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也要跟着欧美一起崩了。在6月15日这天,日本10年期国债期货盘中暴跌2.01日元,创2013年来*单日跌幅,并于13点54、13点55分两度触发大阪交易所熔断机制,同时,日本的股市和汇市双双重创,日经225指数一度跌超3%,而日元盘中跌破135关口,再创新低。
在制造业已经疲软的时刻,日本金融市场又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的就是一件事情,日本的经济,恐怕正在面临一次复杂的危机。
从疫情爆发以来,日本经济复苏的速度是非常慢的,甚至有些季度的GDP还掉入负增长的区间。比如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的实际GDP在修正之后是-0.1%。而此前日本多个极度的GDP也在下滑,比如去年第一季度就下滑了1%,第三季度下滑了0.9%。
当然,日本从1991年至今,平均每年的GDP增长只有0.7%,几乎可以说是龟速增长,所以这些数据看着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影响,毕竟波动幅度还是一如既往的非常小。
但我们要知道,日本经济有几个很关键的点,这些关键点注定了日本经济不是我们常规理解下的国家经济。就像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性一样,它的经济也多少有那么点变,呃,特殊。
首先是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什么意思呢?就是日本的内需其实很一般,经济要增长,主要靠对外贸易。所以如果对外贸易出问题,那么日本经济就会很麻烦。这一点不是GDP的负增长或者增长下滑可以直接体现的。
其次,日本自身的能源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贫瘠的,所以步入工业化之后,日本的能源,诸如石油这些都得依靠国际市场,这也是日本对外依存度很高的第二个原因。这就意味着,假如国际原油价格很高,那么日本的经济压力就会非常大。
因为日本需要足够的增长去填补石油价格上升之后,自己工业、生活能源等方面也跟着高企的成本。假如日本增长也不行,但石油越来越贵,可想而知日本的经济会如何了。
第三,日元是一个很特殊的国际货币。它的特殊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是国际投机游资们最喜欢使用的套利廉价货币。这部分的内容我们之前聊美国通过日元贬值来引发亚洲货币战的事情有过详细讲解。简单来说就是这些游资借出日元然后去投资其它东西,因为日元很便宜,利率超低,它们投资的资产收益高,两者中间有差价,所以游资们可以靠这个利率差赚钱。
另一方面,日本通过大量的在东南亚发行定向债的方式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投资,这方面前面也说了,因为日本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其实这种产业转移和产业投资也是造成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之一。
而既然是定向债去投资的,意思就是专门发一份针对那些被投资国家的日元债,比如给越南的吧,那么这一笔定向债产生的日元就全部流到了越南的某个工厂上,成为了越南政府可以用超低利息拿到的定向贷款,然后建厂,这个厂基本上就为日本服务了。这样的产业,与日本的外贸往来,自然不会用越南盾,而是用的日元。
但这两方面我们都会发现,日元是没有很硬的价值锚点的。它虽然在国际支付市场有一定占比,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有锚点的货币,这就意味着,它的信用是很脆弱的。一旦它的经济不行,然后货币表现又突破规则时,日元的信用很容易破产。
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一个事实。很多人会说日本没有失去的三十年,它的海外资产相当于2个日本,所以日本靠着海外投资赚得很多,根本没有大家说的什么经济没有增长。言下之意是人家日本经济好着呢,闷声发大财呢。
其实对于这样的论调,大家可以简单地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日本都赚了那么多了,为什么日本人民的生活完全转入了低欲望社会,年轻人的机会会那么少,经济会那么疲软呢?这时候不管持这种论调的人再怎么巧言令色,我们都能发现这其中的矛盾了。
要知道,如果赚了那么多的钱却没有体现在国民身上,那么这笔钱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没什么价值的。日本的投资都是谁来主导的呢?是政治门阀和各种财阀们。既然日本赚了那么多,而日本人民又没有享受到,主导的又是政治门阀和财阀,那么可想而知,这钱都给谁赚去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问一声,日本的政治门阀和财阀,能代表日本么?还是日本人民,才能代表日本呢?或者直接可以问一问这些人,面对精英和民众,你站哪一边?如果站人民,那么这些精英牺牲民众利益去肥了自己的钱包,这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事情么?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方法么?
所以大家就可以明白,对于日本精英,特别是那些顶层的政治门阀和财阀,他们确实是没有失去的三十年,他们甚至靠着广场协议的卖国行为,跟着老美的屁股赚了两个日本。可日本人民,切切实实地背负着失去的三十年,过得非常艰难。
好,我们拉回来。
既然日本对外依存度那么高,日元又不是什么硬货币,那么日本经济什么时候最容易出事儿呢?自然就是外部市场萎缩、外来能源成本变高、日元疯狂贬值的当下了。
事实也是如此。日本的对外贸易在4月份,季节调整后的经常帐从25493亿日元急剧缩窄到了5010亿日元。这意味着日本从外边流进来的钱在疯狂缩水。可另一边,原油价格上升等因素导致全球通胀,让日本的进口物价大幅上升。
5月份,按日元计价的进口物价比上年同月上涨了43.3%,创出了有可比数据的1981年以来*涨幅,但同时的出口物价按照日元计算才提高了16.7%。这就会使得日本的财富大幅度外流。
今年1到3月,日本的实际GDP按年额计算是538.7万亿日元,这个数字和考虑贸易条件变化的实际国内收入总值,也就是527.2万亿日元的GDI相差11.5万亿日元。这意味着,日本有11.5万亿日元的财富流向了海外。
其实这些数据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要那么疯狂贬值日元的部分原因。
毕竟日元贬值,日本的商品就变得便宜,有利于出口,看上去可以让日本依赖出口的经济得到一点提升。可惜如今的国际市场已经脱离了曾经自由市场的规律,大家拼的反而是自己的硬实力,不再是金融技巧了。于是,日元在6月13日一度贬值到1美元兑135-135.5日元的区间,创出1998年以来的24年*点之后,它带来的帮助却微乎其微,几乎没有给日本经济带去任何助力。
就在日本对外经济一塌糊涂的时候,德意志银行发表了一篇名为《印钞机正在超速运转》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给出了一个非常惊悚的信息:日本央行在6月份的购债规模将达到大约10万亿日元。这一规模换算成美元,就相当于美联储施行每个月购债3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
刚才我们说了,日元不是一个硬货币,它是没有硬的货币锚的,它的信用很脆弱。这时候日本居然搞出这样一个量化宽松的动作,印钞机恐怕都要印到冒烟了,而且日元一路都跌成什么样了,还要这样超发,它日本是有6000颗核弹呢,还是有11艘航母给它撑腰呢?要是都没有,日本印钱比美国还疯狂,它凭什么让日元保持信用呢?
以前日本还可以靠着自己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可如今日本已经连续十个月贸易逆差,5月份更是达到了*的2.4万亿日元的逆差,这个逆差额是1979年有可鄙数据以来的第二高,这不等于是告诉全世界的人,日元正在朝着废纸转变么?
加上美联储又紧急加息75个点,日本的资本们恐怕更是急不可耐地逃离日本了吧,这就要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了。
如今日本国债已经高达1241万亿,这就意味着日本如果想停止印钱,要收水,它的成本会异常的高,甚至可能会让日本直接崩溃。要知道,就算日本加息1%,这个规模的国债,光是要偿付的利息就是12.41万亿。
那么日本一年的收入大概是多少呢?是60亿。
也就是说,光是加1%的息,日本要付的利息就占到国家收入的20%。如果像美国一样加息3%,那么就是日本每年的收入要拿出60%来付利息。这可能么?
更何况,日本内部经济其实也是问题多多。自从安倍经济学之后,日本财政部把养老金丢入股市来支撑日本金融市场,结果养老金给用完了,日本央行就开始印钱买股票,搞到最后日本央行成了全日本上市公司的股东。
这个陋习日本至今未改。
最近国际资本正在疯狂收割日本这个韭菜。比如世界上*的对冲基金之一的BlueBay就放出话来,说要像当年索罗斯狙击英镑一样,做空日债。类似他们的人可不少,也就是因为这帮人的操作,才有了开头说到的日债暴跌,一天内触发两次熔断的。
他们这样搞,还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如果没有投资人愿意持有日本国债,日本央行恐怕又要故技重施,印钱来买下这些国债。那么请问,日本这样无耻地左手倒右手,它又不是美国这样有霸权的国家,它的货币信用如何保持?如果日元的信用没了,日本的经济还能保得住么?
恐怕答案显而易见了。如今日本贸易逆差夸张、资本疯狂外逃、汇率在玩过山车、国债泡沫巨大无比、印钞机虽然已经开到冒烟但看来也一点用都没有了、国际资本对日元虎视眈眈、美国自身难保急需献祭一个经济体来救自己,这一切,怎么看怎么像当初97年时候的东南亚拿着的地狱级剧本。甚至日本的剧本更为阴间,因为日本自身有各种神操作,仿佛不把自己的经济完全引爆不罢休。
但不得不说,作为亚洲举足轻重的经济体,如果日本出事,而且是如今这种非常*的自爆,它带来的冲击一定是非同小可的。我们自身一定要对此做足准备,抗击这个近在咫尺的冲击。这方面,内循环是一剂良药。
而最终日本到底会如何,按照它特殊的经济情况、日本政治门阀和财阀们对美国爸爸的忠心,以及它们对日本人民的漠不关心来看,我们预计它真的会用最疯狂的方式来一次“玉碎”,然后去给它的美国爸爸好好补一补。当然,我们希望自己是错的,因为这样就不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冲击了。
这一切,这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我们是域外编撰者,一群以笔撰商史的人。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文章,请给我们点个赞,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多多转发、收藏和留言,我们下期见。
12月30日丨鞍钢股份(000898.SZ)公布,为充分发挥鞍钢产业链集群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与协同效应,加快公司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壮大现代供应链产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拟与德邻陆港共同投资设立鞍钢工业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钢工业品,名称最终以工商登记机关核定名称为准),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人民币16380万元,占注册资本比例为91%;德邻陆港出资人民币1620万元,占注册资本比例为9%。
此次交易对方德邻陆港是公司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德邻陆港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此项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鞍钢工业品为公司设备资材采购的平台化服务供应商,通过对公司内外部专业资源与能力的持续融合,创新互联网“易购”等新业态商业模式,逐步集成鞍钢集团设备资材的集中与协同采购业务,服务于公司内外部单位,为线上线下供需双方、上游下游企业提供电商交易平台及相关供应链金融服务,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设备监造等专业咨询服务,形成集约化、平台化、专业化服务优势,打造“专业、共享、阳光、高效、信赖”的工业品供应链生态平台,为公司提供稳定、优质、高效的专业化采购与保障服务,降低公司总体运营成本,助力高质量发展。
投资设立鞍钢工业品,推进设备资材采购平台资源整合及市场化改革,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对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壮大现代供应链产业意义重大。一是可充分发挥线上线下采购平台的资源优势与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稳定、高效、优质的专业化采购与保障服务;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迭代升级,可充分发挥PSCS等信息化系统优势,搭建供需双方规范操作的交易平台,开展线上择优、竞价的互联网“易购”,规避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二是可充分发挥鞍钢产业链集群的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与协同效应,持续提升企业的话语权,提供性价比*的工业品。三是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体制机制,提升企业市场活力、动力、竞争力。
6月15日 日本国债价格出现暴跌行情,直接跌熔断了,创下2013年以来*单日跌幅。
在6月10日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超预期增长后,本周日本金融市场就出现“股债汇”三杀。
日本国债市场因为有日本央行“无限购买”,一向被视为稳定的避险品种。
结果现在连日本国债市场都出现暴跌行情,这是非常异常的。
日本央行早在今年4月就宣布将“无限量”购买日本国债,来力保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目标得以实现。
日本央行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目标”,就是确保日本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能维持在0利率附近。
日本政府债务总额是GDP的2.6倍,如此高额的债务,如果维持不了0利率,是很难维持借新还旧的模式。
这也是日本央行为何死鸭子嘴硬,一定要坚持无限印钞购债,来维持0利率。
但现在日债10年期收益率已经上涨到0.3%收益率了。
虽然看起来似乎还不高。
但问题是,这意味着日本央行的承诺失效了。
日本央行实现这个收益率曲线控制,是通过印钞来无限购买日债来实现的。
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反向关系。
日本央行想让日债收益率回落到0利率,就要下场不断增大购买日债的力度,来推高日债的价格,从而压低日债收益率。
但现在日债反而是,价格在暴跌,收益率在上涨。
这说明,日本央行正在面临巨大的压力,而日本债券市场在有日本央行无限购买的支持下,仍然出现价格暴跌。
所以,日债正在面临巨大的抛售潮,并且市场的抛售力度,是大于日本央行的无限购买力度。
而且日债市场这些汹涌的抛售潮,变现后并没有停留在日本国内,而是从日本金融市场撤出外流,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日元汇率贬值。
除了日债之外,日本股市从上周五开始也出现暴跌行情,4个交易日跌了6.8%。
日本股市大跌,也意味着有抛售潮出现。
同样这些抛售日股的资金,也在汹涌的外流,这同样也推动日元贬值。
今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里,日元贬值幅度*。
在去年初,1美元还能兑换103日元,但现在就贬值到了135,两年累计贬值23%。
这可是一个国家的汇率贬值23%,就这样还有人能把这件事情鼓吹成对日本的重大利好。
我看到不少人说,这是日本央行在故意贬值,为了配合美国对亚洲收割,为了增加日本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诸如此类。
但这种观点,是比较典型的陷入了大棋论的误区。
只不过这类人把大棋论用在了日本身上,好像日本做啥都是赢麻了,都是有提前预谋。
但这很大程度是出现“因果倒置”的问题。
比如说,谁都知道货币贬值是有利于出口。
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为了提高商品出口竞争力,就让自己国家的货币一口气贬值23%。
也就是,货币贬值,提高商品出口竞争力,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为了出现这个结果,就故意让货币大幅度贬值。
这是因果倒置的。
因为货币贬值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对出口有利,但货币大幅度贬值所带来的经济伤害,会远大于对出口的有利。
一个国家,有可能在某些特殊时候,为了提振出口,让货币小幅贬值,比如贬值幅度在5%以内。
但绝不会为了提振出口,让货币大幅贬值超过20%。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在自己昏昏欲睡的时候,为了给自己提神,就把自己的手砍掉。
这显然是很离谱的。
实际上是这个人在昏昏欲睡的时候,被人拿着收割镰刀把手砍掉。
你可以说,这个人手被人砍掉了,让他提了神。
但不能说,这个人为了让自己提神,就把自己手砍掉了。
这就是因果倒置,把其他原因导致这件事情形成的结果,变成了这件事情的原因。
包括有人说,日本是通过汇率贬值,来“锁住外资”。
其实这个说法,之前也有人套用在埃尔多安降息对抗通胀的魔法操作。
但这也是因果倒置。
因为汇率贬值,本身就是外资出逃的一个结果。
而不是为了锁住外资才汇率贬值。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严重依赖于进口。
在全球原材料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日元贬值严重不利于日本进口,会大幅度削弱日元的购买力,这实际上是更加不利于日本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日本已经连续9个月贸易逆差,这种情况下,还鼓吹日本是故意贬值,还是不要这么离谱。
日本央行虽然死鸭子嘴硬,一直坚持要继续无限印钞。
但这不是日本央行在故意贬值才放水,而是日本央行很清楚,按照日本当前高达266%的政府杠杆率,只要停止放水一加息,日本债务危机*会别引爆。
日本央行很清楚,一加息 日本经济等于立即死刑,死撑着不加息,多少还能争取个死缓。
所以日本央行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顶着日元贬值压力,来继续印钞。
但凡事有极限,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日本央行虽然承诺“不限量”购买国债,并且日本央行还是世界极少数会直接印钞购买股票ETF。
这意味着,日本央行几乎是日本资本市场的“最终接盘者”。
现在日本出现的股债汇三杀,意味着过去几十年长期投资日本金融市场的投资者,都在用脚投票,把手里的日本金融资产,抛售给日本央行,然后变现获利外流。
日元贬值,实际上就是这些外资从日本出逃的结果。
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就是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缩表。
美联储激进的加息缩表就像是一把发令枪,而日本的外资显然对日本金融资产并没有多大信心,才会出现这样,美元一加息,日本的投资者就马上双腿发软,急忙回流美国,去给更加严重缺血的美债市场补血。
而这种外资大规模变现出逃,也必然会给日本央行带来巨大的压力。
日元前两个月刚贬值的时候,日本央行还嘴硬,对日元贬值视而不见。
但随着日元贬值加剧,日本在6月10日,也开始松口,日本财务省、金融厅和央行召开会议,表达担忧称“对当前日元的急速贬值走势,感到忧虑”。
日本经济同友会也发表调查称,73.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有“负面”影响。理由是日元贬值推高资源和食品的进口价格,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增加等。
所以,相比日元贬值对出口的提振,贬值对日本经济的伤害是更大的。
而且,日本现在还可以死鸭子嘴硬的一个基础是,日本通胀率还不算太高。
但我敢明确说,只要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大宽松,日本通胀有可能在今年改变过去30多年的通缩态势,也会出现通胀率飙升的情况。
事实上,日本上个月公布的4月通胀率就已经大幅度上涨到2.5%了,已经开始有通胀飙升的苗头。
日本央行过去20多年,一直希望通胀率能维持在2%左右,因为日本长期处于通缩状态。
但今年日本心心念的通胀来了,却不是日本所想要的温和通胀,有可能是一下子从通缩变成恶性通胀。
到那个时候,日本所面临的问题,其实比美国更严重。
因为日本的债务问题更严重。
总体来说,一个国家汇率如果短时间出现超过20%以上的巨大贬值,是很难从有利的角度来解读。
正常来说,汇率*是能维持在一个窄幅范围内小幅波动,稳定的汇率才是最健康的,一旦汇率短时间出现巨大波动,不管是升值贬值,对经济都是弊大于利。
还有人说,日元贬值是日本故意开始竞争性贬值。
这也是典型的因果倒置的大棋论。
日元大幅贬值,确实是有可能引发竞争性贬值。
但竞争性贬值,本来就是金融危机里,被收割的经济体,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恶性现象,而不是某种故意为之的行为。
比如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一大堆国家都出现竞争性贬值现象,当时只有我们国家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为稳住亚洲经济做出很大贡献和付出。
当一个地区的其中一个主要国家,货币在其他原因影响下,出现大幅贬值后,很容易导致区域内其他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这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连锁反应结果。
要是有人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里,泰国是为了故意收割其他国家,就搞竞争性贬值,结果变成泰国赢麻了,你肯定会觉得这种说法很离谱。
综上所述,本次日元汇率大幅贬值,根本原因就是日本被美国收割的结果,是美联储激进加息直接导致的结果。
对日本来说,这不是赢麻了,是被割麻了。
日本过去两年,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现在面对美国的金融收割,日本跟30年前一样,毫无反抗之力。
这是日本作为非正常国家的必然结果,只要美国开始收割,必然会先在日本身上砍一刀。
因为日本是最容易被美国收割的,日本就是美国的头号血袋。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视频
处于三十年来*水平之际,日本股市有望更上一层楼。
1月8日周五,日经225指数收报28139.03点,为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以来*收于28000点上方,距离30000点大关仅差6.6%的涨幅。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日本货币和财政政策“水龙头”完全打开,本就情况好于其他许多发达国家的日本疫情也可能在疫苗开启广泛接种后结束,预计企业盈利将在未来几个季度表现强劲,派息高于其他市场,为日本股市带来“丰收年”。
SMBC日兴证券首席股票策略师Masashi Akutsu称,一旦疫苗让一切恢复常态,日本经济强劲复苏的舞台就已经搭建好了。
在上周的一份研报中,法兴分析师则预计,日经225指数将在今年年底达到29500点,另有25%的可能性可以达到31800点。
在市场普遍看来,对于日本经济、股市重新焕发生机的预期,与接替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不足半年的菅义伟息息相关。
菅义伟曾提到,“在应对新冠疫情期间,日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暴露出了数字化进程迟缓以及相关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他计划推动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电子系统进行整合、促进个人编号卡的普及应用、并积极推进经由智能手机在线办理行政手续的工作等。
这也就意味着,日本政府即将开始数字化转型,设立数字机构的具体时间点应在2021财年年底之前。
有分析称,考虑到日本政府数字机构成员当中将有五分之一从私营部门招聘,日本电气(NEC)、日本电信运营商之一的NTT以及富士通等公司均可能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菅义伟还承诺,将让日本这个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这样的转变或为液氢制造商岩谷产业、致力于研发氢燃料汽车的丰田等公司带来福音。
风险方面,法兴认为,日本股市的主要下行风险是日元,称其快速升值很有可能导致日元与日股的相关性回到更高的水平。
近来,在美元的持续疲软之下,日元保持强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日本股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日本股市、000898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