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据网传的统计来看,裁员比例更高的部门达到 ***,裁员比例高的部门中也不乏技术、研发这样的核心岗位。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1
曾经那个号称不会开出任何一个兄弟的“兄弟大厂”现在也开始裁员了,甚至都没有提前30天收到通知,直接N+1走人了。有的员工中午还在仓库监督履约,下午就被解散了工作群。
不光是这样,东哥的这波裁员还玩看一个骚操作,裁员不叫裁员,叫毕业,裁员信不叫裁员信,叫“毕业须知”,这是干嘛呢,裁都裁员了还来这么一手,这是做给谁看呢,搞得现在其他几个互联网公司也跟着把裁员叫毕业了。
根据网传的资料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而且裁员的比例,多数在 10%~30 %之间,其中京喜的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 ***那大家说这么高的裁员比例是不是就说明京东现在很危险了呢?
其实咱们现在的东哥,远远没有到等米下锅的程度,京东这两年的业绩表现的是相当稳定,2020年京东实现了净收入7458亿元,同比增长了29.3%,2021年全年的业绩增速也在20%以上,所以这一看,咱东哥压根不差钱,那为啥东哥在这节骨眼上弃兄弟们于不顾呢?
原因也不难找,一方面,电商行业已经触顶了,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国内的消费互联网从星星之火发展到了“猫狗”两强争霸,再到如今的“猫狗多”三分天下,可以说电商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顶峰,因此许多互联网投资人已经从电商赛道抽身了。
根据《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投融资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售电商融资同比下降了39.93%,和2016年相比,融资的数量直接就减半了,而融资金额从2018年至今也在一直下滑,再加上咱们国家过去两年的反垄断,这一下就导致资本对电商互联网的投资下滑地更猛了。
可电商一触顶还有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流量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了,最早你获一个新客可能在主流的互联网平台上投点广告就行了,一个人也就几毛钱,可后来你得找地推了,一个人就变成几块钱了,现在还得送一盒鸡蛋,变成了几十块甚至一两百块一个人了。
可是这没了新客了,电商也基本上处于失速状态了,一旦失速企业拼的就不是谁扩张快了,而是谁家的运营效率更高,谁家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更牛了。
那你说,都在这拼管理了,精简人员结构,淘汰业务萎缩和不赚钱的部门,不就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吗?再说了,这2020年京东集团员工达到了31万人,同比增长了38.3%,这里头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员工,又有多少是冗余的,我估计咱东哥自己他都不知道!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2
近日,互联网大厂的 " 裁员潮 " 愈演愈烈。京东裁员、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等词条纷纷冲上热搜,在疫情的笼罩下更加人心惶惶。
这次裁员的一大主力企业是京东。记得刘强东曾说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现在刘强东退居二线,京东也让同学们 " 顺利 " 毕了业。
如今不少互联网大厂,入职时互称 " 同学 ",离职、被裁员还要被道一句 " 毕业快乐 "。京东的离职通知叫 " 毕业须知 ",开篇就是 " 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 "。B 站则将裁员说明流程称为 "bilibili 毕业日 " 事宜指引,都堪称高情商辞职信典范。
拿到这样的强制 " 毕业证明 ",有人觉得挺好的,有人觉得心是凉透了。
" 毕业通知 " 是之一步,接下来就是 " 毕业典礼 " 的正式环节,该交工牌交工牌,上午还在工作,下午就请自动清空缓存麻溜的走。
令人惊讶的是,京东这次裁员辐射面积极为广泛。据网传的统计来看,裁员比例更高的部门达到 ***,裁员比例高的部门中也不乏技术、研发这样的核心岗位。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表示,近期京东正在进行一轮覆盖范围较广的人员优化,优化范围覆盖零售、物流、健康等多个主流板块。所以,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至于是否如实,大家根据情况可以自由讨论。
这波互联网裁员潮,杭州成了重灾区之一。不仅滴滴、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大厂在列,阿里以及一些以稳健著称的传统企业在参与其中。
互联网 " 击鼓传花 " 式裁员,传到了 " 微信生态之一股 " 中国有赞这里。网传员工工牌堆满一大箱、半层楼空无一人。
从网友说的 50% 的裁员力度,到官方回应整体裁员 20%,无疑的是有赞确实正在进行规模不小的裁员行动。有内部人士表示,不赚钱的部门都裁掉了,无论是应届生还是老员工,都是辞退单的候选人。
据分析,自 2021 年 2 月股价至更高点后,有赞市值已经蒸发了 735 亿港元,股价也跌去约 95%。3 月 27 日,中国有赞公告显示,预计 2021 年亏损约 32.9 亿元,年度经调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亏损约 9 亿元。
3 月 10 日,京东发布 2021 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虽然营收持续增长,但四季度亏损严重居然高达 52 亿元;2021 全年财报显示,B 站未经调整亏损将近 68 亿元。而过去三年每年亏损同比增幅都在 130% 左右,是营收增幅的 2 倍。
单从财报数据就可以看到,整个互联网行业近年都不好过,有自身业务的问题,也有行业大环境整体遇到停滞的缘故,当然疫情一定是脱不了干系。大浪淘沙,无论是剩下的,还是出去的,对所有人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节点。
京东大幅裁员,校招生还没开始工作就失业3
持续了两周的`京东裁员仍在继续。
3月31日,一位京东员工向之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天京东总部大楼1号楼的SSC(员工服务中心)有大量被裁员工等待办理离职手续,其中一位同事在下午取号办理离职时已经排至1000多号。上述员工表示,员工通常会在所在办公楼的SSC办理离职,目前京东有1号楼、2号楼、4号楼等多个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推测单日离职人数不止1000多人。
(图由受访者提供)
对于京东这波裁员,被裁员工表示无奈,而在职员工也感到惶恐。
被裁员工不清楚裁员标准
对于不少被裁员工而言,并不清楚为什么会被裁。
京东物流的李欣已经在京东工作8年,她对之一财经记者表示,京东物流总部的裁员规模大概在30%左右,对于被裁原因,李欣表示领导仅告知她是集团人事筛选出来的名单,业务不知道谁在名单之上,赔偿方案为“N+1”。
另一位被裁的京东物流员工王佳,之前岗位为京东物流某分公司的运营岗,在职时间超过4年。
王佳表示,目前被裁员工都属于P序列员工,O序列(例如一线的分拣、物流员工)并不涉及,他所属的分公司裁员比例约为40%,分公司领导表示裁员标准以近两年的绩效考核作为参照进行筛选,谈话时表示王佳因为近两年没有突出表现而被裁。对于裁员原因,领导仅以一句“公司组织架构变动”带过。
京东健康也有多个部门裁员。京东健康的张明表示,“医药部裁员大概在20%左右,大力投入发展的互联网医院裁员可能达到60%到70%。”张明表示医药部是京东健康的核心部门之一,医药部裁员意味着其他部门的裁员比例更高。现任京东健康首席执行官的金恩林此前为医药部的负责人。
此外,京东零售下属的V事业群(包含宠物、图书等类目)也于近期因为架构调整而解散,裁员比例在20%左右。此外,3C等业务也正在裁员中。
京喜也是裁员较多的业务。一位京东员工向之一财经提供了一份关于京喜裁员的截图。截图显示,京喜广东战区、四川战区和江西战区裁员比例为***。此外,京喜平台研发部裁员25%,技术研发部也有部分裁员。
京喜原为京东获取下沉市场的关键,不过在淘特等平台迅速发展之际京喜却有些不温不火。不过京喜大规模裁员不意味着集团不再重视京喜,一位员工表示“我们内部来看还是在帮京喜推的。”
在职员工心有余悸
在职员工对于本次裁员的更大感受是“混乱”。
对于裁员,张明认为十分突然。他表示,“在1月初京东健康还在招人,到了1月17日突然收紧了,说要裁员,变得特别快。”有部分员工在年前已经被约谈,并在近期正式办理离职。
此外,本次裁员的节奏非常快。在职员工张静称一位京东工业的同事在周二被通知整个部门被解散,第二天就得办理离职,没有任何缓冲的时间。
同时,员工的“异动”(转岗)也较为混乱。张静表示,其所在部门裁员后,有更多员工“异动”来了该部门。
对此张静并不理解这一举措,“从零售还有其他部门来了好几个人,这个岗位要学很久才能上手,所以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有经验的人裁了再找新的人让他重新学。”也有员工在被裁后又被通知可以异动去其他部门,“有个同事去签临时协议时又被叫了回去,给他换了一个部门。”
本次裁员中还有不少是校招生。张静对之一财经记者表示,部门的校招生入职不过半年,离职补偿就是一个月工资,意义不大且损失了校招生的身份。
这表明很多互联网大厂需要进一步缩减人员规模,同时也表明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裁员的互联网大厂不仅仅只有京东这一家企业,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大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情况。在此之后,很多员工的安置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有些人也非常担心自己因为工作的问题而被裁员。
一、这个事情表明互联网大厂需要进一步缩减人员规模。
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当一些业务不能产生正常效益的时候,很多互联网大厂需要通过裁员的方式来缩减业务,进而缩减自己的开支。因为有些业务本身并不赚钱,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烧钱操作之后,员工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互联网大厂的负担。
二、这也表明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到了瓶颈期。
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了几乎20年,在这20年期间,互联网行业已经成就出了一个个优秀的龙头企业,同时也帮助很多员工实现了个人价值。正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已经到了瓶颈期,所以很多互联网大厂的业务效益在进一步降低,互联网大市场需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业务,更需要进行业务和人员上的调整。
三、这也表明很多员工需要进一步模糊。
对于在互联网大厂上班的员工来说,互联网大厂的工作并不是一个铁饭碗。不管一个员工现在的收入如何,员工始终需要通过动态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工作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房贷和车贷的员工来说,员工更需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千万不要在裁员之后才知道经济压力的存在。互联网大厂的员工需要通过副业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行业危机问题,尽量降低自己的生活风险。
这个案件的公布只是说明了刘强东没有性侵但是他还是出轨了,并且他还是和一个女大学生,他都多大岁数啦,还能和年纪这么小的人在一起,真的毁三观。
这个对京东的形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毕竟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天作之合是得到很多人的祝福,他们一路走来大家都在见证者,对他们十分看好,刘强东一出轨就让人心疼奶茶妹妹,但是虽然这样,一点也不会影响大家买京东的东西,只会让人议论刘强东罢了,没有实质性的问题。
京东的股票也会跌很多的,很多投资者也会考虑接下来还要不要和京东合作,毕竟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也会让很多消费者质疑京东的产品,从京东内部人员的口中得知现在员工的工资很难到位,他们面临着资金链的短缺,还有就是京东以往都是依靠资本市场的强大运作得以从连年亏损中走过来的,一路也很不容易,至今也仍然是存在投资性亏损的,刘强东的性侵事件或将影响资本市场对他个人的看法,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投入,毕竟现在很多人不仅看的是你这个人的能力,更多的还有人品。
想必现在京东公司也面临着股东大会对刘强东职位的质疑,他的所有权也会有一定的动摇,这样也算是对他这种事情的一个惩罚把,无论怎么样,反正做人还是要低调踏实,不要做一些令人唏嘘的事情!
作为行业巨头,京东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对股市产生无法预知的影响,而刘强东作为京东的掌舵者,即便是私生活有瑕疵和黑料,也会成为京东股价大跌的诱因,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强东是在明知会导致股价下跌的前提下,毅然决然做出 *** 股权的决定,因此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某种压力的干预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之举。对于刘强东来说,目前的京东虽然不是行业内更好的企业,但整体来看,其发展势头依然是比较理想的,继续持有京东系企业的股权,仅从商业角度出发依然是明智之举,所以说如果不是压力所导致,无法解释 *** 的背后原因。
面对媒体的镜头,刘强东曾经直言不讳的表示,如果哪一天我对京东不再有话语权了,那么就会套现所有股权转身离开。目前虽然刘强东 *** 的大都是京东系的企业股权,而并非京东集团的股份,但是在商业层面,这种举动也会被视为套现离开的前兆。正是因为有了如上所述的因果关系,对于刘强东目前所采取的即便会导致股价下跌也 *** 股权的决定,就只能解读为全面撤出之前的准备,只不过这个准备周期或许会比较长,期间会不会出现变故也未可知。
众所周知,刘强东自从明尼苏达被控 *** 一事发生以来,便开启了退居幕后的工作状态,其实这样的做法也不难理解,如今的刘强东不仅是企业家,也是个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而 *** 属于极不光彩的控诉,如果没有主动隐退,那么对刘强东在各种场合中的形象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受此影响,刘强东的商业道路在不经意间发生了转变,无论是京东股权的套现,还是京东系企业股权 *** ,近几年不时地会出现,或许刘强东已经在全面布局自己的退出大计。
考虑到京东在业内属于庞然大物级别的企业,刘强东作为创始人、CEO以及掌握话语权的决策者,想要全面退出并非易事,行政管理、市场拓展、业务架构以及股权分配在内的很多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当然,刘强东完全可以借助专业团队,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成退出计划,这个大背景下,不断 *** 京东系企业股权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
现在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有裁员的风险,他们要好好表现,随时都会被裁员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们,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都会非常的谨慎。