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消息(600959股吧)

2022-06-18 17:01:04 股票 xcsgjz

北方稀土*消息



本文目录一览:



截至2022年6月15日收盘,北方稀土(600111)报收于40.31元,下跌3.03%,换手率2.56%,成交量92.92万手,成交额37.95亿元。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6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9978.5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5亿元。

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

北方稀土融资融券信息显示,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5.8亿元,融资偿还4.89亿元,融资净买入9005.11万元,净买入额两市排名第16,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2.69亿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43.14万股,融券偿还63.5万股,融券余量423.87万股,融券余额1.71亿元。融资融券余额61.98亿元。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1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3.04。

注:主力资金为特大单成交,游资为大单成交,散户为中小单成交




600959股吧

投资路上众说纷纭,投资者应如何透过分歧确定机会?

本刊

近期,头顶“AI龙头”光环的科大讯飞(002230,诊股)(002230,股吧)(002230.SZ)因一篇分析文章卷入舆论风波。有学者质疑,科大讯飞业绩增长虽快但含金量不高,公司盈利状况难以撑起千亿市值。公司随即回应,“亚马逊亏损20年,估值却达4800亿”。

现金与利润、当下与未来,自证券市场开市以来,投资的道路上总是争论不断,分歧固然是促成交易的要素之一,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参与者该如何在争论中反思机会?

盈利质量遭“质疑”

自2008年上市以来,科大讯飞业绩表现喜人,公司10年营收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36.19%,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27.86%。

2016年,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32.78%,较上市前的2.06亿元增长15.11倍;实现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3.79%,较2007年的5350万元增长9.13倍。

进入2017年,人工智能概念持续火爆,科大讯飞成为各路机构追捧的对象。

6月份,科大讯飞股价开启狂飙模式,自29.79元/股一路飙升至57.9元/股,三个月累计涨幅94.36%,公司市值亦由413.78亿元升至804.23亿元。

但市值飞速膨胀之际,质疑接踵而至。8月29日,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薛云奎公开撰文质疑科大讯飞盈利质量,“科大讯飞是2017年表现最抢眼的一家高科技概念公司,但公司光鲜的增长背后隐含巨大的风险。”

薛云奎指出,近年来,科大讯飞外延扩张频繁,而内生增长不足;公司利润增速低于营收且应收款项增长过快,公司盈利“含金量”偏低。

根据Wind数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科大讯飞前后耗资13.31亿元并购五家公司,行业涵盖造纸、教育、旅游,跨度颇大。

2016年,科大讯飞实现净利润4.84亿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亿元,同比下滑41.95%,占净利润比重亦下滑至61.78%。存货和应收款项增长过快是导致公司现金流入减少的主要原因,2016年,其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5.76%、存货同比增长93.18%。

除此之外,频繁融资成为科大讯飞受人诟病的另一诱因。

上市至今,科大讯飞已累计募资52.07亿元。其中,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14亿元,自2011年起的五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48.93亿元。2016年年底,科大讯飞短期借款3.06亿元、长期借款3.71亿元。

或是受募资影响,科大讯飞资产规模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由上市之初的2.7亿元增至2016年的104.14亿元,其中包括应收账款17.98亿元、固定资产10.59亿元、无形资产10.71亿元、商誉11.26亿元以及存货6.04亿元。

然而,与体量扩张相伴的是资产周转率的逐年下降。2016年,科大讯飞总资产周转率由上市之初的0.59下滑至0.35,存货周转率由16.3下滑至3.58,固定资产周转率由6.08下滑至3.46。

与融资规模相比,科大讯飞盈利能力也随即失色。统计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科大讯飞累计实现净利润22.6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6.76亿元,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扣除/平均)一路下滑,由上市之初的17.25%下滑至3.83%。

文末,薛云奎总结道,“科大讯飞在经营层面是一家快速增长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在管理层面,是一家扩张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财务层面,是一家擅长募资但却不擅赚钱的公司;在业绩层面,是一家大手笔花钱但股东回报率低下的公司。”

现金or利润?

薛云奎的质疑很快得到回应,8月30日,科大讯飞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按照作者(薛云奎)的观点和逻辑,就不会有亚马逊、特斯拉、京东等这样的企业了,以亚马逊为例,其亏损近20年,估值却达4800亿美元,就是其广大投资者对其战略和落地执行能力的认可。”

上述言论随即招来反驳,“科大讯飞与亚马逊,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企业。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在线零售。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公司规模,二者都差异巨大。不知为何科大讯飞却要比肩亚马逊?而且,还把特斯拉和京东也放在一起?”薛云奎如是说。

亚马逊于200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84.9亿美元,净利润3.59亿美元。2016年,亚马逊实现营业收入1359.87亿美元,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23.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事实上,自上市以来,亚马逊仅有2012年和2014年两年出现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3900万美元和2.41亿美元,连续20年亏损的说法应是无从谈起。

更为重要的是,上市至今,亚马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逐年增加,公司实际现金流入远超业绩表现。

上市之初的2005年,亚马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7.33亿美元,约占同期净利润的204.18%;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19.2亿美元和164.43亿美元,分别是同期净利润金额的20倍和6.94倍。即便是在亏损年份,亚马逊现金流量净额也分别高达41.8亿美元和68.42亿美元。

自上市以来,京东依旧在亏损之中,2014-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9.96亿元、-93.78亿元和-38.07亿元,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金额同样高于净利润,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尚可。2014-2016年,京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15亿元、-18.12亿元和87.67亿元。

在薛云奎看来,衡量一家企业的产出既可以采用净利润指标,也可以采用净现金指标。前者依循应计会计原则,后者依循现金会计原则。所以,对企业估值如果采用净利润指标,通常采用市盈率;如果采用净现金指标,则通常采用市现率。

亚马逊因其会计政策稳健,而且不断致力于尝试新的技术,所以报表盈利水平一直不高,市盈率也因此居高不下。但如果用市现率来衡量,亚马逊当前的市值却并不离奇,约为27倍。

与亚马逊和京东相比,科大讯飞的表现却是背道而驰。数据显示,2014-2016年,科大讯飞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2亿元、5.16亿元和2.99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110.82%、121.41%和61.78%,公司造血能力有所衰退。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7日,科大讯飞的市现率(经营现金流TTM)为3256倍,市盈率(TTM)为241倍。

争论背后 有“机”可寻?

采用现金估值还是利润估值已是投资者争论多年的话题,但其初衷均是期望为评估决策提供依据。

财报分析作为工具虽不是*的,但也不是毫无用处,公司股价或许并不完全取决于会计利润,但长期而言会计利润对股价变动仍有解释力,而基于现金的分析方法同样不失为一种应用工具。

一个相对普遍的共识是,高市现率通常意味着一家公司正在以一个较高的价格交易,但并没有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去支撑高股价,而低市现率则表明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着充足的现金,但这些现金还没有反映在股价之上。从市现率的角度出发,亚马逊和京东的整体估值并非不可理喻。

值得思考的是,以市现率作为参考指标,是否能够发掘出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公司?

以A股市场为例,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9月6日,按市现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剔除净利润(扣非后)低于50%分位值、市盈率高于50%分位值的标的,排名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三一重工(600031,诊股)(600031,股吧)、徐工机械(000425,诊股)(000425,股吧)、供销大集(000564,诊股)、鄂尔多斯(600295,诊股)(600295,股吧)、铜陵有色(000630,诊股)(000630,股吧)、锡业股份(000960,诊股)(000960,股吧)、江苏有线(600959,诊股)(600959,股吧)、深天马A(000050,诊股)、首旅酒店(600258,诊股)(600258,股吧)、中国武夷(000797,诊股)(000797,股吧)。

而由此引发的进一步思考是,是否存在利润指标与现金指标均处于相对低位的公司?

2015年,广证恒生曾发布策略投资报告,依照股息率由高至低排序,筛选依次剔除市现率、市净率和市盈率三项指标排名低于25%分位值的标的公司。

根据报告,截至2015年8月27日,在不考虑行业重叠的情况下,排名前列的公司包括上汽集团(600104,诊股)(600104,股吧)、深高速(600548,诊股)(600548,股吧)、福耀玻璃(600660,诊股)(600660,股吧)、农业银行(601288,诊股)(601288,股吧)、大秦铁路(601006,诊股)(601006,股吧)、中国神华(601088,诊股)(601088,股吧)、鲁西化工(000830,诊股)(000830,股吧)、雅戈尔(600177,诊股)(600177,股吧)、中国石化(600028,诊股)(600028,股吧)、华域汽车(600741,诊股)(600741,股吧)。

自2016年9月7日至今,上述公司涨幅分别为61.47%、25.83%、70.8%、33.33%、56.29%、80.38%、116.08%、17.47%、34.03%和61.63%,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约为15.2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时至今日,上述名单已然发生变化。经统计,截至9月6日,按股息率由高至低顺序,依次剔除市现率、市净率和市销率三项指标排名低于25%分位值的标的,在不考虑行业重叠的情况下,排名前10的公司分别为中国神华、金地集团(600383,诊股)(600383,股吧)、上汽集团、梅花生物(600873,诊股)(600873,股吧)、农业银行、森马服饰(002563,诊股)(002563,股吧)、宁沪高速(600377,诊股)(600377,股吧)、中国石化、鲁泰A(000726,诊股)、厦门空港(600897,诊股)(600897,股吧)。




北方稀土*消息新闻

原标题:年赚50亿的4倍“稀土大牛股”北方稀土:周期股?赛道股?还是真正的行业反转股?

非常重要的战略产业。




2021年新能源车大卖,整个新能源车行业都如火如荼,炒完下游炒上游,稀土行业也延续了这种景气现象。


其中代表企业北方稀土(公司)2021年年内股价*涨幅达到376%,接近4倍;市值*达到2256亿,创历史新高。


目前公司股价虽有所回落,但截至5月27日收盘,较2021年仍有161%的涨幅,市值还有1237亿。


(APP)


公司2021年业绩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4.1亿,同比增长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462%,与股价一样亮眼。


2022年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98.1亿和15.6亿,分别同比增长50%和89%,维持着业绩高增长。


不过,公司2021年这50亿数量级的利润固然可观,但风云君更关心的是这样的利润能否持续,是否是昙花一现呢?


风云君如此担心,是因为自1997年上市以来,公司的历史*利润也仅为2011年的34.8亿,其余年份大多在10亿以下,且波动较大。



带着好奇心,我们来一起走进北方稀土。


稀土大牛终于迎来行业景气周期?


稀土产业主要分为上游稀土开采、中游冶炼分离、下游功能材料,以及终端应用领域。


(公司公告)


北方稀土的业务涉及中游冶炼分离、下游功能材料以及终端应用领域,而其稀土矿的主要来源为其控股股东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包钢股份。因此可以说北方稀土的业务涵盖了整个稀土行业的上中下游,完全可以作为稀土行业的代表来研究。


原料方面,公司冶炼分离产能12万吨/年、稀土金属产能1.6万吨/年;稀土功能材料中磁性材料合金产能4.1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一,抛光材料产能3.2万吨/年、贮氢合金8300吨/年,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半数以上。*称得上是稀土行业的大牛。


(公司公告)


稀土属于有色金属板块,因此也具有有色金属的周期性特征,而供需关系也是稀土产品价格变动的主要原因。


先说需求端,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主要包括永磁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和发光材料,其中永磁材料占比*,达75%左右。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发展,永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部分,需求旺盛,景气度上行。


再来看供给端,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冶炼分离严格实行总量控制、指标分配的生产计划,每年由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向六家稀土集团分批下达当年的总量控制指标。

2018-21年,我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万吨、13.20万吨、14万吨、16.8万吨,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1.5万吨、12.70万吨、13.50万吨、16.2万吨,增幅均分别为10%、6%、20%。


可以看出,2018-20年三年期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增幅较小,2021年增幅相对较大。


但尽管如此,在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用于永磁材料的主要稀土原料镨钕金属、氧化镨钕等还是出现了较严重的供不应求情况,其中氧化镨和氧化钕2021年均价分别同比增长了84%和88%。


2022年以来继续大幅上涨,镨钕金属和氧化镨钕3月均价分别较2021年12月上涨了24%和22%。


(choice数据)


北方稀土一直是六家稀土集团中分配指标占比*的,其中2021年北方稀土分到的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标占比分别为60%和55%,占一半以上,轻稀土指标更是拥有*份额优势。


而且近年来我国轻稀土增量指标也主要集中在北方稀土上,2022年第一批轻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占全国总指标的67%、55%,比去年第一批增长36%、41%。


(公司公告)


稀土价格上涨,北方稀土自然最为受益。2021年公司的稀土原料产品和稀土功能产品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11和22个百分点,达到38%和41%,这也是公司2021年净利润爆发的主要原因。


(公司公告)


其中稀土功能材料中的磁性材料是毛利率上升的主力,上升了24个百分点。


(公司公告)


最终2021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大涨16个百分点,净利率大涨1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较2021年又分别小幅上涨0.9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



成本有优势,但利润率依旧承压


不过,这时有些小机灵鬼应该会问了:公司产品价格涨价,那么公司采购的稀土矿等原材料价格应该也会上涨,公司的毛利率怎么会上涨幅度如此大呢?


这就不得不提公司的另一项*技能点了:公司在资源方面依托全球*轻稀土矿白云鄂博,兄弟公司包钢股份拥有*采矿权,且排他性向公司供应稀土精矿,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而且,公司从包钢股份采购的稀土精矿价格方面也有较大优势。


根据包钢股份年报说法,双方是在综合考虑稀土市场产品价格情况、碳酸稀土市场价格,并扣除碳酸稀土制造费用及行业平均利润,同时考虑加工收率及稀土精矿品质要求等因素基础上确定的交易价格。


但两家公司基本每年签订一次供货合同约定稀土精矿的交易价格,而不是随市场价一直波动。这在价格波动不大的年份也算省事,但在稀土精矿价格不断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北方稀土采购的稀土精矿较市场价就有了优势。


如2020-22年公司向包钢股份采购的稀土精矿价格分别为12600元/吨、16269元/吨和26887元/吨,涨幅分别为29%和65%,其中2022年稀土精矿采购价格涨幅大于公司主要产品价格涨幅。


而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2022年1-4月碳酸稀土(REO42-45%)现货均价为7.83万元/吨,比去年全年均价上涨90%左右。


因此,无论从*价格还是价格涨幅角度,北方稀土的精矿采购成本均占显著优势。


(choice数据)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低价卖给公司稀土精矿,包钢股份不是亏了吗,这难道不是控股股东在向公司转移利润吗?


其实不然,包钢股份也是上市公司,其业绩表现也是要对投资者做交代的。


(APP)


之所以价格低,是因为包钢股份生产稀土精矿所用原材料为白云鄂博矿生产铁矿形成的尾矿资源,生产成本本身就全球*。


不过从季度数据来看,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2021年四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下滑,分别下滑18个和15个百分点。


可见,随着2022年公司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大于产品价格涨幅,公司利润率已有所承压。



同时,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也有所下滑,由2021年四季度的19.8亿下降为2022年一季度的15.6亿。



作为投资者,我们要看的是公司的未来,也就是说要判断公司未来是否仍会面临着采购价格涨幅大于产品价格涨幅、利润率承压的风险,或者是否面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当然,这将都取决于供需关系。需求方面,新能源车行业是大势所趋,那么供给方面自然就成了关键。


卡外国脖子的稀土,会卡咱自己的脖子吗?


首先,穿插一段稀土行业小常识。


2000年以前,稀土矿产能、冶炼分离能力、稀土永磁材料制备能力普遍集中于美日欧。


而后随着中国采矿产能快速释放、冶炼分离工艺改进,以及资源禀赋高、人工成本低等多重优势,竞争力逐渐增强。


2008年以后,绝大部分稀土产物均由中国企业供应。


目前,我国凭借在资源禀赋、冶炼技术及综合成本等多重优势,已经形成全球最完备的稀土产业链。

资源端:中国稀土储量、产量均为世界第一,2020年稀土矿储量、产量分别占全球比例的37%和58%,且成本全球*,优势明显。


冶炼分离端:全球86%稀土矿依赖中国“溶剂萃取法”冶炼分离产能,中国占据*话语权,海外除澳大利亚Lynas公司拥有2万吨冶炼分离产能外,其余海外开发的稀土矿需运至中国进行冶炼分离。

在芯片领域我国深受外国“卡脖子”之苦,稀土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可以用来反制裁的一个手段了。


但历史上一些地方曾运用落后方式开采、冶炼稀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酸化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小、散、乱的竞争格局让中国稀土陷入*的内卷,出口价格一低再低,稀土没有卖出“稀”的价格,而是卖出了“土”的价格。


为遏止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国家重拳出击打击“黑稀土”,2011年后国家出台开采配额限制政策,国内稀土开采和冶炼均采用配额调控,配额指标归于北方稀土等6大稀土集团,力求反映稀土真正价值。


2017年以来,黑稀土逐渐式微,产量下降,国家配给矿物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持续上升,供需维持着一定的平衡。


也就是说,历史上稀土价格主要受供给端影响严重,而需求端较为稳定。



而2021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稀土供给跟不上,价格大涨,呈现出与锂、钴类似的供需格局。


但稀土与锂、钴的不同点在于,稀土的供给完全由国家控制,短时间内可以更容易的提升,而锂、钴则由于矿产资源、产能问题,难以迅速上量。


因此,风云君认为,在新能源行业上游原材料均大幅上涨,成为抑制新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时,国家自然不会再使产量可控的稀土行业成为新能源行业大发展的另一障碍。


未来稀土大概率也将是新能源上游供需格局最健康的品种,行业景气度会不断提升。但不会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也会维持在平稳上行的合理状态。


当然,北方稀土的业绩由于量的提升,和价格的适度提升,表现也不会太差。



北方稀土拥有国内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的*份额,且原材料价格优势明显,公司2021年的业绩爆发来源于其主要稀土产品的量价齐升。


但2022一季度,由于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高于产品价格涨幅,公司毛利率已出现环比大幅下降。


而且,稀土产品供给完全由国家控制,上量较为容易,未来价格畸高的可能性也较低,稀土行业的暴利就真的可能是昙花一现了。


不过,从历史业绩来看,受需求高涨影响,稀土行业的景气度依旧不会太差。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APP分享




北方稀土*消息是利空还是利好

4月14日丨北方稀土(600111.SH)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304.08亿元,同比增长38.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30亿元,同比增长46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67亿元,同比增长444.50%;基本每股收益1.4191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45元(含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方稀土*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北方稀土*消息、600959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