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股份(海伦哲*消息)

2022-06-17 12:19:42 股票 xcsgjz

平安股份



本文目录

  • 平安股份
  • 海伦哲*消息
  • 平安股份股权结构
  • 平安股份十大股东


(1)平安股份


保险股近期表现低迷,行业龙头如何破局?保险代理人告别“大进大出”的人海战术后,接下来如何展业?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险企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平安股东大会现场

记者 齐金钊 / 摄


4月29日下午,中国平安举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面对投资者关心的行业和公司热点问题,中国平安相关高管一一予以回应。



对估值修复充满信心



去年以来,A股保险板块持续走低,估值水平在板块垫底。作为保险板块龙头,中国平安的股价也备受市场关注。


对此,中国平安联席CEO姚波称,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平安股价持续下行已经脱离公司价值增长曲线。“接下来,对股价回归真实价值区间,公司充满信心。”


姚波解释,从公司内部来看,中国平安战略清晰,业绩稳健。同时,公司在积极进行市值管理,主要举措包括维持常年稳定的分红政策,以及积极兑现股份回购计划。


姚波表示,近期来看,今年公司将完成寿险深度改革目标;长远来看,公司“综合金融”和“医疗健康”模式值得期待。


4月29日晚,中国平安披露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0.0%至430.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58亿元,同比下降24.1%,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基本每股营运收益2.46元,同比增长11.3%。



有信心在今年完成寿险深度改革



针对参会股东提出的平安寿险改革的相关问题,中国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回应称,中国平安在持续推动寿险改革,保险代理人数量缩减明显。随着寿险改革进入第三年,当前改革成效令人满意。中国平安有信心在今年完成第一个三年的“深度改革”目标。


她介绍,目前中国平安的寿险改革主要涉及渠道端和产品端。其中,渠道端包括代理人、银保、社区网格、兼职代理人四方面的改革。这四个渠道让更多保险从业人员更好地提升获客能力、销售能力,使他们的收入更加稳健持续增长。产品端则打造了“健康+”“居家养老+”“康养+”等三大“产品+”体系。


“通过这三年的深度改革,相信寿险业务可以在五到十年里,迎来更好的发展。”陈心颖表示。



紧抓养老政策改革机遇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对此,中国平安总经理、联席CEO谢永林表示,中国平安在参与个人养老改革中,具备账户优势、产品优势、渠道优势等三个层面的核心能力,会积极、深度参与其中。


“中国平安做这件事有得天独厚条件,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谢永林解释,在账户优势方面,平安银行3年前就在账户平台体系搭建上开展了相关工作;在产品优势方面,此次个人养老制度鼓励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养老保险公司、寿险公司乃至银行的储蓄产品都参与体系建设里来,而中国平安具备全牌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公司会在内部协同开发不同产品去满足多类客户需要;在渠道优势方面,中国平安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金融客户超过2亿,且公司拥有庞大的线下队伍。



聚焦“综合金融”和“医疗生态”双轮驱动



在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近年来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医疗、养老领域都有涉及,能否保证主业做精做强?


“中国平安向来在战略方面比较超前,一直以来我们觉得平安长期发展战略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我们一直都提醒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回应称,虽然中国平安旗下涉及业务众多,但都是在聚焦“综合金融”和“医疗生态”两大方向,并持续通过科技能力来加强双轮驱动。事实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国平安更擅长做“减法”。如果把中国平安比作一棵大树,中国平安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修剪,确保长得直、长得好。


马明哲表示,在综合金融生态里面,中国平安实现“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客户黏度、客户的频率、客户的忠诚度,这个模式*的挑战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中国平安在服务要求、质量、客户体验方面会更高、更严格。未来,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模式会显现它的独特差异化竞争优势。


马明哲还表示,在“医疗+健康+养老”生态下,随着新的保险行业演变,未来一二十年会逐渐形成新的趋势,“冷冰冰”的金融服务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把金融和医疗、健康、养老结合起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编辑:于红波




(2)海伦哲*消息

​(***财经《正点财经》)4月27日晚,长期陷于股东纷争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海伦哲公布了2021年年报,因为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8日,海伦哲停牌一天,今天,海伦哲复牌,股价下跌17.13%,报收于每股1.79元。公司何以陷入今日的困境?***财经记者赶到了公司总部进行实地采访。

因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海伦哲面临退市风险

视频加载中...

在海伦哲位于江苏徐州的总部工厂,主管生产经营的总经理马超告诉记者,在公司实控权争夺期间,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照常进行。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超:我们是制造型企业,换句话说股东之间的纠纷不可能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股价的状态也不会影响企业,它跟企业资金没有关系。*的影响是因为股东之间纠纷造成了银行贷款不再放贷,而是还了就不再贷了。

据马超介绍,海伦哲徐州本部目前每天都有近350名员工正常上班,还有100多名营销服务人员在市场一线工作。

海伦哲这份无法出具意见的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66亿元,同比下降18.16%,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127.94%。就是这样一份表面看起来还算正常年报,现任董事长金诗玮却迟迟不愿意签字,他表示,自己因公章被抢,失去了公司控制权,现在连公司的大门都进不去,对公司目前经营现状也完全不了解。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诗玮:从去年10月9日,丁剑平、张秀伟、栗沛思他们一帮人,从公司把公章证照全部抢走了。我作为法人代表,我都没有办法进入公司,我派出的所有员工全部被他们以非法的手段,盖个公章就强行驱逐出了公司。对生产经营我是完全被架空。我们对这个企业从第四季度开始完全不了解也不掌控。

在海伦哲总部,记者见到了海伦哲原董事长、创始人丁剑平,在抢夺公章事件发生后,丁剑平的团队实际上掌控了海伦哲目前的生产经营。他将公司年报难产以及被星ST的矛头指向了现任董事长金诗玮。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丁剑平:在我们经营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之下,已经完成了年报的编制。金诗玮故意阻挠年报的正常披露。

在海伦哲的2021年年报中,该公司的审计单位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表示,由于实控人争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按照相关法规,由于海伦哲2021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深交所将对海伦哲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公章是否被抢夺?

海伦哲实控人之争风波未息

有关海伦哲原董事长带人“抢夺”现任董事长公章的报道在去年10月就已经层出不穷,抢公章事件真的存在吗?公司的公章现在又在哪里呢?

记者在江苏徐州见到了由董事长金诗玮派来的,原海伦哲董监事组成的行动小组成员王春风,王春风告诉记者,原来在他们手里的公章银行u盾等在去年10月9日这天被抢走,随后他们向当地警方报了案。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原财务部长 王春风:2021年10月9日,我当时是时任徐州海伦哲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长,10月9日上午,我回到办公室,出纳员告诉我公司的财务章,还有法人代表金诗玮先生的印鉴章,还有银行u盾被原财务总监栗沛思强行带走,我和出纳立马去徐州市东环派出所进行了报警。目前为止已经六个月了,一直没收到处理结果和报警回执。

对于王春风公章被抢的说法,海伦哲公司原董事长丁剑平却表示,公章一直在公司综合管理处的保存之下,并且现在也在正常使用中,并不存在任何被抢夺或丢失的状况。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行政处长 韩影:海伦哲公司的公章、合同章、法人方章、签字章。一直在我这里安全保存。

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诗玮:公章可能还在办公室保险柜里面,但是它的使用流程发生变化,对公章之后的控制发生变化,我作为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我无法决定这个公章的使用与否,这就是抢劫。

对于金诗玮所说的公章被抢并报警一事。记者也联系到了当初接警的徐州某派出所,对方表示,对此事不知情。

上市公司爆发控制权之争

投资者权益如何保护

公司控制权之争尘埃未定,但是海伦哲被星号ST却已经是板上钉钉,并且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投资者的利益又有谁来保护呢?

4月25日,海伦哲公告披露收到江苏省证监局的监管函,其中提到2021年10月以来,公司信息披露内容相互矛盾,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事实上,早在2021年9月,网上就爆出江苏省证监局对海伦哲进行了现场检查。除了江苏省证监局对海伦哲出具了监管函,深交所也多次向公司下发问询函。

根据4月13日海伦哲发布的公告,3月29日深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公司董事、相关高管人员在年报编制中的勤勉尽责情况。

市值风云研究员 肖运炜:跟海伦哲类似,这种实控人之争,最后往往都会导致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因为这种事件,往往都很难解决并且都会被严重拖延,最后使得公司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有很多公司在发生公章抢夺事件之后,半年内都经历了股价腰斩,甚至高达70%。一些公司会被ST,甚至鹏起科技都已经被退市了。

记者查阅了A股多家公司的公告,发现从2019年开始,公告中提到公章抢夺、公章丢失等字眼的上市公司,就不止10家。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杨德龙:我认为无论是什么公司,都不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有关部门对于现在出现的一些实控人的闹剧,导致公司被ST或者被退市,造成投资者重大损失的问题,给予关切,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将来出台一些相关的规定,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转载请注明***财经

(编辑 刘项楠)


(3)平安股份股权结构

引言

保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毕竟一旦发生任何突发事件,保险能够*程度地减少我们个人的损失。就拿去年郑州的洪水来说,很多普通家庭的私家车都因为郑州大雨而报废,不过只要给汽车购买了保险,那么每个人的损失还是能够降到*。


在保险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有名的公司。比如说中国平安,在保险行业就大有名气。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中国平安是一家国企,毕竟打着国字号的招牌。但最近却听说中国平安不是国企?那集团背后的大股东是谁?内行人给出答案,往下看完,大家就会明白了。


在最初的时候,平安集团确实属于国企。了解平安集团发家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正是依靠着国有资产的支持,平安集团才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不过在创办之初,该集团的股东也只有两个。并且这两家我们非常的熟悉,一家的名字叫作工商银行,另外一家的名字

叫做

招商银行。

对各大银行非常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都是国有企业,所以在这个阶段从控股上来说,平安集团确实属于国企。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走向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促成这个改变的人名字叫作马明哲,他可以说影响了平安集团整个的发展进程。

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马明哲认为公司如果还采用旧式的股权办法,那么公司的发展始终会受限,所以应该尽早在股权上进行改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公司当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以及动力。


之前的股东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纷纷选择退出,但是平安集团也吸引到了很多新的投资者,甚至在投资者当中还有一些外国企业。从这个时候起,平安集团的公司性质就开始发生了变化。当时在所有的股东当中,持股*的应该是汇丰银行。


伴随着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不断升值,平安集团的实力也在不断的壮大。但就在平安的市值达到历史新高时,汇丰却突然将自己手中的所有股权进行了套现。不过让汇丰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减少了对平安的持股,平安却趁机购入了很多汇丰银行的股票,成为了汇丰的重要股东。


这样的新奇事,在当时引来了很多行业内外的人关注。因为大家从来没有见过,不久前还在持股的一方,持股的对象立马变成了自己重要的股东。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平安集团的实力确实比较强大,就算汇丰银行抛股套现,也并没有对平安产生太大的影响。

那么在如今平安集团的股权结构当中,又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点呢?在如今平安的持股公司当中,有一个国外的企业要引起重视。这个企业的名字叫作CPgroup,相信很多人也听说过这个集团。不过虽然这家企业被认定为外企,但事实上它的*管理者是香港籍,所以这个公司也可以说是由中国人进行掌管。


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平安的第二大股东,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中信集团。提到中信集团想必很多人都并不陌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企。那么说了这么多,中国平安目前的性质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在他创办之初,确确实实可以被称之为一个完全的国企。但自马明哲对中国平安进行改革后,公司的性质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在目前中国平安的股权当中,仍然有很大的一部分归国企占有,但是公司内部的股权当中也有很多私企以及外企。

所以目前的中国平安,已经不能够称之为一家国企。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从目前平安的股权构架当中,我们发现国有资产的占比还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虽然平安不是一家彻彻底底的国企,但是他也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为国家的老百姓做出更多的服务。


结语

其实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尤其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些国有企业,也对公司内部的股权进行了改革。一个公司的发展,外部力量的支持非常重要。不过在股权的把控程度方面,虽然吸收了一些外来资本,但是国有资产仍然占据主导。相信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能够发展得更好。


今日话题:中国平安居然不是国企?官方回应这样说,背后大股东终于“现身”


(4)平安股份十大股东

在1978年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开放了经济政策,许多人选择了下海经商。在那场下海经商的浪潮中,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企业。但是由于受我国当时的社会性质以及市场制度的制约,很多企业无法合理获得生产资料的分配。为了更加合理地进行生产资料的分配,国家针对企业性质重新进行了划分,改变了我国市场仅有国有企业的形势局面。

现在我国的企业性质目前有两种,分别是国有体制和私有体制。但是在这些体制中,“中字头”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能源等“中字头”企业,都是典型的国有企业。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保险行业中最为出名的中国平安就是一家大型综合企业。那么为何带“中字头”的中国平安不是国企呢?它到底是什么结构的呢?

一、中国平安的由来

在1978年初期,深圳还是我国东南边陲的小镇,经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深圳已经为了GDP排名世界第29位的国际化大都市。而在深圳成功的同时,也孕育出了许多驰名海外的企业,腾讯、华为、万科、招商等企业都诞生于深圳。

但是如果从世界五百强排位来看,中国平安才是诸多诞生在深圳的企业中最成功的一家。中国平安现在排在世界第21位,金融集团第2位。

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平安,是我国为了推进保险行业的发展而成立的一家综合类保险企业。中国平安成立之初,正值1978年春风最盛之时。深圳龙口作为1978年的起源地,吸引了当时无数的青年才俊,而马明哲和中国平安的故事就从龙口开始了。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马明哲,身上充满了军人的冲劲,他愿意做实事,也有着做实事的本事。当时在湛江工作的马明哲在看到国家如火如荼进行经济建设时,便就动了心思。马明哲的一位老领导看穿了马明哲的想法,便建议他与其呆在封闭的粤西地区不如趁着年轻去蛇口开发区闯一遭。

1983年,28岁的马明哲孤身一人来到了深圳蛇口。刚刚到达蛇口,马明哲就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袁庚。在初到蛇口时,马明哲就想成立一个类似于基金的项目,为开发区中的员工提供保障。当时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是马明哲却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办成。所以马明哲专门前往香港,拜访了袁庚,肯定他为自己心目中的保障基金写一封推荐信。

袁庚非常欣赏马明哲身上的干劲,也非常喜欢他的想法,所以最终帮助马明哲写了推荐信。就这样,在马明哲的激情和理想中,平安的雏形出现了。

在拿到推荐信后的两年时间里,马明哲不知辛劳的多次前往北京,四处游说,最终成功的拿下了中国平安的保险牌照。就这样在那个极不平凡的1988年,中国平安诞生了。

跟当时闯荡蛇口的其他年轻人一样,马明哲也在凭借着一腔热血,做着理想主义的大梦。他当时便就发出宏誓:中国平安一定会是中国崛起背后的核心企业之一。

马明哲的热情带动了当时平安的每一位员工,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在全国各地跑业务、拓版图。当时由于经常出差,所以马明哲会随身带着一本英文字典,便于随时学习。

成立之初的中国平安仅仅只有13名员工,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保险”,所以公众并不了解。为了开拓业务,马明哲带着这13名员工,每天走街串巷的“扫楼”。他们每天白天带好面包干粮出去跑业务,晚上就回到公司打保单,就在办公室中睡,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多年。也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马明哲和中国平安最初的一批员工,才能在完全不确定的荒地上开拓出一片森林。

袁庚曾经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过,中国平安就是当年的蛇口精神的*传承,而其*马明哲更是将蛇口的五敢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实当时还有很多的人有着马明哲身上的闯劲和莽劲,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到平安这样的程度呢?因为他们没有马明哲所特有的以激情为驱动力、以草莽精神为发展渠道、保持理性稳定的成长环境。

而经过34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经从当年那个仅有13人的小小保险公司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的金融集团。现在中国平安的年营收将超过20000亿,其总资产已经超过80000亿,平均每日营收将达30亿,净利润达到4亿。在中国的14亿人口中,每7个人中就拥有一个平安保险的客户。

二、中国平安的企业性质构成

中国平安的崛起加之其股市大涨,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上市,并且逐渐上涨,并且逐渐得到公众的认可。但是由于中国平安也是带有国字头的企业,所以很多人都将其当成了国企。作为中国 A股四大金刚之一的中国平安,其实是一家综合性质的合营企业。

最初为了筹集用于保险项目的资金,中国平安由招商局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同按比例投资所建成,所以曾经的中国平安是属于国企范畴的。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慢慢发展,中国平安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马明哲在公司取得稳定后,就要进行股权分散制度。而也正是马明哲的这个决定,将马明哲辛辛苦苦创立的中国平安由原来的个人团队彻底变为了集体团队。

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平安的价值也在逐步提高,汇丰银行也在此时趁机入局。但是伴随着汇丰银行与美国政府的丑闻爆出后,汇丰高层将手中股票大量抛售,以求变现。中国平安通过反向增持,成为了汇丰银行*的股东。

而在汇丰银行退下后,泰国的卜蜂集团成为了中国平安的*股东。泰国的卜蜂集团就是我国现在的正大集团的前身,再起创始人回国以后,正大集团也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除了掌握着中国平安的*股份外,中信是中国平安的第二大股东。

结语

中国平安因为其分散控股制度,使得参股构成极其复杂,既有外资也有央企。既有企业也有个人,所以中国平安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大家以后不能因为中国平安的名字带有“中字头”而便把他误当做国企。那么大家认为中国平安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