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中说的很清楚,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协议主要是指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其中涵盖了对于市场支配地位、不公平价格行为、低于成本销售、限定交易、差别待遇(大数据杀熟)、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行为的认定。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这是为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引导平台经济领域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促进线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2020年11月10日中国互联网公司大跌,跌幅靠前的,均与电商有关。
截至当天收盘,有赞跌幅更高,为11%,美团下跌10%次之,拼多多、京东跌幅均排名靠前。这些公司,均是电商相关互联网平台。
11月10日,双十一前一天,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中涉及最多的,也是电商行业。指南对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此前模糊不清的定义给出了明确规定。几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指南发布时间选在双十一前夕,对于电商行业的震慑不言而喻。
11月10日,根据网信中国公号文章,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要求27家平台公司不得开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二选一”、商誉诋毁、裹挟交易等违法违规竞争行为,或依托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荟萃分析进行的“隐形”不正当竞争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美团京东阿里腾讯等巨头股价大跌,这是一个信号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阿里腾讯美团京东股价齐跌,专家详解反垄断指南为何影响巨大
究竟是谁在抛售阿里的股份?
阿里股份减持的背后是苏宁、富士康、软银这些“大财团”,他们抛售减持的理由其实我们心中也大都有数。
苏宁:苏宁的电商业务布局其实与阿里有较大的交叉,甚至可以使用“竞争对手”这样的词汇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商业路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关系,在适当的价位止盈、分道扬镳也是一种明智的举措。
富士康:据统计,富士康的订单之中苹果相关的业务占据了总业务 40% 的份额。但是由于国产品牌手机的异军突起,苹果的日子也不好过,销量锐减,价格也不再“高贵”。富士康因此还被曝出裁员 5 万的大新闻,为了回笼资金流,在资本寒冬“活下去”,抛售阿里股份也是选项之一。
软银:最近孙正义的软银日子也非常不好过,新闻屡屡爆出软银债台高筑的消息,为了归还高高在上的欠款,扩充资金流,收割一波阿里的“摇钱树”也是合理的。
阿里遭遇减持也合乎情理
(1)股价接近历史更高位
阿里巴巴现在最新的股价为 186.19 美金,距离历史更高位 211.70 仅有 13.7% 的差距,各路资本见好就收,在行情尚且可观的时候选择落袋为安也是一种投资智慧。
现在的美股距离历史高位仅有一步之遥,以纳斯达克指数为例,当前为:7964点,历史高位8133 点,也仅仅只存在 169 点的差距。涨的越高,风险也就越大,是个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从 2009 年至今美股已经接连走了 10 年的大牛市!
(下图为阿里巴巴的月 K 线走势图)
(2)业务布局分散、故事水分太多
阿里旗下有好多“金刚”,比如阿里云、蚂蚁财富、网商银行、达摩院、 *** 为首的电商平台、菜鸟 *** 等等,涉及电商、新零售、大数据、物流、互联网金融、芯片、人工智能许许多多的概念。
宏大版图的愿景是美好的,不过一个个业务的发展、成熟也都是需要时间和不断投入的。现在阿里系真正能够稳稳实现盈利的也不过就是电商板块,其他不少的板块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就好比达摩院,什么时候能够有产出还是个未知数。
上图为 2014 年至 2018 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走势图,曲折的趋势也能看出其中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传统的电商业务遭遇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挤压,互联网金融又遭遇理财通、银行理财APP的“异军突袭”,业务越来越难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阿里巴巴现在的市值已经高达 4796 亿美金,按照 1:6.72 的汇率进行计算,折合下来约为 3.2229 万亿人民币,要知道“宇宙之一大银行”,2018年全年净利润将近达到 3000 亿人民币的工商银行市值才只有 2.04 万亿,阿里巴巴比它多了整整 57.99%!其中存在泡沫是显而易见的。
总结
只要是用于交换的商品、股票总是会经受大行情、以及其自身真实价值的影响而发生行情的起伏波动,所以面对阿里遭遇大资本的减持我们也需要理性去看待。
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四大互联网巨头,可以说是这几天日子不好过,因为新出了一个规定,就是你们怎么争都没有关系,但是现在上方的家长来了,出台了一个对于融资方式的限制。
原来或这些互联网企业融资玩的是以债抵债,就是把钱带出去,然后收到了那个债务凭条,再拿这个钱去带新的钱,这样他的资产负债率很高,比如说蚂蚁他的那个信用方式,人们所熟知的花呗借呗,本身有很少的一笔资金是自己的,大部分都是向银行贷的,据得到的数据来说,他们自己应该是有不到400亿左右的资金,但是现在总的贷款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0亿,这个资产杠杆玩的可以说已经很可怕了。
现在官方就站出来了,说你们这个杠杆不是不行,风险太高,因为如果发生了相应的经营风险,他很容易就会爆仓,虽然诺大个集团肯定有风控,但是谁能控制了大的环境啊,所以官方出台了一个新规,玩儿这种手段自有资金必须超过30%意思就是你自己有30亿,你可以跳动100亿的资金,但是想撬动更多不行官方限制你,因为你这个杠杆玩的太可怕了,就像去炒房子,首付都付了,但是房价跌了,一套房子跌了25%套房子立马爆仓,虽然这些互联网巨头的融资方式比那个要复杂得多,但是大的道理差不多。
这种融资方式被限制就是处于大的经济环境运行的考量,因为现在国际的金融风险越来越高了,要知道美国澳洲的金融业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不可避免也会受到影响,什么时候她们在会发生危机,那影响的可能就不是当初08年次贷危机那样的程度了,可能会翻好几倍,所以我们不得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