回复工作。为保证问询函回复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申请了延期回复《问询函》。
具体来看,*ST景谷一直延期未回复的年报《问询函》主要包含4个问题:首先,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52%,环比增幅129%,需要说明第四季度收入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其次,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需审慎说明是否存在尚未扣除的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再次,说明公司林板和林化产品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最后,说明公司供应商集中度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并按采购商品种类列示前五名供应商相关信息。核实上述供应商与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及其他资金往来。
《问询函》首两个问题均涉及*ST景谷营收数据的确认,而这也是公司能否“摘星”的关键。年报披露,*ST景谷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上升170%。分季度营业收入依次为943万元、2505万元、3115万元、7137万元,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全年的52%,环比增幅129%。年报还显示,*ST景谷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为1.25亿元,且本年净利润为亏损。
*ST景谷7月2日在风险提示公告中指出,公司将尽快落实回复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交所将在公司回复相关公告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 公司股票能否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存在不确定性。根据规定,如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申请未被上交所同意,将触及退市情形。
7月6日,*ST景谷收涨0.08%,*收报13.26元,总市值17.21亿元。
瑞银集团正进一步抢抓中国市场机遇。
4月28日,瑞银集团宣布,计划由子公司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出任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向亚太区执行总裁许健洲汇报,该任命将于7月1日起生效。作为瑞银常驻内地最为*的银行家,钱于军在过去两年与现任瑞银中国总裁金弘毅紧密合作,进一步发展和推进了瑞银中国战略。
瑞银证券是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证券合资公司,也是瑞银在中国成立的*业务实体。2021年,瑞银中国业务获得了战略性整合,并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年报显示,瑞银证券2021年实现营收10.55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30%。而就在今年3月,瑞银完成增持瑞银证券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67%,未来也不排除实现全资持股。
钱于军兼任瑞银中国总裁
公开信息显示,钱于军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曾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97年1月,他加入瑞银香港投资银行部行业组,主要负责跨境并购的发起和执行、企业咨询以及亚洲和中国电力、能源公司的资本市场交易。
2003年,钱于军任职于德意志银行,担任亚洲区(除日本外)自然资源组主管以及亚太区全球银行业务执行委员会成员。2007年,他又加盟花旗,历任企业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中国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等职。
直到2015年,瑞银行权增持中国子公司瑞银证券,持股比例达到24.99%。同年,钱于军重回瑞银,担任瑞银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及亚太执行委员会成员,并自2017年底起,出任瑞银证券总经理。
小编了解到,钱于军自2015年起再度加入瑞银,曾担任集团层面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多个领导职务,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与监管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确保内地业务按照集团标准统一而无缝链接地执行。未来,他将与*管理层紧密合作,拓展中国业务计划,整合内地不同实体公司资源,执行瑞银“一体化”策略。
日前,钱于军在接受券商中国专访时表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程度将不断提升。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打出亮丽的下一步发展的招牌,成为吸引大规模外资进入的一个主流市场,和中国资本走出去的一个坚实的母国市场基础。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钱于军则表示,期待更多相关政策的落地,期待金融创新产品体系的建设,如金融衍生品的放开,能让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有更多的“施展功夫”的空间,这也是海外金融机构对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
瑞银证券是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证券合资公司,也是瑞银在中国成立的*业务实体。瑞银称,“中国是瑞银重要的市场,把握中国市场机遇对瑞银亚太区业务增长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年3月,瑞银完成增持瑞银证券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67%,这也是瑞银充分把握中国资本市场及金融开放进程中商机的又一体现。
瑞银证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0%
随着钱于军正式接任,原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金弘毅,接下来将继续担任瑞银投资银行亚太区主管,专注于发展区内投行业务,并向瑞银投资银行全球总裁Rob Karofsky汇报。
而在他任期内,瑞银中国业务获得了战略性整合,并且在2021年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根据近日公布的年报,2021年,瑞银证券营业收入为10.55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30%。
其中,瑞银证券2021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9.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7%,而利息净收入和投资收益分别为5156万元和8309万元,显示瑞银证券目前整体仍以轻资产业务为主。
进一步拆分来看,瑞银证券2021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6.3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六成,同比增长60%;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只有3761万元,但也同比增长81%,显示出较高增长;资管业务则在2021年并未有所斩获。
瑞银证券也提到,虽持续受到疫情影响,但财富管理部业务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其中产品销售仍为财富管理部核心业务,实现业务收入约1.17亿元,同比增长约38%。但经纪业务方面,受到A股市场大幅波动的影响,客户投资交易活动趋向保守,交易量同比减少,经纪业务相关收入同比减少约17%。
而投行方面,2021年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完成业务收入较上年度有所下降。从外部环境来看,大型国有企业尤其倾向于拥有更优评级和规模效应的国内大型券商;监管机构强化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等要求,对投行执业质量也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顺便一提的是,从员工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底,瑞银证券共有正式员工356人,其中中前台业务部门员工267人,占比为75%。其中,全球投资银行部81人,证券研究部76人,占比分别为22.8%和21.3%;其次是财富管理部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别有56人和54人,占比则分别为15.7%和15.2%。可见瑞银证券重点对投行、研究、财管、投资等部门进行了人员投入。
看着有肉,吃到嘴里却满嘴是沙,接受要约收购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ST景谷(600265)是*一例。
不过今日股价上演惊天逆转,从跌停变成涨停,此前浮亏难以卖出的投资者依然亏损,但亏损幅度有所降低。
制度性的套利,大家都知道的机会,往往就不成为机会,要约收购已多次显示这一点。利用投资者恐慌,低位接盘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却变成了高一级掠食者。
ST景谷17日接受要约收购结束,21日复牌之后两度打开跌停,股价并没有完全封死,22日也是这样,但此后23日至25日三个交易日股价牢牢封跌停。这其实是因为接受要约收购的投资者要接受股权清算,一部分股权因为接受要约收购卖给了大股东,另外一部分只有清算完成之后才能还回,而还回日期就是23日。
从成本上看,投资者可以确定的明确参与时间,是该公司公告要约收购公告的当天,即2018年12月17日,时间窗口关闭是在1月17日,这期间股价波动不大,平均价是27.63元/股。若以平均价27.63元/股买入,距离32.57元/股的要约收购价还有4.94元差价。按照平均价27.63元成本计算每股盈利比例为7.8%,这个盈利比例有个前提,就是要约收购剩下的股权可以以成本价卖出。
参与要约收购者一部分已经被收购,不再参与二级市场流通,价格已锁定,因此并不是股价下跌到27.63元达到盈亏平衡点。剩下的筹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23.86元/股。
ST景谷复牌之后,因为只有少量股份可以流通,跌停没有封死,等到23日清算完成可流通股大增,当日股价24.60元/股,相比成本还有浮盈,导致不少投资者都竞相卖出。正是此后争相卖出,导致浮盈变成了浮亏。
今日早间,有投资者看准机会,在跌停板位置接盘1831万元,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投资者认亏卖出。此后股价继续上涨,9点44分股价翻红,并在9点49分短暂涨停。截至发稿,股价为22.70元/股,相比23.86元/股的成本,即使今日涨停,也依然有浮亏。
本来想寻求获利,最终却变成了亏损,或者本来看到很可观的浮盈,最终却变成了亏损,2015年上海家化(600315)要约收购12月5日清算结束,但是股价连续两日大跌,此前想套利的投资者盈利变亏损。
计算要约收购盈利情况,要以清算结束后投资者可以卖出的节点来估算。多数看起来还有盈利的回购,清算结束后就变成了亏损。究其原因,很多投资者冲着股东回购的套利机会而来,在套利结束之后,都急于卖出锁定盈利,反而导致短期欲卖出者增多,承接者不足,空方占优,反而导致股价下跌,浮盈变浮亏。
市场上看似有不少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当投资者蜂拥而来,机会却悄悄消失,甚至变成危险,这也是市场本身调整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的套利机会,往往很快就会消失。不仅仅是回购,比如可转债上市之后,一般都会有超过10%的涨幅,但此时打中的机会也低,后来开放普通投资者打可转债后,可转债涨幅基本消失,不少还以下跌开盘,反而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买便宜。
ST景谷也是如此,大股东强烈看好带来的预期,可能会有一部分投资者希望持有,但股价波动却不由这部分投资者决定,而是由套利者决定。风格激进的短期投资者能从两者之间找到缝隙,那就是要约套利恐慌者和长期趋势之间的机会,拿下投资机会消失而惶恐的那些人手中筹码,成为背后掠食者。
2月16日盘中消息,10点16分鑫科材料(600255)封涨停板。目前价格2.92,上涨10.19%。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上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80.8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646.6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327.37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鑫科材料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鑫科材料(600255)个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0265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0265股票、瑞银证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