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科高新(东北证券股吧)

2022-06-23 11:04:01 股票 xcsgjz

蓝科高新



本文目录一览:



金融投资网

上周,备受业内质疑的四川湖山*未通过。金融投资报

锡装股份毛利率合理性存疑

锡装股份主要从事金属压力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目前已形成以换热压力容器、反应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和海洋油气装置模块为主的非标压力容器产品系列。

从近几年锡装股份业绩表现来看,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18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03亿元、7.59亿元、8.35亿元,其中2019年、2020年同比增长分别为25.87%、10.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340万元、16720万元、19309万元,其中2019年、2020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00.47%、15.48%。从上述数据看,锡装股份同期净利润增速均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但从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在2019年翻番增长后便出现增长急速放缓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锡装股份业绩增长或存在继续放缓的可能。从行业来看,公司表示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56亿元、10030万元,占2020年全年的54%、51%。如2021年下半年业绩不能加速释放,全年业绩增长或进一步降速。

锡装股份虽然业绩增速明显下滑,但同比行业可比公司来说,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从公司列出的多家可比公司来看,天沃科技、富瑞特装、兰石重装、蓝科高新等在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均有过业绩负增长的年份,行业整体呈现波动迹象。锡装股份稳定性明显优于多家已上市公司。同时,盈利能力也明显优于同行。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16%、38.42%、38.27%、37.98%。其中,同期内销毛利率分别为29.07%、36.05%、37.65%、34.91%,外销毛利率分别为29.23%、43.11%、40.34%、44.77%。从锡装股份毛利率来看,公司在2019年毛利率明显走高后,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而从同行可比公司来看,同期内销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1.35%、23.14%、20.73%、19.65%,外销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26%、35.29%、35.58%、36.54%。简单对比发现,不论是内销、外销毛利率,锡装股份均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然而,过高的毛利率是否存在合理性,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亚华电子成长性“一枝独秀”

亚华电子是国内知名的医院智能通讯交互系统软硬件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医院智能通讯交互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可以看到,从亚华电子披露招股书后市场质疑一直不断,其围绕公司业绩真实性的问题被频繁提及。

先从成长性角度来看,2019年-2021年,亚华电子营业收入分别为1.64亿元、2.34亿元、2.8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12万元、5523万元、7272万元,不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公司在近三年中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则没那么“幸运”。

具体来看,来邦科技2019年、2021年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荣科科技2021年净利润亏损超4亿元,同比下滑603%;思创医惠则在2020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后,2021年出现大幅亏损。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大幅波动、2021年普遍大幅亏损背景下,亚华电子业绩稳定增长可谓“一枝独秀”。

再从业绩质疑较多的销售费用来看,在同行业可比公司普遍逐年扩大销售力度背后,亚华电子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幅压缩销售费用的支出。2019年-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9.83%、9%、15.5%,公司同期则分别为13.82%、10.53%、10.63%。此外,终端用户销售占比高,但销售费用率却更低,使得亚华电子的合理性遭到质疑。有分析人士指出,选取销售模式和订单获取方式,与公司类似,同样主要面向集成商/工程商销售、少量直接面向终端用户销售的来邦科技对比发现,2020年,来邦科技面向终端用户销售占比1.10%,而亚华电子2020年面向终端用户销售占比16.33%,2021年面向终端用户销售占比12.45%。亚华电子终端用户销售占比远高于来邦科技,但销售费用率却明显低于来邦科技。

此外,亚华电子审核基础薄弱、报告严谨性缺失的问题也被多次提及。公司在新三板披露的2019年年报中公司员工人数为351人,而在招股书中,2019年公司员工人数为363人;此外,企信网披露,2018年-2020年,亚华电子母公司和子公司缴纳社保人数共计分别为319人、344人、462人。据招股书,同期亚华电子社保缴纳人数分别为314人、339人、456人;最后,募投项目中,亚华电子拟在智慧医疗项目总投资和投入募集资金均为15282.30万元。环境影响登记表则显示,该项目投资金额为19644.99万元,与招股书中相差超过4000余万元。




东北证券股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大金重工(002487.SZ)“买入”评级,预计2021-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74/8.92/11.3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21/1.61/2.04元,同比增速45%/32%/27%,对应PE为17/13/10倍。

东北证券主要观点

公司深耕塔筒行业二十余年,市场份额加速扩张。

公司为国内风电塔筒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近年来业务加速扩张,2018-2020年分别实现塔筒销量13.5/20.5/40.8万吨,2021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9%。目前公司已形成辽宁阜新(20万吨)、山东蓬莱(50万吨)、内蒙古兴安盟(10万吨)以及河北张家口(20万吨)四大生产基地,合计塔筒产能达100万吨。长期以来国内塔筒行业市场格局相对分散,公司现有生产基地在地理区位、工艺装备、产能规模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有望率先受益“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装机中枢上移,实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成本管控能力突出,“两海战略”持续推进。

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大以及精细化管理程度的提升,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8-2020年塔筒单吨毛利分别为1395/1835/2025元。在2021年钢材价格明显上涨的情况下,公司上半年塔筒毛利率仍维持在21.4%的较高水平,同比仅降低2.3%(将运费统一口径计入营业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公司长期坚持“海上风电+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上半年实现出口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24%,海外收入占比达27%。考虑到2020年抢装需求集中释放后短期内国内陆上风电装机将有所回落,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拉动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

布局新能源投资开发及叶片制造,业务领域逐步拓宽。

在夯实塔筒主业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向风电产业链其他环节进行延伸。截至2020年底公司已签署风资源开发协议300万千瓦,取得可开发建设指标30万千瓦(阜新25万千瓦+张家口5万千瓦),未来风场开发业务有望贡献稳定的利润及现金流增量。此外,公司2021年4月与蓬莱区政府签订风电母港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蓬莱区域内投资建设16.5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及年产800套风电叶片项目,未来成长空间充分打开。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业绩预测与估值判断不达预期等。




蓝科高新股吧

蓝科高新(601798.SH)公告,公司股票于2021年12月13日、12月14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经公司核查,关注到股吧有公司氢能源相关产品的讨论。

据悉,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公司试制产品,量产尚需时日,其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目前没有在手订单,由于市场整体配套设施尚不成熟,不具备市场推广条件,公司没有大规模投资计划,对公司业绩不具备影响。除上述产品以外,公司目前没有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

中国能源系公司第一大股东,非控股股东,中能源工程集团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氢科技”)是中国能源控股子公司。蓝科高新未持有中氢科技股权,中国能源不存在将中氢科技注入蓝科高新的计划。

此外,关注到股吧谈论公司进入氮化镓领域,经核实,公司不从事相关业务,也不存在投资计划。




蓝科高新是什么公司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概念股火热。而被称为“*燃料”的液态阳光甲醇最为耀眼。

12月20日午盘,已7连板的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高新”)报收于12.37元/股,涨幅为8.60%。之前蓝科高新发布股价异常公告,公告称12月8日-17日连续8个交易日,蓝科高新股票收盘价格累计涨幅达100.18%;截至目前,蓝科高新无任何形成收入的氢能源相关产品;并表示不涉及氢能源其他领域,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存在不确定性。

实际上,从蓝科高新近几日的公告中可以发现,触发其接连收获涨停板的或是液态阳光加氢站。业内有观点认为,氢能作为零碳能源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路径*的能源路径,而液态阳光加氢站被认为为加氢站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是破解我国当前氢能发展中氢气价格昂贵以及加氢站安全等瓶颈问题的建设性方案,可以提供真正廉价的绿氢并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资本已闻风而动,蓝科高新7连板,还有这些概念股大涨

蓝科高新在公告中表示,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公司试制产品,量产尚需时日,其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在该业务领域公司目前没有在手订单,由于市场整体配套设施尚不成熟,不具备市场推广条件;此外,蓝科高新多次澄清坦言不享有相关技术成果,不存在将中氢科技注入的计划。

但蓝科高新的澄清并未让资本冷静下来,蓝科高新股价持续上演连板。实际上,不止是蓝科高新,氢能源板块多只个股皆获市场追捧,包括兰石重装、京城股份、龙泉股份等上市公司接连收获涨停板,呈现出沾氢就涨的局面。

据悉,液态阳光加氢站是蓝科高新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蓝科高新负责装置的产业化制造。

所谓液态阳光加氢站是利用液态阳光甲醇作为氢源的加氢站;而液态阳光甲醇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相当于把阳光等可在生能源的能量充到加氢罐里面来利用,这个过程可以形成循环,不排二氧化碳,只是把氢用于加氢站。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表示,“‘液态阳光’是真正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实现规模化低碳乃至无碳能源的路径。”这或许是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去年1月,全球第一个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兰州正式投入运营,业内认为,这意味着迈出了液态阳光甲醇发展的第一步。

解决了氢能利用的哪些瓶颈问题?无碳、加氢站安全、经济性等

实际上,在今年两会上,李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两份液态阳光甲醇的相关的提案,他认为,液态阳光甲醇和绿色氢能将成为完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路径;液态阳光技术可规模化解决化石资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李灿在其两会提案中表示,利用“液态阳光”技术可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储存在甲醇中,提供了一条发电-(特)高压输电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储存和运输的新模式,是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各种化学能的枢纽。据悉,去年兰州建成液态阳光合成技术路线试验项目后;今年10月,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在张家口发布液态阳光加氢站应用示范项目。

按照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发布的液态阳光加氢站应用示范项目介绍,液态阳光加氢站设计研发集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及二氧化碳液化回收于一体的液态阳光制氢加氢技术,可日产绿氢50-100公斤,未来制氢产能将提升至吨级。

业内分析称,氢能在实现碳中和路径中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氢能现阶段仍存在一定的瓶颈,而液态阳光技术或将有效解决瓶颈问题。

首先,液态阳光技术制氢可实现无碳、零碳排放。公开信息显示,天然气制氢和石油制氢每制氢一吨分别排放5吨和7吨二氧化碳,煤制氢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对更多,每制一吨氢要排1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而液态阳光技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同时可回收二氧化碳,实现零碳排放。

其次,从原理上来讲液态阳光技术可解决氢燃料储存、运输、安全问题。常温常压下甲醇是液态燃料,运输方便可长期保存,稳定性更高。在李灿看来,“‘液态阳光’是通过突破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的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制取甲醇,而氢能与甲醇均是稳定可长期储存的能源;甲醇既是理想的化学储氢分子,可帮助解决当前氢能产业大规模发展面临的储运与加注掣肘。”

第三,也是相对关键的一点,液态阳光技术总成本较低。李灿在提案中提到,液态阳光甲醇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绿氢的成本,而绿氢的成本65%以上取决于可再生电力成本;液态阳光加氢站可充分利用废弃能量,同时完全回收二氧化碳。按照业内的预估,液态阳光甲醇制氢路线下的加氢站可以在现有加油站等基础设施上进行改造利用,与现有加氢站相比,包括原材料成本等在内的总成本下降超30%。

尽管优势明显,液态阳光技术目前尚处于大规模应用的初级阶段,相关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亟须进一步开展。尽管液态阳光加氢站的总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现阶段未形成规模化,液态阳光甲醇成本目前略高于市售煤化工甲醇。业内认为,随着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及电解水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规模化效应的逐步形成,液态阳光甲醇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甲醇燃料电池受关注,技术路线商业化落地仍需较长时间

实际上,这并非是甲醇第一次与汽车工业产生关联。

从2012年起,国家层面就曾先后出台政策推动甲醇汽车的试点,工信部曾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的10个城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9年工信部等八部委再次提出: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

但事实上,尽管甲醇汽车已试点推广9年,但仍以陕西、山西、贵州等试点推广为主,并未走向全国市场;目前仅有吉利汽车等少数车企还在进行甲醇汽车的研发。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正式打开甲醇汽车公告申报端口,甲醇汽车被纳入国家汽车工业统一管理范围,这也意味着甲醇汽车开始进入新一轮市场推广。

业内有观点认为,甲醇汽车不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技术还处于产业化早期阶段,短期市场更多是情绪炒作;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曾表示,甲醇存在腐蚀性、低温起动性差等缺点。目前,甲醇汽车陷入“ 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相对于传统甲醇汽车,在氢能风口下,甲醇材料制氢更受关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曾多次公开表示,绿色甲醇是能量密度高、理想的液体能量储存方式,可以作为能量转换的中枢,液态阳光甲醇可作为绿色氢能载体。与此同时,业内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甲醇是目前*的氢制造材料。

但液态阳光甲醇乃至整个甲醇技术路线的落地商业化仍需时日。从效率来看,液态阳光技术是利用风光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分解水制氢、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过程,而有研究显示,太阳能到氢能的能量转化效率不到2%,这是目前液态技术*的挑战;同时耦合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或需要光热技术,但这也会对整套装置的成本和寿命带来考验。

此外,有车企技术人员表示,目前甲醇燃料技术路线从技术研发、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以及市场化运作的程度来看,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商业化尚需时日。

尽管如此,随着氢能源成为风口,甲醇制氢路线依旧备受关注,也有企业已布局或有布局意向。蓝科高新进行液态阳光加氢站的试制研发,上海博氢新能源等也有甲醇氢燃料电池产业项目的布局;此外,去年爱驰汽车也曾宣布其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工厂落地山西高平市,建成后可实现年产8万台套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海马汽车今年7月也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研发氢能汽车过程中不排除甲醇制氢研究路线。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蓝科高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蓝科高新、东北证券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