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又有多只基金产品因规模迷你而濒临清盘。
北京商报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年内已有53只基金发布清算报告,较2021年同期增长超两成。
多只产品规模触及清盘底线
近日,多只基金因规模低于清盘线而面临清盘的风险。北京商报
具体来看,南方中证互联网指数的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20个工作日低于1亿元;易方达中证物联网主题ETF、建信中证物联网主题ETF、中银中证800ETF均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山西证券中证红利潜力ETF、农银汇理中证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1-5年指数的基金资产净值则分别连续35个、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部分公告
根据基金合同约定,易方达中证物联网主题ETF、建信中证物联网主题ETF、中银中证800ETF、农银汇理中证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1-5年指数等4只产品的基金资产净值若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低于5000万元情形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的,将自动清盘。而南方中证互联网指数若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1亿元,山西证券中证红利潜力ETF连续4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的,也将触及清盘。
另据近期发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上述6只产品中,有2只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超50%。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银汇理中证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1-5年指数的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4.26%,而中银中证800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也达75.19%。
据了解,基金产品规模缩水与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赎回行为有一定关系,对于机构持有者占比越高的基金产品,则越可能出现大额赎回,导致基金产品规模低于“红线”,进而宣告清盘。
年内已有53只基金黯然离场
事实上,开年至今,已有超50只产品因规模迷你等多种原因黯然离场。
据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年内共有53只基金产品发布清算报告,较2021年同期的43只同比增长超两成。
而北京商报
对于基金管理人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后终止旗下部分基金产品基金合同的情形,北京某公募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
在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看来,基金清盘或受产品净值长期表现不佳、市场环境不好等因素影响,同时,基金清盘也可能与基金管理者的资产管理能力有关。在近期市场经历了一轮调整过程后,也加速了整个行业优胜劣汰的效率,使中小型机构更容易陷入大额赎回、集中赎回,甚至净值大幅降低等情形。
针对上述情况,郭施亮建议道,投资者在挑选基金产品时,应该注重基金品种和基金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能力,尽可能回避挑选单一机构集中申购或者规模过小的基金。
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壹图网、山西证券官网截图、易方达基金官网截图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中国证券报
公司公告
3月2日晚间,天山股份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称,拟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中国建材等26名交易对方购买中联水泥***股权、南方水泥99.9274%股权、西南水泥95.7166%股权及中材水泥***股权等资产。
7个多月前,天山股份曾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的公告。公司解释称,收购目的是为推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上述一被收购公司管理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
(小标题)解决同业竞争
公告显示,交易标的为中联水泥***股权,南方水泥99.9274%股权,西南水泥95.7166%股权,中材水泥***股权。交易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值合计为988.98亿元,作价合计981.42亿元。该交易暂不涉及北方水泥和中国建材投资的其他资产。
收购的目的,天山股份在早前的公告中解释:为推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就股权结构来看,中国建材为天山股份第一大股东。中国建材分别持有中联水泥***股权、南方水泥85.1013%股权、西南水泥79.9285%股权、中材水泥***股权。
收购的同时,天山股份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募资总额不超50亿元,不超过本次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的***。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交易前公司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3.15亿元,发行价格为13.38元/股。
(小标题)“中国神泥”将诞生
3月2日,天山股份收盘后的市值仅177亿元,而此番收购的交易额高达981.42亿元,属于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购。
按照公告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被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将达2675.81亿元,增幅高达1627.24%。
公司公告
对此,有投资者称:“中国神泥横空出世,鹤立鸡群!”“水泥茅出世”。甚至有投资者算了一笔账,认为其股价能到70元,“天仙水泥超海螺水泥”。
天山股份称,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为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和砂石骨料的生产及销售,公司业务规模将显著扩大,将成为全国水泥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水泥产能提升至约4亿吨以上,水泥熟料产能提升至约3亿吨以上,商品混凝土产能提升至近4亿立方米左右,砂石骨料产能将提升至约1亿吨以上,主营业务及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对比“水泥一哥”海螺水泥。截至3月2日收盘,海螺水泥市值为2689亿元。海螺水泥2019年年报披露,公司熟料产能2.53亿吨,水泥产能3.59亿吨,骨料产能5530万吨,商品混凝土300万立方米。
天山股份的收购草案让海螺水泥的股吧炸了锅。有投资者称:“海螺要加油啊,相信你依然是大哥,天山股份干不过你”;也有投资者建议:“隔壁天山股份干了件大事,你的(目)标在何方?买啊收购啊,现金多,怕什么”。
股吧
在天山股份看来,交易完成后,通过多元化地域业务分布,公司可降低由于地区需求变化、竞争态势差异造成的经营波动,为全体股东带来更稳健的回报。
“整合后有利于经营管理,提升效益。”数字水泥网陈柏林告诉中国证券报
华泰证券研报称,天山股份拟整合产能是目前规模的10倍,将成为国内规模*的水泥巨头。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来讲,受西北地区供需关系紧张影响,天山股份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2019年为43%,而四家标的公司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4%,整合后有望提升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同时加强区域产能集中度和议价权,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完)
财联社(深圳,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超过140只产品进入清算,其中,债基占比将近一半,位列其后的是混合型产品。随着产品清盘进入常态化,下半年清盘基金数量或将继续增加,即将经历“三年大考”的发起式基金中,有逾四成的基金规模尚未达到2亿元,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焦巍旗下一产品昨日进入清算
7月29日,银华国企改革进入清算期,这意味着,这只由明星基金经理焦巍掌舵的产品已步入运行期的尾声。从产品二季报情况来看,该基金二季度获得21.38%的净值增长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长期来看,产品的表现也并不逊色,成立以来的回报达到153.86%。
即便如此,产品仍在三季度进入了清算期,主要原因在触发合同终止条款。在银华国企改革的基金合同中规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自然日,如果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应当按约定程序进行清算并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这里提到的对应自然日也就是2021年6月29日,不过,在当日该基金的市场规模仍低于2亿元,季报显示,截至6月30日,银华国企改革的产品规模仅为3455.39万元。
资料显示,该产品由焦巍和魏卓共同管理,梳理产品成立以来的季报数据,将近3500万元已经是该产品的规模峰值,作为一只发起式基金,产品的成立规模约为1000万元,成立后的头两年,产品表现中规中矩,规模也难有起色,为此,焦巍在2019年底接手管理产品。
2020年一季度,该产品的回报在1036只同类型产品中,排第99名,产品规模也随之上涨,但仍难达到产品清盘线的要求。
同日进入清算期的还有东吴基金旗下的东吴中证可转换债和浦银安盛基金旗下的浦银安盛幸福聚利。其中,浦银安盛幸福聚利清算的原因也是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东吴中证可转债则是通过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清算相关事项。
年内143只产品进入清算
随着基金二季报在7月相继披露,不少绩优基金在市场脱颖而出,不过,也有18只基金在本月悄然进入清算程序,这也使得年内清盘基金数量不断刷新。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累计有54家公司旗下的143只遭遇清盘,较去年同期的83只产品增长72.28%,而在去年全年清盘产品数量有171只。
在清盘产品中,债基数量占比最多,达63只,此外,还有54只为混合型基金,20只为股票型基金。而清盘的原因主要分为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触发合同终止条款、产品到期、触及“连续60个工作日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等等。
从所涉及的基金公司看,南方基金年内有14只产品进入清算程序,位居首位;位列其后的招商基金有8只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建信基金和华安基金各有6只产品被清算;创金合信基金和银华基金则有5只基金被清算;嘉实基金、中欧基金、中金基金等公司的清算产品也有4只。
事实上,在业内,谈清盘“色变”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更多认为基金清盘是个常态化过程,不少基金公司会通过召开持有人大会,主动提出清算方案,基金清盘也并非全因产品自身的净值本身表现,机构投资者退出、持续营销力度不足等也可能影响基金的运行情况。
而进入到下半年,市场上仍有类似于银华国企改革的发起式基金将面临清盘的考验。数据显示,成立于2018年下半年的发起式基金有73只,其中,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小于2亿元的基金有31只,占比达42.46%。
其中,不乏产品净值表现良好的产品。比如,银华盛利自成立以来至2季度末回报达210.40%,期末产品规模为6562.42万元;安信量化优选的回报达130.14%,二季度末规模3378万元;建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的回报为109.56%,二季度末规模为786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持有的基金被清算的情况,投资者可以选择立即赎回、转换成同一公司旗下开通转换业务的基金、或是等待清盘结算等处理方式。
如果选择赎回,基金的赎回费用由赎回基金份额的投资者承担,赎回费用在基金份额持有人赎回基金份额时收取;而依据基金财产清算的分配方案,一只基金财产清算后的全部剩余资产扣除基金财产清算费用、交纳所欠税款并清偿基金债务后,会按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进行分配。
财联社6月24日讯(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清盘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成立不满一年时间就无奈进入了清算程序。
成为迷你基的原因有多方面,业绩不佳引发赎回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个别产品为了保成立,往往会找帮忙资金进入,以确保达到*成立规模,但帮忙资金也是双刃剑,在成立后又很快退出,如果没有接续资金,就会造成成立后又迅速迷你而清盘。新基难发,这是行业不得不面临的尴尬。
针对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面对同质化竞争,清盘客观上越来越成为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同时也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募基金领域发展日益成熟、健康的表现之一。如果定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许多已经事实没有存续意义的基金产品,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多只清盘基金成立不满周年
近期,多只次新基金发布公告,旗下产品连续多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基金合同约定,或将面临清算风险。
例如,6月24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22日,易方达中证沪港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若截至2022年7月20日日终,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净值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则触发上述《基金合同》规定的终止情形,《基金合同》应当终止,基金管理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对本基金进行清算。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15日,也就是自成立至今还不足1年。
无独有偶,6月23日,南方基金也公告表示,截至2022年6月21日,南方中证科技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特此提示投资者注意。该基金成立于去年9月末。
此外,昨日还有天弘上上海金ETF、易方达中证物联网主题ETF也发布公告表示,产品连续多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基金合同约定,或将面临清算风险。
更有甚者,6月8日,国泰基金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7日,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已连续4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而早在5月16日,国泰中证沪港深动漫游戏ETF已出现连续3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这也意味着,成立于2022年3月3日的该基金在成立短短2个月后,就成为了“迷你基”。
除了上述成立不满一年的基金公告面临清算风险外,还有不少基金成立未满一年就“夭折”。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清盘的基金中有15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成立不满一年,就无奈进入了清算程序。
由于基金资产净值低于合同限制,鹏扬景颐混合成立不满10个月就于6月3日进入清算程序。鹏扬景颐成立于2021年8月,为平衡混合型基金,2022年基金净值下跌1.17%。
融通稳健添瑞灵活配置于2021年11月成立,基金运行不到半年,该基金资产净值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自2022年5月6日起,融通稳健添瑞进入清算程序。
事实上,近一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很多权益基金成立规模本就不大,部分基金成立后又因业绩亏损导致规模缩水,不得不面临清盘。例如,成立于2021年3月的华宝中证沪港深500ETF,其去年第二季度时的规模也仅有0.34亿元。
此外,自2021年6月1日净值见高后,该基金净值便开始了持续回撤,截至2022年2月18日(基金最后运作日) 华宝中证沪港深500ETF的基金净资产仅为1897万元。
有业内人士就表示,“‘生不逢时’,以及公募基金注册制的推出让基金‘壳’资源大幅贬值是公募基金不再在清盘红线上苦苦挣扎地主要因素。”
“洗牌”速度加快,年内143只基金清盘
近年来,基金扩容速度较快,加之如今市场环境反复,导致产品“洗牌”速度显著加快。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年内共有143只(A/C份额分开计算)基金清盘。
不难发现,2022年来,一边是基金清盘加速,另一边是\"卖不动\"。由于权益市场持续调整,往年出现 \" 百亿爆款、一日售罄 \" 等盛景已难重现。而从2019年初至2021年的这段期间,大批投资者已通过购买基金入市。因而,整体收益率相对有竞争力,有渠道和口碑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往往更受投资者认可,在“马太效应”的行业背景下,“迷你基金”只能处在清退的边缘徘徊。
此外,截至目前,全市场的基金已基本覆盖到“股债汇”各类资产以及每类资产的各个细分热门赛道。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同质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难免会有一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区间,既缺乏亮眼业绩,也无法做大规模。久而久之,通过主动清盘的方式重新整合投研资源,就成为必然之路。
申万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就认为,由于基金管理的成本通常会较高,如果基金规模过小,为保证产品的运行,基金管理人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在部分产品业绩不佳、投资者纷纷赎回的情况下,继续保留这一类产品也需要花费不少费用去做产品宣传。综合各种考量,这类产品清盘对基金管理人而言并非坏事。
而在基金业蓬勃发展态势下,边缘产品的加速有序退出,将有望塑造出一个“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健康发展业态。此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表示,基金行业的发展好比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既要有活水流入,也要为死水排出提供顺畅通道。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清算》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清算、海螺水泥 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