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股票代码为“PDD”。
拼多多是国内主流的手机购物APP,成立于2015年9月,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体会更多的实惠和乐趣。
扩展资料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线。
2016年2月,拼多多单月成交额破1000万,付费用户突破2000万。
2016年7月,拼多多用户量突破1亿,获得B轮1.1亿美元融资,IDG资本、腾讯、高榕资本领投。
2016年9月,拼多多与拼好货宣布合并。
2016年10月10日,拼多多周年庆单日交易额超过1亿元。
2017年10月,拼多多近1个月长期占据iOS总榜及购物类之一名。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发行价19美元,市值达到240亿美元。
2018年8月31日,拼多多(PDD)公布上市来首份财报,2Q营收同比增2489%。
2018年10月,国美电器与拼多多已展开合作,前者为拼多多提供电器类商品经营业务。
2018年10月,拼多多发布了商家公告,对销售影音会员商品的准入条件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商家在拼多多二级分类“音乐影视”下发布各大影视平台会员类商品,将需要提供相应的授权书,以证明视频平台会员业务运营方确授权商家在拼多多销售其会员商品。授权书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授权书、销售 *** 协议等。
参考资料来源:***—拼多多更高拟融资18.7亿美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拼多多
从市值上来比较的话,拼多多在未来几年超越京东不会太困难,但超越 *** 难度比较大。最近新晋的电商巨头拼多多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财报,财报数据依旧亮眼,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随即上涨20%,市值一跃迈过1600亿美元的关卡,而此时的京东市值也只有1300亿美元,两者已经属于同一级别的电商巨头了,但与阿里巴巴相比,拼多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从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拼多多营收达到142亿元,增长实现89%,并且是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达到4.6亿元人民币。从营收上看,拼多多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重新回到了增长态势。而在用户数据上,这个季度活跃买家实现了36%的增幅,数量达到了7.3亿,与上个季度相比,增长了4800万人。随着公司的盈利,亏损率也从37%降到了9.1%,公司的财务状况相比之前,得到了好转。而在成交额上,相比之前***以上的增速,这个季度却只有78%,很难判断是受疫情影响,还是增长达到了天花板。
有分析师表示,拼多多的成交额增速下滑,主要是因为其买家的消费单价比较低,拼多多的ARPU为1720.1元,而阿里巴巴的ARPU达到了8756元,两者差距具备,即便未来用户规模追平,其成交额也很难赶上阿里。
而拼多多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产品上做了不小的改动,增加了大量3C产品,例如苹果手机,数码产品等,希望能提高用户消费的单价。但目前来看,商品的种类与阿里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未来可能要增加更多的高档的3C产品,才能提高,整个平台用户的消费单价。
这个股票为什么下跌,这应该不言自语吧。创始人现在都已经辞去董事长。下面可能会有培养接班的人,但是大众都不熟悉呀,都不像阿里巴巴已经培养了好多年,已经筛选了好几轮儿,就是马云不在,也可以完全正常的轮转。但是拼多多不行啊,拼多多目前只有这一个黄铮是在前面儿的。其他的谁都不知道,可能也会能正常运转,但是这个信息对大众来说确实是比较一个大的爆点
1.先辞任CEO,由辞任董事长
毫无疑问,拼多多是目前国内和 *** 、京东齐名的三大电商巨头之一。拼多多股价在去年翻了几倍,市值达到了2000多亿美元,而创始人黄峥持有29.3%的股份使得他的身价已经排到了国内第二,仅次于腾讯*。
黄峥之前已经辞去了CEO的职务,由拼多多原来的CTO陈磊接任。昨日,黄老板又发表内部信告诉大家辞去了董事长职务,同样由陈磊担任。
2.虽然辞去了所有职务但仍然能够控制拼多多
在辞去董事长前,黄峥拥有拼多多29.3%的股份,但由于他的一票能够抵十票,因此黄峥其实能够在股东大会上控制超过80%的表决权,妥妥的实际控制人。
在辞去一切职务后,黄峥的身份只剩了拼多多的大股东,他那29.3%的股份在股东大会上也不再能够一票当十票用了。换言之,黄峥的表决权停在了29.3%上。相比于之前超过八成的表决权,29.3%显然少了太多,甚至让人觉得黄峥可能已经失去了对于拼多多的实际掌控。
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29.3%的持股比例仍然十分庞大,能够使黄峥依然坐稳之一大股东的位子。
我们再来看看陈磊的情况。他是拼多多的懂事长兼CEO,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是黄峥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同时,陈磊也是拼多多的联合创始人,在和黄峥一起创立拼多多前已经和他一起创业过几次,两人至少有十三年的共事经历。换言之,陈磊是黄峥的铁哥们、嫡系部队,现在由他全权负责拼多多的日常经营,其中的关系可想而知。
3.黄峥辞去一切职务的原因之一
黄峥在给拼多多员工的内部信件里提到了辞去董事长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
在我看来,原因之一就是要符合监管要求。这几个月来,国家对于平台垄断加大了管控,阿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反垄断机构都进入内部进行调查了,不排除下一步对其他大型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加码。黄峥这个时候辞去相应的职务其实是在向监管层示好,告诉监管“我根本不想利用垄断地位做任何破坏公平竞争的事情”,辞职也有可能是为拼多多未来一些符合监管要求的动作做前戏准备。
4.黄峥辞去一切职务的原因之二
黄峥在信里提到辞职后会投身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争取成为一名科学家实现小时候的理想。商业奇才黄老板说的确实是实话,至少大部分是实话。黄峥是80后,才41岁,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二富有的人,实现了财富自由。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拥有资本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努力工作实现财富自由的目的就是能随心所欲去完成一些想实现的事情,黄峥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同时,黄峥是一位不太爱参与社交的人。辞去职务后他就能够把公司运营的琐事交给其他人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当然,如果涉及拼多多的重大战略调整,相信他还是会有以大股东的身份进行决策。
另外一方面,基础科学的研究也能为拼多多提供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拼多多的日活人数、GMV都已经非常庞大了,要在红海市场中再获得突破已经非常困难了。如果能够再基础科学上有所突破并将其与商业结合起来,那拼多多整条产业链也许能够被再次激活,寻找到蓝海市场后拼多多才能再进一步。
1.创始人辞职造成资本市场短期看衰
不论黄峥是否还是拼多多的之一大股东,也不管新任的董事长兼CEO陈磊和黄峥有着怎么样的革命友情,创始人在壮年时辞任集团内所有职务必然会让外界担心拼多多未来的发展,就像如果马斯克突然从特斯拉辞任、扎克伯格突然从FACEBOOK辞任也都会导致这两家美股明星 科技 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资本市场本就容易反映过度,面对一个小消息都能迅速、夸张地在股价上做出反映,更何况是创始人辞任董事长这样的大消息呢?再加上去年拼多多的股价涨幅巨大,持有筹码的投资者借助这个偏利空的消息获利了解部分收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2.让市场担心为适应监管还会有下一步举动
前面说过,拼多多作为国内更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同时,最近围绕拼多多的负面新闻也不少,随便说几个吧。多多买菜员工凌晨下班、在路上猝死;拼多多员工入职时就被明确要求996(但收入是真的高);社区团购为了几颗青菜的流量费尽心思等。
这些负面新闻加上垄断地位让人担心黄峥辞任董事长会有其他一些隐情以及拼多多之后可能有进一步符合监管的大动作。这些担忧同样会反映在股价上,毕竟股价其实是对一家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而不是现有经营状况的反映。
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这内容有点大哦,试想谁会愿意自动离开自己一手养大带大的孩子?
说明他压力越来越大了,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企业运转机制、股东、超级会员、内部管理、技术、内功与后劲等等,
更来自于经济发展不尽人意、实体趋势虚弱、同业竞争残酷、自身硬功需要提升、 社会 民意、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个人人生规划和转型等等。
总之,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压力,来自于内外部压力,来自于对自身的不可控。
科学家确实才是他最冷静最科学的选择,因为科学家对于任何 社会 、任何阶层来说都是需要的,都是有意义的!
这个问题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拼多多2015年成立,只用了三年的时间,成功上市,并从 *** 、京东、唯品会等一众势头强劲的竞争对手中,争夺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拼多多上市前四个月,还有投资人因为某些新闻去 *** 退股,结果四个月之后,拼多多一跃成为上市公司,如果那些真的有拼多多一万股权的人,赚的就不止800倍回报了。
当 *** 等竞争对手还在争夺主流消费群体时,拼多多另辟蹊径,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 *** ,主攻竞争对手无暇顾及的三线城市以下的群体,以互动分享、拼团低价的模式吸引更多三四五线的消费人群,知名度上去之后,拼多多又通过赞助各大综艺节目的方式,再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扩展资料
拼多多的崛起还得益于其“新”电商模式。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充分运用了“游戏化”思维。邀请参与拼单、助力砍价、分享领红包等玩法,不仅使购物变得更有趣更快乐,也通过微信激励的社交分享模式,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
同时,通过C2M(顾客对工厂)模式压缩供应链条,省去了中间环节和渠道成本,能够实现买家得实惠,厂家薄利多销。不过,即使已经成功上市,并成为中国排名第三的电商平台,拼多多依然饱受争议。
拼多多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代码:PDD
一、拼多多上市背景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赴美上市。拼多多在上海和美国纳斯达克同时敲锤上市,这年拼多多通过美国IPO筹集了16亿美元,成为当年美国股市交易数额更大的之一。近几年中国的电商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像拼多多这样用三年就成功上市的企业,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为了成功上市,刘强东和京东花费了10年的时间,马云的 *** 也花费了5年,再看看拼多多,仅花费了3年。
二、相关拼多多概念股票:
1、德力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7.96亿元、7.95亿元、8.67亿元、7.83亿元
公司入驻拼多多新品牌计划,推C2M定制化产品∶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入驻拼多多后的之一个月,德力销量便接近15万只。
2、梦网科技: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5亿元、27.69亿元、32.01亿元、27.36亿元。主要客户有拼多多。
3、引力传媒: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82亿元、31.47亿元、30亿元、55.96亿元。
4、恒大高新: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59亿元、3.35亿元、3.78亿元、3.18亿元。并为拼多多等社交和电商产品进行推广。
5、万里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4.53亿元、5.81亿元、5.52亿元、5.87亿元。
6、慈星股份: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4.04亿元、16.9亿元、15.21亿元、12.33亿元。
7、宣亚国际:在营业总收入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05亿元、3.69亿元、3.54亿元、6.19亿元。与 *** 、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均有合作。
三、美国版拼多多上市
美国版的拼多多电商平台Wish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118亿美元。
和中国拼多多类似,Wish主要面对美国大城市以外的中下层消费者。 正如拼多多借助微信的力量崛起一样,Wish也是通过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已经积累了1亿的活跃用户。其实Wish已经成立近10年,其中拒绝了亚马逊和Facebook的收购,坚持了独立发展。中下层消费者的潜力是真的很巨大,不管是中国,即便如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还是有很多讲究经济实惠的消费者存在的。
拼多多一夜大涨15%,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超越京东和百度之和。拼多多CEO黄峥身价一夜增长500亿人民币,超越*成为中国第三富豪,比*高出400多亿,基本追平马云,仅次于农夫山泉钟睒睒。
拼多多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电子商务应用产品。专注于C2M拼团购物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9月,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体会更多的实惠和乐趣。通过沟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
拼多多股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是其出色的业绩表现,2020年11月,拼多多发布2020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拼多多营收142.1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122.05亿元,较前年同期增长89%,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7.313亿,同比增长36%,一年强劲增长1.95亿;单个用户的年平均消费额进一步增长至1993.1元,同比增长27%。其中,在第三季度单季增长4810万。此外,拼多多还凭借多多买菜入局社区团购,有消息称12月平台件单量峰值已突破1000万。
拼多多的主要财务数据,使得它的市值一夜暴涨。首个季度归属股东净利盈利,拼多多狂涨2500亿。得益于“百亿补贴”的持续投入,拼多多的活跃买家和月活用户仍保持强劲增长。第三季度,拼多多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约100.72亿元,同比增长46%。 而7-9月,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达7.31亿人——非常接近阿里的7.57亿人了。这三个月里,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环比增加了4810万人,而阿里的淘系则增加了1500万。
拼多多在部分二三线城市正式上线“多多买菜”。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关于买菜的社区团购业务。而社区团购和生鲜到家,也是今年疫情以来,最火爆的赛道。拼多多的CEO陈磊却不认为“多多买菜”是一个纯粹的社区团购。“多多买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业务板块,它是融合与现有的拼多多,那么用户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选择不同的服务,可以选择次日自提,也可以选择上门配送,这个过程大概是需要3~4天的配送时间。”陈磊表示,为满足多多买菜的消费者,拼多多将在基础设施、配送商等做大量的投资,来确保这一切能够顺利的发生。“保证从农田到家门,整个配送过程是快速并且成本低廉的。”陈磊表示。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这边平台的销售模式向来是以“烧钱”著名,动不动就推出百亿补贴,是不少羊毛党的挚爱。不少消费者从中薅到了羊毛,自然就会推荐给自己身边的朋友、家人一起参与进来,就这样,拼多多在非常迅速的时间里收获了一大批活跃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