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棉纱价格
图虫创意
* 青塔人才(gh_35ddc3c47ee3)
近日,科技部发文提出要扩大博士后岗位规模,与提出研究生扩招时的一片叫好声(主要是考研er)相比,大家对于博士后“扩招”则是看法不一。
01、国内博后有点“坑”?
在知乎、贴吧或是一些学术论坛上,博后劝退的解答、帖子简直不要太多,那么,国内做博后究竟有哪些“坑”?
1. 博士后——尴尬的存在
在中国的大学,博士后可以说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与欧美相比,我国博士后制度实行时间不长,从1985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施博士后制度开始,到现在才35年。这也导致国内高校对于博士后的角色与身份认同还很模糊,游离在学生(主要指研究生)、教师、科学研究人员、科研和行政助理之间。
学生认为博士后是老师,团队老板认为博士后是学生,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不像老师,尴尬+1。
除了身份认同,工作任务划分也没有清楚的界限,除了要完成合同中已经规定好的难度系数相当大的科研任务,绝大多数时间还要为团队干活,这已经成了很多高校里“心照不宣的默契”,尴尬+2。而且博士后本来是走向独立研究岗位的一个过渡阶段,但现在却缺少上升渠道,人才流转机制并未有效地建立起来,之后的职业道路如何进一步发展仍不明确,尴尬+10086。
2. 少之又少的项目申请机会
大多数博士后能申请的,其实只有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类。
以浙江为例,博士后可以申请的纵向项目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其中浙江省博士后择优资助申请的前提是没中博士后基金;
上海的博士后情况也类似,对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浦江人才计划、扬帆计划等项目、计划只能康康,没有申请资格。
当然,情况也在好转。对于少数人,现在还有一些博士后引进计划(针对海归博士,但要看学校排名)、派出计划(针对本土博士)、交流计划、超级博士后、博新计划等。
3. 博士后不稳定性太大
《博士后:我变秃了,也变强了,却还是难以留校?》一文里提到,博士后是一个不稳定的岗位,出站或留任都面临着巨大的考核压力,但最难的还属留校。
首先,博士后出站留高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容易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很有可能进去时一个政策,出站时又变成另一个政策了。其次,留校标准不明确或无法量化。招聘广告上都说*的有可能留校,但是怎样算*?有什么量化标准?有没有具体文件说怎么样才可以留校?这些都说不好。“原则上”、“优先”、“*的可能留校”等说法都充满了未知数,对于博士后来说属实有很多问号。
02、有点“坑”的博士后,靠什么吸引博士?
尽管关于博士后的吐槽络绎不绝,但并不影响做博后的人数持续增长,到底是什么吸引博士们纷纷往“坑”里跳呢?
1. 留校机会增加
近年来,国内教职的标准水涨船高,一些985高校甚至已经把拥有博士后经历作为招聘青年教师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物、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尤其如此,只有少数表现非常突出的博士才能在毕业之后直接拿到教职,博士后科研经历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博士培养阶段,大部分博士都会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进一步工作的脉络,博后的时间相当于是博士的延长,没有行政和教学工作,可以专心科研,发表更多更好的文章,增加进心仪高校的筹码。
2. 积累人脉资源
国内由于培养模式的原因,博士期间往往较少接触课题设计、基金申请方面的训练。而作为“青椒”进入高校的第一年,就得面对各种基金申请,甚至实验室新建等问题。
如果学术圈人脉稀薄,没有足够助力,想拿到经费就难上加难。就算拿到经费,怎么合理使用,怎么招人组建团队,怎么培养学生,都是棘手的问题。这时就显现出博士后阶段经历的重要性了。
博士后阶段一般会在课题设计、基金申请、带学生等方面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接触,可以进一步积累科研工作的经验。此外,还会有更多机会接触业内的重要人物,对于积累自己学术圈的声望和人脉都大有好处。
3. 部分高校博后待遇优厚
除了刷履历攒人脉攒资源,做博后还能获得比博士期间更加丰厚的待遇。
博士后待遇过低的问题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近年来各地各单位纷纷调整政策,博士后待遇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普涨。
不同招聘单位开出的博士后薪酬条件差异很大,部分学校给予博士后的待遇甚至超过教授,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人才补贴政策,收入可以说是非常可观了,对于正处在“无积蓄、无财产、家庭负担重”的阶段,却又想继续科研道路的博士毕业生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4. 作为选择工作的缓冲期
毫无疑问,博士毕业后立即获得正式工作,是每个博士毕业生梦寐以求的。然而,在目前疫情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进站做博后倒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来,很多博士只是想着进高校,但研究做得好不一定就适合做教职,因为不一定申得好基金、带得好人、设计得好课题、讲得好报告、搞得好社交。所以博士后阶段对博士个人来说也是一个试用期,方便选择继续或者退出,节省了试错成本。
二是博士后期间可以完成很多来不及在博士结束前产出的paper,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为进入工作市场做准备。
毕竟拿着博士证书就可以很快上位的年代已经过去,未来博士后会成为很多博士毕业生的常态,科研的主力军正在实现从硕士生到博士生,再从博士生到博士后的转型,这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
既然大势如此,认真思考博士后该不该做,该怎么做就比较重要。从人一生的总收获角度看,不要着急兑现自己有限的能力资源,多点锻炼,多提高综合实力,总归是更好的。
本周,国内外棉价短暂反弹后再度下跌;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回落,国内棉纱价格下跌快于外纱;涤纶短纤价格下跌。
一、国内棉花价格反弹后再次走弱
本周,棉花市场交投依旧谨慎,期货市场多空双方博弈激烈,恐慌情绪有所释放,棉花价格出现短暂回升,随后跟随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落入暴跌潮。2022年6月27日-7月1日,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为18316元/吨,较前周下跌1580元/吨,跌幅7.9%。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7400元/吨,较前周下跌1297元/吨,跌幅6.9%。
二、国际棉花价格下跌后反弹乏力
本周,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市场悲观情绪,美股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在抛售中大幅收低,国际棉价连续暴跌后,部分纺织厂启动点价,使ICE棉价短暂上涨后再度回落。2022年6月27日-7月1日,美国洲际交易所棉花期货(ICE)主力合约结算均价为95.96美分/磅,较前周下跌9.54美分/磅,跌幅9.0%;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144.42美分/磅,较前周下跌12.86美分/磅,跌幅8.2%,折人民币进口成本23639元/吨(按1%关税计算,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2097元/吨,跌幅8.1%。国际棉价比国内棉价高5324元/吨,价差较上周缩小516/吨。
三、国内外棉纱价格继续下跌
本周,随着棉价断崖式下跌,多数纺织企业下调棉纱报价。印度等外纱市场销售放缓,部分纺织厂降价抛售,当前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3741元/吨。国内坯布工厂订单普遍不足,各方接单竞争压力大,棉布价格延续跌势。涤纶短纤价格随原料PTA下跌。
四、后市展望
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笼罩,棉价下行风险仍存。2022年 6月下旬,在欧洲央行年会上,全球主要央行行长纷纷表示,先打赢通胀阻击战再考虑经济增长,美联储主席称,设计出能避免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紧缩政策概率不大。世界银行副行长对全球经济能否躲过衰退也持怀疑态度。棉花市场方面,据美国农业部6月30日数据,2022年美国棉花实播面积同比增长11%,高于3月份发布的美棉意向面积。且近期美国产棉区降雨增多、印度季风雨天气均利于新棉播种开展,北半球棉花产量有望进一步上调。巴西棉花收获进度达到7.4%,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东南亚纺织市场订单边际走弱,东南亚部分国家棉纱出口低迷。终端服装市场消费堪忧,6月,美国消费者信心降至16个月以来*点,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1.2下滑至-23.6。短期,全球经济衰退阴霾笼罩,陷入“滞涨”泥潭,棉花消费力量减弱,新年度丰产预期增强,国际棉价下行风险仍存。
纺织下游消费难以改善,国内棉价面临下行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5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其中纺织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棉花市场方面,随着棉价暴挫,棉花购销上下游情绪均表现谨慎,棉花市场成交量大幅滑坡。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22年6月24-29日,2021年度全国棉花销售量仅3.8万吨,环比减幅达56%;累计销售进度为63.5%,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纺织企业棉纱库存高企,但面对棉花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加之需求端订单明显缺乏,部分纺织企业封盘停售意愿增强,等待市场形势进一步明朗。随着新棉上市时间逼近,新疆棉企亏损渐成定局。据中国棉花网调查,市场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预期大幅降温,赴疆包厂企业出现一定程度减少。综上所述,虽然近期棉价暴跌后出现短暂反弹,但当前棉价与消费情况有待进一步匹配,国内棉价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报告的版权属于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认为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用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科学网】
邓秀新在实验室。
1986年邓秀新(左)与导师章文才的合影。
1989年邓秀新(左)与美国老师合影。受访者供图
题目是“利用原生质技术筛选抗旱耐盐碱柑橘突变体”,申请书一共10多页都是手写的,图片是自己冲洗的细胞再生黑白照片……时隔30多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对中标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记忆依然清晰。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青年基金)项目不仅为我启动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笔不菲的经费,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我提供了独立开展科研的难得机会。”作为早期青年基金获得者之一,邓秀新在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它几乎成了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在青年基金的支持下,邓秀新正式走上柑橘研究之路。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率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柑橘细胞工程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晚熟脐橙、早熟蜜橘、其他各种各样的柑橘……农业界公认,今天的柑橘越来越好吃,这位“柑橘院士”功不可没!
38800021,“幸运”变“牵挂”
时间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秀新是那个时代的“幸运儿”——1977年考上湖南农学院园艺系果树学专业、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2年考入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学专业,师从我国柑橘学科奠基人之一、果树学家章文才教授;1987年成为我国第一位果树学博士。
就在他博士毕业的那一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了专门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青年基金。
对邓秀新而言,一切都来得刚刚好。邓秀新和章文才先生商量后,决定以“利用原生质技术筛选抗旱耐盐碱柑橘突变体”为题申请青年基金,“想试试看这个领域还能做些什么事”。
1988年6月,邓秀新从武汉赴北京参加项目答辩。“和当年去参加高考的心情一样,一点都不紧张,嘻嘻哈哈地就去了。”当时,不到30岁的邓秀新对这次答辩会给他带来什么毫无概念,只有对科学的满腔热情。
按现在的眼光看,那是一次充满“古早味”的答辩:10多页的申请书是邓秀新一笔一画手写的,里面有关原生质体的照片也是他自己在暗室里冲洗的,位于北京昌平某培训学校答辩现场的提纲是他用毛笔写下的……
不久后,邓秀新申请的项目通过了,项目批准号为38800021,获批3万元经费。他喜出望外:“要知道,我们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才六七十块钱,这3万块钱可以做多少事啊!”
原本三年的青年基金项目刚运行半年,一个新机会出现了。1989年7月10日,他以访问学者身份被公费派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开展研究,期限一年。在那里,实验室的研究条件和柑橘产业的发达程度让邓秀新羡慕不已:“实验室需要试剂打个电话就能送来,柑橘林一望无际,肥水管理、果实分级、包装全自动化。”
对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而言,更有吸引力的是美国的工作机会。“那时如果想留在美国,比较容易获得博士后的工作机会,年薪2万到3万美元。”一年时间过得很快,访学快结束时,邓秀新面临选择。
“没想那么多,我第一反应是,不仅留学的费用是国家提供的,更重要的是还承担着一个青年基金项目,不能对不住国家、亏欠国家。”带着这个朴素的想法,邓秀新像一只飞上蓝天的风筝,被青年基金“拽”了回来。1990年7月10日,他按期回国,一天都不差。
回忆起这段往事,邓秀新感叹:“无意中,青年基金竟然成为我对祖国的一种‘牵挂’,把我拉回到研究柑橘的人生轨道上,这条轨道一直通往今天。如果没有青年基金,我不知道现在会在哪里、会做什么研究。”
“问题”驱动,成就“中国橙”
家国情怀根植在邓秀新的内心深处,也让他在开展科研工作中始终心系国家产业需求。“从事农业科研,应当坚持‘问题’驱动。”他强调。
早在申请青年基金时,邓秀新就已经开始践行这一理念。20世纪80年代,我国柑橘产业大都在浙江沿海地区,那里盐碱问题比较突出,加之不断有冻害发生,增加产量的头等难题就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种植出好的果树。
攻读博士期间,邓秀新攻克了柑橘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当时,‘原生质体’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全国也没有几家实验室能做。特别是在木本植物上,我们华中农业大学的实验室是领先的。”他说,“简单地说,这项技术是在细胞层面改良植物的性状,从而高效培育出新品种。”
随着实验的开展,他发现实验室里看似完美的设计,往往难以应用到果园中去。例如,抗寒、耐盐这些抗性的产生却付出了能量的代价,导致柑橘产量降低或品质变差。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柑橘种植的阵地逐渐从浙江沿海转移到中西部如湖南、湖北、广西、云南一带,抗寒、耐盐的需求不再,邓秀新就果断放弃了这条技术路线。
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柑橘提出了新的需求。“吃一口,吐很多籽出来,影响口感,看起来也不太雅观。”邓秀新说。这个新需求也被当时已经年过八旬的章文才教授看在眼里。他交给邓秀新一个任务——能不能通过细胞工程的办法把柑橘的籽去掉,把我国地方柑橘品种籽多的问题解决,变成无核(籽)的品种?
“这既是基础研究,又是育种方法创新,要经过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邓秀新表示。
接下来的近40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对这个基础科学问题展开了持续攻坚。多年来,他先后获得了1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涵盖了大部分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
2015年,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最终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起一条新的无核品种培育途径,一步培育出无核品种——“华柚二号”和“华柚三号”,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不仅如此,近年来,他们还完成了首例柑橘基因组测序和8个不同柑橘类型的基因组测序,发掘了控制柑橘多胚以及红色等多个性状的基因,建立遗传转化体系,为中国柑橘进入设计育种时代奠定了基础。
“脚踏”最实际的问题,“头顶”最前沿的科学,不仅成为邓秀新的成功“密码”,还同时推动中国柑橘基础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如今,果肉细、味香甜、果核少、外观好的“中国橙”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惠及大众。
对于未来的农业科学,邓秀新的观点是,“农业科学已经到了转变科研范式的十字路口。作为一门实战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者应当走出实验室,去田间、果园、养殖场,在那里寻找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
经费增加,年轻人也在增加
回首近40年的科研人生,邓秀新最难忘的仍然是作为起点的青年基金。“不只是一笔钱,还给了我独立开展科研的机会。”他告诉《中国科学报》。
那个年代,中国科研管理尚未建立起课题组长负责制(PI制),科研经费都是自上而下地划拨给某研究室。“年轻人有想法,想要独立做点事情相当难。”邓秀新说,感恩青年基金为他打开一扇独立研究的大门。
和同龄的科学家交流时,邓秀新发现,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青年基金培养和支持了一批年轻人独立地走上科研的道路,这一批人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对此,他感到很欣慰。
正是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已经成为科研界“老兵”的邓秀新一直对青年科研人的成长格外关心。
“最近几年,我观察到一个比较揪心的事,高校、研究所里青年科研人员脸上的笑容少了,经常把‘摆烂’‘躺平’挂在嘴边,甚至真的这样做。”邓秀新严肃地说。
为什么会这样?他的反思是,“我们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还是太少了!”近年来,尽管国家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不断增加,但从事科研的年轻人也在增加。用邓秀新的话说,“每个人得到的‘饼’反而少了”。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个没有留学背景、刚毕业的博士,如果没有像青年基金一样的项目支持,独立做科研很难。他们一般会从助教做起,在最富有创造力和热情的时候,时间和精力会被教学和其他行政事务挤占得所剩无几,科研只能“跟着做”。“熬”成副教授之后,他们创造力降低、开始为文章“点数”所累,逐渐偏离攻克科学问题的初心。
“这样‘内卷’的环境,让不少青年科研人只有选择‘躺平’。”邓秀新坦承。
为此,邓秀新认为,青年基金应当继续支持“青椒”们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培养他们独立主持科研的能力,为我国培养基础研究后继人才发挥作用。
“现在青年基金竞争格外激烈,资助率还不到20%。”对此,邓秀新呼吁,如有可能,尽量创造条件,提高青年基金的资助率,给更多“青椒”提供良好环境,避免他们在“内卷”中“躺平”。
ID:jrtt
本期统筹:胡安琪 制图:张丹峰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管好用好科研经费,对促进科技事业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很多科研人员表示,“不用再自己‘当会计’了”“不用盘算着年底怎么‘突击’花钱了”……大家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研发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正式实施,充分体现我国科技领域改革发展经验成果,在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规定。
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等7个方面,提出25条“松绑+激励”措施。很多科研人员表示,《若干意见》让“关心的问题基本都有了明确的说法”。如今,实践推进如何?效果怎样?
推行经费包干制——
预算更加灵活
“以前做项目预算,事无巨细,几元钱的瓶瓶罐罐都要列进去,手头要是没有价目表,还要找人去打听。”过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红宁承担科研项目时,经常要在预算编制上耗费大量精力。
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走哪条技术路线、需要什么材料、何时取得突破、需要多长时间完成等,往往很难计划。在童红宁从事的科研领域,材料费和测试化验费经常需要调整。“尤其是一些耗材,一个项目要用到多少很难列出明细。有时做预算要靠类似项目去‘套模板’,要是手头承担项目多,实际操作中也很难把各自的花销严格区分开。”童红宁说。
《若干意见》提出,将直接费用预算科目从目前的9个以上,统一精简为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共3类,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其他费用只需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必一笔笔列出来。同时,设备费外的其他费用调剂权下放给项目负责人,由其根据科研活动需要自主安排。
在很多科研人员看来,不将预算编制细致程度作为评审预算的因素、下放预算调剂权,有助于解决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繁琐问题,不再出现“科研围着经费转”。
“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也是一大亮点。2019年以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开展的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了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明确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并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开展试点。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殷盼超就是受益者。“研究刚起步的时候,我没有足够的项目预算采购科研仪器,在经费包干制的支持下,我进行了自主采购,实验室很快运转起来了。”殷盼超说。
考虑到科研活动的连续性,《若干意见》取消了此前结余资金只有2年使用期限的规定,明确项目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继续使用,由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大连理工大学一名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表示:“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研究项目来说,有时结余10%—20%,留一部分给下个项目,有利于保持团队稳定、研究持续。”
提高科研人员绩效支出——
人才更受尊重
“建大楼买设备”是以往粗放型科研经费使用方式的表现之一,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助长“重物轻人”的观念。一名科研院所财务部门负责人表示,过去科研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特别是在间接费用比例较低的条件下,个别科研团队甚至不愿意从事财政资金支持的课题。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提高间接费用比例。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受访的科研人员认为,这将有助于解决科研人员绩效工资的出处问题。殷盼超的课题组里现在有4名博士后,他坦言:“为吸引和留住*人才,需要一定的绩效奖励。否则有时只能看着*人才流失。”
“科研工作归根到底要靠人来完成,科研经费管理也要体现对人的劳动成果的尊重,这符合科技工作实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文昊说,“提高间接费用及绩效支出比例,项目承担单位就可以把绩效更多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支持他们安心做研究。”
《若干意见》还明确,科研项目聘用人员的“五险一金”均可从科研经费中列支、极少数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等措施。经初步匡算,总体上使科研项目经费中用于人的费用可达50%以上,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非常大。
“现在,国家也在倡导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建制地做项目。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些激励手段能够激励团队的良性发展。”大连理工大学的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表示。
经费报销不再繁琐——
程序更加顺畅
《若干意见》从优化3个环节入手,完善拨付流程,确保科研经费拨付环环相扣,减少在途时间。“《若干意见》要求,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30日内,将经费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这就能够避免‘等米下锅’,切实保障科研活动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基础科研管理处处长许亮说。
科研经费报销繁琐,曾被认为是科研经费管理的一大痛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弓经常参加野外科学考察。“我们到偏远地区,有时候住帐篷,有时候住牧民家,想开发票肯定是不现实的。”他尤其关注《若干意见》中的新规定:允许项目承担单位对国内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难以取得发票的住宿费实行包干制。
差旅费“包干制”解决了科研人员经常遇到的“找票”“贴票”等问题。张强弓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近年来已经在试行这项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告诉
***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哪个难、棉纱价格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