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价格走势(中国医药排名前10企业)

2022-06-22 4:10:57 股票 xcsgjz

芯片价格走势



本文目录一览:



消费电子需求降低,引发芯片市场风向转变。

2022年以来,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终端品牌纷纷下修电视、PC、智能手机等产品年度出货目标,以至于显示面板、驱动IC等产品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近期有哪些芯片价格大跳水。

1、二三极管和驱动IC价格直降20%-40%

业内人士表示,LED照明产品所使用的发光芯片(二三极管)和驱动IC,这两类芯片在今年价格开始出现回落,就连去年居高不下的海运价格现在也一路走低。

据悉,发光芯片的价格,同比大约有20%到30%的回落。而驱动芯片价格回落幅度更大一些,已回落40%左右。

2、模拟IC市场行情急转直下

最近,模拟IC的行情也不好过。

去年模拟IC市场火热,出现久违17年的大涨价,尤其通用型模拟IC当中,占比*的电源管理芯片更是严重供不应求,成为半导体市场最火热的品类。

但今年随着新产能快速开出和下游需求暂缓,模拟IC涨价潮将结束,连先前行业中最活的电源管理芯片也无力延续繁荣,多迹象表明整体市场行情正急转直下。

3、消费类MCU卖不动了

据媒体报道,近期中国大陆地区IC经销商在之前价格较高时囤积了消费类MCU,库存可维持三到四个月。但由于今年需求前景出现了不确定性,经销商最近采取行动,开始降低消费类MCU的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类MCU价格的下降,是由IC经销商而不是芯片制造商本身发起的。但这已经开始对低价MCU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那些用于小型家用电器的MCU。

4、NOR闪存降价3%

今年前两个季度手机、个人电脑和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放缓,导致2022年下半年的需求前景不确定,下游设备供应商面临越来越大的去库存压力。

低容量NOR受中国封城影响消费性电子需求,加上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多,客户端库存水位增加,导致第二季价格下调,跌幅估约3%。

5、DRAM与NAND Flas双双降价

受到市场通膨加剧及终端需求减弱,DRAM与NAND Flash于5月现货价格持续走跌。

有机构预测,2022年下半年电视、机上盒、家庭应用与物联网穿戴设备等需求能见度依然偏低,再加上晶圆产量在年底前增加,使供应处在上升态势,预期存储器价格下行趋势至下半年恐更明显。

6、GPU从3月跌至5月

今年3月,GPU价格开始出现下跌趋势,实际上截至5月为止,PC GPU价格还是呈稳步下跌的趋势。

GPU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比特币、以太坊之类的加密数字货币正面临剧烈震荡,这导致挖矿市场越来越无利可图,GPU需求下降,显卡价格也出现了松动。

2022年以来,全球GPU霸主英伟达的股价已经下跌了31%,而同为GPU制造龙头的AMD股价则下跌了约37%。

写在最后,从2020年疫情高峰过去开始,需求暴增与供给滑坡同时呈现,引发了*的缺芯大潮。而今情况刚好逆转过来,“宅经济”动能耗竭,又逢疫情未消、通货膨胀及地缘冲突等因素,造成消费需求走弱。

此前一芯难求的状况已在改变,看淡芯片需求的声音已有不少,市场的拐点或许将比预期提早到来。

电子元器件放心购,尽在小猫芯城,欢迎关注!




中国医药排名前10企业蝉联过去两年全球TOP1的罗氏,辉煌会延续吗?已经跌至全球第八的辉瑞,还会回来吗?十年7次“千年老二”的诺华能否打破魔咒?恒瑞领头的中国药企,何时能冲进全球制药企业TOP20?

这四个关于2021年全球制药TOP50的疑问,今日答案更新。

6月10日,美国《制药经理人》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一如既往,该榜单包含了过去一年全球50强药企在处方药业务上的销售收入、年度研发投入以及核心产品收入。

榜单的入围门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位居第50位公司的处方药销售额为24.61亿美元、2020年为27.87亿美元、2021年为28.23亿美元、2022年则提升至29.59亿美元。

毫无悬念,辉瑞凭借新冠疫苗的加持已经重回王座,而罗氏受“老三驾马车”专利悬崖影响, 已经从2021年榜单之首,下滑至第5。诺华“千年老二”的位置也被艾伯维抢去。

受新冠产品影响,制药50强榜单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再生元在其新冠中和抗体Ronapreve的带动下,处方药销售额增长了118%,达到121.17亿美元,从2021年第28位,进步至第20位。阿斯利康,其新冠疫苗Vaxzevria2021年的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帮助该公司的处方药销售额增长了41.5%,排名杀入前10名,位列第9。

而中国制药企业,还算争气。

从2019年开始,中国生物制药和恒瑞医药*进入,与全球TOP50同台PK。2020年,云南白药、上海医药加入,2021年,石药集团也杀入50强榜单。

2022年,由恒瑞领衔,共有4家中国制药企业入围全球制药TOP50。恒瑞以52.03亿美元的处方药销售位列32位,且进步*,较2021年进步6名。其次是,中国生物制药位列第40位(与2021年持平),而上海医药和石药集团各进步一位,分别位列第41位、第43位。

美国《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

未来制药50强的排名将会如何变化?

分析师的共识是,疫情对于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是极为特殊和难以预见的,它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研发反应,并最终影响了产品的分销和交付;将新冠肺炎产品的销售与传统意义上的其他药物的销售进行比较其实并不公平。另外,受战争、全球供应链、全球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师认为,未来10年,制药50强的整体排名很难稳定。

恒瑞:距离全球TOP20还有多远?

尽管恒瑞在2021年交出了史上最差的业绩单,但是在全球制药TOP50强排名中,如今仅有2000多亿元市值的恒瑞,作为中国制药企业代表,仍旧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2019年恒瑞*进入榜单,位列第47位,2020年位列43位,2021年位列第38,2022年再次进步6名,位居32,处方药销售额为52.03亿美元。其2021年畅销药分别是艾瑞卡、艾坦、吡咯替尼,其中仅有艾瑞卡*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为11.67亿美元。

如果说2019年中国制药企业进入全球制药50强之列,是中国医药创新具备与世界制药巨头一较高下的开始,那么挺进全球制药20强,将是中国制药企业实现国际化以及创新质变的重要标志。

2022年榜单中位居第20位的是再生元,其处方药销售额121.17亿美元,研发费用为28.64亿美元,具有两款销售额超50亿美元的代表性产品。无论是重磅产品的销售额,还是研发费用上,恒瑞当下都与再生元相差甚远。在处方药的销售额上,恒瑞与再生元相差69.14亿美元,接近第一三共2021年处方药的体量(72.61亿美元)。2021年,恒瑞距离当年的第20强相差70亿美元。

回看恒瑞在该榜单的变化,从2019年全球制药50强的垫底之位,一步步攀升至中坚企业,用了4年时间。那么4年之后恒瑞能否再次跨越进入TOP20?我们拭目以待。

辉瑞:*归来

当辉瑞在全球制药50强榜单中的排名已跌落到全球第八,成为近十年来的*点时,我们曾发问:跌落的宇宙第一药厂还会回来吗?

答案揭晓:会,而且很强势。

过去10年,辉瑞曾六次登顶全球制药50强的*。2016年—2019年,更是连续4年蝉联第一。到了2020年,辉瑞跌至第三,2021年,更是掉到第八名。辉瑞跌落神坛的原因更多地来自于自身处方药销售额的急速下跌——专利过期与消费者保健业务的剥离。

想要重现昔日辉煌,辉瑞需要快速找到一个新的且强势的业绩增长点。

显然,如今重回全球第一的辉瑞已经用720亿美元的处方药销售业绩向我们证明,它找到了。

过去一年,辉瑞的处方药总销售额为 720.43亿美元,其中,与BioNTech合作的新冠疫苗Comirnaty直接为辉瑞贡献了367.81亿美元的销售额,占处方药业务总营收的51%,占辉瑞去年总营收812.88亿美元的45%。

新冠疫苗带给辉瑞业绩的强势增长已经延续到了2022年。根据辉瑞2022年一季报,Comirnaty今年Q1已经实现132亿美元的收入。3个月超百亿美元收入,甚至已经超过很多重磅药物终生的累计销售额。

对辉瑞来说,2021年不仅是新冠疫苗的丰收之年,更是新冠治疗药物的开启之年。辉瑞的Paxlovid于2021年12月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额为15亿美元。虽然不及此前预期的24.2亿美元,但辉瑞仍坚持预测Paxlovid 在2022全年生产将达到1.2亿份,并预测全年销售为220亿美元。若达到这一预期,Paxlovid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非疫苗药物,超越艾伯维的Humira在2021年创下的207亿美元销售额。

除了新冠疫苗业务,辉瑞的业绩增长主要动力还来自于重磅炸弹阿哌沙班、罕见病领域Vyndaqel/Vyndamax、以及肿瘤领域的Xtandi等产品的销售增长,销售额分别为59.7亿美元、20.15亿美元、11.85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55%以及16%。

但辉瑞的老牌产品肺炎疫苗沛儿系列产品在2021年依旧表现不佳,仅带来52.72亿美元的收入,甚至还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0%。

罗氏:老“三驾马车”还拉得动吗?

罗氏的“三驾马车”正在失速。

用了近10年的时间,罗氏从2012年维持多年的全球第五,一步步“爬”到了2020年的全球第一,并在2021年延续了自身的辉煌,蝉联当年的全球制药50强*。

不论是靶向药时代还是肿瘤免疫时代,罗氏在肿瘤药领域的霸主地位有目共睹。但辉煌总是转瞬即逝的,罗氏从第一跌回第五,仅用了一年。

过去一年,罗氏实现492.93亿美元的处方药收入。

受到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上市的影响,近几年罗氏的“三驾马车”的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2021年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的年收入分别下滑38%,37%和28%,三款产品的销售额相比2020年减少45亿瑞士法郎。

再往前看,2020年,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的销售额均不足50亿瑞士法郎,同比下降38%、29%与35%。

当然,罗氏也在寻找新“三驾马车”。

仅三年的时间,罗氏最畅销的三款肿瘤药产品名单已经从2019年时的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变成了帕妥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

曾有分析认为,阿替利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恩美曲妥珠单抗有望成为罗氏肿瘤学新的三驾马车。但即使如此,新药的上市仍然无法弥补老药留下的“坑”。过去一年,其肿瘤业务收入整体下滑了11%。

虽然已上市药物遭受围剿,但研发支出常年位居全球药企之首的罗氏,正在通过148条管线寻找新的爆发期。2021年罗氏研发投入达16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14%,研发支出占到了整体营收的23%。

踩对了肿瘤药发展节奏的罗氏,预判的下一个趋势在哪里?在研管线已经给出了答案:神经科学。在罗氏年报披露的80项临床试验中,神经科学领域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达到了17项,仅次于肿瘤领域的39项。在已商业化上市的产品中,用于多发性硬化治疗的Ocrevus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0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9%,是罗氏销售*的产品。

诺华:跌下“千年老二”

在过去10年的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50强榜单中,诺华7次位列第2名,2次夺冠,1次第3名。而到了2022年,诺华再次取得了第二名之外的成绩,位列第三。

2021年,诺华面对的仿制药竞争依旧在持续。诺华全年净销售额516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创新药业务净销售额419.95亿美元,同比增长8%,山德士净销售额96.31亿美元,几乎与去年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诺华虽然并没有诞生*百亿美金的超级重磅炸弹,但是其产品组合中有十多款重磅炸弹产品,不仅贡献了大部分的增长,还抵消了仿制药竞争所损失的销售额。其在年报中提到,在诺欣妥、可善挺、Zolgensma和全欣达等产品的强劲增长下,Ciprodex和代文所面临仿制药竞争而下滑的销售额被部分抵消。

可善挺(Cosentyx,司库奇尤单抗)2021年取得了47.18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8%。可善挺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靶向白介素-17A(IL-17A)的药物,在银屑病方面疗效显著,由于出色的临床数据,已经获得了多个国家的用药指南的认可,被推荐为银屑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可善挺还在2018年进入了海南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博鳌超级医院和CDE发布的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中,并且在2019年成功在中国落地。

诺欣妥(Entresto,沙库巴曲缬沙坦)也是诺华业务增长的主力军,在2021年净销售额35.48亿美元,同比增长42%。诺欣妥成为了第一种也是*一种在两种心衰适应症(HFrEF和HFpEF)都获得批准的治疗药物,目前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获批成为心衰患者新的标准疗法,曾有Jefferies分析师预计诺欣妥的销售峰值将超过60亿美元。

此外,AAV基因疗法Zolgensma、CDK4/6抑制剂Kisqali也在2021年带来了强劲增长,净销售额分别为13.51亿美元和9.37亿美元,同比增长47%和36%。诺华还预计2026年将有20款超10美元的重磅炸弹获批。

但从诺华整体来看,虽然10亿美元级别的重磅炸弹产品丰富,而真正超级重磅炸弹产品却并不突出,也不难看出,在所有这一量级的MNC中,诺华的创新疗法产品管线最为丰富,CAR-T、基因疗法比比皆是,这也使得诺华成为最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的MNC之一。

诺华还在4月份公布了重组计划,计划将制药和肿瘤两大业务部门合并为一个创新药部门(IM,Innovative Medicines),并按照地理区域将其分别创建美国和国际两个独立的商业组织。诺华认为此举能够更好地提高公司的专注度。

艾伯维:2028年登顶?

2022年的《制药经理人》杂志全球制药五十强榜单中,艾伯维和诺华的排名与上年相比正好互换,艾伯维成为第二。

根据艾伯维年报披露,2021年全年净销售额561.97亿美元,按实际汇率增长22.7%,修美乐依旧是其产品管线中销售额*的产品,取得了206.94亿美元的销售额,按实际汇率同比增长4.3%。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国出现生物类似药的竞争下,2021年修美乐的增长反而较2020年有所提高,后者增长仅为3.5%。

《制药经理人》杂志分析,虽然修美乐在2023年后,由于专利悬崖将不再享有超过2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美国的销售额可能并不会像欧洲那样急剧下降,因为美国的报销结构不同,美国的医生可能并不愿意用生物仿制药替代品牌产品,而是偏向选择建立“专利丛林”类型公司的产品。

作为艾伯维抵御修美乐专利悬崖的后续产品,IL-23抑制剂Skyrizi和JAK抑制剂Rinvoq自2019年推出以来,其销售额都取得了出色的增长,分别为29.39亿美元和16.51亿美元,按实际汇率同比增长84.9%和超过***。

Skyrizi由AbbVie和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开发,于2019 年4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22年获批用于治疗成人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Skyrizi还在2020年与诺华的可善挺进行了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并全部达到终点。

Rinvoq是一种选择性和可逆性JAK抑制剂,2019年率先在美国获得全球首批,用于治疗甲氨蝶呤应答不足或不耐受(MTX-IR)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成人患者,而后又获批了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目前还在进行Rinvoq治疗PsA、克罗恩病(CD)、特应性皮炎(AD)、溃疡性结肠炎(UC)等多项临床研究。

有分析预计Skyrizi和Rinvoq将在2026年实现180亿美元的销售额。

治疗白血病的BCL-2抑制剂Venclexta也在稳步上升,2021年实现了18.2亿美元销售额,同比增长36.1%。Venclexta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ell lymphoma 2,BCL-2)小分子抑制剂类药物。

由于多个产品的出色增长,《制药经理人》看好艾伯维的持续增长势头,并且预计艾伯维将在2028年成为处方药销售额(Rx sales)*的制药公司,罗氏、强生、默沙东和辉瑞都将在其后面。

参考资料:

1.美国《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

2.公司公告




芯片价格走势行情

内容来自经济日报,谢谢。

[ “在非常规渠道,模拟芯片去年上半年的价格可以喊到五倍以上。”一名芯片供应链分析师告诉


近日,全球模拟IC龙头德州仪器(TI)部分芯片在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引发行业“地震”。


有消息称,TI已通知客户下半年供需失衡状况得到缓解,而在此前,业内已传出TI部分芯片价格在最近两个月“跌价”达八成。在业内看来,这释放了一个危险信号:曾经最为紧缺的模拟IC芯片也开始遭遇去库存危机,芯片行业的“涨价派对”将告一段落。


截至发稿,德州仪器并未对上述消息予以回复。但在合约市场分销商的采访中,第一财经


“客户的询价很多,但实际订单很少,主要因为市场需求变冷了。”国内一家分销商企业负责人对


部分模拟芯片价格从“暴涨”到“暴跌”


长期需求的结构性增长,叠加供应链的短期失衡,导致此前半导体出现大范围的产能紧缺,其中模拟芯片是重灾区。


“在非常规渠道,模拟芯片去年上半年的价格可以喊到五倍以上。”一名芯片供应链分析师告诉


PMIC电源管理芯片是去年芯片缺货潮中受影响较大的类别之一,被视为电子设备的电能供应“心脏”,负责电子设备所需的电能变换、分配、检测等管控功能,同时也是模拟芯片*的细分市场之一。


但受市场需求影响,上述芯片在今年出现了较大的价格波动。


根据电子行业媒体芯世相的统计,此轮标准型消费类模拟芯片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不少降至常态。但总体来看,专用类模拟芯片相对通用类仍保持着高价状态。


CINNO Research 半导体事业部总经理 Elvis Hsu对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曾冠玮则对


据电子元器件混合型分销商Quiksol的现货市场报告数据,5月份Tl的需求降低。OEM过剩和市场库存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趋于稳定,消费芯片和驱动芯片现在不再短缺,但是TI的汽车芯片和MCU仍然短缺。


国内一家头部元器件分销商企业的市场人员对


另一家分销商的负责人则对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几个方面可以参考,首先是国产芯片的产出量在增加,对应产品国内满足度有所提高,其次是欧美市场复苏态势比较明显,需求增加,带来的欧美品牌需求量上升,会从某种程度上占用原国内需求的产能。再者,国内某些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局部影响对应的物料供需平衡。”上述负责人对


对于后续市场价格的波动,Couterpoint分析师Brady对


市调机构Jefferies Group前不久警告,芯片供应链库存增加,终端需求又出现下滑迹象,在2022年下半年或2023年初,芯片可能进入“泛滥期”。


中国市场需求影响几何


从目前中国电子行业的细分赛道来看,主要为半导体、元器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及其他五大类,其中半导体又有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四大子板块。


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2021年,A股电子板块股票进入估值扩张期。民生电子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2020年以来,在全球流动性扩张和缺芯的背景下,电子板块机构持仓比重不断上升,2021年第四季度持仓比重达高点14.41%。然而,2022年第一季度,受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叠加疫情影响,电子板块持仓占比回落至11.68%,环比下降2.73%。从*金额来看,持仓总市值环比下降1236.78亿元,降幅30.65%。


上述机构表示,今年一季度电子板块总营收达5727亿元,年增长18.21%,季度跌幅达到17.38%。综合来看,一季度电子细分板块业绩分化明显,功率半导体、设备材料等赛道表现较为亮眼,芯片设计板块增速有所放缓,至于消费电子、LED、面板等则有较大同比降幅。


同时,中国是全球*的芯片市场,但集成电路的产值仅占全球的9.7%,国内的晶圆产能缺口短期内不会过剩。


芯片咨询机构芯谋研究认为,国内方面首先看产能需求端,因需求减少,用于生产消费类芯片、低端芯片的产能有所过剩,但以国际公司为主的大型设计公司的订单依然旺盛,并与Foundry(工厂)签订下长期协议。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国内产能需求端所受冲击不大。其次在扩产进度方面,由于所需设备的交付周期拉长,材料领域出现向中国公司减量限制的趋势,以及国内工厂分布较为分散的结构性特点,国内产业整体扩产速度并不快。因此,国内Foundry产能仍然紧张,8英寸晶圆仍一片难求,多数12英寸节点的晶圆亦是如此。


但也有悲观派认为,在高需求时期,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全球半导体企业都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扩大产能,新增的半导体公司会形成相当的“泡沫”,当需求增长放缓或下降时,产能过剩会导致厂商收入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价格下行周期,海外头部芯片厂商也可以通过“降价”的方式来阻击对手。


“全球以TI为首的前十大模拟IC公司几乎都是欧美IDM为主,凭借其产品组合多元化以及优质的成本结构,选择部分中低端产品大幅降价促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目前高库存水位,刺激市场需求,并以超低价格逼退竞争对手,巩固并抢占市占率。”Elvis Hsu对


对于中国芯片厂商而言,芯谋认为,国内产业的高效有序发展,更应该依赖于产业链的协同,而非单打独斗,越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越要注重产业的结构性建设,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规律,而非一时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分享。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069内容,欢迎关注。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芯片价格走势图

内容来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综合,谢谢。


在昨天于伦敦举行的 IFS2022 上,Future Horizons 的首席执行官 Malcolm Penn表示,半导体行业已经过了过山车市场周期的顶峰,并开始急转下降。

Penn 说,虽然 2022 年不会是一场灾难,但 2023 年将会是一场灾难。在他看来,今年芯片的增长预测为+6%。+10% 仍然是可能的,但 +4% 也是可能的。“放缓是不可避免的,其幅度取决于时机,”Penn 说,“单位出货量将首先暴跌,然后平均售价将崩溃”

Penn 预测,明年市场将转为负值。“由于芯片市场崩溃以及全球经济衰退,该行业的第 17 个下行周期保险丝已经燃烧,”Penn 说。

根据他的预测,2023年Q1,芯片销售将下降-10%;进入第二季度将下降-8%;第三季度将下降-4%;第四季度将下降-2.5%。全年将下降-22%。

由于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缺乏协作,这些周期是地方性的。“客户的预测总是错误的——他们比半导体行业更糟糕,”Penn 说。而行业双方的不稳定预测导致需求和供应之间不断失衡。

“行业的周期是由供需失衡而不是市场驱动的,”Penn 说,“使它们匹配的*方法是让供应商和客户共同承担建设未来产能的责任。没有人想要那样。”

系统公司应该准备为产能支付更多费用,因为半导体公司每平方厘米硅片可获得 9 美元,而系统制造商每平方厘米可获得 45 美元。“没有人准备在芯片行业投入大量资金,”Penn 说。Penn 表示,苹果是*一家准备通过与台积电的了解来投资晶圆厂产能的系统公司,即使这种关系也有其局限性。

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传统的波动周期。

野村:半导体下行将软着陆


市场传出台积电明年首季将涨价6%,野村证券昨(11)日经访查后确认属实,是继去年第4季后的第二次涨价。野村认为这是产业中的特例、可解读成「台积电认为半导体产业下行情况将呈软着陆」,并持续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现况持中性态度。

但认为台积电若有此意向,表示在资本支出和成本压力下,订单需求还是大于供给,看好台积电的毛利率可持稳,预期台积电今、明年毛利率各为56.6%、54.3%,每股纯益各为33.73元、37.16元。

在涨价利多带动下,台积电昨天表现相对大盘抗跌,盘中一度涨逾1%,站上5日均线525元,惟随后卖压出笼,涨幅收敛,终场上涨3元,收在521元,终止连三跌,外资卖超则缩减至近四日最少的2,924张。

野村表示,涨价代表台积电仍看好需求前景,晶圆代工产业在2023年的需求仍会大于供给,现阶段可留意的是,在扩产、通膨等压力下,市场对于台积电毛利率表现走向仍有所疑虑,然而,台积电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具有明显的议价优势,因此对于台积电毛利表现尚不需担忧。

就整体半导体产业趋势来看,台积电涨价似乎与市场对于半导体周期上行触顶的论调相悖,不过,野村分析,此波涨价可解读为台积电认为半导体产业下行情况将呈「软着陆」。

另外,也代表台积电持续看好其所掌握的高效能运算商机,可抵御智慧型手机等一般消费性需求走疲对营运的冲击,因此可说台积电的涨价是产业中的特例。

野村在台积电去年台积电涨价期间分析指出,因半导体产业尚未反转,晶圆代工成本的增加不会影响IC设计业者,甚至在成本转嫁下成为受惠的一方。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分享。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3038内容,欢迎关注。


★联电沉浮42年

★台积电,转战1.4nm

★半导体巨头,预测芯片未来


晶圆|集成电路|设备|汽车芯片|存储|台积电|AI|封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芯片价格走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芯片价格走势、中国医药排名前10企业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