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基金会(银华道琼斯88)老牛基金会靠什么盈利

2022-06-27 14:43:26 股票 xcsgjz

老牛基金会



本文目录一览:



老牛兄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在美国发起Richard Rockefeller学人计划。牛犇(右一)和老洛克菲勒一起。

近日,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先期捐赠340万元,支持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的“青春启航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项目”。当天,牛犇以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的身份出席捐赠仪式。

支持青年创业,这是牛犇所明确的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的业务范围之一。通过对符合基金会业务范围项目的支持及项目创新,牛犇以越来越专业的*公益人的状态,围绕基金会“传承慈善之业,创新慈善之道”的使命,在公益领域深耕。

被安排的公益路

牛犇,因为其父亲是牛根生,而注定了他人生道路的不寻常。

2004年12月28日,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发起成立老牛基金会。2005年1月,牛根生在和家人协商后,宣布捐出所持蒙牛全部股份,被誉为“全球捐股第一人”。那时的牛犇刚从英国大学毕业,作为财富继承人之一的他,也毫不犹豫地签字将原本属于自己的10亿多元捐赠出来。

牛犇在英国留学4年,平时受英国同学影响,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所以那时就对公益有朦胧状态的了解。”牛犇说,对英国人来说,参加公益活动是对社会的责任。所以,他也从不会觉得一个人去做公益,就是身份高贵,或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公益只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责任感——他也是这么理解父亲成立老牛基金会的行为:这只是父亲为了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他也接受了英国年轻人对于财富的观点:财富来之不易,需要靠自己去打拼换取。所以在父亲召开的股捐家庭会议上,他支持父亲的决定,坦然对父亲说:这是你辛勤劳作之后换来的财富,你有权利去处置。

在牛根生“裸捐”后,希望全家人都能去做公益。那时牛犇刚结婚不久,在这之前,在英国的大学学了四年财会的牛犇回国后,脑袋里想的只是创业,但也没有想好具体要去做什么。他先去各行各业实习,想通过实习,发现感兴趣的领域。牛犇以实习生的身份在食品行业,金融行业,甚至是卖车的4S店全都实习过。但他从未想过,自己以后的人生会和公益产生什么具体长久的关系。

对公益有朦胧认知的牛犇,“朦胧”接受了父亲对于他以后公益人生路的指引。牛根生告诉儿子:“你做公益,不能把公益当作一种施舍,而是要当作一种感恩,施者要去感恩受者。”当时牛犇并不能理解父亲所说的这番话:“我给了别人钱,反而要感谢对方?”但父亲说:“你以后会明白的。”

牛犇还记得父亲对他说了另外一番话:“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那是一种小爱。当你有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后,要先善起来,去行善,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才是大爱。”

主动探索二代家族慈善

1982年出生的牛犇,深受父亲的影响,踏上职业的公益路。决定坚持成立代表自己梦想和追求的“老牛兄妹基金会”去书写自己的公益人生。

牛犇曾随父亲去美国访问洛克菲勒慈善家族。1913年,老约翰·D·洛克菲勒创立洛克菲勒基金会;1940年,小约翰·洛克菲勒的五个儿子又共同创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这让牛犇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伟大,并不在于多有钱,而在于慈善行为和对这个社会的贡献。

回国后,牛犇对父亲说:“你做的公益只是你想做,我们80后,有我们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只有这样(按照自己的想法成立基金会),我才算全身心都投入公益。”牛犇决定模仿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拉着妹妹牛琼一起成立兄妹基金会。牛犇对于成立二代基金会的坚持,让牛根生也特别地重视,牛犇成立二代基金会的想法最终得到了老牛基金会理事们的鼎力支持。理事们讨论后认为,成立二代基金会对于社会的价值和家族的传承,都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2015年3月,完全独立于老牛基金会的“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正式注册成立,牛犇在实现自己公益梦想的同时,也探索二代家族慈善之路。

牛犇任理事长,牛琼任副理事长,牛犇的妻子陈霄鹏任秘书长。包括三人在内,理事会成员共9人。

牛犇坚决要求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独立的管理权和决策权,否则,“基金会成立没意义”。基金会以“传承慈善之业 创新慈善之道”为使命,由于牛犇一直在老牛基金会参与环保,而妹妹牛琼则倾力于儿童关怀,新基金会业务范围确定为儿童关爱和支持青年创业项目,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在中国倡导和推动现代家族慈善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牛犇认为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在独立地按照既定的使命和业务范围前行。牛犇相信,只要父亲答应了新成立基金会的独立性,就一定会遵守诺言。在牛犇心里,“父亲是个特别有诚信的人,他从小就教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诚信最重要,诚信是无价的。”

影响更多家族参与慈善

脸庞曲线柔和的牛犇,有着酷似父亲的面容,但和父亲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路径。父亲白手起家,创下奶业帝国,积累巨额财富,而后将财富回馈社会。牛根生曾说:“前半生经商,通过渡己来渡人;后半生行善,通过渡人来渡己。”而牛犇,含着金汤勺出生,自带财富光环,踏入社会之后正式的一份职业就是公益。他不喜欢“创二代”“富二代”这样的称呼,更不喜欢坐享其成地挥霍财富,他喜欢被人称为“仁二代”或者“善二代”。

对于财富,对于金钱的态度,牛犇更加理性。当有人和他谈起富豪的排行榜时,他会立刻反问,你怎么不看那些上榜的富豪们,在慈善榜上是排在第几位?他会很自豪地介绍,他的父亲,在慈善的榜单上,从来都是名列前茅。牛犇也从不介意外界把自己和父亲做对比,对于自己来说,父亲是巨人,是人生的导向标,“我看着他,对自己是种激励。”

问牛犇从未在商海试水是否会有遗憾?牛犇坦言,刚开始时会有这种感觉。而很多人也会对他直言,你都没学会挣钱,就去花钱,不觉得压力大么?当时的牛犇觉得,不就是花钱么,有什么压力大的。但是牛犇现在理解了父亲所说的“挣钱是一种能力,花钱是一种艺术”。钱花得要有价值、有影响力,要真正地能够帮助到别人。成立两年来,基金会已经实施了“Richard Rockefeller学人计划”、“爱的启蒙”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爱上映·伴成长”等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牛犇也明白了父亲谆谆告诫自己的“施者要去感恩受者”的含义。

牛犇说,作为80后,有着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于“青春启航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项目”,牛犇投入了自己对于年轻人的期待。该项目将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加强对不同领域学生的关注度和针对性,开创更多适合女大学生及不同专业学生的创业模式。

现在的牛犇早已不再纠结于自己从未在商海打拼的遗憾,而是在探索二代家族慈善道路上,在公益领域里,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他希望通过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的成立,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慈善领域。“希望以创新且有效的方式,扶植更多的青年,影响更多的家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当中”。 (徐辉)




银华道琼斯88

11月04日讯 银华-道琼斯88精选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银华道琼斯88A,代码180003)公布*净值,上涨1.84%。本基金单位净值为1.2873元,累计净值为3.1023元。

银华-道琼斯88精选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于2004-08-11,业绩比较基准为“道琼斯中国88指数*100.00%”。本基金成立以来收益446.96%,今年以来收益33.34%,近一月收益5.64%,近一年收益27.85%,近三年收益34.87%。近一年,本基金排名同类(323/655),成立以来,本基金排名同类(3/805)。

定投排行数据显示,近一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4.26%,近两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2.97%,近三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16.96%,近五年定投该基金的收益为25.26%。(点此查看定投排行)

银华道琼斯88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次,累计分红金额18.88亿元。

基金经理为周晶,自2018年11月1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7.94%。

*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平安(持仓比例8.35% )、中国太保(持仓比例6.65% )、恒力石化(持仓比例6.10% )、贵州茅台(持仓比例5.65% )、绝味食品(持仓比例5.18% )、平安银行(持仓比例4.16% )、招商银行(持仓比例4.10% )、中南建设(持仓比例3.85% )、五粮液(持仓比例3.52% )、格力电器(持仓比例3.52% )、大族激光(持仓比例3.34% )、恒瑞医药(持仓比例2.95% )、中国人寿(持仓比例2.87% )、星宇股份(持仓比例2.28% )、航天电器(持仓比例1.92%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64.44%,整体持股集中度(高)。

*报告期的上一报告期内,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国平安(持仓比例8.40% )、绝味食品(持仓比例4.87% )、中国人寿(持仓比例4.46% )、恒力石化(持仓比例4.35% )、新华保险(持仓比例4.14% )、中南建设(持仓比例4.13% )、东方航空(持仓比例4.03% )、贵州茅台(持仓比例3.82% )、南方航空(持仓比例3.75% )、招商银行(持仓比例3.45% ),合计占资金总资产的比例为45.40%,整体持股集中度(中)。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相较于二季度的调整,三季度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的格局,在科创板开板的带动下,科技股板块整体表现亮眼。电子、通讯、计算机板块领涨,而上半年表现强势的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则以震荡为主。本基金在二季度市场表现整体较为低迷的时候,减持了持仓中与经济景气度相关性较高的行业并增加了科技板块的配置,一定程度上分享了三季度的科技板块行情。从最近数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但放眼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经济衰退压力,因此,全球央行都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历史经验看,宽货币与经济低迷同时存在的宏观背景是有利于于科技股跑出超额收益的。叠加5G带来的新一轮科技浪潮的畅想、我国近年来对于安全自主可控的硬核科技不断投入,使得科技板块的相关行业和公司业绩和估值均有一定提升空间。我们中长期看好科技龙头在5G通信技术带动下的投资机会,但我们并不认为只要与5G概念相关的股票就具备投资价值,值得买入,与我们在其他板块选股的标准一样,我们在科技板块也一直致力于寻找、理解、买入并持有在全球视野下,中长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以获取风险收益比更好的投资回报,这也将使我们在未来较长时间的工作重点。我们依然长期看好那些在消费、金融、投资品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这部分公司在最近的一个季度股价表现相对低迷,但无论从公司竞争力还是股票估值的角度看,都还在合理甚至低估的水平,我们对这部分公司短期的投资价值较科技股更为看好。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2186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7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49%。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老牛基金会官网

近日,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慈善论坛的300多位国内外慈善组织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老牛基金会在呼和浩特的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盛乐实验学校、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等公益项目,大家被这些国际*的公益项目所震撼。

当日上午,参观考察第一站走进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顿时,大家的童心被唤醒,与孩子们共同动手体验。

老牛基金会秘书长安亚强介绍,目前老牛基金会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各建立一座创新型、互动式、示范性的儿童探索博物馆;随着北京馆的成功运营及呼市馆的试运营,未来老牛基金会将通过不同的合作方式及模式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香港等地推广和复制儿童探索博物馆项目。

“老牛儿童探索博物馆”是关注0-7岁儿童早期教育公益项目,通过引进欧美儿童博物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公益的实践模式,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儿童教育发展实际,让孩子通过实践、观察、发现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通过尝试、探索、思考掌握对事物的准确判断;通过设计鼓励自主学习的互动展项让孩子更加自信;构建没有思维限制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有创造力、想象力;组织场馆活动让孩子了解这个多元的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接受挑战,挖掘潜力,树立拼搏精神。

在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盛乐实验学校时,正赶上新生进行军训,学生们身着迷彩服,在教官的指挥下进行队列的训练。由于尚未开学,大家参观了整个校园,优美的教学环境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该项目是2011年由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老牛基金会捐资支持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办,建立了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为体的高标准公办性质学校。

在和林格尔新区“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负责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内蒙古项目的林阔成先生满含激情向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朋友介绍项目情况。

考察结束之后,美国东西方中心特别项目主任Carol M. Fox感慨万千地道出了所有参观者的心声:“我和我的团队几年前来呼和浩特考察,没想到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非常大,特别是老牛基金会做的几个公益项目经过检验,都是世界*水平,在全球都有借鉴的重要意义。”

据悉,截至2018年6月底,老牛基金会已与170家机构与组织合作,开展了231个公益慈善项目,遍 及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丹麦、尼泊尔、非洲等地,公益支 出达13.6亿元。(




老牛基金会靠什么盈利

不久前,牛根生辞去了在蒙牛的最后一份职务,乳业老兵正式退出一手创立的蒙牛乳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休养生息”,而是更加专注地去做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慈善公益事业了。距离2011年辞任董事会主席,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牛根生离开乳业大圈子已经很久了,他近年来主要精力都放在慈善事业上。

也许是因为牛根生在中国乳业的经历太过传奇了,乳业江湖史上写下的每一笔过于浓墨重彩,关于老牛在乳业的“大半辈子”,又在全网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1、慈善是牛根生人生下半场的主题

很多“市场杂音”认为,牛根生套现120亿,退休后日子肯定很舒坦。但据「子弹财经」了解,牛根生不仅没有套现120亿,反而把他手中所有股份全部捐给了老牛基金会。

早在2003年,当时还是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牛根生,就曾和团队成员讨论过等蒙牛上市后,要捐出自己手中所持有的股份。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上市。就在这一年,牛根生在内蒙古成立“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这是一个社团组织。也是在这一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不过牛根生开始操作成立基金会时,该条例尚未出台,经过咨询有关部门及律师等意见,先成立了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

2005年,牛根生对外宣布捐出个人持有的所有蒙牛股份,捐赠到老牛基金会(前身是内蒙古老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

「子弹财经」梳理发现,2004年6月10日蒙牛上市,上市之初牛根生所持境内外股份折算成市值总计大约为10亿港币左右;其在境内部分按照《公司法》以每年25%的比例捐入老牛基金会,于2010年7月捐赠完毕,之后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打理;牛根生手中蒙牛公司股权的境外部分,已于2010年12月28日全数转让给Hengxin信托,Hengxin信托为一个不可撤销的信托,受赠方包括老牛基金会及与其合作过的慈善总会、红十字等公益慈善组织。

随着蒙牛业绩向好、股票市值也不断增加,老牛基金会控制、管理和受益了40多亿元人民币的慈善资产。

牛根生早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拥有的股份对他完全只是一个数字,“我可能一辈子也花不到,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把股票变现,因为这对企业股价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为什么要让那个数字拴我一辈子?”在牛根生的人生规划中,前半生经商,通过度己来度人,后半生行善,通过度人来度己。

在成立老牛基金会之初,牛根生期望老牛基金会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用于慈善事业,一直在“公益资产如何保值增值”这个命题中进行探索。所以在股权未套现之前,为获取资金,老牛基金会将蒙牛乳业4.5%股权质押给摩根士丹利用于融资;这样老牛基金会将融资来的款项进行投资,获取回报后可以再用于慈善事业;而且按照牛根生的原计划,他打算在50岁时,即2008年,就退出蒙牛管理层,一心一意做慈善。

只不过 “三聚氰胺”这一行业事件,打乱了牛根生的计划,当年因为蒙牛受到“三聚氰胺”行业事件的牵连,亏损9.49亿元、股价大跌,质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股权也岌岌可危。为了防止蒙牛被境外机构恶意收购,老牛的朋友们纷纷出手,置换出在银行质押的蒙牛股权。

到了2009年,中粮联合厚朴出资逾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以约20%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自此蒙牛“板上钉钉”的成为了中国人自己的蒙牛。中粮入主之后,牛根生便放心退居二线,逐渐减少对蒙牛乳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

在商界,做慈善的企业家有很多,但是全部交给慈善的企业家并不多,巴菲特当年宣布捐出自己所有的伯克希尔股份,为业界称赞;而老牛则是*个,也是截止目前*一个,捐出自己所有股份的企业家,所以牛根生被称为全球捐股第一人。

2、硬汉老牛:“财散人聚”是核心理念

作为一个捐出所有股份的企业家,牛根生不论是做企业还是做慈善,都是很“直接了当”,说捐股就捐股、说做事就做事,甚至还有着“一个唾沫一个钉”的豪爽。但关于一些细枝末节的小插曲,这个西北汉子自己却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

记得之前市场上有个误传,说三聚氰胺事件时老牛流着眼泪向大家求援,但「子弹财经」了解到,硬汉作风的牛根生,其实只哭过一回。

2004年,有人向蒙牛成品投毒并发送匿名恐吓信进行勒索,未果之后,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接连发生蒙牛牛奶含有甲醛事件,后来经政府与关部门查明真相,还蒙牛一个清白,老牛百感交集掉了眼泪。

还有在蒙牛起步时的“砸广告牌事件”,有人说当年蒙牛一条街的广告牌被砸,砸火了自己,这属于“事件营销”。

我们回头理性思考一下,如果是老牛当年自己砸广告牌,真的有这个必要吗?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砸个广告牌还真有可能上个热点新闻、借事件营销。但谣传蒙牛砸广告牌的那些年,连互联网都没普及,就算砸了广告牌,也就只能上当地新闻,对于蒙牛的业务铺开没有什么助益。

更重要的是,当时刚成立的蒙牛,资金奇缺,根本没有资本来做这样的“游戏”。而且「子弹财经」了解到,当年“涉事”双方的人都在,真正想破解这桩“谜案”的人,与其自己揣测,不如找当年这些当事人一探究竟。

虽然在老牛身上流传的轶事很多,但牛根生信奉“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则经典哲学却是真的。

牛根生小时候经常受同学欺负,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拿零花钱给大家花,因此得到大家拥戴,慢慢成了“孩子王”。后来牛根生在伊利做到管理层把自己的大部分薪酬用于帮助下属员工、关心身边的人;在蒙牛任职期间,更是把自己80%的年薪散给了员工、产业链上的伙伴以及困难人群。

所以牛根生在离开老东家时,邓九强、卢俊、杨文俊、孙先红等9名从伊利出来的员工陪在他身边,在租来的一间53平米居民住宅里开始创业,之后也有许多曾经的老部下,都来到蒙牛,逐渐聚集在牛根生身边,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蒙牛在乳业中爆发了“火箭速度”般的增长。

3、榜样老牛:慈善就是架桥

回顾中国企业家们的慈善史,在20世纪30-40年代时,50岁的荣德生成为中国首富,当时一半国民吃的面粉源于他的企业,而功成名就的荣德生却热衷于修桥,他50岁生日时,在家乡无锡修了一座桥,上面有50个孔洞。

后来许多年的生日,荣德生本来不想过,奈何前往祝贺送礼的人仍然很多,荣家只好又规定除书画、寿屏、寿幛、寿轴等外,凡是送钱的,荣德生悉数拨入“百桥会”,专门用于建桥。

荣德生和老乡、历史学家钱穆在拉家常时说道:“也许过很多年后,我的这些面粉厂、棉布厂,都会消失掉,但是这座桥有可能还存在。”

荣德生所言不虚,2021年了,他80年前年修好的桥依然在通行。所以做慈善,就是一个架桥泽被后世的过程。

对于牛根生来说,做慈善的意义,是在21世纪架起三座22世纪还能用的“桥”。

第一座桥,是人才的桥。十多年时间里,老牛基金会为诸多贫困地区捐建校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办学条件,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

第二座桥,是行业的桥。老牛基金会还在不断推动中国慈善行业的发展。

老牛基金会从资金到模式,将各类资源注入公益组织,把行业推动纳入慈善事业的支持范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了70多个项目,公益支出近3.8亿元;也直接培养公益人才近3500人次;孵化机构12家,建设了9个平台。

第三座桥,是合作的桥。截至目前,老牛基金会累计与184家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了267个公益慈善项目,致力于促进行业交流及机构孵化。

笔者记得在2015年时,老牛基金会联合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四家公益机构,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截止2021年10月,公益学院在读及校友累计6011人,核心教学项目校友及在读学员1397人,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国外20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间接受益人数近8万。

老牛基金会是当之无愧的*家现代意义上的家族基金会,但是他更强调“基金会”的最终目标不是“家族”,“家族”仅仅意味着一种出资方式。牛根生说过:“中国现在做慈善的方法和路径很多,但目标始终是清晰的,就是共同幸福。”

4、写在最后

回顾牛根生的过往,一开始,他工作于国营牧场大黑河奶牛厂,后来他进入国营的回民奶食品总厂(伊利前身),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工人逐渐升为副班长、车间副主任、分厂厂长、生产经营副总裁,在国营伊利干了16年;再后来,牛根生被免职离开国营伊利,创办民营企业蒙牛,让蒙牛发展壮大,规模一度超过老东家;10年后又把蒙牛的控制权交给中粮,相当于又将公司给了国家。

如今老牛退休了,终于能全身心地操盘起对社会更有意义的慈善大业,老牛人虽然不在江湖,但是他的事迹总会在管理学、营销学的课件中出现。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商业历史,其实每个时代都不缺乏一个企业家牛根生。但是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一个认真做慈善的老牛,也需要一个能把慈善做出点榜样来的老牛基金会。

*文中配图来自:,基于VRF协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老牛基金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老牛基金会、银华道琼斯8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